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贸易平衡、财政赤字与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被引量:16
1
作者 贾根良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11,共9页
贸易平衡是认识“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基本出发点。与人们的直觉相反,贸易平衡或略有逆差的发展模式不仅比贸易顺差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更多的国民收入,而且也可以解决中国贸易顺差时代... 贸易平衡是认识“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基本出发点。与人们的直觉相反,贸易平衡或略有逆差的发展模式不仅比贸易顺差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更多的国民收入,而且也可以解决中国贸易顺差时代的国内通货膨胀问题。在从国际大循环向国内大循环的战略大转型中,财政赤字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它不仅可以使过剩产品的价值在国内得到实现,而且还会将其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实现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的双重政策目标,极大促进国内经济的繁荣并持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了确保主权政府赤字开支的财政能力、解放财政生产力、发挥其作为国内大循环新引擎的巨大作用,中国必须保障财政主权即基础货币发行垄断权的完整性,建立起人民币基础货币发行的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贸易平衡 财政赤字 财政主权 货币发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强在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推进会上强调 把做强国内大循环作为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之举
2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共1页
5月15日,国务院召开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推进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当前经济形势,把发展的战略立足点放在做强国内大循环上,以国内大循环的... 5月15日,国务院召开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推进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当前经济形势,把发展的战略立足点放在做强国内大循环上,以国内大循环的内在稳定性和长期成长性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思想 国内大循环 高质量发展 党中央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大循环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路径选择
3
作者 梅静龙 张静 +1 位作者 刘小利 施星雨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0-132,共3页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治理体系是我国当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其中,乡村地区由于拥有广大尚未开发和使用的市场和资源,已经成为构建国内大循环的重中之重。在国内大循环的基础之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路径选...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治理体系是我国当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其中,乡村地区由于拥有广大尚未开发和使用的市场和资源,已经成为构建国内大循环的重中之重。在国内大循环的基础之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路径选择,需要我们找出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和全局性谋划,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大循环 乡村振兴战略 路径选择 发展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经济大循环视角下的“电商直播”分析——评《电子商务经济发展战略》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舒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F0002-F0002,共1页
新时期,中央提出了"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经济大循环,可以简称为"内循环",是相对于我国经济曾经长期倚重的"外循环" (也即"国际大循环")而... 新时期,中央提出了"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经济大循环,可以简称为"内循环",是相对于我国经济曾经长期倚重的"外循环" (也即"国际大循环")而提出的概念。国际大循环为主的经济模式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选择,但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产业发展升级的迫切需求,国际大循环所依仗的长期逻辑已经不断消解,从外循环向内循环的模式转变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产业发展 经济模式 电子商务 国际大循环 经济发展战略 循环 特定历史条件 我国经济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部不发达地区投入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发展战略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德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89年第1期7-11,共5页
一、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决策背景 (一) 国内经济二元结构及其出路。建国以来,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采取了高度集中的体制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以工农产品不等价交换的形式,进行工业积累,从而在低生产水平条件下,建设了庞大的现... 一、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决策背景 (一) 国内经济二元结构及其出路。建国以来,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采取了高度集中的体制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以工农产品不等价交换的形式,进行工业积累,从而在低生产水平条件下,建设了庞大的现代工业。与此同时,又采取了限制小城镇发展和乡村人口流动的措施,形成了工业相对发达,农业长期后进的产业二元结构;并在区域分布上,具有沿海加工业发达,内地原料业落后的地区二元结构的格局,使农村经挤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二元结构反映了我国城乡经济的不平衡性,给国民经济全面腾飞带来了巨大的障碍。我国10亿人口,8亿农民,过量农业人口不能从土地上解脱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经济 经济大循环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国内、国际两个经济大循环中增强活力——浅议益阳经济发展战略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介勋 李泉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88年第3期35-,34,共2页
湖南省益阳地区的经济应选择以流通为突破口,带动和促进整个经济参与国内、国际两个经济大循环的发展战略,其可能性和可行性,从以下诸方面可以说明: 1、从益阳所处的经济位置看,“二传手”的特征明显,在国民经济的宏观布局上,益阳居于... 湖南省益阳地区的经济应选择以流通为突破口,带动和促进整个经济参与国内、国际两个经济大循环的发展战略,其可能性和可行性,从以下诸方面可以说明: 1、从益阳所处的经济位置看,“二传手”的特征明显,在国民经济的宏观布局上,益阳居于发达的东部沿海和落后的西部地区之间,属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第二阶梯。就对外开放的层次而言,益阳面对“两广”特别是广东和海南特区,背靠中原腹地和西南内陆诸省,是一个“弹性地带”,这就要求本地区利用邻近特区的优势,把握时机,组织农产品和工业原材料“西南来,东南去”。即使就湖南而言,益阳居湘中偏北,在湖南的几扇大门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循环 益阳 对外开放 经济 流通 经济发展战略 西部地区 二传手 海南特区 生产力发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建刚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90-92,共3页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大的变化,我们需要深刻认识时代发展新趋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消除影响宏观经济循环的各种障碍,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大的变化,我们需要深刻认识时代发展新趋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消除影响宏观经济循环的各种障碍,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新的经济增长极,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格局 国内经济大循环 现代化经济体系 科技革命 产业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理论观点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沈祖良 《湖北社会科学》 1988年第4期25-26,共2页
1987年11月赵紫阳同志到沿海省市考察,在凋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沿海地区转到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构想。国家计委副研究员王建提出走国际大循环发展战略之路.在理论界引起厂强烈反响。几个月来,广大经济理论工作者尤其是中青年学者.围... 1987年11月赵紫阳同志到沿海省市考察,在凋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沿海地区转到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构想。国家计委副研究员王建提出走国际大循环发展战略之路.在理论界引起厂强烈反响。几个月来,广大经济理论工作者尤其是中青年学者.围绕着这个关系中国现代化大业的理论“热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和讨论。一、国际大循环战略的选择性大家较一致地认为,我国加入国际大循环的发展战略,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所谓国际经济大循环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经济大循环 经济发展战略理论 劳动密集型产品 必然选择 沿海地区 国际市场 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产品出口 中国现代化 大力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刊举行《广东如何实现参与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座谈会 被引量:1
9
作者 罗福群 《南方经济》 1988年第2期42-51,15,共11页
中央领导同志最近反复强调,沿海地区的省、市、区对于实施沿海地区参与国际大循环的经济发展战略,要有紧迫感,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本刊1988年3月19日特邀请广州地区部分专家学者就这个问题发表意见。现将座谈的主要内容在此刊发。
关键词 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国际市场竞争 沿海地区 进口替代 广东省 国内市场 珠江三角洲 劳动密集型产业 市场经济 利用外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选择——对开封市参与两个大循环的分析
10
作者 胡荣涛 李守勋 《经济经纬》 1988年第4期41-45,共5页
实行“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发展外向型经济,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又一新的战略。作为内陆省、市,如何适应形势发展,重新审视自己,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并采取积极措施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大循环,缩小与发达国家和沿海地区的差距,确实是迫... 实行“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发展外向型经济,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又一新的战略。作为内陆省、市,如何适应形势发展,重新审视自己,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并采取积极措施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大循环,缩小与发达国家和沿海地区的差距,确实是迫切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拟以开封市外贸出口情况为例对此略抒己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向型经济 开封市 大循环 抓住机遇 沿海地区 出口导向 经济发展 发展战略 出口产品 迎接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参与国际国内经济大循环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德仁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16-19,共4页
当前,国际产业结构正在进行一次大的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日益由发达国家向着劳动力便宜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按照“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方针,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以更加勇敢的姿态... 当前,国际产业结构正在进行一次大的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日益由发达国家向着劳动力便宜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按照“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方针,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以更加勇敢的姿态进入世界经济舞台,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这对于促进我国经济振兴,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最近,中央已经作出决定,要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以及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等沿海地区包括288个市、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经济 劳动密集型产业 加快发展 外向型经济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乡镇企业 国际经济大循环 沿海地区 国际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战略思考——“加速湖北对外开放”座谈会侧记
12
作者 泽世 《湖北社会科学》 1988年第5期54-55,共2页
《湖北社会科学》编辑部和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省经团联、湖北日报社于3月24日联合召开了“加速湖北对外开放”座谈会,现将本次座谈会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国际经济大循环”的理论依据国际经济大循环的理论依据是:①产业不平衡理... 《湖北社会科学》编辑部和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省经团联、湖北日报社于3月24日联合召开了“加速湖北对外开放”座谈会,现将本次座谈会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国际经济大循环”的理论依据国际经济大循环的理论依据是:①产业不平衡理论.由于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只得集中资金用于主导产业部门的生产,这样就造成了产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②发展极理论.一个地区必须有一个有创新精神的产业或企业,凭自己的能量吸引其它企业,组成一个企业群体,逐步形成一个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开放 湖北省 理论依据 发展中国家 国际市场 国际经济大循环 企业集团 战略思考 销售网络 非市场经济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良机,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步伐——关于秦皇岛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思考
13
作者 顾二熊 《理论月刊》 1988年第6期32-36,共5页
党中央提出关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后,围绕实施这个战略,在全国掀起了扩大对外开放的第二次浪潮。这次浪潮区别于1984年第一次对外开放浪潮的主要特点是,改革、开放、竞争相互撞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的竞争,则是... 党中央提出关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后,围绕实施这个战略,在全国掀起了扩大对外开放的第二次浪潮。这次浪潮区别于1984年第一次对外开放浪潮的主要特点是,改革、开放、竞争相互撞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的竞争,则是这次开放浪潮的主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向型经济 国际经济大循环 秦皇岛市 对外开放 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技术开发区 优惠政策 相结合 转变观念 国际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与双循环新格局的构建 被引量:99
14
作者 陈文玲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105,共9页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大流行给各个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世界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大衰退。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问题可以概括为5个“失”:疫情失控、经济失速、政策失灵、民主失范和治理失效。围绕这5个方面对当前国际形势展开分...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大流行给各个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世界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大衰退。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问题可以概括为5个“失”:疫情失控、经济失速、政策失灵、民主失范和治理失效。围绕这5个方面对当前国际形势展开分析,有助于其他国家肯定中国抗击疫情的努力,尊重中国的贡献,学习中国的经验,走向全球通力合作,进而挽救世界经济。当前,中国应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使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稳定根据地,重中之重则是要建立顺畅的物流体系,因为智慧物流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设施,也是未来新基础设施和传统基础设施相互连接融通的着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失控 经济失速 政策失灵 民主失范 治理失序 发展格局 国内大循环 国内国际双循环 智慧物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以内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 被引量:12
15
作者 姜玉砚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1-107,共7页
“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是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在面对当前及今后复杂经济形势下提出的经济发展新战略。“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新格局。在构建以内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经... “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是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在面对当前及今后复杂经济形势下提出的经济发展新战略。“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新格局。在构建以内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过程中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均衡、供需错位、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和短板。因此,要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缩小区域不平衡和城乡差距;扩大城镇化建设,完善城市相关配套政策;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升级供应链和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之间和内部的合理化和优化;完善和加强制度保障,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意愿;建立扶贫长效机制,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消费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 国内大循环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内外协调作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的中介逻辑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韬钦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4-108,共5页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的长江经济带建设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并需要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循环理论来指导实践,以长江经济带作为中介变量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框架体现了发展长江经济带对于促进国内产业自主升级的重要作用...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的长江经济带建设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并需要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循环理论来指导实践,以长江经济带作为中介变量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框架体现了发展长江经济带对于促进国内产业自主升级的重要作用,也是国内产业深嵌世界经济大循环的有利抓手。未来应继续坚持长江经济带战略,加快要素自由流动,提升复杂技术产业在国内区域分工和长江经济带全要素生产率,加快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发展,促进国内产业融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打造“一带一路”在长江经济带的支撑节点,形成以长江经济带为中介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支撑的良性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大循环 循环发展格局 长江经济 技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合国情的“国际大循环”构想——兼论开放的多元优势次阶跃推进战略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桂全 《学术研究》 1988年第4期19-24,共6页
不论从国情、世情来看,“国际大循环”都将存在严重的实施障碍。它在做法上是照抄“亚洲四小龙”的经验,指导思想上仍未摆脱“大一统”观念。选择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包括两面一体的目标:一方面,赶上和超越世界先进水平,在竞争的意义上重... 不论从国情、世情来看,“国际大循环”都将存在严重的实施障碍。它在做法上是照抄“亚洲四小龙”的经验,指导思想上仍未摆脱“大一统”观念。选择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包括两面一体的目标:一方面,赶上和超越世界先进水平,在竞争的意义上重建我国在国际间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在现代化进程中,使广大人民获得广泛的社会福利和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采取开放的多元优势次阶跃推进战略比较符合中国国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循环 推进战略 亚洲四小龙 国际转移 优势地位 广大人民 发达国家 战略优势 战略选择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国经济浅论——兼谈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被引量:4
18
作者 童有好 《理论学刊》 CSSCI 1999年第3期74-77,共4页
文章认为,大国经济有不同于小国经济的特点,其引人注目的资源优势及巨大的国内市场决定了其经济发展轨迹的独特性。我国经济已具备了大国经济的雏形,在国际与国内经济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
关键词 大国经济 国内市场 小国经济 经济大国 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规模 研究与开发 美国经济 区域经济一体化 外贸依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四川经济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祥云 胡品生 钟磬 《西南金融》 1997年第5期34-37,共4页
对四川经济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吴祥云胡品生钟磬今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将原四川所辖的重庆、涪陵、万县和黔江3市1地划出,成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3市1地的划出,不仅缩减了四川经济总规模,降低了... 对四川经济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吴祥云胡品生钟磬今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将原四川所辖的重庆、涪陵、万县和黔江3市1地划出,成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3市1地的划出,不仅缩减了四川经济总规模,降低了人均水平,亦给区划变动后的四川的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战略 四川经济发展 区划变动 国有工业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区划调整 重庆直辖市 攀西地区 生产力布局 小城镇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岸带产业成长机理与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书评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从才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1-172,共2页
海岸带是指以海岸线为分界分别向陆地和海洋延伸15公里的狭长地带。由于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海岸带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最繁华、人口最稠密和科技最发达的区块。据不完全统计,全球60%的人口分布于海岸线60公里以内的陆地... 海岸带是指以海岸线为分界分别向陆地和海洋延伸15公里的狭长地带。由于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海岸带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最繁华、人口最稠密和科技最发达的区块。据不完全统计,全球60%的人口分布于海岸线60公里以内的陆地上,70%以上的百万人口城市坐落于海岸带之上,并且全球人口不断向海岸带集聚的趋势有增无减,预计到2020年超过75%的人口将集中于各国和地区的海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资源 成长机理 地区经济 发展战略研究 狭长地带 国内生产总值 资源优势 演进路径 陆海 产业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