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结注浆法处理事故桩工程实录 被引量:3
1
作者 许四发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5期81-84,共4页
介绍了泉州刺桐大桥 1 9号墩 1 8号桩事故的处理 ,1 8号灌注桩由于灌注时导管断落使桩中出现一层约 6.41米的事故层。采用固结注浆法进行处理 ,经检测效果良好。本文介绍了处理施工工艺与措施 。
关键词 固结注浆 混凝土桩 事故处理 工程实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韧注浆体试块宏细观力学性能研究
2
作者 朱昌星 齐忠华 吴大志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1-170,共10页
目的为研究碳纤维(carbon fiber,CF)在注浆固结体试块(grouting consolidation body,GCB)内的增韧阻裂作用,开展碳纤维增韧注浆体试块宏细观力学性能研究。方法结合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试验,分别对0%,0.5%,1.0%,1.5%CF掺量的GCB进行三点... 目的为研究碳纤维(carbon fiber,CF)在注浆固结体试块(grouting consolidation body,GCB)内的增韧阻裂作用,开展碳纤维增韧注浆体试块宏细观力学性能研究。方法结合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试验,分别对0%,0.5%,1.0%,1.5%CF掺量的GCB进行三点弯曲试验,并结合电镜扫描试验(SEM)探究CF的增韧阻裂性能;通过0%CF,1.0%CF掺量的GCB三点弯曲数值模拟试验,多尺度(细观-宏观)、多角度研究GCB中CF增韧阻裂机理。结果CF掺量与抗拉强度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1.0%CF-GCB抗拉强度、韧性指数及断裂韧性性能更优;CF在基体内失效模式为脱黏破坏、拉伸破坏及剪切破坏,拉伸破坏面光滑平整,剪切破坏面为45°斜截面。GCB室内试验与模拟试验的破坏模式、应力-应变曲线基本一致;1.0%CF-GCB抗拉强度高达5.54 MPa,较0%CF提高18%;依据PFC2D模拟结果将裂纹数量和抗拉强度曲线分为裂纹萌生阶段、裂纹继续发展阶段和峰后阶段,得出模型底部CF受力大于中上部的,随机分布的CF和砂砾影响裂纹扩展路径,裂纹沿水泥颗粒间粘结薄弱的地方扩展。结论研究成果可为后续深入研究CF增韧阻裂机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固结 增韧阻裂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煤层下分层复采破碎顶板注浆改性试验研究
3
作者 池小楼 韦忠华 +2 位作者 杨科 王春梅 王同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40,共14页
以大倾角煤层下分层复采破碎顶板注浆改性为研究对象,结合潘四东矿3、1合并煤层分层开采工程地质条件,建立了5种粒径级配注浆固结体试样模型,开展了基于CT原位扫描加载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粒径级配对固结体强度特征、裂隙演化、声发... 以大倾角煤层下分层复采破碎顶板注浆改性为研究对象,结合潘四东矿3、1合并煤层分层开采工程地质条件,建立了5种粒径级配注浆固结体试样模型,开展了基于CT原位扫描加载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粒径级配对固结体强度特征、裂隙演化、声发射信号与微观形貌特征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随粒径级配增大,固结体内部孔隙、裂隙等缺陷受岩块与浆液基体间错位运动影响,形成了大规模剪切带,导致固结体单轴抗压强度逐渐减小,6~8、8~10 mm粒径级配固结体受大粒径岩块影响,早期应力波动明显,破坏形式呈现出由贯穿张拉破坏、张拉-剪切复合破坏向剪切破坏转变。(2)随粒径级配增大,水化产物(AFt与C–H–S)未形成交错网状致密结构充填岩块间孔隙,导致固结体整体强度降低;加载过程中岩块端部产生应力集中,剪切带增大,声发射活动提前且更加频繁,高值振铃计数增多,累计振铃计数增速升高。(3) CT扫描显示加载过程中固结体破坏主裂隙主要发生在岩块与浆液基体胶结面,极少出现穿岩扩展;随粒径级配增大,固结体内部较多小裂隙扩展贯通成大开度裂隙,裂隙数目减少,其中0~2、4~6、8~10 mm粒径级配固结体破坏后裂隙体积V≤0.01 mm^(3)的裂隙数目占比分别下降9.5%、1.6%、4.0%,V>10 mm^(3)的裂隙数目占比分别提升0.1%、3.5%、4.9%;裂隙灰度值增加,裂隙体积占比增加,形成了更加复杂的裂隙网络。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破碎顶板钻孔注浆施工与铺网方案,为大倾角煤层下分层复采顶板稳定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固结 力学特性 CT扫描重构 围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破坏后的注浆固结体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46
4
作者 张农 侯朝炯 +1 位作者 陈庆敏 戴标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50-53,共4页
在破裂岩石残余强度和变形性能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其注浆固结体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试验证实注浆固结后破裂岩块残余强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发现其侧向变形和径向变形趋向协调,从而提高了破裂岩块的塑性变形性能,并在较大... 在破裂岩石残余强度和变形性能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其注浆固结体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试验证实注浆固结后破裂岩块残余强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发现其侧向变形和径向变形趋向协调,从而提高了破裂岩块的塑性变形性能,并在较大变形范围内保持稳定的承载能力。试验结果有助于解释围岩注浆加固控制巷道变形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岩块 固结 残余强度 岩石力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波速度与注浆固结体单轴抗压强度关系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家铭 汪稔 蒋国盛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36,共4页
为将声波速度应用于注浆质量检测中 ,就声波速度与注浆固结体单轴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扼要介绍了室内声波测试方法的基础上 ,重点论述了利用回归分析方法 ,研究声波速度与注浆固结体单轴抗压强度的相关关系 ,并给出了声波... 为将声波速度应用于注浆质量检测中 ,就声波速度与注浆固结体单轴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扼要介绍了室内声波测试方法的基础上 ,重点论述了利用回归分析方法 ,研究声波速度与注浆固结体单轴抗压强度的相关关系 ,并给出了声波速度与注浆固结体单轴抗压强度关系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结 声波速度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弱结构煤岩中瓦斯抽采钻孔注浆成孔技术 被引量:6
6
作者 姚向荣 石必明 +1 位作者 王永保 孙泽宏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8-42,共5页
针对煤岩长钻孔过泥岩、构造带和软煤层成孔的技术难题,基于现场实测煤岩物理参数,采用FLAC3D软件对丁集煤矿-910m水平11-2回风平巷抽采钻孔的工艺条件进行数值模拟,得出钻孔的应力场、位移场和塑性破坏区变化规律,发现孔径沿垂直方向... 针对煤岩长钻孔过泥岩、构造带和软煤层成孔的技术难题,基于现场实测煤岩物理参数,采用FLAC3D软件对丁集煤矿-910m水平11-2回风平巷抽采钻孔的工艺条件进行数值模拟,得出钻孔的应力场、位移场和塑性破坏区变化规律,发现孔径沿垂直方向上方位移最大,下方次之,两侧位移最小,终孔形状为扁圆形。对钻孔围岩的应力、应变、位移和固化前的参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固化后煤岩强度恢复系数为5%~60%,原岩煤体越软,强度恢复系数越大。基于注浆固化成孔理论,采用排间间隔交替和单孔位复注浆,注浆压力0.4~0.8MPa,水灰质量比2∶1,向软煤岩层孔内压注固化剂,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增强煤岩弱结构抵御变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结构煤岩 钻孔 成孔技术 固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围岩孔隙特性的深部巷道注浆加固数值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文旭东 卢海峰 +2 位作者 刘泉声 刘滨 吴月秀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23,共12页
注浆加固可有效改善深部矿区裂隙发育的环境,保证巷道围岩稳定和矿区安全开采。以淮南矿区顾北煤矿泥岩巷道注浆加固工程为依托,通过注浆固结体微观结构扫描电镜试验和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对围岩孔隙特性与注浆固结体力学特性的关系进... 注浆加固可有效改善深部矿区裂隙发育的环境,保证巷道围岩稳定和矿区安全开采。以淮南矿区顾北煤矿泥岩巷道注浆加固工程为依托,通过注浆固结体微观结构扫描电镜试验和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对围岩孔隙特性与注浆固结体力学特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固结体的摩尔-库伦本构模型进行了修正,并基于FLAC3D软件,开发了考虑围岩孔隙特性的注浆加固评价的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对矿区巷道群注浆加固效果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岩体孔隙率对注浆固结体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影响较大,固结体的弹性模量和黏聚力与孔隙率存在对数递增关系,内摩擦角随孔隙率增大而减小;注浆固结体可存在包裹和搭接两种胶结模式;巷道群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无注浆条件下巷道拱顶下沉位移、两帮收敛位移以及底鼓位移最为明显,随着注浆固结时间增加,各部分变形均趋于稳定,验证了该方法能很好地表征注浆加固效果。研究成果可为煤矿巷道注浆加固设计和施工提供分析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固 固结 力学特性 本构模型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注、锚、索综合技术治理极破碎顶板 被引量:1
8
作者 杜木民 郭励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25-28,共4页
通过对极软煤层破碎顶板综采面开切眼采用超前预注浆、全长锚杆锚固、锚索加固等综合支护技术治理,总结出了在复杂条件下使用锚杆支护的经验。
关键词 顶板管理 固结 锚杆支护 锚索加固 破碎顶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盾构掘进风险分析及对特大直径盾构挑战的思考 被引量:78
9
作者 钱七虎 陈健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7-164,共8页
目前,基于建设规模和设计功能的需求,特大直径盾构已多次应用于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管廊等领域隧道工程建设。初步统计了国内外15.5 m以上的特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总结了大直径盾构在掘进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及常见问题,包括主... 目前,基于建设规模和设计功能的需求,特大直径盾构已多次应用于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管廊等领域隧道工程建设。初步统计了国内外15.5 m以上的特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总结了大直径盾构在掘进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及常见问题,包括主轴承损坏失效、盾构管片拼装脱出盾尾后上浮、刀具磨损随盾构直径增大而加剧、刀盘前泥饼粘结、渣土滞排、刀盘升温等,并结合案例分析其原因。针对特大直径盾构带来的事故风险,从土压盾构与泥水盾构主轴承密封问题、管片盾尾脱出后上浮风险、常压刀盘与常规刀盘的选择、泥饼粘结和渣土滞排难题、预探前方复杂地质、海中基岩爆破及注浆固结辅助处理等方面提出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盾构 主轴承密封 管片上浮 刀具磨损 泥饼粘结 渣土滞排 常规刀盘 常压刀盘 地质预探 基岩爆破 固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