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相酶联免疫斑点技术检测递增负荷过度训练大鼠细胞免疫机能变化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茹 陈佩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0-383,共4页
目的:建立大鼠脾脏淋巴细胞中Th1/Th2型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固相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技术检测方案,进一步比较Th1/Th2淋巴细胞和CD4+/CD8+在大鼠递增负荷过度训练过程中的改变,为筛选最佳免疫学评价指标提供参考。方法:雌性SD大鼠进行... 目的:建立大鼠脾脏淋巴细胞中Th1/Th2型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固相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技术检测方案,进一步比较Th1/Th2淋巴细胞和CD4+/CD8+在大鼠递增负荷过度训练过程中的改变,为筛选最佳免疫学评价指标提供参考。方法:雌性SD大鼠进行9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分别在训练的第1周、第3周、第9周训练结束后的36小时,以及恢复1周后处死大鼠。采用不同种类刺激剂、不同刺激剂浓度刺激不同数量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建立最佳ELISPOT检测方案。检测大鼠血红蛋白、睾酮、皮质酮,评估疲劳模型的建立,并对Th1/Th2型淋巴细胞亚群以及传统免疫学指标CD4+/CD8+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建立最佳ELISPOT技术检测方案:PMA和Ionomycin联合刺激。刺激物浓度:检测γ干扰素(IFN-γ)时PMA浓度为2.5ng/ml,检测白细胞介素4(IL-4)时PMA浓度为10ng/ml;检测IFN-γ时Ionomycin浓度为0.05μg/ml,检测IL-4时Ionomycin浓度为0.2μg/ml。细胞浓度:3×104cells/孔(IFN-γ),60×104cells/孔(IL-4)。运动后36小时,运动组血红蛋白、睾酮、皮质酮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经1周恢复后,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递增负荷运动第1周跑台训练后,运动组Th1型细胞因子IFN-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第3周跑台训练后,运动组和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恢复1周后,运动组IFN-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递增负荷训练结束后的恢复期,运动组Th2型细胞因子IL-4较对照组升高了1.44倍(P<0.01)。CD4+/CD8+在整个训练期及恢复期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递增负荷过度训练过程中,与CD4+/CD8+相比,采用ELISPOT技术检测SD大鼠Th1/Th2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具有较高的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酶联免疫斑点技术 CD4^+/CD8^+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4 大鼠 递增负荷过度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检测和结核菌素试验在初治肺结核中的辅助诊断价值 被引量:25
2
作者 刘菲 张宗德 +5 位作者 操敏 马丽萍 高孟秋 吴晓光 朱莉贞 马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3-448,共6页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斑点检测(ELISPOT)和结核菌素试验(TST),探讨ELISPOT在初治肺结核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初治肺结核123例和非结核疾病病例102例作为结核组和对照组,应用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10kD培养滤过蛋白融合蛋白(ESAT-6/CFP-...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斑点检测(ELISPOT)和结核菌素试验(TST),探讨ELISPOT在初治肺结核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初治肺结核123例和非结核疾病病例102例作为结核组和对照组,应用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10kD培养滤过蛋白融合蛋白(ESAT-6/CFP-10)作为抗原对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ELISPOT(即ESAT-6/CFP-10-ELISPOT),检测斑点形成细胞(SFCs)的数量;同时对受试者行TST。结果结核组ESAT-6/CFP-10-ELISPOT形成的SFCs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结核组中ESAT-6/CFP-10-ELISPOT的敏感度91.1%(111/123)、特异度80.4%(82/102)、阳性似然比4.60、阴性似然比0.12、阳性预测值0.85、阴性预测值0.87,TST的敏感度65.6%(59/90)、特异度45.1%(46/102)、阳性似然比1.31、阴性似然比0.76、阳性预测值0.51、阴性预测值0.60。ESAT-6/CFP-10-ELIS-POT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显著高于TST(均P=0.000)。菌阳肺结核组和菌阴肺结核组间ESAT-6/CFP-10-ELISPOT形成SFCs数量差异无显著性(P=0.166),两组ESAT-6/CFP-10-ELISPOT的敏感度分别为91.8%(67/73)和88.0%(44/50),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448)。结论ESAT-6/CFP-10-ELISPOT有可能作为辅助诊断初治肺结核的较为准确方法,并为菌阴肺结核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但诊断的特异度可能受结核潜伏感染影响。TST对初治肺结核的诊断价值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斑点技术 结核菌素试验 辅助诊断 初治肺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肌肉中四环素族药物多残留的固相萃取-酶联免疫分析 被引量:30
3
作者 秦燕 陈毓芳 朱柳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4-86,共3页
研究确立了动物肌肉中四环素族药物多残留分析的基质固相萃取净化-酶联免疫分析方法,交叉反应分析表明其对每千克动物肌肉中四环素、土霉素和金霉素的检出限分别为8、8.5和70μg,回收率为80%~110%,是监控动物源性食品中四环素族多抗... 研究确立了动物肌肉中四环素族药物多残留分析的基质固相萃取净化-酶联免疫分析方法,交叉反应分析表明其对每千克动物肌肉中四环素、土霉素和金霉素的检出限分别为8、8.5和70μg,回收率为80%~110%,是监控动物源性食品中四环素族多抗生素残留的优选方法。与常用的液相色谱法相比,此方法更简便、高效,能实现自动化和高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肌肉 四环素族药物 多残留 萃取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维因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其与固相酶联免疫分析方法(ELISA)的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灿 王硕 +2 位作者 段玉清 韩及华 徐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97-300,共4页
以氨基甲酸酯农药西维因为研究对象,采用小分子荧光素标记西维因半抗原,建立毛细管电泳荧光免疫分析方法。该方法对抗原抗体结合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为30min,5min即可获得检测结果,对西维因检测的线性范围和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16~50ng/m... 以氨基甲酸酯农药西维因为研究对象,采用小分子荧光素标记西维因半抗原,建立毛细管电泳荧光免疫分析方法。该方法对抗原抗体结合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为30min,5min即可获得检测结果,对西维因检测的线性范围和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16~50ng/mL和0.05ng/mL,具有快速、灵敏的特点,与固相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相比更适合于食品或环境中痕量西维因残留的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维因 毛细管电泳荧光免疫分析 快速灵敏 痕量检测 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氧化石墨烯固相萃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芝麻油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 被引量:7
5
作者 葛正法 汪学德 纪俊敏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6-79,共4页
通过共沉淀法合成磁性氧化石墨烯作为磁固相萃取材料,结合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建立测定芝麻油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的新方法。试验考察了萃取条件和洗脱条件等参数对黄曲霉毒素B_1吸附效率的影响,在最优的试验条件下,检出灵敏度为0.05... 通过共沉淀法合成磁性氧化石墨烯作为磁固相萃取材料,结合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建立测定芝麻油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的新方法。试验考察了萃取条件和洗脱条件等参数对黄曲霉毒素B_1吸附效率的影响,在最优的试验条件下,检出灵敏度为0.05μg/kg,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75%~5.14%和5.26%~7.15%,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0.6%~92.3%。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定性好、测定准确,适用于芝麻油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氧化石墨烯 萃取 黄曲霉毒素B1 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扩增产物的固相杂交-酶联显色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凤水 王宇 +1 位作者 陈红松 丛旭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92-198,共7页
建立基于基因扩增技术的简便、快速的病毒核酸定量检测方法.将标记有生物素的寡核苷酸引物所扩增的病毒基因产物,与通过共价键结合在微孔反应板上的特异性探针进行快速杂交,然后通过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生物素进行酶联显色,读取... 建立基于基因扩增技术的简便、快速的病毒核酸定量检测方法.将标记有生物素的寡核苷酸引物所扩增的病毒基因产物,与通过共价键结合在微孔反应板上的特异性探针进行快速杂交,然后通过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生物素进行酶联显色,读取光密度值.应用本方法对血清中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灵敏度分别可达1-5拷贝/反应.此方法简便、快速、特异性好、敏感性高、半定量指标客观,可广泛应用于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定量 杂交 显色 PCR 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固相萃取技术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25
7
作者 王志 王春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77-979,共3页
基于磁性材料的分离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该技术在细胞分离、药物转运、酶的固定化、催化、吸附-分离、材料科学、环境等诸多领域中都展示了应用前景。磁性纳米材料可作为磁性固相萃取(MSPE)的吸附剂。与常规的固相... 基于磁性材料的分离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该技术在细胞分离、药物转运、酶的固定化、催化、吸附-分离、材料科学、环境等诸多领域中都展示了应用前景。磁性纳米材料可作为磁性固相萃取(MSPE)的吸附剂。与常规的固相萃取(SPE)柱填料相比,纳米粒子的比表面积大、扩散距离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技术 磁性材料 磁性纳米材料 分离技术 定化 细胞分离 药物转运 材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联苯乙烯和石墨化碳黑固相萃取用于污水中雌激素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阳春 胡碧波 Andrew WHEATLEY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46-1450,共5页
研究了聚联苯乙烯(SDB)和石墨化碳黑(GCB)固相萃取用于样品前处理对污水样中雌二醇(E2)和乙炔基雌二醇(EE2)的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定量分析可靠性的影响。采用GCB固相萃取可对E2和EE2进行分步洗提,相比SDB固相萃取在污水厂原水样中E... 研究了聚联苯乙烯(SDB)和石墨化碳黑(GCB)固相萃取用于样品前处理对污水样中雌二醇(E2)和乙炔基雌二醇(EE2)的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定量分析可靠性的影响。采用GCB固相萃取可对E2和EE2进行分步洗提,相比SDB固相萃取在污水厂原水样中E2和EE2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从181.4%和122.6%降至113.3%和109.4%,相对标准偏差均降至10.0%以下;在污水厂尾水样中E2的加标回收率则分别从144.2%降至93.5%,而EE2无明显变化,相对标准偏差均从接近10.0%降至8.0%以下。利用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对污水厂原水样的平行分析的结果表明采用GCB固相萃取可比采用SDB固相萃取降低38%的E2检测假阳性和15%的EE2检测假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分析 雌二醇 乙炔基雌二醇 萃取 免疫吸附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圆斑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
9
作者 刘北星 杨明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S2期5-5,共1页
本文介绍的圆斑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以微孔滤膜代替ELISA法中的固相载体,从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方便可行的、检测病毒或其对应抗体的新方法。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载体 免疫吸附 稀释倍数 羊抗兔 微孔滤膜 免疫荧光技术 特异反应 二氨基苯胺 血清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的固定化技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长生 田玉国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7-9,共3页
酶的固定化技术王长生,田玉国(山东济宁玉堂酿造总厂272109)1固相酶的概念固相酶(Boundenzymes)的发明和应用是近年来酶工程最重要的成果之一。长期以来,尽管用酶作催化剂的优点已经众所周知,但由于精制困难... 酶的固定化技术王长生,田玉国(山东济宁玉堂酿造总厂272109)1固相酶的概念固相酶(Boundenzymes)的发明和应用是近年来酶工程最重要的成果之一。长期以来,尽管用酶作催化剂的优点已经众所周知,但由于精制困难、保存期短、不能回收等缺点,在工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化技术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被引量:1
11
《养殖技术顾问》 2009年第8期105-105,共1页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下简称ELISA):是酶免疫测定技术中应用最广的技术。基本方法是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表面,使酶标记的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表面进行,用洗涤法将液相中的游离成分洗除。
关键词 免疫吸附试验 抗原抗体反应 测定技术 载体 聚苯乙烯 反应板 标记 洗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兽药残留检测应用中的体会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汉中 《河北农业》 2023年第4期78-79,共2页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当前应用广泛的一项定性/半定量检测抗体(抗原)的免疫酶检测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将待测物质(违禁物或兽药小分子)作为抗原与其特异性抗体反应,再利用酶的高效催化性将此反应效果放大...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当前应用广泛的一项定性/半定量检测抗体(抗原)的免疫酶检测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将待测物质(违禁物或兽药小分子)作为抗原与其特异性抗体反应,再利用酶的高效催化性将此反应效果放大,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开,最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成一定的比例。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变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故可根据颜色反应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兽药残留检测、生物毒素检测、农药残留检测、微生物检测、转基因产品检测等多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吸附试验 兽药残留检测 抗原抗体复合物 载体 线性关关系 颜色反应 微生物检测 反应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对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并发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3
作者 谭毅刚 李嫣红 郑闽莉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954-958,共5页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并发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197例使用免疫抑制剂并发肺结核患者(简称“观察组”),及同期住院的200例未使用免疫抑...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并发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197例使用免疫抑制剂并发肺结核患者(简称“观察组”),及同期住院的200例未使用免疫抑制剂的肺结核患者(简称“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痰液或支气管灌洗液(BALF)的涂片或培养查找抗酸杆菌,对阳性菌株行菌种鉴定以排除非结核分枝杆菌,结合胸部X线摄影检查符合活动性肺结核表现,肺结核诊断均符合《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比较两组患者血T-SPOT.TB、抗酸杆菌金胺O荧光染色涂片镜检(简称“金胺O涂片镜检”)、BACTECMGIT960液体培养(简称“MGIT960”),以及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PPD试验)检测阳性率的差异。采用SPSS19.0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T-SPOT.TB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5.28%(168/197)、96.00%(192/200)]均明显高于金胺O涂片镜检E36.55%(72/197)、35.50%(71/200)](X^2值分别为98.24、162.53,P值均=0.000),MGIT960[53.81%(106/197),57.50%(115/200)](X^2值分别为46.06、83.06,P值均=0.000),PPD试验E34.52%(68/197),63.50%(127/200)](y。值分别为105.66、65.40,P值均=0.000)。观察组患者T-SPOT.TB、PPD试验检测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13.50、33.36,P值均=0.000)。结论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并发肺结核时采用血T-SPOT.TB技术进行检测仍具有较高的阳性率,较传统的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免疫抑制剂 免疫斑点检测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河水中的多菌灵含量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琦 董慧茹 黄丽丽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9-120,共2页
关键词 萃取-高效液色谱法 多菌灵 测定 色谱-质谱用法 免疫分析法 河水 内吸性杀菌剂 毛细管电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固相RIA和ELISA测定血浆孕酮浓度监测黄牛产后卵巢机能
15
作者 章孝荣 王建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S1期24-31,共8页
应用固相孕酮放射免疫分析法(固相P_4-RIA)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血浆孕酮(P_4)浓度,监测黄牛产后卵巢机能。结果表明,鲁西黄牛产后12.3d前血浆P_4处于基础水平,RIA和ELISA测值分别为0.38±0.12~0.63±0.21和0.17~0... 应用固相孕酮放射免疫分析法(固相P_4-RIA)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血浆孕酮(P_4)浓度,监测黄牛产后卵巢机能。结果表明,鲁西黄牛产后12.3d前血浆P_4处于基础水平,RIA和ELISA测值分别为0.38±0.12~0.63±0.21和0.17~0.54±0.24ng/mL。其后P_4水平开始上升,母牛出现卵巢活动。代表卵巢活动的P_4曲线可分为4种类型;Ⅰ型,产后10.6±3.9d后,出现3个正常黄体周期;Ⅱ型,产后13.6±4.4d以后首先出现一个8.5d左右的短黄体期,接着出现正常黄体周期;Ⅲ型,产后12.5±3.9d开始出现正常黄体期,接着出现一个短黄体期和一个正常黄体期;Ⅳ型,产后12.5±2.5d后,出现正常黄体期,以后变为短黄体周期。在黄体周期中,最低P_4水平为0.51±0.16(RIA)和0.62±0.21(BLISA)ng/mL,最高P_4水平为5.17±2.15(RIA)和5.09±2.18(ELISA)ng/mL。从方法学上进行比较,固相P_4-RIA和ELISA的测定结果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r=0.9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酮放射免疫分析法(P4-RIA) 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 血浆孕酮 黄牛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效的免疫学检测技术——ELISPOT 被引量:3
16
作者 熊仲良 邓小红 曾政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9期101-104,共4页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的科研工作者根据ELISA技术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体外检测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和CK分泌细胞的固相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因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稳定性和敏感性,已广泛应用于免疫学各领域。文章详细介绍了ELISPO...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的科研工作者根据ELISA技术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体外检测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和CK分泌细胞的固相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因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稳定性和敏感性,已广泛应用于免疫学各领域。文章详细介绍了ELISPOT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并分析了其优缺点、操作注意事项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斑点技术 免疫 发展和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POT方法检测SIVmac239感染猴特异性细胞免疫水平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卫 冯育芳 +6 位作者 许琰 丛喆 佟巍 蒋虹 乔红伟 涂新明 魏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39-43,共5页
目的为了完善现有的SIV/恒河猴模型,掌握恒河猴被SIV感染后体内细胞免疫应答状态,为评价HIV疫苗提供方法和数据上的参考,我们测定了SIV感染猴体内病毒特异性的细胞免疫水平。方法实验前选出4只无SIV、STLV、SRV/D和B病毒感染的恒河猴,用... 目的为了完善现有的SIV/恒河猴模型,掌握恒河猴被SIV感染后体内细胞免疫应答状态,为评价HIV疫苗提供方法和数据上的参考,我们测定了SIV感染猴体内病毒特异性的细胞免疫水平。方法实验前选出4只无SIV、STLV、SRV/D和B病毒感染的恒河猴,用SIVmac239病毒液静脉感染实验猴,使用RT-PCR、流氏细胞术和ELISPOT等方法,监测SIVmac239病毒在恒河猴体内复制情况、感染猴的外周免疫损伤情况和细胞免疫情况,持续测定一年。结果实验结果显示IFN-γELISPOT方法能有效的评估实验猴的细胞免疫情况,IFN-γELISPOT结果和CD4+T细胞数无相关性,与血浆病毒载量稍有相关。结论本实验明确了SIVmac239感染中国恒河猴体内CTL的基本趋势和范围,了解了外周血病毒载量、外周免疫损伤与细胞免疫状况之间的联系,完善了SIV/SAIDS模型评价指标,为使用此模型评价抗病毒药物或疫苗提供了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V mac239 恒河猴模型 固相酶联免疫斑点技术 IFN-Γ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霉素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灿 马海乐 +2 位作者 王辉 周凡琨 王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6-149,共4页
针对目前食品安全领域中氯霉素的检测,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氯霉素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方法。该方法对氯霉素检测的线性范围和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08~5μg/L和0.0016μg/L。与相应固相酶联免疫分析ELISA相比,对氯霉素的检测灵敏提高了约2... 针对目前食品安全领域中氯霉素的检测,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氯霉素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方法。该方法对氯霉素检测的线性范围和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08~5μg/L和0.0016μg/L。与相应固相酶联免疫分析ELISA相比,对氯霉素的检测灵敏提高了约20倍且有效缩短了分析时间。建立的氯霉素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方法对动物源性食物(牛奶、鸡肉和鱼肉)进行分析,得到氯霉素在实际样品中的检测限为0.035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霉素 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 免疫分析 快速灵敏 检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糖尿病并发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雅 吴妹英 +7 位作者 杨坤云 阿尔泰 吴树才 耿书军 李志惠 李明武 康万里 唐神结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846-853,共8页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在北京胸科医院、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湖南省胸科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河北省胸科医院、昆明市...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在北京胸科医院、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湖南省胸科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河北省胸科医院、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科住院的207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及95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糖尿病并发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组141例(简称“Ⅰ组”)、糖尿病并发培养阴性肺结核患者组(简称“Ⅱ组”)66例、单纯糖尿病患者组(简称“Ⅲ组”)95例。应用全血T-SPOT.TB 试剂盒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对MTB菌株早期分泌性靶抗原6(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的免疫反应。结果 T-SPOT.TB检测在Ⅰ组、Ⅱ组、Ⅲ组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2.9%(131/141) (95%CI:87.3%~96.5%)、86.4% (57/66)(95%CI:75.7%~93.6%)、48.4% (46/95)(95%CI:38.0%~58.9%)。Ⅰ组的T-SPOT.TB检测阳性率高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91,P〈0.01);Ⅱ组的T-SPOT.TB检测阳性率高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3,P〈0.01)。Ⅰ组的T-SPOT.TB检测阳性率与Ⅱ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1,P=0.129)。以肺结核临床诊断为金标准,T-SPOT.TB检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度分别为90.8%(188/207) (95%CI:86.0%~94.3%)、51.6%(49/95) (95%CI:41.1%~62.0%)、80.3%(188/234) (95%CI:74.7%~85.2%)、72.1%(49/68) (95%CI:59.9%~82.3%)、78.5%(237/302) (95%CI:73.4%~83.0%)。结论 T-SPOT.TB检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具有较高的阳性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以作为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糖尿病 共病现象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免疫斑点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不同患者群中的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尹洪云 WenLing Tan +4 位作者 马俊 葛燕萍 史祥 肖和平 冯永红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58-364,共7页
目的探讨影响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结果的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共1537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的标准将患者分为临床诊断结核病组(1159例... 目的探讨影响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结果的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共1537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的标准将患者分为临床诊断结核病组(1159例)和临床诊断非结核病组(378例);再经病原学诊断及随访排除不能做出最终诊断的39例患者后,将患者分为结核病组(1103例;包括经分枝杆菌培养及菌种鉴定确诊的229例和最终临床诊断的874例)和非结核病组(395例;包括既往有结核病史或肺部存在陈旧性病灶者94例,无病史者301例);1103例结核病组患者中,肺结核557例,结核性胸膜炎107例,淋巴结结核16例,骨关节结核51例,脑结核7例,多组织器官结核363例,其他肺外结核2例;395例非结核病组患者中,经分枝杆菌培养及菌种鉴定确诊的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患者93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结核病组和结核病组患者T-SPOT.TB检测结果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核病组与非结核病组患者T-SPOT.TB检测反应强度,不同结核病类型TSPOT.TB检测阳性率,以及NTM感染患者与结核病患者的年龄差异。结果(1)临床诊断结核病组T-SPOT.TB检测的敏感度为8L97%(950/1159)、特异度为53.44%(202/378);结核病组T-SPOT.TB检测的敏感度为83.77%(924/1103)、特异度为54.43%(215/395);结核病组中抗酸染色阳性患者T-SPOT.TB检测阳性率为90.73%(235/259);培养阳性患者T-SPOT.TB检测阳性率为92.58%(212/229)。(2)非结核病组有结核病史或肺部显示陈旧性结核病灶的患者与无病史者T-SPOT.TB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69.15%(65/94)和38.21%(115/30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65,P=0.000)。(3)结核病组与非结核病组T-SPOT.TB检测结果以斑点计数表示反应强度,结核病组对A、B抗原刺激出现阳性反应(斑点数≥1)的患者中,明显阳性及超强阳性(斑点数≥11)的比率分别为69.81%(652/934)和69.67%(627/900),明显高于非结核病组[分别为46.83%(96/205)和46.63%(83/178)];经曼-惠特尼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4.20、-14.63,P值均d0.01)。(4)1103例结核病组患者中,T-SPOT.TB检测阳性率以淋巴结结核(87.50%,14/16)为最高,随后依次为多组织器官结核(87.33%,317/363)、肺结核(86.54%,482/557)、结核性胸膜炎(74.77%,80/107),脑结核(57.14%,4/7)和骨关节结核(50.98%,26/51)相对较低。(5)T-SPOT.TB检测阳性的NTM感染患者的平均年龄[(53.61±18.43)岁]较T—SPOT.TB检测阳性的确诊结核病患者[(44.98±18.88)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P=0.009)。结论T-SPOT.TB检测结果受结核病诊断依据、痰菌量、既往结核病史或肺部陈旧性结核病灶、NTM感染、结核病灶存在的部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T-SPOT.TB检测用于指导结核病诊断时,需综合考虑各项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诊断关患者组 分枝杆菌感染 非典型性 免疫斑点检测 诊断技术和方法 因素分析 统计学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