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兴安岭落叶松生长过程中的固碳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侯宁 万琳 +1 位作者 李雅 钱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7730-17731,共2页
通过研究兴安岭落叶松树高、胸径与树龄的关系、生物量与D2H的关系及树种含碳率,建立了评估该树种固碳能力的模型。
关键词 森林 生物量 固碳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绿地植被固碳量遥感测算模型的设计 被引量:20
2
作者 周坚华 胡永红 +1 位作者 周一凡 俞立中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5653-5665,共13页
城镇绿地是增加城市碳汇的积极因素之一。但城镇绿地植被结构和分布的极高空间异质性、影响植物生产力的环境压力因子的极高空间异质性等,使城镇绿地碳汇水平估算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为此,提出了完全由遥感数据驱动的城镇绿地植被固碳... 城镇绿地是增加城市碳汇的积极因素之一。但城镇绿地植被结构和分布的极高空间异质性、影响植物生产力的环境压力因子的极高空间异质性等,使城镇绿地碳汇水平估算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为此,提出了完全由遥感数据驱动的城镇绿地植被固碳量测算模型。它以分树种单株测算来适应城镇绿地植被结构和分布等的高异质性;以小尺度提取影响植物生产力的主要环境压力和管养模式因子,来适应这些因子空间分布的高异质性。该模型可以用于自动测算城镇绿地植被地上干生物量和地上净第一生产力,它的提出对于评价城镇绿地植被的碳捕获能力和储量分布、碳汇水平、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城镇地区碳循环和生态承载力等的定量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论证该技术框架中一些关键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局部试验,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绿地 植物固碳模型 遥感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固碳释氧量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任洪娥 教媛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17期263-265,共3页
为了实现林木固碳释氧量的数字化估算,针对现有估算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林木固碳释氧量的预测模型。基于对神经网络理论和固碳释氧量估算模型的研究,分析了林木在生长季节的CO2通量变化趋势,采用规范化方法对训练样本预处... 为了实现林木固碳释氧量的数字化估算,针对现有估算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林木固碳释氧量的预测模型。基于对神经网络理论和固碳释氧量估算模型的研究,分析了林木在生长季节的CO2通量变化趋势,采用规范化方法对训练样本预处理,进行BP神经网络训练,并结合弛豫涡旋积累法和箱式法,建立了CO2通量神经网络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性能,能够比较准确地估算出林木的固碳释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规范化方法 反向传播(BP)算法 固碳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骨料碳化改性及其减碳贡献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王佃超 肖建庄 +1 位作者 夏冰 姚激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10-1619,共10页
利用再生骨料与二氧化碳的碳化反应,可以提升再生骨料的性能,同时固定二氧化碳。阐明了水泥基材料固碳对于碳中和的重要性,总结了再生骨料碳化改性原理。基于菲克定律建立了混凝土服役、拆除后生产再生骨料贮存、再生骨料再利用三阶段... 利用再生骨料与二氧化碳的碳化反应,可以提升再生骨料的性能,同时固定二氧化碳。阐明了水泥基材料固碳对于碳中和的重要性,总结了再生骨料碳化改性原理。基于菲克定律建立了混凝土服役、拆除后生产再生骨料贮存、再生骨料再利用三阶段固碳模型,并进行了案例分析。基于再生骨料不同的碳化处理方式建立了再生骨料碳化减碳贡献模型,并针对2020~2060年内我国预计产生的再生骨料量,核算了不同固碳方式的减碳效果,结果表明加速碳化方法可释放再生骨料巨大的减碳潜能,是实现再生骨料快速减碳,助力碳中和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化改性 固碳模型 减排 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松碳汇造林项目CCER开发成本动态核算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曹先磊 张颖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49,共7页
从碳交易视角出发,构建中国核证减排量核算机理框架与开发成本评估模型,利用关键信息人访谈、文献资料与中国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查阅等途径获取的数据参数资料,实证分析了河北省丰宁县落叶松造林项目中国核证减排量开发成本及其动态分... 从碳交易视角出发,构建中国核证减排量核算机理框架与开发成本评估模型,利用关键信息人访谈、文献资料与中国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查阅等途径获取的数据参数资料,实证分析了河北省丰宁县落叶松造林项目中国核证减排量开发成本及其动态分布,并探讨了其敏感性。结果表明:在当前条件下,落叶松造林项目中国核证减排量的开发成本在不同项目期内存在一定差异,在1.5~191.1元/吨之间;造林规模与贴现利率单因素变化,以及一次性开发成本或连续性签发成本多因素联合变化是影响中国核证减排量开发成本的重要因素;但不同市场条件下中国核证减排量开发成本仍低于碳汇收益。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造林再造林 中国核证减排量 成本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被引量:51
6
作者 田义超 白晓永 +3 位作者 黄远林 张强 陶进 张亚丽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12-322,共11页
以赤水河流域2000、2010、2015年的气象数据、遥感数据、土壤类型、地质背景以及社会经济等数据为基础,采用固碳释氧模型、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以及InVEST水源涵养模型定量评估了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同时采用生态补偿计量模... 以赤水河流域2000、2010、2015年的气象数据、遥感数据、土壤类型、地质背景以及社会经济等数据为基础,采用固碳释氧模型、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以及InVEST水源涵养模型定量评估了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同时采用生态补偿计量模型计算了流域不同区域的生态补偿额度,确定了流域的补偿标准和生态补偿优先级别。结果表明:2000—2015年赤水河流域单位面积固碳释氧价值量、土壤保持价值量以及水源涵养价值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倒“V”形结构。固碳释氧价值由2000年的4279.33元/(hm^2·a)上升到2010年的4520.16元/(hm^2·a),随后下降到2015年的4409.69元/(hm^2·a);土壤保持价值量由2000年的95.11元/(hm 2·a)上升到2010年的144.45元/(hm^2·a),之后下降到2015年的89.03元/(hm^2·a);水源涵养价值量由2000年的23938.13元/(hm^2·a)上升到2010年的35232.99元/(hm^2·a),之后下降到2015年的20167.41元/(hm^2·a)。喀斯特地区固碳释氧价值总量增加的速度是非喀斯特地区的4.35倍,喀斯特地区土壤保持价值量和水源涵养价值量的下降速度分别是非喀斯特地区的1.28倍和1.59倍。流域多年平均生态补偿价值为4626.29元/(hm^2·a),生态补偿价值总量为76.23亿元,流域下游补偿价值量最大,而上游地区补偿价值量较小。流域上游地区的喀斯特地区以及下游的原始森林地区属于典型的生态输出地区,应优先得到补偿,而经济发达的中游地区经济发展活跃,应率先进行生态支付,属于典型的生态消费区。本研究结果与以往的基于价值当量的生态补偿模型相比,在栅格像元尺度上量化了流域不同地区的生态补偿标准,可为长江上游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模式、运行机制以及补偿的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RUSLE模型 释氧模型 InVEST模型 生态补偿 赤水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