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共同体视域下国产科幻电影的民族性表达 |
高悦
史晓林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解析国产科幻电影叙事风格的突破 |
丁姝杰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3
|
国产科幻电影的深层困境探究 |
马珊珊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17 |
6
|
|
4
|
国产科幻电影对物质现实的影射与重塑 |
线晨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5
|
国产科幻电影赋能文化自信的理路研究 |
井晓雪
乔新玉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6
|
浅析《独行月球》的视效技术及其对国产科幻电影的启示 |
冯一纯
|
《现代电影技术》
|
2022 |
3
|
|
7
|
社会意识的折射与民族国家的隐形书写——对新时期以来国产科幻电影的再审视 |
秦琼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8
|
论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时代意义 |
王东昌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21 |
2
|
|
9
|
类型经验与叙事平衡:国产科幻电影路径论析 |
段筱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0
|
国产科幻电影的文化自信与自觉 |
卜洪漩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1
|
类型与反类型:科幻电影的中国式书写 |
王嵩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2
|
国产科幻片影迷的生成过程考察——兼谈《流浪地球》系列的影响与意义 |
张婉珠
侯凯
|
《艺苑》
|
2023 |
0 |
|
13
|
论《流浪地球》系列电影的“牺牲情节” |
余桐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4
|
《流浪地球2》:叙事增殖、意义坍缩与情感的询唤式表达 |
侯东晓
|
《影剧新作》
|
2023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