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州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与生态质量耦合协调时空动态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刘钰 《天津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50-59,65,共11页
为提高杭州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和生态环境质量协调水平,推动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采用综合评价法测度了2000—2020年杭州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与生态质量水平,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索二者耦合协调度时空关联格局,通过... 为提高杭州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和生态环境质量协调水平,推动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采用综合评价法测度了2000—2020年杭州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与生态质量水平,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索二者耦合协调度时空关联格局,通过OLS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揭示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2000—2020年,杭州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具有明显的“圈层—轴线”结构特征,呈现自东北向西南梯度下降趋势,而生态质量时空格局与之相反,并且年均生态质量值呈减小趋势。(2)2000—2020年,杭州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与生态质量整体处于濒临失调和勉强协调等级,需要进一步平衡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3)二者耦合协调度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集聚有所减弱。(4)都市圈东北部等经济优势良好的区域具有较高的耦合协调水平,并且是主要的高-高集聚类型区。(5)自然因素与区位条件是影响国土空间开发与生态质量耦合协调关系的主导因子。综上所述,杭州都市圈需要充分发挥东北部核心圈层经济扩散效应,同时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方式,严守国土空间开发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开发强度 生态质量 耦合协调度 地理加权回归 杭州都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内蒙古自治区近30年国土空间演化遥感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俊枝 窦银银 +2 位作者 薛志忠 郭长庆 迟文峰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58,共5页
本文基于高精度地理国情信息和30 m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利用数据融合方法系统开展近30年(1990—2020年)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和格局的变化分析,对比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实施前后的变化轨迹,并评价了主体功能区实施对其主体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 本文基于高精度地理国情信息和30 m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利用数据融合方法系统开展近30年(1990—2020年)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和格局的变化分析,对比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实施前后的变化轨迹,并评价了主体功能区实施对其主体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内蒙古国土空间格局开发强度呈现由1990—2010年的加速增强到2010—2020年增速放缓的趋势。近30年人工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42%,人工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增加导致自然生态用地大面积减少。自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以来,重点开发区内的人工建设用地仍持续增长,农产品主产区内的农业用地面积由增长转向小幅减少,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的自然生态用地减少幅度显著下降。研究结果对于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内蒙古”目标愿景的实现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开发强度 国土空间格局 主体功能区 重点生态功能区 土地利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