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的政治原因
1
作者 汪新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8-62,共5页
近年来,对于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抗战的研究较为深入,但在涉及导致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问题时,某些台湾学者囿于政治成见却得出了一些与历史事实相违背的结论。例如,有的台湾学者宣称:中共在七大即已做好内战的准备,毛... 近年来,对于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抗战的研究较为深入,但在涉及导致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问题时,某些台湾学者囿于政治成见却得出了一些与历史事实相违背的结论。例如,有的台湾学者宣称:中共在七大即已做好内战的准备,毛泽东1945年8月13日在延安中国共产党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则是“宣示了全面转变发动‘叛乱’的决心”,这种片面地把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的责任推到中国共产党身上的结论,当然是完全违背了历史事实。一、导致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基本政治原因是国共两种建国方案的尖锐对立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各自要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抑或说二者各自设计了什么样的建国方案呢? 中国共产党在战后要建立的是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对这一建国蓝图做了全面的阐述。他指出:“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这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共和国。这就是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的共和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共产党 国共合作破裂 国民党 建国方案 新民主主义论 政协协议 国共两党 第二次国共合作 政治原因 毛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第二次国共合作历史经验几个问题的探讨
2
作者 冯万岭 《理论探讨》 1985年第5期58-63,共6页
第二次国共合作,从一九三七年九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到一九四六年六月内战正式爆发,历时九年。这次合作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组织和领导下实现的。它结束了自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出现的十年内战,形成了全国团结抗日的局面。... 第二次国共合作,从一九三七年九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到一九四六年六月内战正式爆发,历时九年。这次合作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组织和领导下实现的。它结束了自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出现的十年内战,形成了全国团结抗日的局面。同第一次国共合作一样,都是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合乎了全国人民的意愿,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二次国共合作 国共合作破裂 共产党 十年内战 推动作用 蒋介石集团 国民党 斗争策略 日本帝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国共两党关系史研究综述
3
作者 任元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58-63,共6页
近年来国共两党关系史研究综述任元国共两党关系史是中国现代史中的一门独立学科。它虽形成时间不长,却已成为史学界关注的热点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深入,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见解。本文拟就近期一些研究重点问题略... 近年来国共两党关系史研究综述任元国共两党关系史是中国现代史中的一门独立学科。它虽形成时间不长,却已成为史学界关注的热点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深入,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见解。本文拟就近期一些研究重点问题略作综述。l关于国共两党关系的历史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共两党关系 国共关系 第一次国共合作 国共合作破裂 研究综述 第二次国共合作 国民党 “党内合作 第三次国共合作 “一国两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孙中山三大政策的革命精神
4
作者 庄有为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12-16,共5页
今年是孙中山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我们缅怀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撰文阐发关于三大政策的革命精神,以纪念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一孙中山作为伟大的革命家,他的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今年是孙中山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我们缅怀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撰文阐发关于三大政策的革命精神,以纪念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一孙中山作为伟大的革命家,他的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能够跟随时代潮流的发展而不断前进。他在《建国方略》中说:“夫事有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则断无不成者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宋庆龄 革命家 九二四 毛泽东 国共合作破裂 国民党改组 中国国民党 革命精神 新三民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七军初创时期的若干政策
5
作者 陈欣德 《学术论坛》 1981年第4期17-22,共6页
继著名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邓小平和张云逸等同志于1929年12月11日,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在祖国南部边陲的右江地区,树立起一面“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旗帜。红七军初创前后执行的几项主要政策,虽... 继著名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邓小平和张云逸等同志于1929年12月11日,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在祖国南部边陲的右江地区,树立起一面“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旗帜。红七军初创前后执行的几项主要政策,虽然某些方面还没有上升为理论,但基本符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要求,为我国的革命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统战政策方面1923年以后,我党第一次与国民党合作,组成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全国革命的发展。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背信弃义,背叛革命,血腥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不久,汪精卫也步蒋介石的后尘,背叛革命,国共合作破裂。此后,还要不要统一战线,能否在局部地区与国民党左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七军 百色起义 国共合作破裂 南昌起义 军队 右江革命根据地 反革命 主要表现 地主 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峰与党的文艺统一战线
6
作者 白崇义 《浙江学刊》 1988年第2期63-68,44,共7页
冯雪峰同志踏上文坛后,特别是当他成为共产党人,担负起我国左翼文艺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以后,一直忠实执行党的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并且作出了自己的独特的贡献。1927年“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中国革命处在极端的... 冯雪峰同志踏上文坛后,特别是当他成为共产党人,担负起我国左翼文艺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以后,一直忠实执行党的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并且作出了自己的独特的贡献。1927年“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中国革命处在极端的危险中。这时,雪峰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毅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在我国新文学运动中,发生了一场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这场论争是由创造社和太阳社发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国共合作破裂 文艺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白色恐怖 领导人 新文学运动 领导工作 国共产党 冯雪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