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黏粒含量铝土矿泥真空排水固结模型试验研究
1
作者 吴志强 孙志磊 +1 位作者 尹纯阳 徐锴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43-148,共6页
针对高黏粒含量铝土矿泥排水固结效率低的技术难题,本研究通过分级真空荷载作用下竖直与水平排水固结模型试验,系统对比了两种排水体布置方式下土体的固结特性,结合物理力学试验、扫描电镜(SEM)及压汞(MIP)微观分析,揭示了排水界面效率... 针对高黏粒含量铝土矿泥排水固结效率低的技术难题,本研究通过分级真空荷载作用下竖直与水平排水固结模型试验,系统对比了两种排水体布置方式下土体的固结特性,结合物理力学试验、扫描电镜(SEM)及压汞(MIP)微观分析,揭示了排水界面效率与土体微观结构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分级真空荷载作用下排水体水平布置比传统竖直布置排水界面排水量高约8.1%、用时减少17.7%。排水体水平布置固结后土体均匀性较高,不同位置沉降差异小,作用深度范围内土层承载特性更优。排水体竖向布置固结后土体密度、含水率最大差值为0.34 g/cm^(3)、59.9%,四条贯入试验测线土体顶部测点平均强度是底部平均强度的8.7倍,相比之下排水体水平布置各数值分别为0.16 g/cm^(3)、34.3%和2.5倍。压汞与扫描电镜试验表明排水体竖直布置情况下土体固结后孔隙分布为单峰曲线,峰值为直径小于0.1μm的微孔隙,排水体水平布置土体固结后孔径分布呈多峰状,存在孔隙直径为1~10μm的细小孔隙和大于10μm的中等孔隙。研究成果为高黏粒含量矿泥高效排水减容提供了新思路,对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具有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泥 高黏粒含量 分级真空预压 固结排水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边界的有限差分法-离散元法模拟及其对砂土三轴固结排水和不排水剪切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金磊 李晶晶 +1 位作者 李新明 孙翰卿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0-990,共11页
三轴试验离散元模拟是探究砂土等岩土材料变形破坏机制的一种重要手段,合理地模拟侧向边界是三轴试验离散元模拟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method,简称FDM)-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简称DEM)FDM-DEM... 三轴试验离散元模拟是探究砂土等岩土材料变形破坏机制的一种重要手段,合理地模拟侧向边界是三轴试验离散元模拟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method,简称FDM)-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简称DEM)FDM-DEM耦合开展了柔性侧向边界条件下砂土三轴固结排水和不排水试验的数值模拟,并与相应的刚性侧向边界三轴数值试验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刚性侧向边界,基于FDM-DEM耦合的柔性侧向边界三轴试验能更好地再现室内砂土三轴试样的宏观力学响应和微观颗粒运动学特征;对于所模拟的砂土三轴固结排水试验,柔性侧向边界试样峰值强度后的应变软化和剪胀性明显弱于刚性侧向边界试样;对于所模拟的砂土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当轴向应变较大时,柔性侧向边界试样的偏应力小于刚性侧向边界试样,且产生绝对值较小的负孔压;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中,当轴向应变较大时,柔性侧向边界对试样的约束和支撑作用弱于刚性侧向边界,其力链的稳定性较低,力链屈曲数较多,剪切带形成较早,故其各向异性和偏应力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 砂土 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 柔性侧向边界 FDM-DEM耦合 力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排水边界双层地基一维固结黏弹性解
3
作者 邱昌虎 蒋明杰 +1 位作者 杨伟涛 梅国雄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0-266,共7页
文章基于连续排水边界,利用Merchant模型描述土体的黏弹性,并结合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建立荷载作用下双层地基一维固结模型。通过边界转换法和Laplace变换推导频域内控制方程的解析解,利用Stehfest数值逆变换法得到时域内土体超孔隙水... 文章基于连续排水边界,利用Merchant模型描述土体的黏弹性,并结合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建立荷载作用下双层地基一维固结模型。通过边界转换法和Laplace变换推导频域内控制方程的解析解,利用Stehfest数值逆变换法得到时域内土体超孔隙水压力和沉降的半解析解,并依次给出沉降和孔隙水压力定义下2种固结度的半解析表达式。基于已有的单层黏弹性解,退化分析验证了解法的正确性。最后,通过算例分析探究2种定义下固结度的区别以及界面参数、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和水文地质参数对地基固结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已有的弹性解答,黏弹性解解释了土体变形总是滞后于超孔隙水压力消散的现象;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速率随界面参数的增大而加快,黏滞系数越小且渗透系数越大时土体固结越快,但黏滞系数对固结的影响主要在中后期,渗透系数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前中期。该研究结果可为软土地基的沉降预测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排水边界 双层地基 固结 黏弹性 半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尾矿-废石格网联合防淤排水固结技术研究与应用
4
作者 张树茂 崔旋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04-1210,共7页
对超细尾矿-废石格网联合防淤排水反滤准则进行研究,探讨尾矿侵入废石孔隙结构中的运移、渗透规律,推荐了一种反滤料级配配置方法,通过自主开发的试验装置揭示了尾砂-废石格网联合防淤高效排水机理,建立了粗-细骨料自适应长效反滤体结... 对超细尾矿-废石格网联合防淤排水反滤准则进行研究,探讨尾矿侵入废石孔隙结构中的运移、渗透规律,推荐了一种反滤料级配配置方法,通过自主开发的试验装置揭示了尾砂-废石格网联合防淤高效排水机理,建立了粗-细骨料自适应长效反滤体结构。通过在某矿山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证实该反滤结构不淤堵、不聚压、排水快、强度高、结构稳定,可以解决常规细粒尾矿难以避免的淤堵问题,具有较高的借鉴和示范作用,推广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石格网 排水固结 尾矿库 细粒尾矿 反滤料 渗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石桩-排水板组合型复合地基固结解析解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传勋 刘聪 陆向综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0-140,共11页
碎石桩-排水板组合型复合地基以成本低、固结速率快及加固效果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际。虽然目前竖井地基或碎石桩复合地基固结理论已较为完善,但同时包含以上两种排水体的复合地基固结理论还鲜见报道。此外,以往固结模型中土体... 碎石桩-排水板组合型复合地基以成本低、固结速率快及加固效果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际。虽然目前竖井地基或碎石桩复合地基固结理论已较为完善,但同时包含以上两种排水体的复合地基固结理论还鲜见报道。此外,以往固结模型中土体内孔隙水在径向仅发生单向渗流,这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别。基于此,以碎石桩-排水板组合型复合地基为研究对象,考虑外荷载作用下土中孔隙水分别向碎石桩和排水板发生径向渗流,在复合地基顶面排水、底面不透水条件下建立碎石桩-排水板复合地基固结模型。利用桩体、桩周土体和竖井间流量相等的连续条件,获得该模型的解析解答。在一定条件下,该解答可退化为碎石桩复合地基固结解或竖井地基固结解,表明该解答的普适性及正确性。将该解答应用于工程实例及室内模型试验的沉降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开展大量计算研究此类复合地基不同工况下的固结性状,结果表明:在碎石桩桩间打设排水板,能有效提高复合地基固结速率,复合地基固结速率随排水板数量增加而加快;排水板渗透系数对复合地基固结速率及沉降速率的影响较大;与传统复合地基技术相比,碎石桩桩间增设排水板的工法具有更好的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桩 排水 组合型复合地基 固结 解析解 双向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纤维增强橡胶砂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
6
作者 张季 汪顺敏 +2 位作者 庄海洋 陈佳 蓝锦明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1-478,共8页
鉴于橡胶砂作为回填材料时承载力低和变形量大的问题,采用加入聚丙烯纤维(PPF)的方法提高橡胶砂的力学性能,提出了聚丙烯纤维增强橡胶砂的半干拌式制备方法,通过48组聚丙烯纤维增强橡胶砂、普通橡胶砂和纯砂试样的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 鉴于橡胶砂作为回填材料时承载力低和变形量大的问题,采用加入聚丙烯纤维(PPF)的方法提高橡胶砂的力学性能,提出了聚丙烯纤维增强橡胶砂的半干拌式制备方法,通过48组聚丙烯纤维增强橡胶砂、普通橡胶砂和纯砂试样的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探究了聚丙烯纤维掺量和橡胶掺量等参数对聚丙烯纤维增强橡胶砂主要力学变形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对橡胶砂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小;聚丙烯纤维增强橡胶砂具有先剪缩后剪胀破坏的特征,其偏应力与轴向应变关系为应变硬化型;聚丙烯纤维可有效提高橡胶砂的内摩擦角和黏聚力;聚丙烯纤维增强橡胶砂破坏偏应力的提升效果十分显著,最高可提高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砂 聚丙烯纤维 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 破坏模式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固结黏土不排水剪切的屈服与临界状态
7
作者 刘莹 朱圣焱 +1 位作者 李艳 马少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193-8200,共8页
以研究超固结黏土的屈服与临界状态为目的,通过GDS三轴剪切试验仪(GDS triaxial shear testing apparatus)开展了一系列不同超固结状态的黏土不排水剪切试验。为对黏土的应力路径进行分析,选取了能描述超固结状态不同时土的屈服特性的AL... 以研究超固结黏土的屈服与临界状态为目的,通过GDS三轴剪切试验仪(GDS triaxial shear testing apparatus)开展了一系列不同超固结状态的黏土不排水剪切试验。为对黏土的应力路径进行分析,选取了能描述超固结状态不同时土的屈服特性的ALPHA(α)模型。分析了黏土的偏应力/孔压-应变曲线变化趋势,并确定了孔压达到峰值时土体为破坏状态。根据应力破坏点拟合出临界状态线,提出了针对不同超固结比的不排水抗剪强度的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不排水剪切试验中,前期固结压力相同时,超固结比越小,抗剪强度越高,但是屈服强度并非随超固结比的降低而单调递增变化;超固结比相同时,前期固结压力越大,抗剪强度越高,屈服强度也越高;正常固结和轻超固结土的破坏应变皆在5%左右,而重超固结土则呈现明显的剪胀现象和脆性破坏,破坏应变小于2.5%;正常固结和轻超固结土的应力路径呈“S”形,重超固结土的应力路径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根据破坏标准,重超固结土和轻超固结土、正常固结土共用一条临界状态线,不排水抗剪强度计算公式参数较少,易获取,易嵌入本构模型中,应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 固结 临界状态 α屈服面模型 不排水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土不排水计算理论与方法探究
8
作者 宋二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共29页
饱和土不排水强度及变形计算是岩土工程中颇具难度的复杂课题,至今业内对其多方面的问题仍存争议。结合笔者多年的相关学习研究,对此课题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探究。首先讨论了饱和土不排水计算的总应力法与有效应力法及各自的局限,并从... 饱和土不排水强度及变形计算是岩土工程中颇具难度的复杂课题,至今业内对其多方面的问题仍存争议。结合笔者多年的相关学习研究,对此课题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探究。首先讨论了饱和土不排水计算的总应力法与有效应力法及各自的局限,并从有限元基本方程阐述了孔隙水压的处理,指出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均应注意区分两类孔隙水压和两种总应力,即“土水分算”。随后,审视了Skempton-Henkel超静水压计算公式对不同应力路径的计算准确性,将它与MC强度准则相结合构建了饱和土不排水强度模型,对等向固结与不等向固结下饱和土不排水强度特性进行了分析,可为实际工程计算中强度参数选取提供参考。建议实际不排水计算采用广义Tresca强度准则,针对采用MC强度准则按有效应力法进行不排水计算会有较大误差的问题,除指出应直接输入不排水强度外,还给出一种采用等代强度参数的处理方法。在上述讨论基础上,剖析了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CU指标)的缺陷,指出仅当土中总应力路径与测定CU指标的试验中相同时,用此指标直接计算才能给出准确的结果,特别是对地基承载力问题直接用此指标计算会给出严重偏危险的结果。还对基坑工程中主动、被动土水压力采用CU指标并土水合算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建议了合理计算方法及相应公式;对发生不排水极限土压时的滑移面倾角这一业内多人深感困惑的问题也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饱和地基承载力及短期沉降计算,剖析了业内现行方法的问题,在深入解读有关因素影响机理的基础上给出新的计算方法。所给承载力计算公式,可较准确统一计算排水和不排水条件下的承载力,能更好保证设计的安全经济;所给沉降计算新方法能较准确计算饱和地基的短期沉降,对地基的排水沉降也可望取得较好结果,值得进一步发展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黏性土 不排水强度 超静水压 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 地基承载力 地基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预压中排水板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9
作者 武亚军 吴明灿 +1 位作者 陆逸天 吴锦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8-144,共7页
为进一步优化预制排水板(PVD)布置方式,探讨PVD参数对真空固结效果的影响,在传统PVD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小宽度、小间距PVD-真空预压法.在保证PVD材料用量相同的同时,适当调整PVD的宽度与间距以提高真空固结效率.定义时间影响因子Th与真... 为进一步优化预制排水板(PVD)布置方式,探讨PVD参数对真空固结效果的影响,在传统PVD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小宽度、小间距PVD-真空预压法.在保证PVD材料用量相同的同时,适当调整PVD的宽度与间距以提高真空固结效率.定义时间影响因子Th与真空预压中叠加影响因素F的比值(Th/F)作为表征参数进行固结分析.比较不同参数的PVD,真空固结过程排水量、表层沉降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当Th/F越大时,土体的固结效率越高.采用宽度和间距分别为25和17 mm的PVD可以有效地提高真空固结效率,相比传统布置方式总排水量提高了约6.9%.采用小宽度、小间距的PVD可以有效缓解抗剪强度沿深度和径向的衰减.由此,可得出在耗材一定的情况下,采用小宽度、小间距PVD结合真空预压法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处理 真空预压法 预制排水板参数 真空固结效率 颗粒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固结路径下钙质砂固结排水强度性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军浩 张艳娥 +1 位作者 王刚 王恒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90-2298,共9页
钙质砂是我国南海岛礁建设的主要吹填材料,岛礁建筑施工中钙质砂地基将受到不同固结路径外荷载作用,开展不同固结路径下钙质砂的固结排水强度特性研究是岛礁地基建设的迫切需求。对取自我国南海某吹填岛礁的钙质砂开展不同固结路径三轴... 钙质砂是我国南海岛礁建设的主要吹填材料,岛礁建筑施工中钙质砂地基将受到不同固结路径外荷载作用,开展不同固结路径下钙质砂的固结排水强度特性研究是岛礁地基建设的迫切需求。对取自我国南海某吹填岛礁的钙质砂开展不同固结路径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探究钙质砂的强度参数和颗粒破碎程度随固结路径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钙质砂的应变软化和剪胀特性随平均有效应力的增大、有效主应力比的增大而逐渐减弱;与等向固结工况相比,随着有效主应力比减小至0.45时,钙质砂固结排水峰值强度折减系数介于0.60~0.95之间;在常规应力范围内,当有效主应力比增大,峰值内摩擦角呈减小趋势,介于38°~53°之间。在固结阶段,颗粒破碎程度随偏应力的增大而变大,但在剪切完成后颗粒破碎程度反而最小,剪切阶段的颗粒破碎占主导地位;验证了不同固结路径下峰值内摩擦角与相对破碎率的定量关系式,计算得到的峰值内摩擦角预测值为实测值的0.8~1.2倍。固结应力路径和固结压力不同引起的颗粒破碎程度差异,是导致剪切后钙质砂固结排水强度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砂 应力路径 固结排水强度 颗粒破碎 内摩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水固结堤坝稳定分析新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吉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06-114,共9页
因滑动面上的有效应力难以确定,有效应力法很少应用;而有效固结应力法计算的稳定安全系数偏小,需要研究排水固结堤坝稳定分析新方法。基于软基模型试验位移场中的滑动面,将排水固结堤坝的滑动体分为主动剪切区、直接剪切区、被动剪切区... 因滑动面上的有效应力难以确定,有效应力法很少应用;而有效固结应力法计算的稳定安全系数偏小,需要研究排水固结堤坝稳定分析新方法。基于软基模型试验位移场中的滑动面,将排水固结堤坝的滑动体分为主动剪切区、直接剪切区、被动剪切区。对主动和被动剪切区,利用斯开普顿公式、摩尔-库仑强度准则推导得到滑动面上的法向有效应力;对直剪区,利用斯开普顿孔压公式计算主应力增量产生的孔压,根据剪切破坏面上的剪应力增量与抗剪强度相等的原则,推导得到滑动面上的法向有效应力;然后,推导得到以竖向有效固结应力为变量、由有效抗剪指标和孔压系数组成强度系数的抗剪强度公式;最后,利用上述抗剪强度公式提出了排水固结堤坝稳定分析方法——强度系数法。计算表明,相对三区摩擦抗剪强度系数的平均值,沈珠江方法的误差为-7%~7%,规范方法偏小20%~25%,十字板试验偏小20%~31%。对运营公路排水固结路堤的稳定分析表明,规范方法计算的稳定安全系数小于1,强度系数法和沈珠江方法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情况符合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 强度系数法 抗剪强度 稳定分析 排水固结 有效固结应力法 有效应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固结排水条件下上海原状饱和软黏土的动力特性试验
12
作者 戴世安 崔振东 廖红建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5-184,共10页
针对高铁列车荷载引起的地基长期沉降,既有动三轴试验研究往往忽略高铁运营期间存在间歇期、加载方式实际为分阶段加载的情况。基于此,本文通过一系列循环三轴试验研究间歇阶段固结排水条件下上海饱和软黏土在动应力影响下的动力特性,... 针对高铁列车荷载引起的地基长期沉降,既有动三轴试验研究往往忽略高铁运营期间存在间歇期、加载方式实际为分阶段加载的情况。基于此,本文通过一系列循环三轴试验研究间歇阶段固结排水条件下上海饱和软黏土在动应力影响下的动力特性,并探讨不同动应力和不同加载方式对土体轴向累积塑性应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动应力影响下,间歇期固结排水产生的轴向累积塑性应变增量随间歇阶段的后移始终呈非线性减小的发展趋势;当振次相同并且动应力幅值为10 kPa时,分阶段加载产生的累积塑性应变大约是连续加载的3倍;当振次相同并且动应力幅值为30 kPa时,连续加载产生的超孔压大约是分阶段加载产生的超孔压的5倍。分阶段加载使高铁地基产生更大的沉降,对高铁运营的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荷载 原状饱和软黏土 分阶段循环加载 间歇固结排水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势梯度对软土电渗固结效果及能耗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黄文聪 李广 +3 位作者 罗沈 韦未 南春子 张伟锋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141,共8页
为优化电渗方法,研究不同电势梯度下软土固结效果并综合分析能量消耗,设置V1—V6共6组电势梯度(1.00、1.25、1.50、1.75、2.00、2.25 V/cm),通过对比电渗中的排水比、接触电阻与平均能耗系数,以及电渗后的含水率、承载力、抗剪强度,综... 为优化电渗方法,研究不同电势梯度下软土固结效果并综合分析能量消耗,设置V1—V6共6组电势梯度(1.00、1.25、1.50、1.75、2.00、2.25 V/cm),通过对比电渗中的排水比、接触电阻与平均能耗系数,以及电渗后的含水率、承载力、抗剪强度,综合分析电渗加固软土的最佳电势梯度。结果表明:除V1和V2外,其余4组电渗后土体的排水比和最终含水率均差别不大;但是在通电后期,V1、V3、V6的接触电阻分别增长15.76、25.65、35.39倍,平均能耗系数分别增长5.07、6.12、10.98倍;各组土体强度均随电势梯度的增加而提高,其中V1—V6的土体平均承载力特征值提高了2.79~4.89倍,平均抗剪强度在5.7~12.2 kPa区间,主要原因是高电势梯度下土体能够快速固结。因此,若不考虑能耗,最佳电势梯度为2.00~2.25 V/cm;若考虑节约能源,最佳电势梯度为1.50~2.00 V/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电渗固结 电势梯度 排水 能耗系数 土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排水体复合地基固结解析模型和解答
14
作者 许宝龙 卢萌盟 +1 位作者 刘元杰 张鑫岩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73-83,共11页
目前对多元复合地基的研究大多以排水桩联合不排水桩的形式为主,对具有不同排水能力的排水体相结合形成的多元排水体复合地基固结的理论研究几乎为空白。鉴于此,以碎石桩联合塑料排水板加固软土地基形成的多元排水体复合地基为研究对象... 目前对多元复合地基的研究大多以排水桩联合不排水桩的形式为主,对具有不同排水能力的排水体相结合形成的多元排水体复合地基固结的理论研究几乎为空白。鉴于此,以碎石桩联合塑料排水板加固软土地基形成的多元排水体复合地基为研究对象,基于等应变假设,考虑桩体径、竖向渗流与土体径向渗流,建立了多元排水体复合地基的径向双向渗流固结解析模型,推导了瞬时荷载下各孔压和固结度的解析解答,并经退化分析与实测对比验证了解的合理性。对多元排水体复合地基的固结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排水体复合地基,多元排水体复合地基可显著加快地基固结;对大直径桩体,不考虑桩体径向渗流会高估复合地基固结度;由于土中水具有双向流,多元排水体复合地基中土体孔压沿径向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峰值径向坐标随深度会逐渐偏向塑料排水板,随着固结进行,该趋势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固结 多元排水 碎石桩 塑料排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耦合边界下饱和土不排水三轴试验模拟方法研究
15
作者 张杰 聂如松 +1 位作者 谭永长 李列列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8-263,328,共7页
针对目前离散元(DEM)中柔性耦合边界无法模拟不排水三轴试验的现状,将流体耦合算法(CFM)与柔性耦合边界构建方法结合起来,从而将柔性耦合边界扩展到不排水三轴试验模拟中。首先,通过CFM与DEM耦合实现了刚性边界下饱和土的固结不排水(CU... 针对目前离散元(DEM)中柔性耦合边界无法模拟不排水三轴试验的现状,将流体耦合算法(CFM)与柔性耦合边界构建方法结合起来,从而将柔性耦合边界扩展到不排水三轴试验模拟中。首先,通过CFM与DEM耦合实现了刚性边界下饱和土的固结不排水(CU)三轴试验模拟,将结果与常体积法(CVM)进行对比,验证了CFM-DEM耦合的可靠性。其次,进行了柔性耦合边界下饱和土的CU三轴试验模拟,将其与刚性边界下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柔性耦合边界的优势。最后,采用基于柔性耦合边界的CFM-DEM模型进一步模拟了不同初始孔隙率饱和土试样的CU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初始孔隙率试样的不排水剪切特性,结果表明提出的模拟方法可以重现室内试验中孔隙率造成的试样应力路径的转变,初步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为进一步从细观角度认识饱和土的不排水剪切特性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模拟 柔性耦合边界 固结不排水三轴 流体耦合算法 饱和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预压排水固结软土强度增长规律性研究 被引量:44
16
作者 徐宏 邓学均 +1 位作者 齐永正 赵维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5-290,共6页
软土抗剪强度增长规律性研究对真空预压法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工程试验现场加固前、加固中及加固后分别进行了十字板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真空预压前期软土强度迅速增长,真空预压后期强度增长缓慢。分析了真空预压排水固结强度... 软土抗剪强度增长规律性研究对真空预压法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工程试验现场加固前、加固中及加固后分别进行了十字板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真空预压前期软土强度迅速增长,真空预压后期强度增长缓慢。分析了真空预压排水固结强度增长机理,运用有效固结应力法强度增长计算公式结合工程土体相关参数对真空预压排水固结强度增长规律性进行了验证,理论计算真空预压软土强度增长规律性符合现场实测强度增长规律性。运用有限元模拟了试验工程真空预压全过程,有限元模拟结果推算的真空预压软土强度增长规律性亦表现出真空预压前期软土强度增长速度远远快于真空预压后期,真空预压排水固结软土强度不是均匀增长而是非线性增长,且真空预压软土强度不能无限增长,随着真空预压时间的增加软土强度增长逐渐趋于极值。真空预压软土强度增长的这些特点在真空预压及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工程设计及施工中应引起重视,避免工程事故及不必要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 排水固结 剪切强度 增长规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对称连续排水边界的太沙基一维固结方程及其解答 被引量:52
17
作者 梅国雄 夏君 梅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31,共4页
在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从透水到不透水的双面不对称连续排水边界条件,建立了广义Terzaghi固结理论,并给出其解答。对其解答进行分析发现:修正后的固结方程的边界条件能严格满足其初始条件;通过变化边界条件中的参数... 在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从透水到不透水的双面不对称连续排水边界条件,建立了广义Terzaghi固结理论,并给出其解答。对其解答进行分析发现:修正后的固结方程的边界条件能严格满足其初始条件;通过变化边界条件中的参数,可以得到包括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解答在内的连续解,从而弥补了Terzaghi固结理论只能考虑透水和不透水这两种极端情况的不足;通过调整边界条件中的参数,还可以用来模拟实际土层上下两面透水性不同的情况;对其结果进行级数项数的研究,固结系数取不同值时,级数取一项或多项,均能满足精度要求。所以该理论把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推广到了更为一般的情况,而且其结果可以很方便地推广到工程应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沙基一维固结方程 不对称 连续排水边界 固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排水桩复合地基固结解析解 被引量:31
18
作者 卢萌盟 谢康和 +1 位作者 周国庆 郭彪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4-579,共6页
以轴对称固结模型为基础,得到了不排水桩复合地基固结问题的控制方程,从理论上证明了不排水桩复合地基土体内只会产生竖向渗流,而且桩体施工扰动造成的扰动区土体径向渗透系数变化对地基固结不产生影响。然后分别给出了外部荷载瞬时施... 以轴对称固结模型为基础,得到了不排水桩复合地基固结问题的控制方程,从理论上证明了不排水桩复合地基土体内只会产生竖向渗流,而且桩体施工扰动造成的扰动区土体径向渗透系数变化对地基固结不产生影响。然后分别给出了外部荷载瞬时施加和单级施加两种情况下的地基固结解析解,最后对不排水桩复合地基的固结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排水桩复合地基的固结速率大于天然地基而又小于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固结速率;随着井径比(影响区与桩体半径之比)的减小或桩-土压缩模量比的增大,地基固结速度加快;井径比对地基固结的影响存在一个最佳值,大于该值,地基固结速率没有明显变化;加载历时对地基的固结影响较大,加载历时越久,地基固结越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结 复合地基 不排水 瞬时加荷 单级加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渣土的振动排水固结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房营光 朱忠伟 +1 位作者 莫海鸿 徐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3-47,共5页
在土动三轴仪上模拟碱渣土压滤排水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振动排水固结试验,根据不同固结压力、振幅和频率情况的试验与静压排水固结试验的比较,分析了振动排水固结特性以及振动排水效应,总结出振动排水的作用机制。试验表明,振动作用可明显... 在土动三轴仪上模拟碱渣土压滤排水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振动排水固结试验,根据不同固结压力、振幅和频率情况的试验与静压排水固结试验的比较,分析了振动排水固结特性以及振动排水效应,总结出振动排水的作用机制。试验表明,振动作用可明显地提高排水速度,增加排水量;固结压力、振幅和频率对碱渣土的振动排水效应产生明显影响。由此试验结果分析了现行碱渣土压滤技术脱水效果不佳的原因。给出的试验结果和振动排水的机制分析,对改进当前碱渣土压滤脱水技术及其工艺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渣土 土动三轴仪 振动排水固结 频率 固结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渣土的真空-电渗联合排水固结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3
20
作者 房营光 徐敏 朱忠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0-75,共6页
文中给出了碱渣土的真空预压排水法和真空-电渗联合法排水固结的对比试验结果,分析了真空-电渗联合法的排水固结机理.室内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真空预压排水法和真空-电渗联合法对碱渣土均具有明显的排水效果,且真空-电渗联合法比真空预压... 文中给出了碱渣土的真空预压排水法和真空-电渗联合法排水固结的对比试验结果,分析了真空-电渗联合法的排水固结机理.室内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真空预压排水法和真空-电渗联合法对碱渣土均具有明显的排水效果,且真空-电渗联合法比真空预压法的排水效果更加显著.尤其是在真空预压排水结束后,真空-电渗联合法仍产生明显的排水效果,具有水头梯度下的排水固结和电场作用下的电渗排水固结两方面的排水固结机理,因而比单纯的真空预压的排水速率快,排水固结量大.文中结果可扩展用于对软土地基的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渣土 真空预压法 真空-电渗联合法 排水固结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