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流道污水泵内固相体积分数分布规律 被引量:8
1
作者 齐学义 阎晓伟 +1 位作者 姬孝斌 张静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6-159,共4页
应用CFD软件Fluent对300QW 930-15-55双流道式污水泵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固相颗粒从叶轮进口至出口几乎都聚集于流道中下部,沿流道中线前进,且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加,这种现象越明显;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大,颗粒体积分数越高、越紧... 应用CFD软件Fluent对300QW 930-15-55双流道式污水泵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固相颗粒从叶轮进口至出口几乎都聚集于流道中下部,沿流道中线前进,且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加,这种现象越明显;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大,颗粒体积分数越高、越紧密,亦即高体积分数、大颗粒的固相介质大多数均是从叶轮流道中间通过叶轮,并且对于体积分数分布,颗粒粒径要比颗粒体积分数影响大.这种固相运动规律证明了流道式污水泵输送固液两相流介质具有效率高,抗堵塞、缠绕和耐磨蚀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流道叶轮 污水泵 固相体积分数分布规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液圆盘泵固相体积分数分布数值模拟 被引量:5
2
作者 周昌静 陈国明 +1 位作者 徐群 许亮斌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0-33,共4页
为研究固液圆盘泵内固相体积分数的分布规律,应用Fluent对模型泵内部的固液两相湍流进行数值模拟。比较了不同颗粒体积分数及不同颗粒直径对固相体积分数分布规律以及泵的扬程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工作面附近的颗粒体积分数大于... 为研究固液圆盘泵内固相体积分数的分布规律,应用Fluent对模型泵内部的固液两相湍流进行数值模拟。比较了不同颗粒体积分数及不同颗粒直径对固相体积分数分布规律以及泵的扬程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工作面附近的颗粒体积分数大于吸力面的体积分数,叶轮入口的颗粒体积分数大于出口处的体积分数,在叶轮出口处,颗粒更易于集中在叶片工作面附近,在有叶片区域内,颗粒体积分数最高处在叶轮出口叶片工作面靠近无叶区附近。压水室流道内,颗粒主要集中于与叶轮无叶区相对应的流道区域内,且越靠近压水室流道壁颗粒体积分数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圆盘泵 体积分数 无叶区 叶片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75Al合金LSC铸锭二次加热中的液固相体积分数 被引量:8
3
作者 路贵民 任栖锋 +1 位作者 董杰 崔建忠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76-879,共4页
研究了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法制备的 70 75Al合金坯料在二次加热过程中液固相比的变化 ,分别用电阻法、热涵法测定出不同温度下 70 75Al合金的液相体积分数 ,并与图像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在 60 0℃左右 ,电阻法与用热涵法、图像... 研究了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法制备的 70 75Al合金坯料在二次加热过程中液固相比的变化 ,分别用电阻法、热涵法测定出不同温度下 70 75Al合金的液相体积分数 ,并与图像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在 60 0℃左右 ,电阻法与用热涵法、图像法所测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正确反映了加热过程中合金的液固相变化规律·用电阻法能方便有效地测定二次加热过程中半固态 70 75Al合金的液固相比 ,具有实时性强的优点 ,在 60 0~ 62 0℃时 ,70 75Al合金液固相比为 3 0 %~ 5 0 % ,完全适于合金的半固态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Al合金 LSC 铸锭 二次加热 体积分数 线半连续铸造 铝合金 电阻法 热涵法 体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相输运床径向颗粒体积分数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圣典 阳绍军 +3 位作者 赵凯 曾鑫 徐祥 肖云汉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6-49,共4页
在提升管高17 m,内径0.102 m的密相输运床冷态实验装置中,采用B类石英砂颗粒,针对径向颗粒体积分数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径向颗粒体积分数分布不均匀:提升管中心至近壁面附近(r/R=0—0.7),颗粒体积分数较低且基本一致;近壁面处(r/R... 在提升管高17 m,内径0.102 m的密相输运床冷态实验装置中,采用B类石英砂颗粒,针对径向颗粒体积分数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径向颗粒体积分数分布不均匀:提升管中心至近壁面附近(r/R=0—0.7),颗粒体积分数较低且基本一致;近壁面处(r/R=0.7—0.9)颗粒体积分数显著升高;壁面附近(r/R=0.9—0.97)达到最大。增加固体循环流率或降低提升管气量,各径向位置颗粒体积分数都增加。其中壁面附近最为明显,提升管中心至近壁面附近变化较小。文中建立了径向颗粒体积分数分布描述关系式,对于A类颗粒和B类颗粒实验结果都能较好地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运床 径向颗粒体积分数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型石油化工流程泵内部固液两相分布规律
5
作者 刘宜 蒋跃 韩正杰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58-762,共5页
为了研究HD型石油化工流程泵首级双吸式叶轮、双蜗壳流道内部固液两相流动规律,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基于雷诺时均N-S方程和k-ε紊流模型,采用SIMPLEC算法进行压力速度耦合,对双吸式叶轮、双蜗壳内的流场进行数值计算.同时分... 为了研究HD型石油化工流程泵首级双吸式叶轮、双蜗壳流道内部固液两相流动规律,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基于雷诺时均N-S方程和k-ε紊流模型,采用SIMPLEC算法进行压力速度耦合,对双吸式叶轮、双蜗壳内的流场进行数值计算.同时分析不同初始固相体积分数以及不同颗粒直径条件下,叶轮及双蜗壳内的固相体积分数分布的变化规律,得到与单吸式叶轮、单蜗壳不同的流动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双吸式叶轮内,随着初始固相体积分数的增大,固相体积分数分布变化很大且变化规律明显,靠近吸力面侧固相体积分数较大,靠近压力面侧则较低;固体颗粒在双吸式叶轮中有向叶片吸力面侧运动的趋势,且随着粒径的增大颗粒会向叶片吸力面运动,但固相体积分数分布变化不大;在双蜗壳流道内,固相体积分数分布不均匀,在第一断面至第八断面固相体积分数相对较大,在扩散段外侧体积分数较大,内侧体积分数较小,固体颗粒有向外侧壁面运动趋势,固相体积分数显著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流程泵 双吸式叶轮 双蜗壳 颗粒直径 体积分数 流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相体积分数对Mg-13Gd-4Y-2Zn-0.5Zr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易明 杨亚琴 张治民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8-71,77,共5页
采用万能拉伸试验机、SEM、EDS及XRD对固溶处理后的Mg-13Gd-4Y-2Zn-0.5Zr合金力学性能、第二相形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利用Image-Pro-Plus软件对第二相体积分数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固溶处理后,合金中仍有大量不同形态、成分的第... 采用万能拉伸试验机、SEM、EDS及XRD对固溶处理后的Mg-13Gd-4Y-2Zn-0.5Zr合金力学性能、第二相形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利用Image-Pro-Plus软件对第二相体积分数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固溶处理后,合金中仍有大量不同形态、成分的第二相,主要是灰色块状LPSO相、灰色棒状LPSO相和白色点状富稀土相。随着固溶时间的增加,Mg-13Gd-4Y-2Zn-0.5Zr合金的抗拉强度与伸长率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规律。在510℃固溶16 h,合金的抗拉强度与伸长率达到最小值,分别为196.77 MPa、3.8%。510℃固溶10~16 h,LPSO相体积分数不变,富稀土相体积分数增加,富稀土相质地较脆,受力时容易破碎,成为裂纹萌发和扩展的源头,使合金抗拉强度、伸长率均降低。510℃固溶16~19 h,富稀土相体积分数减少,合金的力学性能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13Gd-4Y-2Zn-0.5Zr合金 溶时间 第二 体积分数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钢中析出物的尺寸分布以及体积分数的测定 被引量:36
7
作者 马红旭 李友国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8-330,389,共4页
本文利用萃取复型技术研究了硅钢中析出物的尺寸分布规律以及其体积分数测定的方法。设计了用来分析电镜照片并给出析出物尺寸分布直方图的WoodPecker程序 ,结果表明硅钢中析出物尺寸符合Weibull分布规律 ,McCall
关键词 测定 硅钢 析出物 尺寸分布 体积分数 萃取复型技术 Weibull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上行管内正四面体颗粒群的运动分布特性
8
作者 彭德其 周靖强 +5 位作者 冯源 黄治中 谭卓伟 唐明成 彭建国 陈莹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0-138,共9页
液固两相流技术广泛应用于换热器的强化传热设计,其关键在于引导低体积分数颗粒运动至壁面以扰动并破坏附近的热边界层,进而实现强化传热效果。颗粒的运动行为是深入解析传热强化机理的关键因素,其中非球形颗粒因其形状的各向异性而具... 液固两相流技术广泛应用于换热器的强化传热设计,其关键在于引导低体积分数颗粒运动至壁面以扰动并破坏附近的热边界层,进而实现强化传热效果。颗粒的运动行为是深入解析传热强化机理的关键因素,其中非球形颗粒因其形状的各向异性而具有更佳的扰动效果以及更为复杂的运动行为。该文以正四面体颗粒群为研究对象,为分析其在立式上行管内液固两相流中的运动分布规律,基于CFD-DEM(计算流体动力学−离散单元模型)耦合方法模拟研究颗粒进口体积分数(1%、2%、3%、4%、5%)和液相进口流速(1.0、1.2、1.5、1.8、2.0 m/s)对管内颗粒群平均速度和颗粒群相对体积分数分布的影响,并通过PIV(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实验验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在研究参数范围内,颗粒群平均速度沿轴向波动,波动幅度随进口流速的增大而加剧,沿径向由中心至管壁递减,分布随流体轴向的充分发展而越发集中;颗粒群相对体积分数沿径向遵循管中心区域和近壁面较高、过渡区域较低的双峰规律;颗粒进口体积分数为1%、液相进口流速为2.0 m/s时,管壁附近的颗粒体积分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四面体颗粒 运动特性 速度分布 体积分数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回路循环流化床锅炉回路中断时炉内固相分布数值模拟 被引量:2
9
作者 邹阳军 程乐鸣 +3 位作者 许霖杰 夏云飞 吴灵辉 何胜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6-111,共6页
以六回路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冷态模化试验台为研究对象,采用欧拉双流体模型和Gidaspow曳力模型,对超临界CFB锅炉回路中断时炉内固相体积分数变化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回路中断前炉内轴向固相质量浓度呈近"S"... 以六回路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冷态模化试验台为研究对象,采用欧拉双流体模型和Gidaspow曳力模型,对超临界CFB锅炉回路中断时炉内固相体积分数变化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回路中断前炉内轴向固相质量浓度呈近"S"型分布;单回路和异侧两回路中断后,炉内平均固相体积分数波动下降,最后趋于稳定;同侧两回路中断时,炉内平均固相体积分数基本呈直线型下降,最后趋于稳定;炉膛左右两侧平均固相体积分数下降趋势一致,但相差半个波动周期;同侧两回路中断时的波动周期明显大于异侧两回路中断时的波动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六回路 循环流化床 回路中断 体积分数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固两相流压降规律及超声法压降测量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瀚瑞 董峰 谭超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6-54,共9页
液固两相流广泛存在于能源动力、石油化工等工业过程,两相流压降作为重要的流动参数,有助于流动建模及流态分析。建立液固两相压降测量模型,提出了一种结合超声多普勒及超声透射衰减的液固两相超声压降测量方法。搭建液固两相流动实验平... 液固两相流广泛存在于能源动力、石油化工等工业过程,两相流压降作为重要的流动参数,有助于流动建模及流态分析。建立液固两相压降测量模型,提出了一种结合超声多普勒及超声透射衰减的液固两相超声压降测量方法。搭建液固两相流动实验平台,对两相压降规律进行研究。两相混合流速和固相体积分数升高时,液固两相压降均逐渐增加。在固相体积分数为0.28%~1.37%,两相混合流速为0.9~1.65 m/s时,根据液固两相压降测量模型及Churchill模型的超声法得到的两相压降与差压传感器测量的压降平均相对误差为4.93%和5.10%,验证了测量模型的准确性。针对非均匀分布的两相流态进行压降测量,进一步拓展了压降测量模型的应用范围。本研究工作为非侵入超声法测量液固两相压降提供了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流速 体积分数 压降 测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圆管固液两相稳态流动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宏兵 陈露露 +3 位作者 谢荣华 刘兴斌 郑希科 尚作萍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62-1168,共7页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oil and water in a horizontal pipe are the basic information for the design of crude oil transportation and production profile logging.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are more complicated when oi...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oil and water in a horizontal pipe are the basic information for the design of crude oil transportation and production profile logging.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are more complicated when oil or water carries sediment particles.In order to simulate the distribution of flow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water-or oil-sediment mixture in a horizontal pipe,the governing equations and the boundary condition for the mixture phase of water-or oil-sediment were established by the mixture algebraic slip model (MASM) based on the Eulerian description method,and the numerical solution was obtained by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and successive over relaxation (SOR).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ainstream velocity moved downwards with increasing volume fraction of the particle phase and decreased with reducing pressure drop.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volume fraction of the particle phase in the circular cross section were related to the mainstream velocity,and the volume fraction values increased downwards and sidewards with reducing mainstream velocity.Moreover the mainstream velocity of the oil-sediment mixture phase wa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water-sediment mixture phase.The mixture algebraic slip model could well simulate the flow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he mixture phase with higher computing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圆管 产液剖面 液两 混合代数滑移模型 颗粒体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粒体积分数对离心泵磨损特性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赵伟国 郑英杰 +1 位作者 刘宜 韩向东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8-103,共6页
为了研究含沙水流条件下沙粒体积分数对离心泵磨损特性的影响,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和SIMPLE算法,基于离散相模型(DPM)和Finnie塑性冲蚀磨损模型,沙粒粒子注入选用RR分布拟合方法,对一比转数为196的单级单吸离心泵内固液两相流动进行全... 为了研究含沙水流条件下沙粒体积分数对离心泵磨损特性的影响,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和SIMPLE算法,基于离散相模型(DPM)和Finnie塑性冲蚀磨损模型,沙粒粒子注入选用RR分布拟合方法,对一比转数为196的单级单吸离心泵内固液两相流动进行全三维数值模拟.通过对比清水介质时泵外特性试验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沙粒体积分数的增加,离心泵过流部件的磨损强度逐渐增大,且磨损部位主要集中在叶片进口边、叶片背面、叶片工作面靠近叶片出口的位置以及蜗壳的第2断面和第4断面附近;随着沙粒体积分数的增加,沙粒运动轨迹逐渐趋于紊乱,离心泵的扬程和效率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液两 数值模拟 离散模型 磨损 体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浆体与固体颗粒冲击信号能量分布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晓英 陈洪凯 唐红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69,共6页
用小波分析方法对5种浆体黏度、5种固相比与4种颗粒粒径组合的85组泥石流冲击室内模型实验所得冲击信号进行消噪、时频处理,通过对降噪的泥石流冲击信号进行冲击能量计算并分析实验中泥石流冲击能量与频谱间关系。结果表明,随浆体黏度... 用小波分析方法对5种浆体黏度、5种固相比与4种颗粒粒径组合的85组泥石流冲击室内模型实验所得冲击信号进行消噪、时频处理,通过对降噪的泥石流冲击信号进行冲击能量计算并分析实验中泥石流冲击能量与频谱间关系。结果表明,随浆体黏度、固相比及颗粒粒径增大,泥石流冲击信号能量呈增长趋势,且相同浆体黏度下固体颗粒粒径大于1.3-1.5 cm时,泥石流冲击能量增幅明显。将冲击信号分解为9个频段(0-1.958 Hz、1.958-3.906 Hz、3.906-7.812 Hz、7.812-15.625 Hz、15.625-31.25 Hz、31.25-62.5 Hz、62.5-125 Hz、125-250 Hz、250-500 Hz),泥石流冲击信号96%以上能量聚集在频率0-1.958 Hz的低频段a8内。该结果对推动泥石流动力特性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冲击 能量分布规律 模型实验 浆体黏度 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丝法对CaO-SiO_2-Al_2O_3保护渣结晶性能与凝固分数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振宇 唐萍 +1 位作者 文光华 刘强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70-975,共6页
针对髙铝包晶钢连铸设计了Ca O-Si O2-Al2O3系保护渣.采用单丝法研究w(Ca O)/w(Al2O3)对保护渣结晶性能的影响;采用双丝法模拟了保护渣渣膜形成及凝固过程,研究了w(Ca O)/w(Al2O3)对保护渣固相体积分数φ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保护渣系... 针对髙铝包晶钢连铸设计了Ca O-Si O2-Al2O3系保护渣.采用单丝法研究w(Ca O)/w(Al2O3)对保护渣结晶性能的影响;采用双丝法模拟了保护渣渣膜形成及凝固过程,研究了w(Ca O)/w(Al2O3)对保护渣固相体积分数φ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保护渣系结晶能力随w(Ca O)/w(Al2O3)增大而增强,按结晶能力分为两个区间,w(Ca O)/w(Al2O3)>1.30时保护渣结晶能力强于w(Ca O)/w(Al2O3)≤1.30的保护渣;在等温结晶过程中,w(Ca O)/w(Al2O3)=1.00的实验保护渣中析出枪晶石,w(Ca O)/w(Al2O3)=2.50时渣中析出硅酸二钙;w(Ca O)/w(Al2O3)增大使保护渣渣膜双丝间固相体积分数增大,结晶层增厚,不利于保证结晶器内润滑.与浇注常规包晶钢的Ca O-Si O2系保护渣性能对比表明,Ca O-Si O2-Al2O3系保护渣在w(Ca O)/w(Al2O3)≤1.30时的结晶能力和固相体积分数都与对照渣相近,设计的Ca O-Si O2-Al2O3系保护渣适用于高铝包晶钢连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SiO2-Al2O3保护渣 钙铝质量分数 结晶性能 渣膜模拟 体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作透平固液两相流动及磨损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5
作者 贾君瑞 邹磊 +1 位作者 黄俊 沈勇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41-946,共6页
为研究离心泵作透平内部固液两相流动特性,基于Euler-Lagrange模型,应用ANSYS CFX软件对一比转数为82的离心泵作透平进行数值计算,分别模拟颗粒直径为0.1,0.3,0.5 mm及初始体积分数为5%,10%,15%的9组不同工况,以揭示介质中固体颗粒对离... 为研究离心泵作透平内部固液两相流动特性,基于Euler-Lagrange模型,应用ANSYS CFX软件对一比转数为82的离心泵作透平进行数值计算,分别模拟颗粒直径为0.1,0.3,0.5 mm及初始体积分数为5%,10%,15%的9组不同工况,以揭示介质中固体颗粒对离心泵作透平运行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固体颗粒主要分布在叶片吸力面头部、前盖板壁面附近以及蜗壳尾部区域;当固体颗粒体积分数不变时,随着粒径的增大,叶片表面固相体积分数增大,叶片吸力面轮缘处出现了大量颗粒堆积,透平的扬程和功率上升,效率有所下降;当颗粒直径不变时,随着固体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大,固体颗粒在叶轮流道内的分布出现向轮毂处延伸的趋势,堆积区域面积增大,透平的扬程和功率上升,效率变化不大.该研究扩展了液力透平设计方法,可为离心泵作透平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作透平 液两 颗粒体积分数 颗粒直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流叶片包角对低比转速离心泵固液两相非定常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绍坵 宋文武 +2 位作者 张秋 陈伟明 谢沁颖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5-170,共6页
为了研究分流叶片包角对低比转速离心泵固液两相流动的影响。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及ANSYS CFX软件对5组不同分流叶片包角的低比转速离心泵模型进行固液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探讨不同分流叶片包角的低比速速离心泵效率、扬程、静压分... 为了研究分流叶片包角对低比转速离心泵固液两相流动的影响。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及ANSYS CFX软件对5组不同分流叶片包角的低比转速离心泵模型进行固液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探讨不同分流叶片包角的低比速速离心泵效率、扬程、静压分布、固相体积分数、径向力等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清水条件下分流叶片包角φ=70°时,效率到达最高,在固液两相条件下效率均随分流叶片包角增大而降低;固体颗粒主要分布在叶片背面后侧,随分流叶片包角的增大,分流叶片上的固体颗粒逐渐向叶轮进口处扩散,主叶片上固体颗粒分布基本不变;分流叶片包角过大或者过小都不利于减小离心泵的压力脉动和径向力,存在最优分流叶片包角φ=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比转速离心泵 分流叶片包角 液两 体积分数 压力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包角对低比转速离心泵固液两相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万丽佳 宋文武 +3 位作者 李金琼 常方圆 张明祯 石乘帆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7-140,98,共5页
为了探索叶片包角对低比转速离心泵固液两相流动的影响,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利用CFX对4种不同叶片包角的低比转速离心泵进行了固液两相湍流数值模拟,分析了固液两相流中颗粒体积分布规律及速度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在相同的泥沙含量... 为了探索叶片包角对低比转速离心泵固液两相流动的影响,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利用CFX对4种不同叶片包角的低比转速离心泵进行了固液两相湍流数值模拟,分析了固液两相流中颗粒体积分布规律及速度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在相同的泥沙含量条件下,随着叶片包角的增加,效率有所上升,叶片包角在φ=150°时效率达到最优;同时,随着叶片包角的增加,固体颗粒有从叶片工作面向叶片背面迁移的趋势,叶片工作面上的固体颗粒主要聚集在叶片高度的0.035 2处,叶片背面上的固体颗粒主要聚集在叶片出口处;随着包角的增大,叶轮内的固液两相速度差越来越小,流动更加均匀;叶片背面的固相速度在φ=160°、叶片高度为0.03时最大,为15.2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液两 叶片包角 速度分布 颗粒体积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椭圆形集料尺寸分布对混凝土边界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许文祥 陈惠苏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48-1053,共6页
为了探讨集料对混凝土边界效应的影响机理,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分析了在等体积分数分布下多尺度椭圆形集料的最大粒径和面积分数对混凝土边界效应的影响.基于体视学理论,在构造的多尺度椭圆形集料随机堆积模型中,采用线采样的方法获取... 为了探讨集料对混凝土边界效应的影响机理,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分析了在等体积分数分布下多尺度椭圆形集料的最大粒径和面积分数对混凝土边界效应的影响.基于体视学理论,在构造的多尺度椭圆形集料随机堆积模型中,采用线采样的方法获取模型化混凝土结构的固相体积分数.模拟结果显示,混凝土结构中固相体积分数曲线形状和界面过渡区厚度随集料最大粒径增大而发生变化.通过统计分析得出集料面积分数的变化不改变固相体积分数的曲线形状,但是,界面过渡区厚度随集料面积分数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基于模拟结果,利用数学拟合方法给出了集料的固相体积分数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椭圆形集料 体积分布 体积分数 面积分数 边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对钻杆接头冲蚀规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卫东 夏柏如 +1 位作者 李罗鹏 师伟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195,共4页
钻杆受到钻井液的冲蚀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若在钻杆接头部位出现冲蚀坑就可能使钻杆失效,引发钻井事故。鉴于此,通过试验分析了钻井液流量、粘度、密度、钻井液中固相颗粒体积分数及固相颗粒粒径对钻杆接头冲蚀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钻杆受到钻井液的冲蚀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若在钻杆接头部位出现冲蚀坑就可能使钻杆失效,引发钻井事故。鉴于此,通过试验分析了钻井液流量、粘度、密度、钻井液中固相颗粒体积分数及固相颗粒粒径对钻杆接头冲蚀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钻井液密度对钻杆接头的冲蚀影响基本可以忽略;钻井液流量与粘度的增大会导致冲蚀量增大;固相颗粒是造成钻杆接头冲蚀的主要原因,固相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大与粒径的减小均会导致冲蚀量增加。冲蚀量较大的位置在钻杆内外接头结合处、公接头与钻杆本体焊接后端台阶处以及公接头出口处。因此,应在强度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改进钻杆接头部分的结构与尺寸,使流动平稳地过渡,防止因截面突变而引起涡流的产生或流速的加快,以尽量减少冲蚀量;在钻井过程中,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固相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杆接头 钻井液 颗粒 体积分数 粒径 冲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的维吉尼亚霉素M_1含量 被引量:10
20
作者 耿志明 陈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研究并建立了饲料中维吉尼亚霉素M1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样品用甲醇提取,用水稀释,经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在235nm波长下用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色谱柱:AgilentZORBAXSBC18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40∶60(... 研究并建立了饲料中维吉尼亚霉素M1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样品用甲醇提取,用水稀释,经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在235nm波长下用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色谱柱:AgilentZORBAXSBC18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40∶60(体积比)。维吉尼亚霉素M1质量分数在1.0~2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1.5%~94.6%,变异系数为1.7%~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吉尼亚霉素 高效液色谱法 含量 饲料 AGILENT 萃取柱 测定方法 C18柱 线性关系 质量分数 变异系数 水稀释 检测器 二极管 色谱柱 6mm 体积 流动 峰面积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