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安全性和疗效评价 |
秦永文
赵仙先
吴弘
郑兴
丁继军
曹江
|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8
|
|
2
|
两种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
胡海波
蒋世良
徐仲英
吴文辉
孟亮
陈雪生
赵红
王红月
|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3
|
Amplatzer动脉导管封堵器-Ⅱ治疗伴发主动脉窦脱垂室间隔缺损患儿效果分析 |
左超
陈智
肖云彬
杨舟
王祥
王野峰
向金星
|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4
|
完全生物可降解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植入的中期随访结果 |
龚雪阳
杨一峰
赵天力
胡世军
张伟志
|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5
|
应用国产封堵器闭合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漏 |
秦永文
赵仙先
吴弘
丁继军
曹江
郑兴
|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
2007 |
7
|
|
6
|
应用国产及进口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临床疗效比较 |
张文琪
郑万平
张辉
马丽华
回长玲
陈丽娟
王俊松
|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7
|
国产封堵器闭合膜部室间隔缺损的临床应用 |
孙万峰
张国培
崔婷
刘成霏
董璟
|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
2006 |
2
|
|
8
|
用国产零偏心封堵器介入封堵嵴内型室间隔缺损七例的疗效观察 |
陈金明
廖德宁
杜荣增
钱建英
陈懿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9
|
国产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近期疗效观察 |
程自平
徐岩
许邦龙
朱润硕
陈斌
史学功
朱红军
项云
吴继雄
汪太平
|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
2004 |
1
|
|
10
|
国产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284例的疗效评价 |
秦永文
赵仙先
吴弘
孟舒
郑兴
丁继军
曹江
|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
2004 |
1
|
|
11
|
术中应用Amplatzer封堵器关闭婴儿多发性肌部室间隔缺损 |
刘锦纷
高伟
祝忠群
陈会文
张玉奇
|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
2005 |
10
|
|
12
|
自制双盘状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经导管闭合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
赵仙先
秦永文
王尔松
郑兴
张振远
徐荣良
毛红娟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7
|
|
13
|
偏心型封堵器在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 |
吴勤
高雷
徐新华
赵天力
杨进福
王欣
谢立
熊炼
尹倪
金万存
杨一峰
|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0
|
|
14
|
应用房/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疗效评价 |
胡轶
尹雯
张卫明
肖阳
许销销
赵苏
胡曼曼
倪芳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15
|
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中封堵器的个体化应用 |
管丽华
周达新
葛均波
张蕾
潘文志
陈海燕
姚豪华
孔德红
|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16
|
自制镍钛合金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
秦永文
胡建强
赵仙先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7
|
|
17
|
封堵器堵闭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术的护理 |
王玉如
许凤英
翟大玲
徐金风
胡玉芳
陈桂花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8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偏心型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微创镶嵌术中的应用 |
陈俊
莫绪明
左维嵩
张婧
祁雪
|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9
|
|
19
|
生物可吸收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体外降解和力学性能 |
朱玉峰
陈文瑶
黄新苗
白元
吴弘
张瑾
秦永文
赵仙先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20
|
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研制和临床应用进展 |
穆瑞斌
秦永文
|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
2004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