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分层分类建构——基于“分区”与“系统”逻辑的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民 程遥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1,共8页
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推进空间规划制度改革是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首先阐述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的建构历程与趋势,辨析基于“分区”和“系统”的空间规划体系建构逻辑。然后阐释“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概念和相关... 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推进空间规划制度改革是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首先阐述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的建构历程与趋势,辨析基于“分区”和“系统”的空间规划体系建构逻辑。然后阐释“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概念和相关国际经验,提出在建立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审批制度、明确市县全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和规划分区的同时,应针对“分区”与“系统”的发展规律和管控需求,建立城市规划、乡村规划、生态区规划、海洋规划,以及相关专项规划体系;进而提出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体系”与“分区规划体系”“相关专项规划体系”“实施规划体系”共同建构“国家空间规划体系”。最后,针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战略性与基础性作用,阐述深化改革和完善制度建设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国家空间规划 分区与系统 分层分类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国土绿化空间评估划定研究
2
作者 何彬元 黄霞 蒋骏晖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784-5795,共12页
本文以广西北部湾城市群为例,运用InVEST模型评估法、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法、ArcGIS叠加分析法,定量分析研究区国土空间用地类型状况、生境质量水平和生境退化程度以及规划适宜造林绿化用地规模,并按生境质量等级分类精准识别国土... 本文以广西北部湾城市群为例,运用InVEST模型评估法、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法、ArcGIS叠加分析法,定量分析研究区国土空间用地类型状况、生境质量水平和生境退化程度以及规划适宜造林绿化用地规模,并按生境质量等级分类精准识别国土绿化空间优先区域与一般区域.结果表明,研究区全域用地类型主要为林地与耕地,占总面积87.56%.2020年研究区生境质量指数平均值为0.3930;生境质量为中等、良好、优秀3个等级面积占44.34%,生境质量为差和较差2个等级面积占55.66%;生境退化度指数平均值为0.3199,生境退化属较严重等级状况;研究区生境质量总体现状属于中等偏差等级.适宜作为造林绿化空间用途管控的规划图斑个数为48967个、规划面积为30091hm^(2).研究区生态建设和国土绿化优先区域面积为24276hm^(2)、一般区域面积为5815hm^(2).造林绿化适宜空间评估划定涉及政策法规、生态需求、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国际责任及公众参与等多维度驱动力,综合驱动作用显著.通过评估划定城市群适宜造林绿化用地空间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进行精细化用途管控,实施城乡绿化空间“天空地”一体化综合监测,有助于解决我国城市群生态建设项目用地难和“造林绿化落地上图”信息化管理短板问题,为城市群生态建设实现“合法合规、施策精准、智慧管理”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 国土绿化空间分类分区 驱动力 InVEST模型评估 广西北部湾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海洋分区分类体系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林静柔 陈蕾 +1 位作者 李锋 张晓浩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8-43,共6页
2019年以来,自然资源部建立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并出台了一系列陆海统筹管控的文件。文章对当前试行的《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 2019年以来,自然资源部建立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并出台了一系列陆海统筹管控的文件。文章对当前试行的《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涉及的海洋分区分类体系进行对比,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工作,分析了分区分类体系衔接、海域分类与海岛关系、湿地分类、用途管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功能分区中增加留白用海区、优化海洋空间分区分类体系和明确用途管制要求等建议,旨在为国土空间体系下海洋空间规划的编制与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海洋功能区划 陆海统筹 功能分区 海洋用途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角下国土空间分类体系探讨 被引量:24
4
作者 孔江伟 曾坚 高梦溪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60-68,共9页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及其监督实施机制的改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而用地分类标准和管控分区作为规划编制与管理的重要技术依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文章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践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我国现行各类空间性规...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及其监督实施机制的改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而用地分类标准和管控分区作为规划编制与管理的重要技术依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文章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践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我国现行各类空间性规划用地分类标准和空间管控分区的现状问题,总结空间规划“三区三线”的实践经验。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要求,以“三区三线”的划定为突破口,提出1套由3大类、18中类、51小类的用地分类标准,3类主体功能区、6类政策区、16类用途区的空间管控分区,以及“多规合一”的差异协调机制共同构成的国土空间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县级城市为例,对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与应对,以期为新形势下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用地分类 管控分区 三区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乡村振兴战略的空间规划与实施路径--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 被引量:15
5
作者 冯旭 王凯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7-89,112,共14页
在总结现有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基于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关系,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体系构建与分级任务,其中,市级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指导市域内不同区域振兴策略与行动秩序的空间蓝图,并明确村庄... 在总结现有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基于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关系,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体系构建与分级任务,其中,市级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指导市域内不同区域振兴策略与行动秩序的空间蓝图,并明确村庄分类类型与识别标准。其次,探讨了国内不同地区的乡村振兴差异化路径,提出西南地区应将预判城乡空间格局、农业生产结构、设施建设模式作为振兴基础,将具有区位与资源优势的区域,以及具有较高返贫风险的区域作为近期实施抓手。最后,结合贵州省铜仁市案例,论述了市域乡村振兴战略的空间规划方法,并对乡村振兴示范区的选取与近期实施内容进行了举例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 分区振兴策略 乡村振兴分类 西南地区 市域 铜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