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季戊四醇在3种混合溶剂中的固-液相平衡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涛 沙娇 +4 位作者 赵瑞 张鹏帅 刘士琪 李玉 任保增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5-253,共9页
采用动态平衡法,在293.15~332.80 K、常压下,测定了双季戊四醇(DPE)在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三种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结果表明:DPE在不同质量分数的水+(甲醇、乙醇、异丙醇)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随体系温度升高而增大;同一温度下,... 采用动态平衡法,在293.15~332.80 K、常压下,测定了双季戊四醇(DPE)在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三种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结果表明:DPE在不同质量分数的水+(甲醇、乙醇、异丙醇)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随体系温度升高而增大;同一温度下,其在所选取溶剂体系中的溶解度随着甲醇、乙醇或异丙醇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λh方程、两参数方程与Apelblat方程均能够对所测定的溶解度数据进行较好的关联;通过修正的van’t Hoff方程计算得到DPE在所选取溶剂体系中ΔsolH0、ΔsolS0和ΔsolG0均大于零,表明DPE在所选取溶剂体系中的溶解过程为吸热、熵增的非自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戊四醇 固-液相平衡 溶解度 关联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籽蛋白和酚的固-液相平衡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晔 沈娜娜 刘大川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21,共5页
为探索消除菜籽蛋白中酚污染的技术途径,采用菜籽蛋白沉淀率和菜籽蛋白-酚分配系数为指标,考察了菜籽蛋白与酚共存体系的固-液相平衡关系,并基于相行为特征提出了菜籽蛋白提取工艺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在碱性环境下,酚酸和单宁均可与... 为探索消除菜籽蛋白中酚污染的技术途径,采用菜籽蛋白沉淀率和菜籽蛋白-酚分配系数为指标,考察了菜籽蛋白与酚共存体系的固-液相平衡关系,并基于相行为特征提出了菜籽蛋白提取工艺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在碱性环境下,酚酸和单宁均可与菜籽蛋白发生共沉淀作用,且浓度越高该作用越显著;在p H 4环境下,菜籽蛋白不仅溶解度最低,而且与单宁或菜籽多酚的结合作用最弱;而在溶液中添加1%的Na Cl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菜籽蛋白和酚的分离效果。在菜籽蛋白的富集或提取工艺中,溶剂用量(液固比)、p H以及盐添加量都可对菜籽蛋白和酚的相互作用产生影响,对这些参数的优化将有利于提高菜籽蛋白提取的选择性并降低酚的混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蛋白 相互作用 固-液相平衡 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麝香和二甲苯麝香混合物固-液相平衡研究
3
作者 曲红梅 周立山 白鹏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78,共4页
从分子间相互作用角度进行研究 ,提出了交互作用能模型并将它应用于Wilson模型 ,研究了酮麝香和二甲苯麝香体系的固 液相平衡 ,并采用差分扫描量热热分析法进行了实验研究 。
关键词 酮麝香 二甲苯麝香 WILSON方程 交互作用能模型 固-液相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进料混合二甲苯连续悬浮结晶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吴俊 黄民 +3 位作者 郭思斯 王琰 李佟茗 孔德金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5-708,共4页
甲苯选择性歧化法与传统歧化组合工艺(简称SITDP工艺)得到对二甲苯(PX)含量为90%左右和65%左右的两种混合二甲苯产品,探索将SITDP工艺得到的两种不同浓度PX产品结合成一套分离提纯装置,研究进一步结晶提纯优化方案。通过二甲苯同分异构... 甲苯选择性歧化法与传统歧化组合工艺(简称SITDP工艺)得到对二甲苯(PX)含量为90%左右和65%左右的两种混合二甲苯产品,探索将SITDP工艺得到的两种不同浓度PX产品结合成一套分离提纯装置,研究进一步结晶提纯优化方案。通过二甲苯同分异构体三元系固液相平衡实验求取真实二甲苯固液相平衡的模型及数学表达式,结合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对双进料混合二甲苯连续悬浮结晶工艺进行计算,考察两种含量料液在不同进料比率下的单位质量产品最低能耗QR及其对应的成核区温度T2。计算结果得到最优成核温度的调节范围为248~265K,与实际生产操作工艺中的成核温度调节范围250~266K相当接近。计算结果同时提供了不同进料比率下为获得单位质量产品最低能耗QR时的最优成核区温度T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二甲苯 对二甲苯 固-液相平衡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