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研究路径:科学到决策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静 方莹 +1 位作者 翟天林 金志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0,共10页
研究目的:探索走向可持续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研究路径与应用实践。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结果:(1)以生态系统管理等理论为支撑,基于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整体保护理念,关注中观—宏观尺度的... 研究目的:探索走向可持续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研究路径与应用实践。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结果:(1)以生态系统管理等理论为支撑,基于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整体保护理念,关注中观—宏观尺度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关键区域识别与诊断,从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维度提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科学认知、价值重塑与政策引导的研究路径,构建"本底调查测度—多维认知—科学识别—价值重塑—规划调控—政策引导—技术支撑"从科学到决策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研究路径;(2)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围绕重焕蓝色海洋、连通生态廊道、牢筑生态屏障、优化生态格局和彰显绿色宜居策略,探索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应用实践。研究结论:生态文明背景下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走向可持续生态系统综合管理成为必然,所提出的研究路径和应用实践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 研究路径 生态系统管理 实践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山顶到海洋示范引领区”:厦门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提升规划框架构建
2
作者 何子张 林云萍 周培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23,共7页
梳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的发展历程及其经验启示,在分析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面临的挑战和提升方向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山顶到海洋示范引领区”的生态保护修复提升规划理念,构建“问题诊断与风险识别—目标和指标设定—生... 梳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的发展历程及其经验启示,在分析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面临的挑战和提升方向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山顶到海洋示范引领区”的生态保护修复提升规划理念,构建“问题诊断与风险识别—目标和指标设定—生态保护修复格局构建—关键区域划定—综合治理行动—治理体系构建—示范引领区打造”的规划框架。结合厦门市的实际案例,展示在上述理念引领下生态保护修复提升规划及其行动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修复 国土空间 治理体系 厦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对中国脱贫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PSM-DID方法的实证分析
3
作者 张帅航 原野 +4 位作者 苗颖凤 曹辰瑜 赵嘉瑜 王霜 李倩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30-940,共11页
探究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对中国脱贫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为脱贫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地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对我国“十三五”期间及“十四五”期间第一批、第二... 探究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对中国脱贫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为脱贫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地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对我国“十三五”期间及“十四五”期间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山水工程”)共涉及的58个国家级脱贫县和与其自然社会经济本底条件类似的182个未列入国家“山水工程”的脱贫县的2010—2020年的经济面板数据进行对比,测度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对中国脱贫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相对于未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脱贫地区,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脱贫县经济发展速率显著提高了0.0329,这一结论在进行了平衡性检验、平行趋势检验及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2)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实施中,宜考量工程实施带动经济发展的近远期效应。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作为可持续推动脱贫地区经济发展重要手段,宜在完善相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的基础上,给脱贫地区更多政策支持,助力其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 脱贫地区 经济发展 PSM-D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美自然”愿景下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逻辑建构
4
作者 袁涵蒙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共8页
生态保护修复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大美自然”愿景的核心举措,如何围绕这一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逻辑体系,并在实践中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大美自然”愿景为指引,从国土空间... 生态保护修复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大美自然”愿景的核心举措,如何围绕这一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逻辑体系,并在实践中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大美自然”愿景为指引,从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逻辑建构出发,探讨其理论框架,并结合深圳市的实践经验,分析生态保护修复与“大美自然”愿景耦合的路径,旨在为区域生态保护修复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美自然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 逻辑建构 深圳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多方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决策与策略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洪革 田雨辰 蔡颖莉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3-756,共14页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已成为我国维系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通过分析初始政策环境下地方政府、社会资本及当地群众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决策特征,预测重要参数调整后的行为特征演化趋势,以为...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已成为我国维系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通过分析初始政策环境下地方政府、社会资本及当地群众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决策特征,预测重要参数调整后的行为特征演化趋势,以为制定精准施策、优化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策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通过构建地方政府、社会资本和当地群众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并展开动态决策复制分析和演化稳定性分析。以江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为例,进行数值仿真,以观察主体行为的决策特征以及各利益相关者行为的演变趋势。研究发现:每个主体的决策均受其他主体决策的影响;为实现理想均衡,需要满足地方政府动态奖惩收益能够覆盖严格监管成本,且当地群众配合参与生态修复项目的总收入(直接收益+政府奖励)低于搭便车的净收益(搭便车收益-政府罚金)的要求;以江西省为例的三方演化决策状态为(政府严格监管,社会资本消极参与,当地群众配合修复)。为了提升整体运行效率,需要进行如下调整:地方政府需要把控严格监管的投入成本,并将其维持在30万元以内;地方政府对社会资本应采取低奖低惩措施,对当地群众实行高奖高惩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社会资本 三方演化博弈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语境下的生态修复:实践困惑与法律因应
6
作者 张先贵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144,共16页
从以传统单要素为中心转型到以现代整个生态系统或空间为中心,是我国生态修复法律制度进行结构性调整或升级,以适应现代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内在要求。将生态修复理解为我国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配套性制度,不论于理论逻辑还是于... 从以传统单要素为中心转型到以现代整个生态系统或空间为中心,是我国生态修复法律制度进行结构性调整或升级,以适应现代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内在要求。将生态修复理解为我国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配套性制度,不论于理论逻辑还是于实践逻辑层面均谓妥当。总体考量,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语境下的生态修复面临如下实践困惑: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的治理模式并未实现从生态要素治理向生态系统治理的转型,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动力不足,社会公众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监督机制缺位。如此,明确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以生态系统而非单要素为治理模式,强化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的法律保障机制,明确社会公众参与生态修复监督机制,是破解上述困境的理性之道。将来出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法、国土空间规划法等法律时应认真落实上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生态修复 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 国土空间 湿地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与风景园林的角色担当
7
作者 戴菲 李高钰 +1 位作者 汪云 王运达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4,共9页
国土空间规划变革中,生态修复规划作为单独编制的新兴专项规划,2020年后在省、市、县等各级开展编制。生态修复规划是个多元学科交叉融合之地,兼具生态和规划思维的风景园林理应参与其中,积极贡献。通过学术文献和政策规范的解析,首先... 国土空间规划变革中,生态修复规划作为单独编制的新兴专项规划,2020年后在省、市、县等各级开展编制。生态修复规划是个多元学科交叉融合之地,兼具生态和规划思维的风景园林理应参与其中,积极贡献。通过学术文献和政策规范的解析,首先总结了生态修复规划的发展概况、规划体系与编制内容。其次结合风景园林的专业学科特点分析指出:1)风景园林的二级方向“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在十余年发展中,对生态修复规划的相关工程实践与研究成果具有丰富积累;2)在风景园林的“城乡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中,生态修复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专项规划内容;3)国际上很少出现单独编制的生态修复规划,往往在景观规划中包含了相关内容;4)生态修复规划研究中生态资产评估与国际经验借鉴,将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与新兴的生态修复规划发展成一种相得益彰的关系,将为风景园林学科带来新的增长点与活力,成为学科拓展的研究方向、行业增长的业务板块和规划设计管理人才的吸纳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修复规划 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 景观规划 城乡绿地系统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面临的问题及路径
8
作者 申振 张中华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2期67-69,共3页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成为重要任务。该文分析了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内涵与意义,探讨了当前面临的问题,如土地利用碎片化、生态系统受损、资金投入与技术保障...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成为重要任务。该文分析了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内涵与意义,探讨了当前面临的问题,如土地利用碎片化、生态系统受损、资金投入与技术保障不足、农民参与机制不完善等,并结合相关数据和案例提出了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等路径,旨在为提升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土地综合整治 国土空间 生态修复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路径
9
作者 樊洁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4期104-106,共3页
国土空间是人类生存、生产的重要基石,土地整治、生态修复是优化空间布局、助推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落实的关键途径。基于此,文章概述了加强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积极意义,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数据,结合具体典型案例进行... 国土空间是人类生存、生产的重要基石,土地整治、生态修复是优化空间布局、助推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落实的关键途径。基于此,文章概述了加强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积极意义,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数据,结合具体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优化全局设计、科学编制方案、应用创新技术等实施路径,为乡村振兴战略高效落实提供了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土地综合整治 国土空间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视域下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路径的思路分析
10
作者 刘燕 《绿色中国》 2025年第6期103-105,共3页
本文深入探讨了国土空间规划视域下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路径。通过对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特点与要求的分析,给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路径。本文表明了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性,并指出其对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指导意义,... 本文深入探讨了国土空间规划视域下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路径。通过对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特点与要求的分析,给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路径。本文表明了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性,并指出其对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指导意义,梳理了当前国土空间规划视域下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依托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基础,提出了基于国土空间规划开展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综合整治 生态修复 空间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碳达峰愿景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11
作者 桂一文 苏恩飞 杨大海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2期113-116,共4页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构建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实现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国土空间格局的优化以及生态价值的提升的重要举措。新时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需与节能减排、低碳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本文将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内...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构建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实现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国土空间格局的优化以及生态价值的提升的重要举措。新时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需与节能减排、低碳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本文将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内涵,碳中和、碳达峰的根本遵循,以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面临的挑战、机遇等方面谈谈国土空间修复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生态修复 碳中和 碳达峰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统筹导向下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传导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12
作者 徐向远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55-59,64,共6页
在“五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市级规划往往侧重于传导性,对上落实上位规划战略意图,对下分解落实规划任务。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是对全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做出总体安排和统一部署的专项规划类型,其中市级生态修复规划的核心内... 在“五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市级规划往往侧重于传导性,对上落实上位规划战略意图,对下分解落实规划任务。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是对全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做出总体安排和统一部署的专项规划类型,其中市级生态修复规划的核心内容为明确规划传导的空间尺度、传导内容和传导路径。以合肥市为具体实践案例,以流域单元为生态修复规划传导的基本空间尺度,探讨构建了一条流域统筹导向下的“格局构建—流域统筹—规划传导”的规划传导技术路径,以期为同级别同类型规划的传导路径提供方法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统筹 生态修复 国土空间 规划传导 合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视角下生态网络构建策略研究
13
作者 司长华 《绿色中国》 2025年第8期97-99,共3页
全球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国土空间生态面临生态系统功能衰退、生态空间破碎化等严峻挑战。本文旨在探索科学高效的生态网络构建途径,助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服务功能。通过识别生态源地,合理规划生态廊道,并筛选出... 全球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国土空间生态面临生态系统功能衰退、生态空间破碎化等严峻挑战。本文旨在探索科学高效的生态网络构建途径,助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服务功能。通过识别生态源地,合理规划生态廊道,并筛选出关键生态节点,提出了一系列构建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生态修复 生态网络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中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优化策略分析
14
作者 何涛 《绿色中国》 2025年第1期109-111,共3页
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国家层面的一项重大战略,对于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人口增长、资源紧张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实际工作中遇到许多新的挑战和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中存在的突... 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国家层面的一项重大战略,对于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人口增长、资源紧张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实际工作中遇到许多新的挑战和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探讨了新时期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的有效路径,旨在为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综合整治 生态修复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新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业为例
15
作者 王智慧 甘柳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4期198-200,共3页
在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模式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关键发展方向。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业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其人才培养体系需强化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在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模式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关键发展方向。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业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其人才培养体系需强化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业为例,结合本专业的发展背景和当前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体化实践教学设计模式,系统总结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效与反馈,并客观分析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旨在为该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能力本位教学改革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法律主题变迁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郑倩 罗勇华 +3 位作者 杨远光 吕丹娜 蒋冬菊 叶玉瑶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50-2062,共13页
文章采用文本分析方法,系统回顾和梳理了1978年以来中国生态保护修复领域立法的历程,回溯中国相关环境立法主题的历史演变,揭示中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立法基础,旨在为新时期构建面向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生态保护修... 文章采用文本分析方法,系统回顾和梳理了1978年以来中国生态保护修复领域立法的历程,回溯中国相关环境立法主题的历史演变,揭示中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立法基础,旨在为新时期构建面向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生态保护修复法治体系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研究发现,中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相关法律经历了自然资源管理利用(1978—2011年)、单要素保护(2012—2017年)、屏障带生态保护和修复(2018—2023年)3个阶段的发展变化,体现了由单一要素转向全域全要素、由单目标线性治理转向多目标协同保护修复、由自然资源管理转向综合生态管理特点,但仍存在落实新理念新方法的法律规范未建立、部门职责划分不清晰、公众参与机制有效性不足等问题。未来,要充分贯彻生态系统方法,形成以自然资源部门“两统一”职责为核心的集中管辖、联席协调、逐层细化的管理体制,深化立法加强公众参与,发挥多学科多领域综合力量,共同开展立法研究与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生态保护修复 法律 主题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编制技术框架探索——以山东省东营市东部区域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天琳 卢慧婷 +2 位作者 王雪 周霞 高伟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0-98,共9页
针对新发展阶段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所呈现出的更有序、更系统、更全局的特点,从“全维度诊断、多导向规划、多分区指引、全要素布局”4个关键维度出发,系统构建了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编制的技术框架,并将这一框架应用于山东省东... 针对新发展阶段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所呈现出的更有序、更系统、更全局的特点,从“全维度诊断、多导向规划、多分区指引、全要素布局”4个关键维度出发,系统构建了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编制的技术框架,并将这一框架应用于山东省东营市东部区域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实践中,以期为同类城市或同尺度规划提供思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生态保护修复规划 生态退化 生态退化问题诊断 技术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网络优化对比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燕 刘梦瑶 +2 位作者 王丽娜 禹佳宁 罗巧灵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3-49,共7页
生态网络构建有助于整合破碎绿地斑块,识别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过程中的关键区域并制定针对性措施,为生态型国土空间整治提供方法与技术支撑。然而,目前基于自然资源与土地利用现状构建的单一时空情景生态网络,忽略了网络与城市发展的动态... 生态网络构建有助于整合破碎绿地斑块,识别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过程中的关键区域并制定针对性措施,为生态型国土空间整治提供方法与技术支撑。然而,目前基于自然资源与土地利用现状构建的单一时空情景生态网络,忽略了网络与城市发展的动态变化,其稳定性与连通性缺乏验证反馈,契合城市发展的合理网络优化方案尚不明晰,生态保护措施难以适应未来城市空间的发展变化。在构建现有生态网络的基础上,对未来城市土地利用扩张情况进行预测,从生态源地、廊道、节点的动态修复视角设置增加生态踏脚石、清除生态障碍点和保护关键生态夹点3种网络优化情景,通过网络连通性分析对3种修复情景进行优化效应评估。结果显示,3种修复情景中,消除生态障碍点对生态网络的优化作用最明显,是未来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的主要关注方向。以通城县为例,判定了生态网络的最佳优化方案,提出适应现状地域特征、面向未来发展方向的生态安全格局,从生态资源要素与城市发展动态演替的视角为生态格局优化提供新思路,为生态型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提供科学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网络 MSPA 情景模拟 生态安全格局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体系构建的逻辑与实践——基于“规划—设计—治理”的视角 被引量:5
19
作者 虞舟鲁 徐汉梁 +3 位作者 何佑勇 林霖 沈志勤 王珂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6-462,共7页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推进国土空间治理的重要手段,厘清其规划体系的构建逻辑对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实施和作用发挥至关重要。从需求层次出发,阐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体系构建的基本逻辑,以浙江省为例,探索建立省域国土空间生...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推进国土空间治理的重要手段,厘清其规划体系的构建逻辑对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实施和作用发挥至关重要。从需求层次出发,阐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体系构建的基本逻辑,以浙江省为例,探索建立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表明:(1)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在需求层面上可体现为“功能修复—韧性提升—价值实现”3个层次。(2)围绕着“整体规划—深化设计—系统治理”的逻辑,提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作为专项规划的体系构建逻辑。(3)基于构建逻辑,将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梳理形成“编制—实施—支撑”3个体系。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要从需求层次变化的认识入手,以维护生态安全、提升空间价值为目标,在省域范围内通过纵向传导、横向深化及全流程支撑3个维度构建规划体系,为系统化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探索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需求层次 规划体系 构建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本底-格局-潜力框架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伟 龙闹 +1 位作者 李盛港 王龙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225,共14页
文章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在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基础上,尝试将生态恢复潜力、修复效率纳入研究范畴,建构了生态本底-格局-潜力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框架,通过生态优先修复区的识别实现修复效率的提升。结果表明:2010... 文章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在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基础上,尝试将生态恢复潜力、修复效率纳入研究范畴,建构了生态本底-格局-潜力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框架,通过生态优先修复区的识别实现修复效率的提升。结果表明:2010—2020年大湾区生态系统服务水平显著下降,自然恢复力良好与保护政策支持强的地区存在空间错配。以乡镇为单元进行生态修复分区,发现:1)生态维持区占总面积的7.7%,应以综合改善为主,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2)生态保护区面积占44.5%,作为生态安全的底线区域,应以保护为主,加大政策管制力度。3)生态提升区面积占11.9%,应通过多样化、持续的维育措施为主,以强化区域生态网络的冗余度。4)生态修复区面积占35.9%,此中,优先修复区是拥有较高的自然恢复力与政策扶持的地区,应以实施长期、渐进式的修复工程为主;协同修复区拥有较高的自然恢复力,但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应当协同上级政府或区域联合治理,提升区域整体修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分区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安全格局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