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通锵难题”之“徐解”和“鲁解” 被引量:8
1
作者 鲁国尧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8-63,共6页
已故北京大学徐通锵教授曾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美国语言学和中国语言学原本几乎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为什么却走了不同的道路?笔者将这一发人深省的问题命名为"徐通锵难题"。徐通锵先生自己对这一"难题"的解答,可名之... 已故北京大学徐通锵教授曾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美国语言学和中国语言学原本几乎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为什么却走了不同的道路?笔者将这一发人深省的问题命名为"徐通锵难题"。徐通锵先生自己对这一"难题"的解答,可名之曰"徐解";笔者对这一"难题"的解答则名之为"鲁解"。中外史实证明,国家之强盛必然带来其学术文化的强势,这即是笔者提出来的"国力学术相应律"。近年中国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大增,中国语言学人自可循"不崇洋,不排外"之原则,以中国语言学的优良传统为根源,取西方以及其他地区的语言学的精华而融通之,坚定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的中国语言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通锵难题 国力学术相应律 自主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立,屹立:中国语言学的愿景 被引量:1
2
作者 鲁国尧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60,共9页
当代中国文化学术(含语言学)的严重问题是,存在多种崇洋现象:崇洋媚外,甚至挟洋自重;食洋不化;洋教条主义有蔓延之势。凡此,皆有害于我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亟需荡涤。无论往史的、当前的社会实践,都呼唤我们作理论概括,笔者曾于2005年... 当代中国文化学术(含语言学)的严重问题是,存在多种崇洋现象:崇洋媚外,甚至挟洋自重;食洋不化;洋教条主义有蔓延之势。凡此,皆有害于我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亟需荡涤。无论往史的、当前的社会实践,都呼唤我们作理论概括,笔者曾于2005年从中国古史的研究结合现实提出"国力学术相应律",如今从美国早期历史的研究中获"悟",新提出"文化学术后发论"。当今我国国力大增之际,正是文化学术大"发"之时,中国语言学人应该自励自勉,坚持"不崇洋,不排外"的"双不方针",用对祖国的激情把崇洋的激情驱逐出去,自强,自立;崛起,强盛;进而实现中国语言学像珠峰一般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的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崇洋不排外“双不方针” 国力学术相应律 文化学术后发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