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80M管线钢奥氏体晶粒粗化及Nb/Ti的固溶析出行为 被引量:8
1
作者 郭海滨 左秀荣 +2 位作者 张新理 王翼鹏 李金玲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共5页
研究了一种X80M管线钢在不同奥氏体化温度下,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规律以及Nb、Ti的固溶析出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Nb、Ti的固溶量逐渐增加。1120~1150℃时,奥氏体晶粒细小均匀且增加缓慢;1165℃时,局部奥氏体晶粒发... 研究了一种X80M管线钢在不同奥氏体化温度下,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规律以及Nb、Ti的固溶析出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Nb、Ti的固溶量逐渐增加。1120~1150℃时,奥氏体晶粒细小均匀且增加缓慢;1165℃时,局部奥氏体晶粒发生粗化现象;1180℃时,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显著增大,且出现明显不均匀现象;1195~1210℃时,奥氏体晶粒不均匀现象更明显,晶粒更加粗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奥氏体晶粒 奥氏体化 固溶析出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微合金化技术在中高碳钢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朝磊 邵珠浩 +2 位作者 李戬 王文军 蒋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02-5106,共5页
铌微合金化技术在中国发展已逾40年,其基础研究和工业应用一直集中在以板材为主的低碳钢领域。以长材为主的中高碳钢具有碳含量高、工艺流程长且复杂、基础强度高、性能要求特殊且多样等特点,使得铌在低碳钢中的一些突出作用在其中难以... 铌微合金化技术在中国发展已逾40年,其基础研究和工业应用一直集中在以板材为主的低碳钢领域。以长材为主的中高碳钢具有碳含量高、工艺流程长且复杂、基础强度高、性能要求特殊且多样等特点,使得铌在低碳钢中的一些突出作用在其中难以有效发挥。一方面,中高碳钢的碳含量对铌的固溶能力存在影响,但是国内外研究结果差别较大,且一些结论与传统认识和大多数实验研究结果也不一致。因此,目前对于铌在中高碳钢中的固溶能力存在较大争议,仍然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加以分析。这导致在中高碳钢中添加多少铌才经济有效存在争议。另一方面,在中高碳钢中,铌的存在状态特别是对纳米级的析出相的表征一直存在困难。不均匀分布的大尺寸含铌第二相粒子产生的不利影响及其如何消除有待深入研究。本文概述了铌微合金化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中高碳钢的自身特点。从铌的固溶能力,主要作用与在非调质钢、弹簧钢、硬线和轴承钢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三个方面,综述了铌微合金化技术在中高碳钢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指出,必须摒弃传统思路,研究铌在中高碳钢中的共性科学问题,特别是采用新技术多尺度表征铌的状态,从而推动铌微合金化技术在中高碳钢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合金化技术 特殊钢 中高碳钢 固溶析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