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意义、方法与对象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张一兵
周嘉昕
-
机构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9-44,共6页
-
文摘
加强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项紧迫任务,这是由新时期中国社会的结构转型和全球化资本主义发展这一外部条件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形态的建设及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当前遇到的问题所决定的。开展这一研究,我们需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在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变迁的基础上把握国外马克思主义不同思想流派兴衰的内在逻辑,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思潮、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晚期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学"等不同理论动态的性质和价值作出准确的评估,从而揭示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
-
关键词
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
Keywords
Marxist philosophy outside China
historical materialism
Western Marxism
-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对主体的探寻: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核心问题
被引量:5
- 2
-
-
作者
李乾坤
-
机构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4-81,共8页
-
基金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专项项目“伟大历史主动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体性研究”(编号:22ZXYB007)。
-
文摘
在马克思思想建构中形成了无产阶级革命主体和资本“主体”的基本框架,但马克思并未专门探讨个人主体。卢卡奇以历史主义和总体性的方法探讨了无产阶级克服物化的可能,从而强调了革命主体的生成问题;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则阐发了在计算理性的统治下彻底的物化和革命主体的消解;阿尔都塞以结构主义方法批判了历史主义的一元决定,强调历史的多元决定以及无主体的过程,并将个人主体视作意识形态的部件。阿尔都塞将超越资本主义的可能性放置于偶然性之上,这对此后的法国马克思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晚年福柯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若干代表,则从对主体与真理的关系问题以及日常生活分析入手,探讨个人主体的责任与义务问题,从而实现了一种伦理学转向。我们应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对革命主体和客观规律的分析框架,结合时代最新发展来理解主体问题。
-
关键词
革命主体
资本主体
个人主体
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
-
Keywords
Revolutionary Subject
Capital Subject
Individual Subject
Marxist Philosophy Abroad
-
分类号
B151
[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