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学术复兴与人才培养:近代大学国学研究机构考察
1
作者
李得菲
阴崔雪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7-127,共11页
近代大学创办国学研究机构,以实现学术复兴和人才培养为目标,通过严格招生和遴选规则、延聘中外优秀学者组建阵容强大的师资队伍、设置新旧杂陈与中西结合的学科体系、组织学术社团并发行期刊以提供学术交流平台等举措,培养了一批国学...
近代大学创办国学研究机构,以实现学术复兴和人才培养为目标,通过严格招生和遴选规则、延聘中外优秀学者组建阵容强大的师资队伍、设置新旧杂陈与中西结合的学科体系、组织学术社团并发行期刊以提供学术交流平台等举措,培养了一批国学专业人才。这些人才毕业后依旧从事国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为近代国学发展及人才培养作出了独特贡献。从学术复兴和人才培养角度,对国学研究机构进行系统的脉络梳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近代大学国学研究机构在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意义,对当代大学教育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怎样培养文化继承者也具有深刻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复兴
人才培养
近代大学
国学
研究
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难以区分的新旧:民初国学派别的异与同
被引量:
2
2
作者
罗志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9-107,共9页
在民初趋新学者的认知中 ,2 0世纪 2 0年代的国学机构有三类 ,即赛先生的“国学”、冬烘先生的“国学”和神怪先生的“国学” ,分别以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无锡国学专修馆和上海同善社的国学专修馆为代表 ,前者总试图区分于后二者。但...
在民初趋新学者的认知中 ,2 0世纪 2 0年代的国学机构有三类 ,即赛先生的“国学”、冬烘先生的“国学”和神怪先生的“国学” ,分别以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无锡国学专修馆和上海同善社的国学专修馆为代表 ,前者总试图区分于后二者。但当时还有一些较难纳入这三类的国学机构 ,比如东南大学的国学研究院就与北大国学研究所异中有同。而更年少的新人物甚至连北大派国学也不予承认 ,他们认为治国学者皆不“科学”。与趋新学人意愿相反的是 ,由于各类国学机构研究的对象接近 ,整理国故客观上多少起到了沟通新旧的作用 ;但新派对旧派有意识的排拒远胜于基本是无意识的沟通 ,“国学”一名终于不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
派别
国故学
国学机构
古学
上海
同善社
国学
专修馆
北京大学
国学
研究所
顾实
梁容若
民国初年
学术流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术复兴与人才培养:近代大学国学研究机构考察
1
作者
李得菲
阴崔雪
机构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出处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7-127,共11页
基金
2022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第七届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中国六艺课程所呈现的本土课程智慧研究”(ECNUFOE2022KY067)。
文摘
近代大学创办国学研究机构,以实现学术复兴和人才培养为目标,通过严格招生和遴选规则、延聘中外优秀学者组建阵容强大的师资队伍、设置新旧杂陈与中西结合的学科体系、组织学术社团并发行期刊以提供学术交流平台等举措,培养了一批国学专业人才。这些人才毕业后依旧从事国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为近代国学发展及人才培养作出了独特贡献。从学术复兴和人才培养角度,对国学研究机构进行系统的脉络梳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近代大学国学研究机构在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意义,对当代大学教育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怎样培养文化继承者也具有深刻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学术复兴
人才培养
近代大学
国学
研究
机构
Keywords
academic revival
talent training
modern universities
Sinology research institutions
分类号
G649.29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难以区分的新旧:民初国学派别的异与同
被引量:
2
2
作者
罗志田
机构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9-107,共9页
文摘
在民初趋新学者的认知中 ,2 0世纪 2 0年代的国学机构有三类 ,即赛先生的“国学”、冬烘先生的“国学”和神怪先生的“国学” ,分别以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无锡国学专修馆和上海同善社的国学专修馆为代表 ,前者总试图区分于后二者。但当时还有一些较难纳入这三类的国学机构 ,比如东南大学的国学研究院就与北大国学研究所异中有同。而更年少的新人物甚至连北大派国学也不予承认 ,他们认为治国学者皆不“科学”。与趋新学人意愿相反的是 ,由于各类国学机构研究的对象接近 ,整理国故客观上多少起到了沟通新旧的作用 ;但新派对旧派有意识的排拒远胜于基本是无意识的沟通 ,“国学”一名终于不立 。
关键词
国学
派别
国故学
国学机构
古学
上海
同善社
国学
专修馆
北京大学
国学
研究所
顾实
梁容若
民国初年
学术流派
Keywords
Chinese Learning
Chinese Classical Learning
institutions of Chinese Learning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ld and the new
Chinese Ancient Learning
分类号
K207.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学术复兴与人才培养:近代大学国学研究机构考察
李得菲
阴崔雪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难以区分的新旧:民初国学派别的异与同
罗志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