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联型聚氨酯固-固相变材料的相变性能及形态 被引量:4
1
作者 曹琪 刘朋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2-655,共4页
以聚乙二醇(PEG)、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 I)、季戊四醇(PETA)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了一种交联型聚氨酯固-固相变储能材料(C-PUPCM),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A)、广角X射线衍射(WAXD)、偏光显微镜(POM)测试技... 以聚乙二醇(PEG)、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 I)、季戊四醇(PETA)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了一种交联型聚氨酯固-固相变储能材料(C-PUPCM),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A)、广角X射线衍射(WAXD)、偏光显微镜(POM)测试技术对该材料进行形态结构分析,考察了其相变行为。结果表明,该聚氨酯型相变储能材料具有典型的固-固相转变性质,其相变过程是聚氨酯软段PEG由结晶固态转变为无定形固态的过程。同时,通过改变PEG的含量可以得到不同结晶性能、不同相转变潜热、不同相变温度及不同热稳定性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聚乙二醇 储能材料 固-固相变材料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分子聚乙醇类“固-固相变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段玉情 康丁 +2 位作者 西鹏 刘然 何春娥 《纺织科学研究》 2012年第1期7-14,共8页
根据固-固相变材料的性质与结构特点,通过分子设计合成出了一种新型的化合物"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甘油酯"(简称为"MTE"),同时以MDI-MTE为硬段,以聚乙二醇(PEG)为相变单元和软段,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出了一种聚乙... 根据固-固相变材料的性质与结构特点,通过分子设计合成出了一种新型的化合物"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甘油酯"(简称为"MTE"),同时以MDI-MTE为硬段,以聚乙二醇(PEG)为相变单元和软段,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出了一种聚乙醇类超分子固-固相变材料(H-PCM)。利用FT-IR、H1-NMR、DSC和DMA测试技术,研究了相变材料的结构、相变行为及热稳定性,表明了制备出的是一种新型的、性能优异的相变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四羟基化合物 固-固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腈-衣康酸共聚物接枝聚乙二醇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4
3
作者 牟思阳 郭静 +3 位作者 齐善威 张勃 张鸿 于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557-2562,共6页
将衣康酸与丙烯腈共聚,构建具有双端羧基活性点的聚合物骨架,以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桥基,将聚乙二醇(PEG)接枝到聚合物骨架上,制备了丙烯腈-衣康酸共聚物接枝聚乙二醇(AIPCMs).采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X射线衍射、偏光显微... 将衣康酸与丙烯腈共聚,构建具有双端羧基活性点的聚合物骨架,以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桥基,将聚乙二醇(PEG)接枝到聚合物骨架上,制备了丙烯腈-衣康酸共聚物接枝聚乙二醇(AIPCMs).采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X射线衍射、偏光显微镜、热失重及水静态接触角等方法研究了其结构、相变潜热性能、结晶性能、结晶形态、热稳定性及亲水性.结果表明,合成的AIPCMs具有固-固相变特性及优异的热储能性能,相变潜热达到70.5 J/g.化学接枝改变了AIPCMs中PEG的结晶结构及结晶形态.AIPCMs的热稳定性优异,初始分解温度达289℃,并且其亲水性较好,接触角最小可达33.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固相变材料 聚乙二醇 能量储存与转换 丙烯腈-衣康酸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丙酸酯-g-二乙二醇正十六烷基醚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栋 韩娜 +5 位作者 张兴祥 王乐军 王宁 李伟 于万永 李志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21-1227,共7页
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为催化剂,微晶纤维素为骨架材料,二乙二醇正十六烷基醚(E2C16)为相变材料,采用化学接枝法制备了系列纤维素丙酸酯-g-二乙二醇正十六烷基醚(CP-g-E2C16)固-固相变材料.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为催化剂,微晶纤维素为骨架材料,二乙二醇正十六烷基醚(E2C16)为相变材料,采用化学接枝法制备了系列纤维素丙酸酯-g-二乙二醇正十六烷基醚(CP-g-E2C16)固-固相变材料.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TG)和X射线衍射(XRD)对CP-g-E2C16相变材料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得到了E2C16的取代度和接枝含量分别为0.12~0.37和17.1%~33.4%的CP-g-E2C16固-固相变材料.CP-g-E2C16接枝共聚物的相变温度和相变焓分别为25~34℃和40~62 J/g,符合人的体感舒适温度范围.CP-g-E2C16固-固相变材料的耐热温度高于237℃,与E2C16相比提高21~40℃,有望应用于熔融纺丝法制备纤维素基储热调温纤维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二乙二醇正十六烷基醚 固-固相变材料 热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MDI/丙三醇三元共聚固-固相变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祝译 闻荻江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19,共4页
采用预聚法合成了以聚乙二醇(PEG)为软段,4,4ˊ-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丙三醇的反应链段为硬段的固-固相变材料(PCM)。用FTIR、POM、WXRD、DSC、TG等方法对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嵌段交联的聚氨酯结构,其相变过程为固... 采用预聚法合成了以聚乙二醇(PEG)为软段,4,4ˊ-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丙三醇的反应链段为硬段的固-固相变材料(PCM)。用FTIR、POM、WXRD、DSC、TG等方法对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嵌段交联的聚氨酯结构,其相变过程为固-固相变,其相变的实质是软段的聚乙二醇由结晶态向无定型态转变的过程。当引入的硬段含量为8.5%时,聚乙二醇的相变温度和相变焓分别降低至54.05℃和110.9J/g,PCM的初始分解温度为384.36℃,比纯PEG的初始分解温度(296.54℃)提高了29.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固-固相变材料 合成 结构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固-固相变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6
作者 樊耀峰 张兴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7期50-53,81,共5页
综述了多元醇与层状钙铁矿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多元醇二元体系和几种“层状钙钛矿”相变材料的性能、储能机理和优缺点,提出一些可供选择的固-固相变材料,并指出几点研究相变材料时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有机-储能材料 钙钛矿 多元醇 CATI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g-硬脂酸固-固相变材料制备与表征
7
作者 卢松佳 魏菊 +1 位作者 杜冰 钱永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6-88,共3页
采用化学接枝的方法将具有固-液相变性能的硬脂酸接枝到壳聚糖高分子链上,制得一种具有固-固相变性能的新型高分子相变材料:壳聚糖-g-硬脂酸固-固相变材料,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采用化学接枝的方法将具有固-液相变性能的硬脂酸接枝到壳聚糖高分子链上,制得一种具有固-固相变性能的新型高分子相变材料:壳聚糖-g-硬脂酸固-固相变材料,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偏光热台显微镜(POM)和热失重分析仪(TG)等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硬脂酸通过化学键连接在壳聚糖分子链上;壳聚糖-g-硬脂酸固-固相变材料呈现出可逆的固-固相转变特性,且具有与硬脂酸相似的结晶结构,吸热焓值为21.33J/g(相变温度为60.5℃),放热焓值为14.03J/g(相变温度为47.11℃),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热失重拐点温度为233.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硬脂酸 化学接枝 固-固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壳聚糖衍生物的固-固相变材料制备及表征
8
作者 颜怀玉 魏菊 +4 位作者 张娟 许思晋 任亮 刘淑艳 罗佳 《现代纺织技术》 2020年第3期7-11,共5页
将经过超微化预处理的壳聚糖材料分散在含有纳米二氧化钛的过量油酸中,在抽真空条件下进行壳聚糖的N-酰基化反应,在壳聚糖的大分子主链上接枝油酸侧链,用一种绿色环保的方法制备了壳聚糖-g-油酸固-固相变材料。对产物进行红外光谱、X射... 将经过超微化预处理的壳聚糖材料分散在含有纳米二氧化钛的过量油酸中,在抽真空条件下进行壳聚糖的N-酰基化反应,在壳聚糖的大分子主链上接枝油酸侧链,用一种绿色环保的方法制备了壳聚糖-g-油酸固-固相变材料。对产物进行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油酸分子通过酰胺键接枝在壳聚糖分子链上,接枝产物获得了可逆的固-固相变性质;升温过程中在16.8℃出现吸热峰,热焓值为3.7 J/g;降温过程中在1.9℃出现放热峰,热焓值为5.2 J/g。该材料可望用于储能材料及医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油酸 化学接枝 固-固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型固-固相变储能材料对沥青调温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雪丽 孙伟清 郑君华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1-843,共3页
聚氨酯型固-固相变储能材料可以有效提高沥青的相变储能能力,从而在调节路面温度的同时,减小温度波动。基于上述背景,针对聚氨酯型固-固相变储能材料对沥青调温效果的影响展开研究。确定相变材料的分类标准,并分别研究其储能原理及具体... 聚氨酯型固-固相变储能材料可以有效提高沥青的相变储能能力,从而在调节路面温度的同时,减小温度波动。基于上述背景,针对聚氨酯型固-固相变储能材料对沥青调温效果的影响展开研究。确定相变材料的分类标准,并分别研究其储能原理及具体应用情况,完成对聚氨酯型固-固相变储能材料特性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定义周期性储热边界条件,根据沥青调温过程中内聚能密度的变化形式,推导相变储能材料的能量变化规律,从而确定聚氨酯型固-固相变储能材料对沥青调温效果的影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储能材料 沥青调温效果 储热边界条件 内聚能密度 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固-固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建华 刘庚 +1 位作者 刘晨 赵姣姣 《印染》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1-65,共5页
聚氨酯固-固相变材料作为一种绿色环保节能材料,具有无泄漏、体积变化小、热稳定性好等特点,还可以通过调节软硬段比例来调控相变焓和相变温度,已成为近年来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相变材料之一。综述了线型、交联型、超支化聚氨酯固-固相变... 聚氨酯固-固相变材料作为一种绿色环保节能材料,具有无泄漏、体积变化小、热稳定性好等特点,还可以通过调节软硬段比例来调控相变焓和相变温度,已成为近年来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相变材料之一。综述了线型、交联型、超支化聚氨酯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并介绍了其在纺织行业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固-固相变材料 储能 调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储能过程中多元醇类相变材料挥发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闫全英 王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F11期269-270,273,共3页
研究了由新戊二醇、季戊四醇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组成的一元、二元和三元体系在固-固相转变和固-液相转变过程中的挥发性。材料在固-固转变过程中,失重率较低,在5%以内,材料密封后无失重现象;在固-液转变时,失重率较大,密封后有... 研究了由新戊二醇、季戊四醇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组成的一元、二元和三元体系在固-固相转变和固-液相转变过程中的挥发性。材料在固-固转变过程中,失重率较低,在5%以内,材料密封后无失重现象;在固-液转变时,失重率较大,密封后有轻微的失重。温度越高,多元醇的挥发性越大。不同组成的多元醇体系在储能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失重现象。在使用时应考虑材料的密封,以免影响储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醇 挥发性 失重率 固-固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聚乙二醇基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杰 王娇娜 +3 位作者 张群 侯思彤 王进韬 李昕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0,28,共11页
固固相变材料(SSPCMs)在低温时放热,高温时吸热,具有储能特性,受到研究者的重点关注。聚乙二醇(PEG)具有焓值高、相变温度随分子量的变化范围广等优点,但其固液相变特性使其应用受限,所以通常将PEG封装后制备SSPCMs。但是封装后由于非... 固固相变材料(SSPCMs)在低温时放热,高温时吸热,具有储能特性,受到研究者的重点关注。聚乙二醇(PEG)具有焓值高、相变温度随分子量的变化范围广等优点,但其固液相变特性使其应用受限,所以通常将PEG封装后制备SSPCMs。但是封装后由于非热活性骨架的存在而使其储能密度、热导率和柔性均有所下降,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在确保柔性的前提下提高热导率和储能密度。从掺杂多孔材料、微胶囊化、静电纺丝技术和聚合物交联四个方面对提高PEG的储能密度与柔性的方法进行了论述,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存在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固-固相变材料 聚乙二醇 储能密度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纤维素接枝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8
13
作者 吕社辉 郭元强 +1 位作者 陈鸣才 何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2-65,共4页
应用化学偶联的方法,将聚乙二醇(PEG)分子接枝到纤维素分子链上。运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对聚乙二醇-纤维素接枝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EG通过化学键偶联在纤维素分子的侧链上,形... 应用化学偶联的方法,将聚乙二醇(PEG)分子接枝到纤维素分子链上。运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对聚乙二醇-纤维素接枝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EG通过化学键偶联在纤维素分子的侧链上,形成接枝共聚物,PEG-CELL接枝物为固-固相变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纤维素 合成 表征 化学偶联 化学键 接枝共聚物 固-固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苯甲酸酯接枝二乙二醇十六烷基醚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娜 王秀芳 +2 位作者 璩庭司 钱勇强 吕亚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99-1106,共8页
分别以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Amim]Cl)和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Ac)/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体系,以微晶纤维素(聚合度为220)和苯甲酰氯(BC)为原料制备纤维素苯甲酸酯(CB).探索了溶剂体系、反应温度和投料比对产物取... 分别以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Amim]Cl)和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Ac)/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体系,以微晶纤维素(聚合度为220)和苯甲酰氯(BC)为原料制备纤维素苯甲酸酯(CB).探索了溶剂体系、反应温度和投料比对产物取代度、溶解性和熔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Amim]Cl为溶剂时,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60~80℃)或体系中苯甲酰氯与葡萄糖单元环(AGU)投料量的增加(3∶1~9∶1),产物的溶解性和熔融性能均提高,取代度也随之升高(0.13~2.98);以[Emim]Ac/DMAc为溶剂时,产物中苯甲酰基的接枝度较低,且共聚物中引入乙酰基不适合制备纤维素-g-苯甲酰氯.初步探讨了在[Amim]Cl中合成纤维素苯甲酸酯接枝二乙二醇十六烷基醚(CB-g-E_2C_(16))固-固相变材料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B-g-E_2C_(16)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12.7~29.1℃,相变焓为12~24 J/g,在294℃仍能保持热稳定性,为该类纤维素基固-固相变材料的可熔融加工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纤维素 接枝反应 离子液体 固-固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