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种新的地质地貌景观类型——西藏札达盆地古格地貌的特征与成因初探
1
作者
孟宪刚
朱大岗
+4 位作者
邵兆刚
杨朝斌
韩建恩
余佳
孟庆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5-301,共7页
札达盆地位于西藏西南边陲,构造上处于喜马拉雅断块挠起带头部内侧,呈NW—SE走向,长约1000km,宽约70km,总面积约40000km2,海拔约4500m。盆地中地层呈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基底岩石为三叠纪—侏罗纪灰岩、砂岩和板岩,盖层为上新世—早更...
札达盆地位于西藏西南边陲,构造上处于喜马拉雅断块挠起带头部内侧,呈NW—SE走向,长约1000km,宽约70km,总面积约40000km2,海拔约4500m。盆地中地层呈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基底岩石为三叠纪—侏罗纪灰岩、砂岩和板岩,盖层为上新世—早更新世早期沉积的固结和半固结岩石,因受喜马拉雅断块挠起运动的影响,形成NW、NE和近EW、SN向等多组节理裂隙。晚新生代以来,盆地上升,在构造节理的主导下,穿越盆地的象泉河及其支流对岩石地层进行侵蚀、切割,在雨水的淋蚀、寒冻风化的剥蚀作用下,逐渐形成现今大小不同和形态奇特的半固结砂泥岩塔林地貌景观—古格地貌,这是中国地质地貌景观的一种新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格地貌
河湖相沉积
固结—半固结
喜马拉雅运动
节理
西藏札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新的地质地貌景观类型——西藏札达盆地古格地貌的特征与成因初探
1
作者
孟宪刚
朱大岗
邵兆刚
杨朝斌
韩建恩
余佳
孟庆伟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5-301,共7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调查项目<青藏高原第三纪重点古湖泊环境演变序列>(任务书编码:科2003007-02
工作项目编码:200313000066)资助。
文摘
札达盆地位于西藏西南边陲,构造上处于喜马拉雅断块挠起带头部内侧,呈NW—SE走向,长约1000km,宽约70km,总面积约40000km2,海拔约4500m。盆地中地层呈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基底岩石为三叠纪—侏罗纪灰岩、砂岩和板岩,盖层为上新世—早更新世早期沉积的固结和半固结岩石,因受喜马拉雅断块挠起运动的影响,形成NW、NE和近EW、SN向等多组节理裂隙。晚新生代以来,盆地上升,在构造节理的主导下,穿越盆地的象泉河及其支流对岩石地层进行侵蚀、切割,在雨水的淋蚀、寒冻风化的剥蚀作用下,逐渐形成现今大小不同和形态奇特的半固结砂泥岩塔林地貌景观—古格地貌,这是中国地质地貌景观的一种新类型。
关键词
古格地貌
河湖相沉积
固结—半固结
喜马拉雅运动
节理
西藏札达盆地
Keywords
Guge forest geomorphology
fluvio-lacustrine deposits
consolidated and semi-consolidated
Himalayan orogeny
joint
Zanda basin, Tibet
分类号
P931 [天文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种新的地质地貌景观类型——西藏札达盆地古格地貌的特征与成因初探
孟宪刚
朱大岗
邵兆刚
杨朝斌
韩建恩
余佳
孟庆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