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语境下的生态修复:实践困惑与法律因应
1
作者 张先贵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144,共16页
从以传统单要素为中心转型到以现代整个生态系统或空间为中心,是我国生态修复法律制度进行结构性调整或升级,以适应现代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内在要求。将生态修复理解为我国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配套性制度,不论于理论逻辑还是于... 从以传统单要素为中心转型到以现代整个生态系统或空间为中心,是我国生态修复法律制度进行结构性调整或升级,以适应现代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内在要求。将生态修复理解为我国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配套性制度,不论于理论逻辑还是于实践逻辑层面均谓妥当。总体考量,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语境下的生态修复面临如下实践困惑: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的治理模式并未实现从生态要素治理向生态系统治理的转型,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动力不足,社会公众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监督机制缺位。如此,明确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以生态系统而非单要素为治理模式,强化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的法律保障机制,明确社会公众参与生态修复监督机制,是破解上述困境的理性之道。将来出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法、国土空间规划法等法律时应认真落实上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生态修复 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 国土空间 湿地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2
作者 林坚 杜一凡 +1 位作者 郭家新 王培安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共7页
通过梳理我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的改革演进历程与取得的成效,从国土空间“区域”“要素”双重特性认知视角分析制度改革面临的现实挑战,包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区域”协调不足、“要素”管控冲突、“区域”与“要素”缺... 通过梳理我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的改革演进历程与取得的成效,从国土空间“区域”“要素”双重特性认知视角分析制度改革面临的现实挑战,包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区域”协调不足、“要素”管控冲突、“区域”与“要素”缺乏统筹等,由此探讨推进制度改革的“1+5”理论支撑体系,并从“区域—要素”统筹、完善管理体系、重视国土空间功能复合性、加强立法保障等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规划许可 理论支撑 思考 “区域—要素”统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历史演进、地方实践与体系构建 被引量:7
3
作者 毕云龙 谭丽萍 +2 位作者 涂梦昭 李颖 余星涤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5,共8页
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历史演进中发现亟待解决的难点,充分吸收地方实践经验,构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体系。研究结果显示:①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源于土地用途管制,并逐步发展到自然资源全要素的用途管制,管制... 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历史演进中发现亟待解决的难点,充分吸收地方实践经验,构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体系。研究结果显示:①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源于土地用途管制,并逐步发展到自然资源全要素的用途管制,管制的目标也拓展到落实国土空间规划,支撑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②各地在探索中积累了经验,但也面临工作上的阶段性难点;③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体系包括调查评价、规划计划、空间准入、用途转用、规划许可和监测监管。基于此,应加快推进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体系构建,理清各环节的运作机理,明确各环节的传导机制,细化各层级的实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历史演进 地方实践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概念内涵、理论基础及完善路径
4
作者 易家林 郭杰 +3 位作者 欧名豪 孙东方 施海霞 张霖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6,共9页
建立健全覆盖全域全类型、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是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制度支撑。统一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是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通过规则整合、技术协同和流程再造,将用途管制的目标约束... 建立健全覆盖全域全类型、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是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制度支撑。统一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是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通过规则整合、技术协同和流程再造,将用途管制的目标约束与规划许可的实施管控深度融合,形成“源头管控—过程审批—动态监管”一体化的空间治理体系。对此,应当遵循全要素统筹、全周期治理、多尺度衔接、多部门协同、多主体利益平衡等原则,从完善规划体系、强化规划传导,明晰管制规则、优化许可程序,保障主体权利、关注权益平衡,动态监测评估、提升管制效能等方面着手,健全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规划传导 管制规则 规划许可 国土空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实践——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冯丽媛 王健 +1 位作者 孙鸿睿 马朝晖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1期7-10,共4页
更加突出系统治理、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是规范各类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活动、保障国土空间规划有力执行、提升国土空间治理效能的重要手段,它实现了土地用途管制向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重大转变。文章以宁夏回族... 更加突出系统治理、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是规范各类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活动、保障国土空间规划有力执行、提升国土空间治理效能的重要手段,它实现了土地用途管制向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重大转变。文章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梳理总结了自机构改革以来,宁夏基于“美丽宁夏”建设和先行区建设目标要求,在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改革的经验做法以及面临的问题,并结合高质量发展需求,提出进一步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高质量发展 空间治理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寓活力于秩序:包容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框架建构
6
作者 王伟 谭迎辉 +2 位作者 郭俊铭 胡祉洁 宋名悦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24,共8页
正确处理活力与秩序的关系,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正是在国土空间治理过程中平衡这对关系的一个重要制度“阀门”。以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中实现活力与秩序的有机平衡为出发点,回顾... 正确处理活力与秩序的关系,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正是在国土空间治理过程中平衡这对关系的一个重要制度“阀门”。以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中实现活力与秩序的有机平衡为出发点,回顾并梳理国外发达国家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经验,提出新时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包容性取向,并深入剖析新时期我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困境。在此基础上,基于CAS复杂科学思想构建包容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框架,涵盖关键要素、基础规则子系统、场景规则子系统、信息流、适应性等方面。同时,从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激励创新、生态创新5个方面提出包容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机制保障,以为新时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建设提供理论与方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力 秩序 包容性 治理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治理转型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完善路径探讨 被引量:8
7
作者 易家林 郭杰 +2 位作者 欧名豪 丁冠乔 陈振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2,共9页
研究目的:明确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转型逻辑,探究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完善路径。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法与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属于在地化的空间管制创新模式,是在新的价值理念与治理需求引导下的空间治理转型实践。... 研究目的:明确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转型逻辑,探究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完善路径。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法与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属于在地化的空间管制创新模式,是在新的价值理念与治理需求引导下的空间治理转型实践。(2)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治理目标是实现国土空间系统性、激励性与高效能管制,其治理逻辑是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小闭环嵌入到国土空间治理大闭环之中,实现自然资源部内部治理“小协同”与以自然资源部为核心的多部门治理“大协同”联动。(3)可从构建全域全要素全过程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优化系统治理的“三条控制线”划定及管制规则、规范与创新国土空间用途管理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多部门权力协同机制以及利益调节机制等方面探索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完善路径。研究结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涉及多学科交叉、需要理论联系实践,将来研究要加强理论综合支撑顶层设计、关注区域差异鼓励地方创新以及尊重主体利益提高管制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空间治理 国土空间规划 管制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机制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4
8
作者 夏陈红 翟国方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2,124,共8页
德国作为空间规划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其用途管制制度一直是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文章在梳理德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体系的框架结构,分析用途管制制度在总量控制与计划管理、空间准入与实施许可、规划监测与预警机制等环节运行机制的基... 德国作为空间规划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其用途管制制度一直是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文章在梳理德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体系的框架结构,分析用途管制制度在总量控制与计划管理、空间准入与实施许可、规划监测与预警机制等环节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总结德国在立法、立项、资金支持、空间监测、可持续发展与气候保护等领域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经验,希望能为我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完善提供可借鉴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经验启示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德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低碳目标下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3
9
作者 柳可 张安录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3-213,共11页
土地利用被认为是第二大碳排放源,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统筹兼顾城镇、农业、生态空间的发展,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系统剖析绿色低碳目标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内涵特征、内在机理与理论逻辑,探寻与“双碳”目标相适应的... 土地利用被认为是第二大碳排放源,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统筹兼顾城镇、农业、生态空间的发展,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系统剖析绿色低碳目标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内涵特征、内在机理与理论逻辑,探寻与“双碳”目标相适应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减排增汇转型路径。结果表明,我国逐步构建全域、全链条、系统性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由以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为主的“单要素”逐步向包含生态空间在内的“全要素”管制转变。在此过程中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就要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发展建设中,以“生态空间自然增汇—城镇和农业空间技术减排”为具体举措,构建“全域空间识别—精细分区管制—创新管制工具—完善配套制度”的全链条实施路径。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绿色低碳空间转型意味着兼顾开发和保护,将“双碳”目标融入空间发展,全域空间共同建设高质量、可持续的国土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分区管控 双碳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兼析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自然资源监管的关系 被引量:335
10
作者 林坚 吴宇翔 +1 位作者 吴佳雨 刘诗毅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17,共9页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成为备受瞩目的问题。研究三者的关系发现:(1)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的初衷是立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实施国土空间...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成为备受瞩目的问题。研究三者的关系发现:(1)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的初衷是立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是其中的连接点;(2)自然资源监管可以区分为载体使用许可、载体产权许可和产品生产许可3个环节;国土空间首先是自然资源的载体,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对应资源载体使用许可,是载体产权许可和产品生产许可的前置条件;(3)空间规划服务并作用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现实类型多,但内容、管理逻辑基本相同,产生的冲突是因土地发展权管理权力之争带来的;(4)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表明,以资源保护为出发点的一级土地发展权管理,对属于地方事权的二级土地发展权管理产生了更强的约束力,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内容也将包括"建还是种"、"种什么"、"建什么"、"建多少"等;(5)未来两级土地发展权的统一归口管理,要求空间规划管理既要管好全域国土空间的重要控制边界,也得管住微观的用地、用海行为,这对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构建空间规划体系,应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大计、长远大计,承担起基础性、指导性、约束性的功能;结合"管什么"、"谁来管"、"怎么管"的"管""用"前提,设想构建"一总四专、五级三类"的新时代空间规划体系,推进"三基一水两条线,两界一区五张网"的保护开发边界"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规划体系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自然资源监管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土地发展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础性问题思考 被引量:113
11
作者 岳文泽 王田雨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15,共8页
研究目的:明确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科学内涵,讨论新时代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的基础性问题。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对象是一个空间、属性与行为三位一体的复杂系统,管制实施中需协调好实... 研究目的:明确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科学内涵,讨论新时代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的基础性问题。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对象是一个空间、属性与行为三位一体的复杂系统,管制实施中需协调好实体空间、功能空间与管理空间的关系。同时,异质性、动态性与尺度性等主要空间属性影响着管制实践的效率。(2)新时代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完善了用途管制理念方法,但实践的滞后性引发了系统治理思维与分区分类管控的矛盾,空间尺度性与事权划分不匹配,管制手段中审批与许可关系不清等问题。(3)机构改革为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带来机遇,但管制主体的职能界限模糊与“上下不对齐”的治理结构设置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研究结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在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内容体系逐渐完善,但基础理论认知和管制实施的矛盾仍旧突出,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治理结构 生命共同体 空间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条控制线的重庆市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探索 被引量:8
12
作者 曹春霞 张臻 朱雯雯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12,共8页
自然资源部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由部门分管分治走向统一管制。文章系统梳理自然资源部成立前后我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历程,分析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存在的问题及新时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统一管制、全要素管制、约束性管制、... 自然资源部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由部门分管分治走向统一管制。文章系统梳理自然资源部成立前后我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历程,分析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存在的问题及新时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统一管制、全要素管制、约束性管制、全周期管制和精准化管制特征,提出以三条控制线为基础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其核心内容是管控与协调优化建设空间的开发行为和非建设空间的保护行为。随后以重庆市为例,从协调优化及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分级分类建立“刚弹结合”的管制机制、创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支撑保障体系等实践方面,探索建立以“底线与目标+引导与约束”为手段的二级三类管制体系,突出三条控制线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中的核心作用,为实现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及现代化水平提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条控制线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监督实施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演进历程、发展趋势与政策创新 被引量:111
13
作者 黄征学 蒋仁开 吴九兴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共9页
研究目的:探究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历史沿革、发展趋势与政策创新。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即土地用途管制阶段、生态要素用途管制阶段、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阶段、国... 研究目的:探究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历史沿革、发展趋势与政策创新。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即土地用途管制阶段、生态要素用途管制阶段、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阶段、国土空间用途管制阶段;(2)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与行政体制改革的相契合、与国土空间规划相契合、与各类空间政策相契合、与信息融合相契合;(3)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实施机制要综合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技术手段,考虑不同层级政府的分工、不同部门的分工,建立指标+空间+清单的管理模式;创新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探索建立可交易发展权的政策设计;(4)高度重视法律法规在空间用途管制中的作用,强化依法管制、依法治国、高效治理等要求,并做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技术支撑。研究结论:从提高制度协同配合效率角度审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把握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中的机构改革、技术调整、空间规划和政策延续等关键内容;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技术等手段,共同提高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用途管制 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制度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区三线”为核心的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分区 被引量:105
14
作者 岳文泽 王田雨 甄延临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59,68,共9页
研究目的:面向国土空间规划,厘清“三区三线”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分区的逻辑关系,并提出管制分区的创新思路,推进以“三区三线”为核心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建设。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三区三线”以“双... 研究目的:面向国土空间规划,厘清“三区三线”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分区的逻辑关系,并提出管制分区的创新思路,推进以“三区三线”为核心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建设。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三区三线”以“双评价”为科学基点,是整合空间类规划分区的核心举措,是用途管制的重要抓手。(2)“三线”与“三区”的区别在于,“三线”兼具“功能区”和“管制区”的双重属性,而“三区”则侧重于“功能区”,因此需要在“三区”基础上,结合“三线”,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分区体系。(3)以“三区三线”为核心的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分区,首先,需要建立与空间规划体系相适应的、科学的“双评价”范式;其次,构建“适宜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三区”格局优化模型;最后,依据“划管结合”原则,综合考虑功能和管控的双重要求,提出功能区与管制区融合的分区思路。(4)分区管制策略重点回答“不能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可以怎么做”等问题。研究结论:划定“三区三线”是为了建立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相协调的时空秩序,规范人类对空间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各种行为。今后在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分区的基础上,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可落地、易管理的空间用途管控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区三线” “双评价” 分区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中国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被引量:27
15
作者 黄贤金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共7页
结合十九大报告内容,阐述了以人与自然为核心的美丽中国建设的内涵,即包括:"三个阶段"的战略任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三个方针",支撑美丽中国的"三个体系",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的"三个职责&... 结合十九大报告内容,阐述了以人与自然为核心的美丽中国建设的内涵,即包括:"三个阶段"的战略任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三个方针",支撑美丽中国的"三个体系",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的"三个职责",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三个自然";分析了美丽中国所体现的资源环境可持续承载、秩序国土以及新型绿色化等方面的格局特征;基于上述认识,尤其是国土空间是美丽中国的载体性质,从自然资源统一管理体系、国土空间融合机制、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绿色发展共享机制以及生态资本富民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支撑美丽中国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中国 绿色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土地生态经济学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兼论王万茂教授《土地生态经济学》的学科贡献 被引量:17
16
作者 黄贤金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共5页
研究目的:论述土地生态经济学理论及其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中的应用。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及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阐述了土地生态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及其对土地学科的贡献,并基于土地生态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有效性、着力点... 研究目的:论述土地生态经济学理论及其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中的应用。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及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阐述了土地生态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及其对土地学科的贡献,并基于土地生态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有效性、着力点和系统性特征,从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持续增殖土地价值、创建且发展有序的人地关系格局、构筑并保持土地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等方面提出了创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实施路径。研究结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是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有序运行的基础,而土地生态经济学是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经济学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土地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内涵认知与体系构建 被引量:43
17
作者 杨壮壮 袁源 +2 位作者 王亚华 乔伟峰 林彤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共9页
研究目的:把握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内涵认知,构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与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在经历了空白、雏形、确立、发展、完善到统一的6个阶段变化后,其现实需求与发展目标也随之改变,现... 研究目的:把握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内涵认知,构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与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在经历了空白、雏形、确立、发展、完善到统一的6个阶段变化后,其现实需求与发展目标也随之改变,现阶段的管制需求主要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土空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管制目标主要是规范国土空间开发秩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升国土空间开发质量。(2)新时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构建可从计划管理、空间准入、用途转用、实施许可、监督管理等环节入手,其中计划管理、空间准入、用途转用是事前计划环节,实施许可是事中管理环节,监督管理是事后监管环节。研究结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作为一项系统性和综合性研究工作,应在国家层面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开展基础研究,深入了解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和各层级的实施机制、传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生态文明 内涵认知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区”视角下滨湖县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格局耦合协调性与机制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邹汉邦 陈文波 +3 位作者 黄细华 屠代豪 袁刚 陈端怡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52-1462,共11页
【目的】探讨滨湖县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格局,并对其耦合协调性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识别"城镇-农业-生态"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格局;运用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其耦合协调性进行研究;引入结构方程模型... 【目的】探讨滨湖县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格局,并对其耦合协调性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识别"城镇-农业-生态"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格局;运用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其耦合协调性进行研究;引入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耦合协调性内在机制。【结果】(1)湖口县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格局中,农业空间比重最大,面积占比47.94%,生态空间次之,占比39.53%,城镇空间最小,占12.53%;(2)湖口县"城镇-农业-生态"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耦合协调度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格局,总体协调性较好,未出现勉强协调以及不协调情况。整体以中级协调地区为主(占比84.17%),良好协调地区次之(占比14.99%),初级协调地区仅占0.84%,且分布较为零星;(3)湖口县城镇发展通达性对农业生产适宜性的直接效果为0.963,农业生产适宜性对生态保护迫切性的直接效果为1.151,同时作为中介变量,城镇发展通达性通过农业生产适宜性对生态保护迫切性的间接影响效果为1.108,城镇发展通达性对生态保护迫切性的直接效果为-0.162。【结论】湖口县城镇空间发展有力推进农业空间质量提升,而农业空间的质量提升亦对生态保护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但城镇空间的发展还是以牺牲生态空间的质量为代价,两者还处在不协调阶段。研究结果可为湖口县用途管制格局的合理确定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格局 耦合协调度 机制 湖口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详细规划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逻辑演进与完善策略 被引量:14
19
作者 于昕田 南明宽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48-53,共6页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是完善空间治理体系和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作为实施载体的空间规划体系已经建立,其中详细规划负责具体落实。基于此,文章解析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及详细规划改革的制度背景,分阶段回...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是完善空间治理体系和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作为实施载体的空间规划体系已经建立,其中详细规划负责具体落实。基于此,文章解析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及详细规划改革的制度背景,分阶段回顾了详细规划落实用途管制的演进历程,进而结合以往控规编制实施面临的问题,提出探索详细规划编管单元管理方式、构建“子单元—街坊—地块”管制层级,以及建立事前地籍、中间指标、最后差异化用途管制的管制手段等详细规划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策略,探讨了新时期详细规划如何在国土空间用途一体化管制中实现全域覆盖、全要素统筹的精准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详细规划 演进 问题 完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发展权配置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央地事权演化博弈分析及政策优化 被引量:12
20
作者 熊芸 龚健 李曼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22,共12页
研究目的:挖掘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中蕴藏的两级土地发展权,引出央地政府存在根本性目标偏差下的行为逻辑差异并将其可视化,观察央地政府稳定策略及其对重要参数的敏感性,提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央地政府事权优化的相关政策建议。研究方法:... 研究目的:挖掘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中蕴藏的两级土地发展权,引出央地政府存在根本性目标偏差下的行为逻辑差异并将其可视化,观察央地政府稳定策略及其对重要参数的敏感性,提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央地政府事权优化的相关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演化博弈模型和Matlab数值仿真模拟。研究结果:(1)事权清晰是央地政府有效管制的前提。(2)中央政府行为较地方政府行为而言,对寻租程度、监管地方成本、监管失灵风险参数更为敏感,且寻租程度对中央政府行为选择影响更大。(3)地方政府行为较中央政府行为而言,对奖励参数、保障粮食和生态安全产生的收益以及交易费用参数更为敏感,且奖励参数对地方政府行为选择影响更大。研究结论:中央政府需进行选择性集权以实现“检查次数最小化”,并强化对地方政府的政治和财政激励,以期推动地方政府去严格落实中央用途管制目标,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央地事权 土地发展权 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