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炉粒化矿渣协同矿化封存CO_(2)对充填体强度影响机制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丁凡煜 孙伟 +4 位作者 张盛友 张攀科 文瑶 蔡发雄 朱艾伦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6,共10页
钢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CO_(2)及高炉矿渣等固体废弃物,针对固废堆存及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利用矿渣矿化封存CO_(2)并充填至采空区,可有效控制岩层移动,减少地表塌陷。为了保证封存方法的可行性,文中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利用X射线衍射... 钢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CO_(2)及高炉矿渣等固体废弃物,针对固废堆存及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利用矿渣矿化封存CO_(2)并充填至采空区,可有效控制岩层移动,减少地表塌陷。为了保证封存方法的可行性,文中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利用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热重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矿渣基固废固碳充填材料(SCFM)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和物相组成,并分析了SCFM的CO_(2)固化和强度强化机理。在制备SCFM过程中,硅酸盐水泥、熟石灰和矿渣粉先发生水化反应,水化产物(水化硅酸钙凝胶和氢氧化钙)再与CO_(2)进行碳化反应生成硅胶(gel)和碳酸钙。结果表明,SCFM强度随硅酸盐水泥和熟石灰掺量的增加而提高,水泥和熟石灰掺量分别为20%和7%时的SCFM试样强度最大,3 d和28 d强度分别达到4.41 MPa和16.47 MPa。1 g SCFM的CO_(2)最大封存量为1.83 mg,与水泥和熟石灰掺量成正比,熟石灰为最大影响因素。SCFM提高了固废利用率和CO_(2)利用封存率,为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 CO_(2)矿化 高炉粒化矿渣 固碳充填材料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