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热处理工艺对2024铝合金磨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罗佳佳 白亚平 +1 位作者 李建平 郭永春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626-632,共7页
为了探究2024铝合金的磨损方式,并提高其力学性能和磨损性能.文中通过热压烧结工艺制备2024铝合金块体材料,对其进行固溶时效和均匀化处理.通过显微组织分析、扫描电镜观察以及干磨损和边界润滑工况下的摩擦磨损性能测试来评估2024铝合... 为了探究2024铝合金的磨损方式,并提高其力学性能和磨损性能.文中通过热压烧结工艺制备2024铝合金块体材料,对其进行固溶时效和均匀化处理.通过显微组织分析、扫描电镜观察以及干磨损和边界润滑工况下的摩擦磨损性能测试来评估2024铝合金经热处理过程后的性能(如硬度、摩擦因数和磨损率等).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2024铝合金,干磨损条件下主要磨损机制均为粘着磨损,在边界润滑条件下则以磨粒磨损为主.经固溶时效(495℃,2h水淬+120℃,12h空冷)处理后的2024铝合金硬度较高,组织分布均匀;磨损率和摩擦因数显著降低,磨损率为原始合金的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4铝合金 固溶时效热处理 均匀化热处理 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高导Cu-Cr-Zr-Mg-Ce合金热处理前后组织性能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陆冠华 甘春雷 +4 位作者 刘辉 刘宇宁 王顺成 周楠 宋东福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17年第2期62-66,共5页
通过金相组织观察、SEM、室温单向拉伸实验及导电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室温拉拔态Cu-CrZr-Mg-Ce合金热处理前后组织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室温拉拔态相比,经固溶时效热处理(950℃保温1h,水淬,500℃保温4h,随炉冷却)的Cu-Cr-Zr-Mg-Ce... 通过金相组织观察、SEM、室温单向拉伸实验及导电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室温拉拔态Cu-CrZr-Mg-Ce合金热处理前后组织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室温拉拔态相比,经固溶时效热处理(950℃保温1h,水淬,500℃保温4h,随炉冷却)的Cu-Cr-Zr-Mg-Ce合金组织发生了再结晶及晶粒长大,其抗拉强度为395MPa、屈服强度为247MPa,分别降低了10%和43%;延伸率及导电率分别为30%和92%IACS,分别提高了114%和119%;经热处理后的Cu-Cr-Zr-Mg-Ce合金拉伸断口存在平均尺寸变大的延性韧窝,是典型的韧性断裂,表明合金具有优良的塑性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高导 Cu-Cr-Zr-Mg-Ce合金 固溶时效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w)/TA15复合材料热处理工艺研究
3
作者 刘莹莹 付明杰 +1 位作者 王富鑫 曾元松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40-48,共9页
研究了(α+β)两相区轧制后TiB_(w)/TA15复合材料的固溶时效及双重退火的热处理工艺。结果如下:两相区固溶处理时,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初生α相含量减少,β转变组织中球状次生α_(s)相尺寸增加,含量减少,时效过程中αs重新以细小针状α... 研究了(α+β)两相区轧制后TiB_(w)/TA15复合材料的固溶时效及双重退火的热处理工艺。结果如下:两相区固溶处理时,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初生α相含量减少,β转变组织中球状次生α_(s)相尺寸增加,含量减少,时效过程中αs重新以细小针状α相析出,显微硬度值随着两相区固溶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单相区固溶处理后复合材料基体组织为典型网篮状组织,β晶粒和α片层尺寸细小,复合材料整体显微硬度值较高;固溶时间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及硬度影响较小;复合材料在650~750℃温度范围内时效1~2h,组织中次生αs片层尺寸变化不明显,显微硬度值随片层的粗化略微下降;采用990℃/0.5h/AC+900℃/1h/AC和1100℃/0.5h/AC+900℃/1h/AC的双重退火工艺可明显细化α片层,提高复合材料显微硬度。TiB晶须在热处理过程中属于稳定相,热处理工艺的改变不会引起TiB晶须的明显变化;热处理过程中初生α_(p)含量、α_(s)尺寸、β晶粒尺寸以及α片层尺寸的变化是影响复合材料显微硬度值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_(w)/TA15复合材料 -时效热处理 双重退火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