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相剪切碾磨制备尼龙12/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粉体及选择性激光烧结3D打印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正义 陈英红 +1 位作者 戚方伟 陈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2-127,共6页
采用固相剪切碾磨(S^3M)技术并结合冷冻粉碎制备了适于选择性激光烧结(SLS)的尼龙12(PA12)/多壁碳纳米管(CNTs)复合粉体及相应的烧结制品。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动态力学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差示扫描量... 采用固相剪切碾磨(S^3M)技术并结合冷冻粉碎制备了适于选择性激光烧结(SLS)的尼龙12(PA12)/多壁碳纳米管(CNTs)复合粉体及相应的烧结制品。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动态力学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仪等对所得PA12/CNTs复合粉体和相应SLS制品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固相剪切碾磨-冷冻粉碎制备的复合粉体颗粒以椭球形为主,平均粒径75μm,SLS加工窗口为10℃左右,满足SLS对被烧结材料的性能要求,通过加入质量分数为0.1%的流动助剂纳米SiO_2能进一步改善复合粉体的SLS加工性能。磨盘碾磨通过其强大的三维剪切力场实现了CNTs的切割及在PA12基体中的良好分散以及CNTs与PA12大分子链的接枝,显著改善了二者之间的界面相容性。此外,通过优化SLS加工参数,成功制备了表面平整、结构复杂、性能良好的PA12/CNTs烧结制品。所得PA12/CNTs烧结样品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达到44.2 MPa,缺口冲击强度达到8.12 k 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激光烧结 尼龙12 纳米 复合粉体 剪切碾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烟煤的微波辐照-固相力化学石墨烯化及与天然橡胶的纳米复合
2
作者 黄吉 董婉秋 +3 位作者 陈创前 牛红梅 康洁 李侃社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82-393,共12页
将无烟煤与路易斯酸催化剂CuCl_(2)混合均匀后置于微波场-固相剪切力场交替作用下进行固相反应,微波场使煤分子内温度达到煤基石墨烯化的反应温度,路易斯酸催化剂在高温环境下使煤分子进行烷基脱除反应,固相力化学反应器提供强大的剪切... 将无烟煤与路易斯酸催化剂CuCl_(2)混合均匀后置于微波场-固相剪切力场交替作用下进行固相反应,微波场使煤分子内温度达到煤基石墨烯化的反应温度,路易斯酸催化剂在高温环境下使煤分子进行烷基脱除反应,固相力化学反应器提供强大的剪切力场重复粉碎剥离,实现了太西无烟煤的直接石墨烯化,进而在固相剪切碾磨中实现了煤基石墨烯与天然橡胶(NR)的纳米级复合,成功制备出抗静电煤基石墨烯/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工业分析、元素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等手段分阶段表征了所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在氯化铜催化-固相剪切碾磨-微波辐照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实现太西无烟煤的粉碎、剥离、脱氧、脱烃、脱氢、芳香稠环,进而向石墨烯化方向发展,最终得到了3.5 nm厚度2D形貌的“煤基石墨烯(CB-GE)”;CB-GE可以实现对天然橡胶的增强和导静电功能化,当CB-GE质量分数为20%时,CB-GE/NR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电导率分别达到22.36 MPa、278.8%和9.8×10^(-4)S/cm,与天然橡胶材料相比分别提高314.1%、40.52%和9个数量级,当CB-GE质量分数为4%时即可达到抗静电的要求。这表明所制备的CB-GE可以实现对天然橡胶的增强和导静电功能化。氯化铜催化-固相剪切力场-微波场综合作用技术进行无烟煤的石墨烯化过程几乎无“三废”产生,可提升制备煤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经济性。同时固相力化学复合技术可实现纳米级石墨烯化无烟煤在不同聚合物基体材料中的纳米分散和直接复合,可以得到定向煤基石墨烯/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西无烟煤 微波辐照 力化学 煤基石墨烯 天然橡胶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剪切碾磨制备聚丙烯/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怡磊 陈晓 +1 位作者 陈英红 王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50,共4页
采用湿法固相剪切碾磨法(S3M)制备了部分剥离型聚丙烯(PP)/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PP/LDHs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相对于聚丙烯,固相剪切碾磨制备的PP/LDHs纳米复合材料可在拉伸强度保持不... 采用湿法固相剪切碾磨法(S3M)制备了部分剥离型聚丙烯(PP)/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PP/LDHs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相对于聚丙烯,固相剪切碾磨制备的PP/LDHs纳米复合材料可在拉伸强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明显提高其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如当LDHs质量分数为3%时,相应纳米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28.6%和29.8%,明显优于传统熔融共混制备的复合材料。此外,纳米LDHs的加入可显著改善材料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碾磨 聚丙烯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敏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抗200℃高温无固相水基钻井液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海龙 陈金 +3 位作者 杨勇 李常兴 仇恒彬 陈璐鑫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25-28,共4页
针对传统无固相钻井液抗温性能较差的难题,以纳米复合材料N-AMPA为主剂,构建了具有优良抗温性能的无固相钻井液体系。评价结果表明,在25~180℃,1%N-AMPA水溶液的黏度增加率达43%,表现出优良的高温增黏性能;1%N-AMPA水溶液经200℃/16 h... 针对传统无固相钻井液抗温性能较差的难题,以纳米复合材料N-AMPA为主剂,构建了具有优良抗温性能的无固相钻井液体系。评价结果表明,在25~180℃,1%N-AMPA水溶液的黏度增加率达43%,表现出优良的高温增黏性能;1%N-AMPA水溶液经200℃/16 h老化后,黏度保持率达67.6%,其抗温增黏效果明显优于增黏剂HE300。以N-AMPA为主剂构建的无固相钻井液体系,抗温能力达200℃,热滚16 h后的表观黏度保持率达67.0%、API中压滤失量为7 mL,耐温能力较强;抗氯化钠、氯化钙和劣土污染能力分别达20%、0.8%和10%,污染后于200℃热滚16 h, API中压滤失量始终低于9.5 mL,具有较好的抗污染性能;泥页岩膨胀率约3%,抑制防塌性能好;岩心渗透率恢复率达90%,储层保护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抗高温增黏剂 钻井液 钻井液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高岭土的固相剪切碾磨制备及对PVC的增强增韧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建军 李侃社 +2 位作者 陈英红 牛红梅 闫兰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4-117,共4页
采用固相剪切碾磨方法成功制备了聚氯乙烯(PVC)-高岭土复合粉体,实现了高岭土的片层剥离和在PVC基体中的纳米分散及对PVC的同步增强增韧。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表征了PVC-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研究了... 采用固相剪切碾磨方法成功制备了聚氯乙烯(PVC)-高岭土复合粉体,实现了高岭土的片层剥离和在PVC基体中的纳米分散及对PVC的同步增强增韧。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表征了PVC-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研究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30次碾磨,高岭土的特征衍射峰几乎消失,高岭土以约30 nm片层厚度均匀分散于PVC基体,径厚比超过10。与简单填充复合方法相比,固相剪切碾磨技术制备的PVC/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较大提高。在高岭土质量分数为4%时,断裂伸长率由87.3%提高到274.6%,提高了214.7%;拉伸强度由47.7 MPa提高到54.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高岭土 固相剪切纳米复合技术 磨盘碾磨 纳米复合材料 增强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橡胶/固相改性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7
6
作者 孙玉海 傅伟文 +2 位作者 刘岚 贾德民 罗远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46-249,共4页
在固相对蒙脱土进行有机改性,并与天然橡胶机械混炼插层制备了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橡胶加工分析仪(RPA)和透射电镜(TEM)等研究了天然橡胶/固相改性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同时考察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老化性能。... 在固相对蒙脱土进行有机改性,并与天然橡胶机械混炼插层制备了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橡胶加工分析仪(RPA)和透射电镜(TEM)等研究了天然橡胶/固相改性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同时考察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老化性能。结果表明:固相改性蒙脱土在天然橡胶中可以实现纳米级分散,得到天然橡胶/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固相改性蒙脱土对天然橡胶不但具有明显的补强效果,大幅度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氧老化性能,而且还具有很好的促进硫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天然橡胶 纳米复合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法制备PTh/TiO_2复合纳米粉可见光催化剂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生英 马明广 +2 位作者 魏云霞 许世红 王永红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27-1631,共5页
利用Sol-gel法制备了TiO2纳米颗粒,然后以无水三氯化铁为氧化剂,室温固相氧化聚合噻吩,得到聚噻吩(Polythiophene,PTh)敏化纳米TiO2形成的PTh/TiO2复合纳米粉。以XRD、TEM、DRS等方法对其相组成、形貌及其光谱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Sol-gel法制备了TiO2纳米颗粒,然后以无水三氯化铁为氧化剂,室温固相氧化聚合噻吩,得到聚噻吩(Polythiophene,PTh)敏化纳米TiO2形成的PTh/TiO2复合纳米粉。以XRD、TEM、DRS等方法对其相组成、形貌及其光谱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得纳米TiO2为纯锐钛矿晶型,平均颗粒尺寸为18 nm;PTh/TiO2复合物具有20×80 nm的棒状形貌;DRS中吸收限在605nm处。以甲基橙作为模型试验了产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太阳光照射下,120 min时PTh/TiO2对甲基橙降解率达85.6%,光催化性能优于纯TiO2、PTh及商品Degussa P25 TiO2光催化剂。探讨了PTh促进TiO2光催化性能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h/TiO2 复合纳米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镍复合氧化物纳米微粒的固相合成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5
8
作者 石晓波 傅海萍 +1 位作者 李春根 汪德先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15-816,共2页
The La-Ni complex oxide catalyst was prepared by solid state reactions under microwave.The structure and reducibility of the catalyst were characterized by using TG-DTA,XRD,TEM and TPR methods.At the same time the cat... The La-Ni complex oxide catalyst was prepared by solid state reactions under microwave.The structure and reducibility of the catalyst were characterized by using TG-DTA,XRD,TEM and TPR methods.At the same time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ethylbenzene to styrene with carbon dioxide over the complex oxide nanoparticle was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duct is K2NiF4 nanoparticles,and the size is 13 nm.The complex oxide sample had high activity for the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ethylbenzene to styr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镧-镍复合氧化物 纳米微粒 合成 催化性能 微波辐射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性纳米材料的固相萃取技术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春 王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23-1225,共3页
由于实际样品中待测物的含量往往较低,且基质复杂,所以在进行定量分析时往往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以达到减小干扰组分、浓缩富集待测组分以适于特定检测分析目的的需要,因此样品前处理技术是整个分析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
关键词 磁性纳米材料 萃取技术 样品前处理方法 样品前处理技术 液液萃取 索氏抽提 分子印迹聚合物 振荡提取 模板分子 萃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节型SnO_(2)/TiO_(2)制备及其吸附和固相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10
作者 郭小峰 卓煜 +1 位作者 杨磊 邹锐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196,共4页
采用两步水热法制备SnO_(2)/TiO_(2)复合体光催化剂,以亚甲基蓝(MB)为模拟污染物分别用SnO_(2)质量分数为2%、5%、10%的SnO_(2)/TiO_(2)复合体及纯TiO_(2)纳米管做吸附和固相光催化性能实验。吸附实验表明,催化剂均展示出快速的吸附速率... 采用两步水热法制备SnO_(2)/TiO_(2)复合体光催化剂,以亚甲基蓝(MB)为模拟污染物分别用SnO_(2)质量分数为2%、5%、10%的SnO_(2)/TiO_(2)复合体及纯TiO_(2)纳米管做吸附和固相光催化性能实验。吸附实验表明,催化剂均展示出快速的吸附速率,在3min基本都达到吸附平衡。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5%SnO_(2)/TiO_(2)复合体固相光催化效果最好,其12h后光催化效率达到了4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 SnO_(2)/TiO_(2)复合 光催化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热固相法制备纳米MnO_2/CNT超电容复合电极的循环稳定性(英文) 被引量:7
11
作者 胡洁 袁安保 +1 位作者 王玉芹 王秀玲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87-993,共7页
为了改善纳米MnO2超级电容器电极的充放电循环稳定性,以Mn(OAc)2·4H2O、NH4HCO3和碳纳米管(CNT)为原料,采用低热固相反应得到前驱体,再经焙烧和酸处理,制备了一系列CNT含量不同的纳米MnO2/CNT复合电极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XRD)、透... 为了改善纳米MnO2超级电容器电极的充放电循环稳定性,以Mn(OAc)2·4H2O、NH4HCO3和碳纳米管(CNT)为原料,采用低热固相反应得到前驱体,再经焙烧和酸处理,制备了一系列CNT含量不同的纳米MnO2/CNT复合电极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Brunauer-Emmett-Teller(BET)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XRD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的MnO2为纳米γ-MnO2.研究了复合电极在1mol·L-1LiOH电解质中的电化学性能,并与不含CNT的纯纳米MnO2电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含CNTs为10%(w,质量分数,下同)和20%的MnO2/CNT复合电极的循环稳定性远优于纯纳米MnO2电极的循环稳定性,其中含10%CNTs的MnO2/CNT复合电极不仅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而且在1000mA·g-1高倍率充放电条件下仍具有200F·g-1的高比电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MnO2/CNT复合电极 超电容性能 循环稳定性 低热 LiOH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剪切磨盘碾磨法制备四氧化三铁/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青福 刘新刚 +1 位作者 康文彬 张楚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689-3696,共8页
固相剪切磨盘碾磨法是一种基于全固相反应、不同于传统球磨方法制备微纳米基功能复合材料的新方法。本文以石墨和纳米四氧化三铁为原料,三聚氰胺为氮掺杂剂,采用固相剪切磨盘碾磨法,成功制备了四氧化三铁/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Fe_3O_4/... 固相剪切磨盘碾磨法是一种基于全固相反应、不同于传统球磨方法制备微纳米基功能复合材料的新方法。本文以石墨和纳米四氧化三铁为原料,三聚氰胺为氮掺杂剂,采用固相剪切磨盘碾磨法,成功制备了四氧化三铁/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Fe_3O_4/N-G)。通过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M)、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比表面积(BET)测试和电化学测试对样品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在将石墨剥离成少数层石墨烯的同时,实现石墨烯的氮掺杂以及与Fe_3O_4的均匀复合,最终制得Fe_3O_4/N-G复合材料;将该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在100mA·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00次循环后,Fe_3O_4/N-G可逆比容量保持在869 mAh·g-1,远高于纯Fe_3O_4的78mAh·g-1。该方法为制备石墨烯基复合电极材料提供了绿色环保、简便易行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铁/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 剪切磨盘碾磨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力化学反应器制备聚乳酸/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及性能研究
13
作者 张淳 付豪 +2 位作者 杨昌华 聂敏 李怡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9-92,共4页
聚乳酸(PLA)作为可降解材料受到广泛关注,但其力学性能仍不能全面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纳米材料复合促进结晶度提高是实现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的重要途径,而纳米填料的均匀分散和良好相容是其关键因素。采用固相力化学方法实现了碳纳米管(C... 聚乳酸(PLA)作为可降解材料受到广泛关注,但其力学性能仍不能全面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纳米材料复合促进结晶度提高是实现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的重要途径,而纳米填料的均匀分散和良好相容是其关键因素。采用固相力化学方法实现了碳纳米管(CNTs)在PLA基体中反应接枝及均匀分散,提高了PLA/CNTs复合材料的结晶度,为PLA基复合材料高性能化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纳米 剪切研磨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结合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环境水样中痕量全氟化合物 被引量:6
14
作者 宋新力 王宁 +4 位作者 何飞燕 程灿玲 王飞 王京龙 张立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09-416,共8页
以碳纳米管-二氧化硅棒复合材料为吸附剂,基于分散固相萃取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快速分析环境水样中痕量全氟化合物(PFCs)的方法。该研究选择全氟己烷磺酸、全氟庚酸、全氟辛酸、全氟辛烷磺酸、全氟壬酸和全氟癸酸... 以碳纳米管-二氧化硅棒复合材料为吸附剂,基于分散固相萃取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快速分析环境水样中痕量全氟化合物(PFCs)的方法。该研究选择全氟己烷磺酸、全氟庚酸、全氟辛酸、全氟辛烷磺酸、全氟壬酸和全氟癸酸6种全氟化合物为目标分析物。采用单因素优化法对影响萃取效果的重要因素进行了优化。获得的最佳条件为:吸附时间为30 min、吸附剂用量为10 mg、样品溶液pH为6、萃取过程添加NaCl浓度为1.7 mol/L、解吸溶剂为丙酮、解吸时间为4 min、解吸液的体积为4 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对水样品中全氟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以5 mmol/L乙酸铵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经Kinetex C18色谱柱(100 mm×2.1 mm, 1.7μm)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扫描模式和质谱多反应监测,实现了环境水样中6种全氟化合物的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在优化条件下,6种全氟化合物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S/N=3)为0.10~0.26 ng/L。添加500 ng/L 6种PFCs进行重复性实验,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1%~7.48%,日间RSD为3.59%~9.63%。将方法应用于自来水、桶装饮用水和河水3种实际环境水样中全氟化合物的分析,在低、中、高3个水平下,6种全氟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为72.1%~109.6%,结果满意。本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实际环境水样中全氟化合物的检测,为快速、有效地检测环境水样中痕量全氟化合物提供了良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分散萃取 色谱-串联质谱 全氟化合物 环境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钴复合氧化物的固相合成及二甲苯燃烧催化性能 被引量:12
15
作者 胡瑞生 付冬 +1 位作者 王克冰 沈岳年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6-269,共4页
采用低温固相合成法制备了铜钴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XRD谱表征了样品的结构 ;用BET法计算了样品的比表面积 ;用TPR谱和FTIR谱表征了样品的还原性能及红外光谱特征 ;考察了不同焙烧温度下催化剂的物相和还原性能及其对二甲苯燃烧反应的... 采用低温固相合成法制备了铜钴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XRD谱表征了样品的结构 ;用BET法计算了样品的比表面积 ;用TPR谱和FTIR谱表征了样品的还原性能及红外光谱特征 ;考察了不同焙烧温度下催化剂的物相和还原性能及其对二甲苯燃烧反应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钴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纳米 合成 二甲苯 燃烧反应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固相萃取技术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25
16
作者 王志 王春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77-979,共3页
基于磁性材料的分离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该技术在细胞分离、药物转运、酶的固定化、催化、吸附-分离、材料科学、环境等诸多领域中都展示了应用前景。磁性纳米材料可作为磁性固相萃取(MSPE)的吸附剂。与常规的固相... 基于磁性材料的分离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该技术在细胞分离、药物转运、酶的固定化、催化、吸附-分离、材料科学、环境等诸多领域中都展示了应用前景。磁性纳米材料可作为磁性固相萃取(MSPE)的吸附剂。与常规的固相萃取(SPE)柱填料相比,纳米粒子的比表面积大、扩散距离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技术 磁性材料 磁性纳米材料 分离技术 酶的定化 细胞分离 药物转运 材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洋 朱浩 曹雅彬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6-130,135,共6页
介绍了纳米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常用制备技术。对固相烧结法和液态铸造法等工艺方法的机理、特点和现阶段开发程度,以及由这些制备工艺所开发的新材料的优异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全面分析,综合评价了各种工艺的优缺点。... 介绍了纳米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常用制备技术。对固相烧结法和液态铸造法等工艺方法的机理、特点和现阶段开发程度,以及由这些制备工艺所开发的新材料的优异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全面分析,综合评价了各种工艺的优缺点。由于降低了基体金属对陶瓷颗粒的润湿性要求,高能球磨法成为国内外制备该种材料的主要方法之一。与高能球磨法相比,超声辅助液相铸造技术由于能使纳米颗粒在金属熔体中有良好的润湿性并均匀分布,且可以近净成型、制造成本低,因此也备受瞩目。最后,指出了现有制备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进一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陶瓷颗粒 金属基复合材料 烧结技术 液态铸造技术 超声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制备一维纳米材料的新方法——固相转化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积森 孙金全 +3 位作者 鲍英 陈蕴博 边秀房 徐庆莘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7期69-71,共3页
利用微乳技术和固体反应方法分别合成了锰的氢氧化物和单质锡纳米颗粒前驱体(直径D≤20 nm)。首次将熔盐技术应用于一维纳米材料的合成,以纳米颗粒前驱体为原料制备了一维纳米结构纳米棒、纳米线和纳米带;并发现了一维纳米结构生长的新... 利用微乳技术和固体反应方法分别合成了锰的氢氧化物和单质锡纳米颗粒前驱体(直径D≤20 nm)。首次将熔盐技术应用于一维纳米材料的合成,以纳米颗粒前驱体为原料制备了一维纳米结构纳米棒、纳米线和纳米带;并发现了一维纳米结构生长的新现象,即纳米颗粒固相自生长。通过 TEM,记录了纳米颗粒前驱体生长的中间体——项链状纳米线。实验分析了熔盐介质、热处理温度和颗粒临界尺寸对纳米颗粒自组织生长的影响,提出了固相生长机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纳米结构 微乳技术 反应 熔盐介质 生长机理模型 转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固相轧制复合法生产铝不锈钢复合带 被引量:8
19
作者 崔建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4-15,共2页
液—固相轧制复合技术是我们独立开发的一种生产复合金属的新方法,该方法基本技术思想是将固态金属的热浸镀与液态金属的铸轧技术有机结合。该技术的基本特点是:(1)可以实现两种金属的冶金结合,结合的强度是固—固相复合的2~3倍;(2)单... 液—固相轧制复合技术是我们独立开发的一种生产复合金属的新方法,该方法基本技术思想是将固态金属的热浸镀与液态金属的铸轧技术有机结合。该技术的基本特点是:(1)可以实现两种金属的冶金结合,结合的强度是固—固相复合的2~3倍;(2)单位成本比固—固相复合轧制降低20%~30%,成材率却提高10%~20%;(3)工序少,轧制载荷低,设备投资比固—固相复合轧制技术减少50%~70%;(4)以带式法连续生产,比固—固相块式生产提高生产效率1~2倍以上;(5)由于工序减少和设备吨位的减小,其能源消耗可降低30%~50%;(6)可以使液态金属在轧辊区快速冷却,因此,金属结晶速度高,晶粒细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不锈钢复合 轧制复合 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在线固相萃取检测尿液中3种儿茶酚胺和5-羟色胺 被引量:4
20
作者 毕月玲 许桐 陈利琴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06-1313,共8页
生物单胺包括儿茶酚胺类以及5-羟色胺等,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也是临床上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疾病的重要生物标志物。由于这类单胺类物质的强化学极性导致传统吸附材料对其吸附效果不佳,从复杂生物样本中同时检测更多... 生物单胺包括儿茶酚胺类以及5-羟色胺等,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也是临床上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疾病的重要生物标志物。由于这类单胺类物质的强化学极性导致传统吸附材料对其吸附效果不佳,从复杂生物样本中同时检测更多的生物单胺存在挑战性。该文建立了一种基于聚冠醚纳米纤维在线固相萃取检测尿液中3种儿茶酚胺(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二苯并-18-冠-6醚-聚苯乙烯复合纳米纤维(PCE-PS),制成装填纤维的固相萃取(PFSPE)柱,再将PFSPE柱与HPLC进行在线联用。该在线PFSPE-HPLC方法采用双三元泵进行样品富集净化和分析,左泵连接PFSPE柱,进行样品富集净化;右泵连接分析柱进行样品分离检测。控制切换阀的切换,实现样品富集后洗脱至分析柱中分离检测。结果表明,在线PFSPE-HPLC检测尿液儿茶酚胺(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在1~200 n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达0.996以上。3种儿茶酚胺和5-羟色胺的检出限(S/N=3)分别为1和2.5 ng/mL,定量限(S/N=10)分别为2.5和5 ng/mL。空白尿液和实际尿液加标回收率在83.5%~117.7%之间,日内精密度<10%。PCE-PS复合纳米纤维在多次使用后无明显变化,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重复使用达95次以上。在线PFSPE-HPLC方法能够集样品在线前处理与分析检测于一体,省时省力,实现分析过程的高度自动化。该方法成功应用于尿液中3种儿茶酚胺和5-羟色胺的检测,可以为临床上相关疾病检测诊断和研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冠醚复合纳米纤维 高效液色谱 在线萃取 儿茶酚胺 5-羟色胺 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