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蠕变试验的黄土高填方工后沉降规律数值研究
被引量:
19
1
作者
葛苗苗
李宁
+2 位作者
郑建国
朱才辉
马旭东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5-300,305,共7页
为了研究黄土高填方工后沉降规律,开展一系列压实黄土一维固结蠕变试验,分析含水率及压实度对黄土蠕变特性的影响,验证了Burger蠕变模型在描述压实黄土应变与时间关系上的适用性,在该模型基础上,运用FLAC3D计算了黄土高填方工后沉降规...
为了研究黄土高填方工后沉降规律,开展一系列压实黄土一维固结蠕变试验,分析含水率及压实度对黄土蠕变特性的影响,验证了Burger蠕变模型在描述压实黄土应变与时间关系上的适用性,在该模型基础上,运用FLAC3D计算了黄土高填方工后沉降规律。结果表明:轴向加载瞬时,试样变形速率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形速率减小并趋于稳定,压实黄土蠕变随含水率的提高而增加,随压实度的提高而减小。工后沉降对填料压实标准更敏感,在一定压实度和含水率范围内,工后沉降与含水率和压实度呈线性关系。可以通过高填方工后沉降速率和时间关系曲线上的拐点位置判断工后沉降稳定时间,填料压实度越低、含水率越大,拐点越靠后,沉降稳定的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实黄土
固结蠕变试验
蠕变
曲线
Burger模型
数值分析
工后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k_0固结条件下淤泥土排水蠕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艳芳
蔡正银
+1 位作者
周治刚
关云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43-2248,共6页
利用室内试验研究土体蠕变特性时,因受试验条件限制较少开展土体的排水蠕变特性试验研究。对于先还原土体的先期固结条件,然后再开展土体的三轴排水蠕变特性试验的研究更少。为此,以淤泥土为研究对象,通过k0固结三轴排水蠕变试验探讨了...
利用室内试验研究土体蠕变特性时,因受试验条件限制较少开展土体的排水蠕变特性试验研究。对于先还原土体的先期固结条件,然后再开展土体的三轴排水蠕变特性试验的研究更少。为此,以淤泥土为研究对象,通过k0固结三轴排水蠕变试验探讨了饱和淤泥土在轴向加载和侧向减载条件下的排水蠕变特性。由试验数据可知:排水条件下,两种应力路径的轴向蠕变规律基本一致,体积应变明显小于轴向应变,且随时间的延长呈现一定程度的剪缩与剪胀交替性。首次利用三单元力学模型推测出淤泥土的蠕变起始时间为施加偏应力荷载后的100~200 min之间。提出淤泥土蠕变系数的概念并总结其变化规律,得知淤泥土的蠕变系数与偏应力水平密切相关,即不论围压及加载方式如何,蠕变系数均随应力水平增大而增大,且基本呈直线关系,而与前期固结围压大小、蠕变荷载施加方式关系不大。最后提出了淤泥土蠕变本构模型建立的思路,即用南水双屈服面模型描述瞬时变形量和用蠕变经验公式描述蠕变变形量相结合的方式来建立蠕变本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土
k0
固结蠕变试验
蠕变
起始时间
蠕变
系数
蠕变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载预压施工过程软土固结变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贺建清
王湘春
+3 位作者
胡惠华
陈谦
林滢
张鹏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77-2285,共9页
超载预压法作为一种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常被广泛应用于对工后沉降有严格要求的软基处理工程。为研究软土在超载预压、卸荷回弹、再加载(运营)各个阶段的次固结变形特征,尤其是超载卸除后土体的回弹、次固结变形特征,模拟超载预压...
超载预压法作为一种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常被广泛应用于对工后沉降有严格要求的软基处理工程。为研究软土在超载预压、卸荷回弹、再加载(运营)各个阶段的次固结变形特征,尤其是超载卸除后土体的回弹、次固结变形特征,模拟超载预压处理软土地基施工过程现场土体受压工况,重塑洞庭湖安乡软土进行一维固结蠕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超载预压阶段,软土的压缩曲线主、次固结分界明显,次固结阶段的压缩曲线近似直线。随着预压荷载增大,次固结系数呈逐渐减小。卸荷回弹阶段,回弹峰值及达到回弹峰值所需时间与预压卸荷增量比呈线性递增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卸除超载可延缓但不能阻止土体次固结变形,次固结系数受预压荷载影响明显,随着预压荷载增加,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再加载阶段,主、次固结阶段曲线连接线逐渐平缓,次固结系数随着施加荷载增加呈逐渐减小的趋势。经超载预压处理软土的次固结系数明显降低,超载预压法能有效控制工后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载预压
一维
固结蠕变试验
洞庭湖
安乡软土
次
固结
系数
回弹
工后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洞庭湖砂纹淤泥质土一维固结蠕变模型研究
被引量:
14
4
作者
胡惠华
贺建清
聂士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69-1276,共8页
利用一维固结蠕变试验研究洞庭湖砂纹淤泥质土的蠕变特征,建立了适用于描述洞庭湖砂纹淤泥质土应力-应变-时间关系的经验蠕变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轴向应变ε与时间t在双对数坐标系中呈良好的线性递增关系。随着固结应力的增加,lnε-lnt...
利用一维固结蠕变试验研究洞庭湖砂纹淤泥质土的蠕变特征,建立了适用于描述洞庭湖砂纹淤泥质土应力-应变-时间关系的经验蠕变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轴向应变ε与时间t在双对数坐标系中呈良好的线性递增关系。随着固结应力的增加,lnε-lnt关系曲线的斜率显著减小,且相邻两级荷载作用下lnε-lnt关系曲线的间距逐渐变短。在高应力水平下,lnε-lnt关系曲线趋于水平,同时曲线斜率减小的速率明显降低。双曲线函数比指数函数更为适合描述洞庭湖砂纹淤泥质土的应变-应力关系,将Singh-Mitchell模型中的应变-应力关系修正为双曲线型比较符合工程实际。发现lnε-lnt关系曲线的斜率与固结应力呈双曲线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反映应力水平影响、适用于描述洞庭湖砂纹淤泥质土蠕变特性的5参数修正Singh-Mitchell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纹淤泥质土
一维
固结蠕变试验
蠕变
经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机质对软土次固结特性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
11
5
作者
贺建清
王朦
+2 位作者
陈立国
胡惠华
陈秋南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6-373,共8页
利用洞庭湖软土、高有机质含量泥炭土重塑有机质含量不同的试样,进行一维固结蠕变试验,测定其吸附结合水含量和有机质含量,确定吸附结合水含量与有机质含量的关系,研究有机质含量对软土次固结特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土中的有机...
利用洞庭湖软土、高有机质含量泥炭土重塑有机质含量不同的试样,进行一维固结蠕变试验,测定其吸附结合水含量和有机质含量,确定吸附结合水含量与有机质含量的关系,研究有机质含量对软土次固结特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土中的有机质含量越高,其吸附结合水含量越大,两者呈线性递增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关系计算式;次固结系数与固结压力的关系曲线在结构强度附近有一个峰值点,在较大固结压力作用下,次固结系数可近似视为一不变的常数;随着土中有机质含量增加,次固结系数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在高应力水平下表现尤为明显,并探讨了其产生原因。研究成果对控制软土地区工后沉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次
固结
有机质
结合水
固结蠕变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连云港软土蠕变特性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
39
6
作者
于新豹
刘松玉
缪林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01-1006,共6页
为了研究软土的蠕变固结特性,进行了一维的固结蠕变压缩试验。得到了连云港软土的蠕变特性。以参数Cα/De100分析了次固结对固结过程的影响。把饱和粘性土骨架视为粘弹性体,提出了一种划分主次固结的方法,并且,此方法可以应用于实测资...
为了研究软土的蠕变固结特性,进行了一维的固结蠕变压缩试验。得到了连云港软土的蠕变特性。以参数Cα/De100分析了次固结对固结过程的影响。把饱和粘性土骨架视为粘弹性体,提出了一种划分主次固结的方法,并且,此方法可以应用于实测资料进行主次固结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蠕变
特性
主
固结
次
固结
粘弹性体
固结
蠕变
压缩
试验
连云港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软黏土变形时效性的试验及经验模型研究
被引量:
29
7
作者
罗庆姿
陈晓平
+1 位作者
王盛
黄井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6-75,共10页
对汕头东部入海口的吹填软土进行了一维次固结试验和三轴固结不排水蠕变试验,分析了这两种机制不同的蠕变特性。一维试验结果表明,软黏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且当土体处于超固结状态时,其主固结和次固结变形相对于...
对汕头东部入海口的吹填软土进行了一维次固结试验和三轴固结不排水蠕变试验,分析了这两种机制不同的蠕变特性。一维试验结果表明,软黏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且当土体处于超固结状态时,其主固结和次固结变形相对于正常固结状态会变小,预压可以提高土体的结构屈服强度。在三轴固结不排水蠕变试验中,孔压会随时间一直发展,即有效应力不断减小。当偏应力较小时,土体的变形最终会趋于稳定,应变率也随时间一直减弱;而当荷载增加到临界值时,土体的变形会随时间快速发展,发生加速蠕变破坏。引入分数阶导数的概念,建立了含分数阶导数的Merchant模型,对两种试验数据分别进行拟合并给出了参数范围,结果表明:与经典的Merchant模型相比,分数阶导数Merchant模型能更好地描述软土的蠕变变形,而且模型简单、参数少,能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压缩
试验
三轴
固结
不排水
蠕变
试验
时间效应
分数阶导数Merchan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分数形导数的海陆相交互沉积土蠕变特性研究
8
作者
高鲁超
陈合德
+2 位作者
何子睿
华新
胡川开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0-127,共8页
海陆相交互沉积土是在复杂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其蠕变性质不同于其他沉积土。基于分数形导数理论,利用分数形黏壶替代经典Newton黏壶,建立了一种描述海陆相交互沉积土蠕变特性的分数形蠕变模型;开展宁波海陆相交互沉积土三轴固结排水蠕变...
海陆相交互沉积土是在复杂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其蠕变性质不同于其他沉积土。基于分数形导数理论,利用分数形黏壶替代经典Newton黏壶,建立了一种描述海陆相交互沉积土蠕变特性的分数形蠕变模型;开展宁波海陆相交互沉积土三轴固结排水蠕变试验,分析沉积土的蠕变变形和应力-应变关系,并利用宁波和大连沉积土蠕变试验结果,对比分数形蠕变模型和经典元件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宁波沉积土蠕变变形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相比经典元件模型,分数形蠕变模型更适用于描述海陆相交互沉积土的蠕变变形,具有精度高、参数少的特点,且该模型可有效表征沉积土加速蠕变变形阶段。研究成果可为分析海陆相交互沉积土的蠕变特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分数形
蠕变
模型
三轴
固结
排水
蠕变
试验
海陆相交互沉积土
分数形导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黄土时效变形特性的高填方工后沉降预测
被引量:
20
9
作者
葛苗苗
李宁
+2 位作者
郑建国
朱才辉
伯洋洋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262-267,共6页
对压实黄土进行一维固结蠕变试验,分析压实度、含水率及固结应力对黄土次固结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黄土时效变形特性的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压实黄土次固结系数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大呈增大趋势,次固结系数在低应力水平下对含水率和压...
对压实黄土进行一维固结蠕变试验,分析压实度、含水率及固结应力对黄土次固结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黄土时效变形特性的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压实黄土次固结系数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大呈增大趋势,次固结系数在低应力水平下对含水率和压实度不敏感,在高应力水平下,随含水率提高而增大,随压实度的提高而减小。通过验证发现本文提出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黄土高填方工后沉降规律。研究结果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实黄土
单轴
固结蠕变试验
次
固结
系数
时效变形模型
工后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蠕变试验的黄土高填方工后沉降规律数值研究
被引量:
19
1
作者
葛苗苗
李宁
郑建国
朱才辉
马旭东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出处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5-300,305,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3BAJ06B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9153
51308456)
文摘
为了研究黄土高填方工后沉降规律,开展一系列压实黄土一维固结蠕变试验,分析含水率及压实度对黄土蠕变特性的影响,验证了Burger蠕变模型在描述压实黄土应变与时间关系上的适用性,在该模型基础上,运用FLAC3D计算了黄土高填方工后沉降规律。结果表明:轴向加载瞬时,试样变形速率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形速率减小并趋于稳定,压实黄土蠕变随含水率的提高而增加,随压实度的提高而减小。工后沉降对填料压实标准更敏感,在一定压实度和含水率范围内,工后沉降与含水率和压实度呈线性关系。可以通过高填方工后沉降速率和时间关系曲线上的拐点位置判断工后沉降稳定时间,填料压实度越低、含水率越大,拐点越靠后,沉降稳定的时间越长。
关键词
压实黄土
固结蠕变试验
蠕变
曲线
Burger模型
数值分析
工后沉降
Keywords
compacted loess
consolidation creep test
creep curve
Burger model
numerical analysis
post-construction settlement
分类号
TV732.3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k_0固结条件下淤泥土排水蠕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艳芳
蔡正银
周治刚
关云飞
机构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研究所
江苏省水利工程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43-2248,共6页
基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No.20120103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1791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No.51208321)
文摘
利用室内试验研究土体蠕变特性时,因受试验条件限制较少开展土体的排水蠕变特性试验研究。对于先还原土体的先期固结条件,然后再开展土体的三轴排水蠕变特性试验的研究更少。为此,以淤泥土为研究对象,通过k0固结三轴排水蠕变试验探讨了饱和淤泥土在轴向加载和侧向减载条件下的排水蠕变特性。由试验数据可知:排水条件下,两种应力路径的轴向蠕变规律基本一致,体积应变明显小于轴向应变,且随时间的延长呈现一定程度的剪缩与剪胀交替性。首次利用三单元力学模型推测出淤泥土的蠕变起始时间为施加偏应力荷载后的100~200 min之间。提出淤泥土蠕变系数的概念并总结其变化规律,得知淤泥土的蠕变系数与偏应力水平密切相关,即不论围压及加载方式如何,蠕变系数均随应力水平增大而增大,且基本呈直线关系,而与前期固结围压大小、蠕变荷载施加方式关系不大。最后提出了淤泥土蠕变本构模型建立的思路,即用南水双屈服面模型描述瞬时变形量和用蠕变经验公式描述蠕变变形量相结合的方式来建立蠕变本构模型。
关键词
淤泥土
k0
固结蠕变试验
蠕变
起始时间
蠕变
系数
蠕变
本构模型
Keywords
oozy soil
k0 consolidation creep test
creep starting time
creep coefficient
creep constitutive model.
分类号
TU447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载预压施工过程软土固结变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贺建清
王湘春
胡惠华
陈谦
林滢
张鹏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岩土工程稳定控制与健康监测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南公路建设及养护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77-228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号:52078211)
交通运输部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资助号:2015315798060)
+1 种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号:2017JJ30252)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科技计划项目(资助号:湘自资科20230143DZ)。
文摘
超载预压法作为一种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常被广泛应用于对工后沉降有严格要求的软基处理工程。为研究软土在超载预压、卸荷回弹、再加载(运营)各个阶段的次固结变形特征,尤其是超载卸除后土体的回弹、次固结变形特征,模拟超载预压处理软土地基施工过程现场土体受压工况,重塑洞庭湖安乡软土进行一维固结蠕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超载预压阶段,软土的压缩曲线主、次固结分界明显,次固结阶段的压缩曲线近似直线。随着预压荷载增大,次固结系数呈逐渐减小。卸荷回弹阶段,回弹峰值及达到回弹峰值所需时间与预压卸荷增量比呈线性递增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卸除超载可延缓但不能阻止土体次固结变形,次固结系数受预压荷载影响明显,随着预压荷载增加,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再加载阶段,主、次固结阶段曲线连接线逐渐平缓,次固结系数随着施加荷载增加呈逐渐减小的趋势。经超载预压处理软土的次固结系数明显降低,超载预压法能有效控制工后沉降。
关键词
超载预压
一维
固结蠕变试验
洞庭湖
安乡软土
次
固结
系数
回弹
工后沉降
Keywords
Overload preloading
One-dimensional consolidation creep test
Dongting Lake
Anxiang soft soil
Secondary consolidation coefficient
Rebound
Post-work settlement
分类号
P642.133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洞庭湖砂纹淤泥质土一维固结蠕变模型研究
被引量:
14
4
作者
胡惠华
贺建清
聂士诚
机构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南公路建设及养护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科技大学岩土工程稳定控制与健康监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69-127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2078211)
交通运输部企业技术创新项目(No.2015315798060)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21JJ30252)
文摘
利用一维固结蠕变试验研究洞庭湖砂纹淤泥质土的蠕变特征,建立了适用于描述洞庭湖砂纹淤泥质土应力-应变-时间关系的经验蠕变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轴向应变ε与时间t在双对数坐标系中呈良好的线性递增关系。随着固结应力的增加,lnε-lnt关系曲线的斜率显著减小,且相邻两级荷载作用下lnε-lnt关系曲线的间距逐渐变短。在高应力水平下,lnε-lnt关系曲线趋于水平,同时曲线斜率减小的速率明显降低。双曲线函数比指数函数更为适合描述洞庭湖砂纹淤泥质土的应变-应力关系,将Singh-Mitchell模型中的应变-应力关系修正为双曲线型比较符合工程实际。发现lnε-lnt关系曲线的斜率与固结应力呈双曲线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反映应力水平影响、适用于描述洞庭湖砂纹淤泥质土蠕变特性的5参数修正Singh-Mitchell模型。
关键词
砂纹淤泥质土
一维
固结蠕变试验
蠕变
经验模型
Keywords
the sandy grain muddy soil
one-dimensional consolidation creep test
creep
empirical model
分类号
TU411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机质对软土次固结特性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
11
5
作者
贺建清
王朦
陈立国
胡惠华
陈秋南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岩土工程稳定控制与健康监测省重点实验室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出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6-37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号:52078211)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号:2021JJ30252)。
文摘
利用洞庭湖软土、高有机质含量泥炭土重塑有机质含量不同的试样,进行一维固结蠕变试验,测定其吸附结合水含量和有机质含量,确定吸附结合水含量与有机质含量的关系,研究有机质含量对软土次固结特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土中的有机质含量越高,其吸附结合水含量越大,两者呈线性递增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关系计算式;次固结系数与固结压力的关系曲线在结构强度附近有一个峰值点,在较大固结压力作用下,次固结系数可近似视为一不变的常数;随着土中有机质含量增加,次固结系数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在高应力水平下表现尤为明显,并探讨了其产生原因。研究成果对控制软土地区工后沉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软土
次
固结
有机质
结合水
固结蠕变试验
Keywords
Soft soil
Secondary consolidation
Organic matter
Bound water
Consolidation creep test
分类号
TU447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连云港软土蠕变特性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
39
6
作者
于新豹
刘松玉
缪林昌
机构
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01-1006,共6页
文摘
为了研究软土的蠕变固结特性,进行了一维的固结蠕变压缩试验。得到了连云港软土的蠕变特性。以参数Cα/De100分析了次固结对固结过程的影响。把饱和粘性土骨架视为粘弹性体,提出了一种划分主次固结的方法,并且,此方法可以应用于实测资料进行主次固结划分。
关键词
软土
蠕变
特性
主
固结
次
固结
粘弹性体
固结
蠕变
压缩
试验
连云港地区
Keywords
soft soil
creep
primary consolidation
secondary consolidation
viscoelastic body
分类号
TU447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TU411.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软黏土变形时效性的试验及经验模型研究
被引量:
29
7
作者
罗庆姿
陈晓平
王盛
黄井武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
广东省水利电力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6-75,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No.41472279)
广东水利科技创新项目(No.2011-04)~~
文摘
对汕头东部入海口的吹填软土进行了一维次固结试验和三轴固结不排水蠕变试验,分析了这两种机制不同的蠕变特性。一维试验结果表明,软黏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且当土体处于超固结状态时,其主固结和次固结变形相对于正常固结状态会变小,预压可以提高土体的结构屈服强度。在三轴固结不排水蠕变试验中,孔压会随时间一直发展,即有效应力不断减小。当偏应力较小时,土体的变形最终会趋于稳定,应变率也随时间一直减弱;而当荷载增加到临界值时,土体的变形会随时间快速发展,发生加速蠕变破坏。引入分数阶导数的概念,建立了含分数阶导数的Merchant模型,对两种试验数据分别进行拟合并给出了参数范围,结果表明:与经典的Merchant模型相比,分数阶导数Merchant模型能更好地描述软土的蠕变变形,而且模型简单、参数少,能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关键词
一维压缩
试验
三轴
固结
不排水
蠕变
试验
时间效应
分数阶导数Merchant模型
Keywords
1D consolidation tests
undrained triaxial creep test
time-dependent behavior
fractional derivative Merchant model
分类号
TU411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分数形导数的海陆相交互沉积土蠕变特性研究
8
作者
高鲁超
陈合德
何子睿
华新
胡川开
机构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浙江交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都城伟业集团有限公司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0-127,共8页
基金
国家电网鲁能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项目(52980018000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078128)。
文摘
海陆相交互沉积土是在复杂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其蠕变性质不同于其他沉积土。基于分数形导数理论,利用分数形黏壶替代经典Newton黏壶,建立了一种描述海陆相交互沉积土蠕变特性的分数形蠕变模型;开展宁波海陆相交互沉积土三轴固结排水蠕变试验,分析沉积土的蠕变变形和应力-应变关系,并利用宁波和大连沉积土蠕变试验结果,对比分数形蠕变模型和经典元件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宁波沉积土蠕变变形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相比经典元件模型,分数形蠕变模型更适用于描述海陆相交互沉积土的蠕变变形,具有精度高、参数少的特点,且该模型可有效表征沉积土加速蠕变变形阶段。研究成果可为分析海陆相交互沉积土的蠕变特性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分数形
蠕变
模型
三轴
固结
排水
蠕变
试验
海陆相交互沉积土
分数形导数
Keyword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fractal creep model
triaxial consolidation drained creep test
interactive marine terrestrial deposit soil
fractal derivative
分类号
TU446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黄土时效变形特性的高填方工后沉降预测
被引量:
20
9
作者
葛苗苗
李宁
郑建国
朱才辉
伯洋洋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出处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262-267,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J06B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915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8456)
文摘
对压实黄土进行一维固结蠕变试验,分析压实度、含水率及固结应力对黄土次固结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黄土时效变形特性的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压实黄土次固结系数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大呈增大趋势,次固结系数在低应力水平下对含水率和压实度不敏感,在高应力水平下,随含水率提高而增大,随压实度的提高而减小。通过验证发现本文提出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黄土高填方工后沉降规律。研究结果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压实黄土
单轴
固结蠕变试验
次
固结
系数
时效变形模型
工后沉降
Keywords
compacted loess
1D compression creep test
coefficient of secondary consilidation
time depending deformation model
post-construction settlement
分类号
TU444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TU43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蠕变试验的黄土高填方工后沉降规律数值研究
葛苗苗
李宁
郑建国
朱才辉
马旭东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k_0固结条件下淤泥土排水蠕变特性研究
王艳芳
蔡正银
周治刚
关云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超载预压施工过程软土固结变形特征研究
贺建清
王湘春
胡惠华
陈谦
林滢
张鹏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洞庭湖砂纹淤泥质土一维固结蠕变模型研究
胡惠华
贺建清
聂士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有机质对软土次固结特性的影响机制研究
贺建清
王朦
陈立国
胡惠华
陈秋南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连云港软土蠕变特性及其工程应用
于新豹
刘松玉
缪林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3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软黏土变形时效性的试验及经验模型研究
罗庆姿
陈晓平
王盛
黄井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分数形导数的海陆相交互沉积土蠕变特性研究
高鲁超
陈合德
何子睿
华新
胡川开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考虑黄土时效变形特性的高填方工后沉降预测
葛苗苗
李宁
郑建国
朱才辉
伯洋洋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