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国土空间结构与未来空间秩序研究——基于主体功能区划框架 被引量:15
1
作者 姜广辉 付晶 +2 位作者 谭雪晶 宫攀 张瑞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27,共8页
分析国土空间结构现状,规范国土开发的空间秩序是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主要部分之一。本文从服务于主体功能区编制的角度,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信息熵等方法,刻画北京市城市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和其他空间结构间均衡和稳定程度,... 分析国土空间结构现状,规范国土开发的空间秩序是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主要部分之一。本文从服务于主体功能区编制的角度,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信息熵等方法,刻画北京市城市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和其他空间结构间均衡和稳定程度,并运用空间转换矩阵分析了国土空间结构变化,揭示了国土空间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空间结构和规范空间秩序的原则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区域国土空间结构呈明显的圈层结构以及"三多三少"的特点,生态空间、农业空间日渐萎缩,发展重心向西、北部偏移,国土开发趋于无序。未来北京市国土利用应充分体现首都的功能和特色,严格管制生态人文关键区域、构建生态安全网络,开发东南、控制西北、保护西部,严控城市发展边缘,按照生活、生态、生产的顺序进行国土空间结构调整;而四类功能区则应分别按照疏解、控制、集聚、保护的原则发展,共同构建北京市城乡协调、疏密有度、协调清晰的国土利用总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规划 国土空间结构 空间秩序 人居环境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六次国土综合开发规划的演变及启示 被引量:32
2
作者 蔡玉梅 顾林生 +1 位作者 李景玉 潘书坤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80,共5页
研究目的:总结日本国土综合开发规划的演变规律,为中国国土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与日本的国情和经济阶段相适应,日本的国土规划在规划法律、规划目标、国土结构、国土开发模式以及规划模式5... 研究目的:总结日本国土综合开发规划的演变规律,为中国国土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与日本的国情和经济阶段相适应,日本的国土规划在规划法律、规划目标、国土结构、国土开发模式以及规划模式5个方面都体现了不同阶段的规划之间相互关联与独立。研究结论:(1)日本国土规划的经验表明,首先应针对经济体制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特点确定国土规划目标和内容;(2)依法进行国土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可有效促进国土的有序开发;(3)相对完善的空间规划体系,是国土规划实施的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规划 国土结构 国土开发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国土空间结构与未来空间秩序研究——基于主体功能区划框架
3
作者 姜产辉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6-106,共1页
当前北京市区域国土空间结构呈明显的圈层结构以及“三多三少”的特点,生产空间不断拓展;总体上过度重视国土空间支撑经济增长的功能,与城镇化进程和首都功能不匹配,也与北京市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不相符。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划 国土空间结构 北京市区 空间秩序 “三多三少” 城镇化进程 圈层结构 生产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经济和国土开发空间的现状与趋势——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空间统计的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孙久文 闫昊生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3,共9页
优化区域经济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有助于为产业的转型和经济结构的升级提供新的拉力并开拓更广阔的空间。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经济和国土开发的综合指数进行了测算,并分析了不均衡程度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差... 优化区域经济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有助于为产业的转型和经济结构的升级提供新的拉力并开拓更广阔的空间。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经济和国土开发的综合指数进行了测算,并分析了不均衡程度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差距逐渐减小,但是板块的分异明显,板块内和省内的不均衡程度在部分年份有所扩大。区域经济和国土开发在东部沿海和中部发生聚集,且聚集程度不断提高,其中中部地区的发展尤为迅速。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国家、板块和省区层面分别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结构 国土空间开发结构 主成分分析 空间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地关系协调与国土空间优化:广西的实证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俊杰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8-82,共5页
协调的人地关系是实现国土空间优化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人地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决定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速度、结构和规模。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加速发展导致的人地关系矛盾日益尖锐,人地关系失衡成为制... 协调的人地关系是实现国土空间优化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人地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决定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速度、结构和规模。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加速发展导致的人地关系矛盾日益尖锐,人地关系失衡成为制约国土空间优化发展的重要瓶颈。文章以人口与耕地的动态关系为切入点,分析广西人口与耕地的变动态势,探讨广西人地关系变动的核心诱因及其对区域国土空间结构优化发展的影响,提出统筹协调人地关系、优化国土空间的基本路径,为促进广西"两型社会"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国土空间结构 协调与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国土空间的背景及理论意义——从日本“一极一轴”到“多轴型”的战略转变谈起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国裕 杨建军 《规划师》 2002年第3期58-62,共5页
日本的国土空间战略具有连续性、动态性、递进性的特点,作者简要回顾了日本当前“一极一轴”空间态势的形成过程及现实弊端,着重阐述了重构国土空间的最新理念及其特点,深入分析“多轴型国土空间”战略提出的背景及空间发展设想,并结合... 日本的国土空间战略具有连续性、动态性、递进性的特点,作者简要回顾了日本当前“一极一轴”空间态势的形成过程及现实弊端,着重阐述了重构国土空间的最新理念及其特点,深入分析“多轴型国土空间”战略提出的背景及空间发展设想,并结合中国国土发展的实际环境,进行了若干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国土空间结构 一极一轴 多轴型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的广域圈开发模式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雷国雄 吴传清 《经济前沿》 2004年第4期53-56,共4页
广域圈开发是韩国政府为缓解人口、产业过度集聚于首都圈以及促进落后地区开发,在上世纪90年代引入的一种跨行政区的圈域开发模式,本文介绍了韩国广域圈开发的实施情况、战略内容与战略意义,并对其存在的缺陷作了评价。
关键词 韩国 开发模式 广域圈开发 国土空间结构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thinning on acidic deposition in Chinese fir plantations
8
作者 柳思勉 田大伦 +3 位作者 项文化 闫文德 刘云国 胡新将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2期694-700,共7页
Acidic deposition,which is mainly caused by atmospheric pollution,is one of the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Thinning is an effective management to improve the tree productivity,reduce the wildfire risk and maintain ... Acidic deposition,which is mainly caused by atmospheric pollution,is one of the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Thinning is an effective management to improve the tree productivity,reduce the wildfire risk and maintain a healthy forest.Since thinning may reduce the effect of acidic deposition,the effect of thinning on acidic deposition was estimated.The biomass,soil properties,pH value of runoff and groundwater in both unthinned and thinned Chinese fir plantations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over a 5-year period(2-6 years after thinning).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cidic deposition in the Huitong State Ecosystem Research Station was serious,and it got worse with time.Forest thinning resulted in a huge change in biomass and soil properties.During the 5-year monitoring period,biomasses of understory and litter,plant species richness,coverage of undergrowth plant laye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inned site than in unthinned site.Moreover,higher soil fertility as well as lower amounts of runoff and groundwater were found in thinned site.It was suggested that thinning could improve the structure of forest,leading to restoring the effluent(runoff and groundwater) pH to the normal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NNING acidic deposition Chinese fir BIOMASS soil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