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219大规格铸锭成分偏析行为及多向锻-固溶时效热处理对铸锭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徐道芬
陈送义
+2 位作者
余芳
陈康华
刘德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51-2459,共9页
采用超声半连续铸造方法制备了d 1250mm大规格2219铝合金铸锭,并通过光谱仪、OM、SEM、拉伸试验等手段研究了大铸锭成分偏析现象及多向锻-固溶时效热处理对铸锭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沿铸锭径向方向合金的凝固冷却速度波动较大,...
采用超声半连续铸造方法制备了d 1250mm大规格2219铝合金铸锭,并通过光谱仪、OM、SEM、拉伸试验等手段研究了大铸锭成分偏析现象及多向锻-固溶时效热处理对铸锭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沿铸锭径向方向合金的凝固冷却速度波动较大,导致主合金元素产生严重的宏观偏析,从而促使中心部非平衡结晶相Al2Cu数量较多且枝晶粗大,愈往边部非平衡结晶相数量逐渐减少,枝晶也呈减薄趋势。经多级均匀化和多向锻-固溶时效热处理后,(2/3~5/6)半径处综合性能最优,轴向和径向性能基本一致,强度分别为420 MPa、323 MPa,伸长率为8.7%,切向强度分别为448 MPa、343 MPa,伸长率为11.0%。从边部到中心部,2219合金的拉伸断裂由韧性断裂为主逐渐过渡到以脆性断裂为主。可见,由于凝固速度造成的大铸锭的偏析现象可以通过多向锻-固溶时效热处理手段加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格铸锭
2219合金
成分偏析
多向锻-
固溶时效热处理
组织演变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新型Ni-Cr-Fe基合金的成分设计、冶金及强韧化热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玉碧
汤安
+2 位作者
徐巍巍
刘海定
杨晓亮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180-11187,共8页
利用增Ni、Al降Cr、Ti含量及CALPHAD方法对Ni-Cr-Fe合金进行了低成本设计;采用发射光谱仪、红外碳硫分析仪、差热扫描量热法、真空感应熔炼和电渣重熔双联冶金、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合金成分、冶金工艺、热加工工艺、热处理制度进行了系...
利用增Ni、Al降Cr、Ti含量及CALPHAD方法对Ni-Cr-Fe合金进行了低成本设计;采用发射光谱仪、红外碳硫分析仪、差热扫描量热法、真空感应熔炼和电渣重熔双联冶金、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合金成分、冶金工艺、热加工工艺、热处理制度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发现:双联冶金工艺成功实现了对设计成分的有效控制,经锻造和轧制热加工,获得均匀洁净的轧制组织;再经900~980℃保温30min固溶,继以720℃保温8h后炉冷至620℃保温8h空冷时效强化热处理,合金力学性能达到Incoloy 925水平。其中轧态组织经直接时效可以获得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合金轧制时效组织为单一奥氏体细晶组织;固溶时效态组织以奥氏体γ相为主,沿晶或晶内弥散析出MC型一次碳化物。研究结果对于我国新型高强韧Ni-Cr-Fe合金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r-Fe基合金
成分设计
冶金工艺
固溶时效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TiB_(w)/TA15复合材料热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莹莹
付明杰
+1 位作者
王富鑫
曾元松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40-48,共9页
研究了(α+β)两相区轧制后TiB_(w)/TA15复合材料的固溶时效及双重退火的热处理工艺。结果如下:两相区固溶处理时,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初生α相含量减少,β转变组织中球状次生α_(s)相尺寸增加,含量减少,时效过程中αs重新以细小针状α...
研究了(α+β)两相区轧制后TiB_(w)/TA15复合材料的固溶时效及双重退火的热处理工艺。结果如下:两相区固溶处理时,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初生α相含量减少,β转变组织中球状次生α_(s)相尺寸增加,含量减少,时效过程中αs重新以细小针状α相析出,显微硬度值随着两相区固溶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单相区固溶处理后复合材料基体组织为典型网篮状组织,β晶粒和α片层尺寸细小,复合材料整体显微硬度值较高;固溶时间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及硬度影响较小;复合材料在650~750℃温度范围内时效1~2h,组织中次生αs片层尺寸变化不明显,显微硬度值随片层的粗化略微下降;采用990℃/0.5h/AC+900℃/1h/AC和1100℃/0.5h/AC+900℃/1h/AC的双重退火工艺可明显细化α片层,提高复合材料显微硬度。TiB晶须在热处理过程中属于稳定相,热处理工艺的改变不会引起TiB晶须的明显变化;热处理过程中初生α_(p)含量、α_(s)尺寸、β晶粒尺寸以及α片层尺寸的变化是影响复合材料显微硬度值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_(w)/TA15复合材料
固
溶
-
时效
热处理
双重退火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219大规格铸锭成分偏析行为及多向锻-固溶时效热处理对铸锭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徐道芬
陈送义
余芳
陈康华
刘德博
机构
中南大学轻合金研究院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出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51-2459,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B03008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先进制造技术研究联合基金资助项目(U1637601)
+1 种基金
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计划(BA201507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51327902)~~
文摘
采用超声半连续铸造方法制备了d 1250mm大规格2219铝合金铸锭,并通过光谱仪、OM、SEM、拉伸试验等手段研究了大铸锭成分偏析现象及多向锻-固溶时效热处理对铸锭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沿铸锭径向方向合金的凝固冷却速度波动较大,导致主合金元素产生严重的宏观偏析,从而促使中心部非平衡结晶相Al2Cu数量较多且枝晶粗大,愈往边部非平衡结晶相数量逐渐减少,枝晶也呈减薄趋势。经多级均匀化和多向锻-固溶时效热处理后,(2/3~5/6)半径处综合性能最优,轴向和径向性能基本一致,强度分别为420 MPa、323 MPa,伸长率为8.7%,切向强度分别为448 MPa、343 MPa,伸长率为11.0%。从边部到中心部,2219合金的拉伸断裂由韧性断裂为主逐渐过渡到以脆性断裂为主。可见,由于凝固速度造成的大铸锭的偏析现象可以通过多向锻-固溶时效热处理手段加以改善。
关键词
大规格铸锭
2219合金
成分偏析
多向锻-
固溶时效热处理
组织演变
力学性能
Keywords
large-scale ingot
2219 alloy
composition segregation
multidirectional forging-solution and aging treatment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TG146.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新型Ni-Cr-Fe基合金的成分设计、冶金及强韧化热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玉碧
汤安
徐巍巍
刘海定
杨晓亮
机构
河南工程学院
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家仪表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180-11187,共8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开放合作计划资助项目(172106000062)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182102310837)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项目(18IRTSTHN005)
文摘
利用增Ni、Al降Cr、Ti含量及CALPHAD方法对Ni-Cr-Fe合金进行了低成本设计;采用发射光谱仪、红外碳硫分析仪、差热扫描量热法、真空感应熔炼和电渣重熔双联冶金、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合金成分、冶金工艺、热加工工艺、热处理制度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发现:双联冶金工艺成功实现了对设计成分的有效控制,经锻造和轧制热加工,获得均匀洁净的轧制组织;再经900~980℃保温30min固溶,继以720℃保温8h后炉冷至620℃保温8h空冷时效强化热处理,合金力学性能达到Incoloy 925水平。其中轧态组织经直接时效可以获得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合金轧制时效组织为单一奥氏体细晶组织;固溶时效态组织以奥氏体γ相为主,沿晶或晶内弥散析出MC型一次碳化物。研究结果对于我国新型高强韧Ni-Cr-Fe合金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Ni-Cr-Fe基合金
成分设计
冶金工艺
固溶时效热处理
Keywords
Ni-Cr-Fe base alloy
composition design
metallurgical process
solution aging heat treatment
分类号
TG142.2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TiB_(w)/TA15复合材料热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莹莹
付明杰
王富鑫
曾元松
机构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出处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40-48,共9页
文摘
研究了(α+β)两相区轧制后TiB_(w)/TA15复合材料的固溶时效及双重退火的热处理工艺。结果如下:两相区固溶处理时,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初生α相含量减少,β转变组织中球状次生α_(s)相尺寸增加,含量减少,时效过程中αs重新以细小针状α相析出,显微硬度值随着两相区固溶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单相区固溶处理后复合材料基体组织为典型网篮状组织,β晶粒和α片层尺寸细小,复合材料整体显微硬度值较高;固溶时间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及硬度影响较小;复合材料在650~750℃温度范围内时效1~2h,组织中次生αs片层尺寸变化不明显,显微硬度值随片层的粗化略微下降;采用990℃/0.5h/AC+900℃/1h/AC和1100℃/0.5h/AC+900℃/1h/AC的双重退火工艺可明显细化α片层,提高复合材料显微硬度。TiB晶须在热处理过程中属于稳定相,热处理工艺的改变不会引起TiB晶须的明显变化;热处理过程中初生α_(p)含量、α_(s)尺寸、β晶粒尺寸以及α片层尺寸的变化是影响复合材料显微硬度值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TiB_(w)/TA15复合材料
固
溶
-
时效
热处理
双重退火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Keywords
TiB_(w)/TA15 composite
Solution-aging heat treatment
Dual annealing
Microstructure
Microhardness
分类号
TG156 [金属学及工艺—热处理]
TB33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219大规格铸锭成分偏析行为及多向锻-固溶时效热处理对铸锭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徐道芬
陈送义
余芳
陈康华
刘德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种新型Ni-Cr-Fe基合金的成分设计、冶金及强韧化热处理工艺研究
张玉碧
汤安
徐巍巍
刘海定
杨晓亮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TiB_(w)/TA15复合材料热处理工艺研究
刘莹莹
付明杰
王富鑫
曾元松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