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科尔沁沙地人工固沙群落草本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
被引量:
23
1
作者
李明
蒋德明
+2 位作者
押田敏雄
周全来
骆永明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16,共7页
运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计测分析了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以及山竹子Hedysarum fruticosum、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黄柳Salix gordejevii和小叶锦鸡儿C.micro-phylla人工固沙群落内草本植物种群的生态位...
运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计测分析了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以及山竹子Hedysarum fruticosum、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黄柳Salix gordejevii和小叶锦鸡儿C.micro-phylla人工固沙群落内草本植物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生境条件下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存在差异,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在流动沙丘上的生态位宽度最大,狗尾草Setar-ia viridis、毛马唐Digitaria ciliaris分别在山竹子群落和黄柳群落中的生态位宽度最大,烛台虫实Corispermum candelabrum在柠条锦鸡儿群落和小叶锦鸡儿群落中占据着最宽的生态位。各群落中生态位宽的物种对生态位重叠值较大,但有些较窄的生态位物种对之间也出现较大的生态位重叠,这种现象从另外的角度表明各群落内环境资源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不同固沙群落中相同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群落内不同的区域环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固沙群落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年龄小叶锦鸡儿固沙群落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
被引量:
10
2
作者
滕晓慧
曹成有
+4 位作者
富瑶
崔振波
高恩亮
高菲菲
陈家模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30-1034,共5页
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是科尔沁沙地广为采用的豆科固沙植物。为探讨采用小叶锦鸡儿固定流沙后,土壤生物活性的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选取5、10、22年生小叶锦鸡儿人工固沙群落为对象,以半流动沙丘和天然群落为对照,研究了...
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是科尔沁沙地广为采用的豆科固沙植物。为探讨采用小叶锦鸡儿固定流沙后,土壤生物活性的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选取5、10、22年生小叶锦鸡儿人工固沙群落为对象,以半流动沙丘和天然群落为对照,研究了人工固沙群落发育过程中土壤磷酸单酯酶、蔗糖酶、蛋白酶、脲酶、脱氢酶的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C、N、P质量分数的变化特征。土壤按5层取样:0-10,10-20,20-30,30-40,40-50cm。结果表明,随着小叶锦鸡儿固沙群落发育时间的增长,群落内土壤生物活性逐渐改善,沙土中5种酶的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和P质量分数均大幅度提高,其中0-10cm土层增幅最大。土壤酶中蔗糖酶的活性增加最为迅速,5、10和22年生群落0-10cm土层中蔗糖酶的活性分别是半流动沙丘的76.80,167.27和261.63倍。22年生群落的土壤生物活性已接近于天然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小叶锦鸡儿群落中土壤酶和微生物生物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以上表明,小叶锦鸡儿不仅具有较好的防风固沙性能,而且表现出强大的改善土壤生物活性的能力,可作为优良的固沙植物材料在本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生物活性
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酶
固沙群落
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固沙植被恢复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
28
3
作者
刘继亮
赵文智
+1 位作者
李锋瑞
潘成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57-1365,共9页
人工绿洲是干旱区主要的自然景观之一,为了维护绿洲稳定而营建的防护林强烈改变地表生态水文过程,进而影响着地上和地下生物多样性。然而,以往的研究对地上植被关注较多,而对土壤动物研究较少。以张掖绿洲外围人工固沙植被群落和天然固...
人工绿洲是干旱区主要的自然景观之一,为了维护绿洲稳定而营建的防护林强烈改变地表生态水文过程,进而影响着地上和地下生物多样性。然而,以往的研究对地上植被关注较多,而对土壤动物研究较少。以张掖绿洲外围人工固沙植被群落和天然固沙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探讨人工固沙植被恢复对荒漠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及不同动物类群对植被变化的响应模式。研究表明,天然固沙植被群落转变为人工固沙植被群落显著降低了地表节肢动物数量,但提高了地表节肢动物类群丰富度和多样性,这在5月份表现尤为明显。植被类型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不同,8月人工柽柳林群落地表节肢动物活动密度、类群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显著高于人工梭梭林群落。人工固沙植被恢复显著降低了适应荒漠环境的拟步甲科甲虫,而蚁科和部分蜘蛛的数量显著增加,它们对人工固沙植被恢复的响应模式不同决定了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规律。此外,研究还发现一些地表节肢动物类群对不同生境具有强烈的指示作用,如拟步甲科等可指示荒漠生境,潮虫科等可指示梭梭林生境,而蠼螋科和狼蛛科等可指示柽柳林生境。综上所述,人工栽植固沙灌木形成的固沙植被群落导致了一些适应荒漠环境的地表节肢动物类群的数量降低,但也为更多的地表节肢动物类群提供了适应栖居环境和充足的食物资源等,从而提高了地表节肢动物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沙
植被
群落
地表节肢动物
群落
结构
多样性
指示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及其对土壤的改良效应
被引量:
45
4
作者
蒋德明
曹成有
+2 位作者
李雪华
周全来
李明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35-1139,共5页
探讨了对科尔沁沙地乌兰敖都地区流动沙丘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建立起人工固沙植被的相关配套技术,并就植被恢复程度对土壤改良效应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动沙丘进行人工固沙时采用1.0m×1.0m草方格内播种小叶锦鸡儿(Canag...
探讨了对科尔沁沙地乌兰敖都地区流动沙丘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建立起人工固沙植被的相关配套技术,并就植被恢复程度对土壤改良效应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动沙丘进行人工固沙时采用1.0m×1.0m草方格内播种小叶锦鸡儿(Canagana microphylla)种子的措施具有较好的固沙效果,一般经过2年可使沙丘表面得到固定。在围栏封育条件下实施适宜的植被恢复措施,一般可在2-3年获得明显的固沙效果。小叶锦鸡儿人工固沙群落内土壤养分随着群落的生长发育而发生变化,在0-30cm土层中,有机质、速效钾、全氮、水解性氮、全磷、有效磷含量都表现为:11年生群落〉6年生群落〉流动沙丘;小叶锦鸡儿人工群落的建立可大幅度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并随着年龄的增加,微生物生物量C、N、P的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沙丘
草方格
小叶锦鸡儿
围封
人工
固沙群落
植被恢复
土壤改良
科尔沁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沙地人工植被恢复及其对土壤改良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谭希彬
陈卓
+1 位作者
唐毅
押田敏雄
《辽宁林业科技》
2011年第1期1-4,15,共5页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人工固沙植被恢复过程及对土壤改良作用的研究表明,在流动沙丘进行人工固沙时采用1.0 m×1.0 m草方格,播种小叶锦鸡儿具有较好的固沙效果,经过3~4 a可使沙丘表面得到固定。在围栏封育条件下实施适宜的植...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人工固沙植被恢复过程及对土壤改良作用的研究表明,在流动沙丘进行人工固沙时采用1.0 m×1.0 m草方格,播种小叶锦鸡儿具有较好的固沙效果,经过3~4 a可使沙丘表面得到固定。在围栏封育条件下实施适宜的植被恢复措施,可在2~3 a获得明显的固沙效果。小叶锦鸡儿人工固沙群落内土壤养分随群落的生长发育而发生变化,在0~30 cm土层中,有机质、速效钾、全氮、水解性氮、全磷、有效磷含量都表现为:11年生群落>6年生群落>流动沙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沙丘
人工
固沙群落
植被恢复
土壤改良
科尔沁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尔沁沙地人工固沙群落草本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
被引量:
23
1
作者
李明
蒋德明
押田敏雄
周全来
骆永明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日本麻布大学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16,共7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及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2006BAD26B0401)
文摘
运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计测分析了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以及山竹子Hedysarum fruticosum、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黄柳Salix gordejevii和小叶锦鸡儿C.micro-phylla人工固沙群落内草本植物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生境条件下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存在差异,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在流动沙丘上的生态位宽度最大,狗尾草Setar-ia viridis、毛马唐Digitaria ciliaris分别在山竹子群落和黄柳群落中的生态位宽度最大,烛台虫实Corispermum candelabrum在柠条锦鸡儿群落和小叶锦鸡儿群落中占据着最宽的生态位。各群落中生态位宽的物种对生态位重叠值较大,但有些较窄的生态位物种对之间也出现较大的生态位重叠,这种现象从另外的角度表明各群落内环境资源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不同固沙群落中相同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群落内不同的区域环境特征。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固沙群落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Keywords
Horqin sandy land
sand-fixing eommunity
niche breadth
niche overlap
分类号
Q948.121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年龄小叶锦鸡儿固沙群落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
被引量:
10
2
作者
滕晓慧
曹成有
富瑶
崔振波
高恩亮
高菲菲
陈家模
机构
东北大学理学院
出处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30-1034,共5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26B04)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31013)
文摘
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是科尔沁沙地广为采用的豆科固沙植物。为探讨采用小叶锦鸡儿固定流沙后,土壤生物活性的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选取5、10、22年生小叶锦鸡儿人工固沙群落为对象,以半流动沙丘和天然群落为对照,研究了人工固沙群落发育过程中土壤磷酸单酯酶、蔗糖酶、蛋白酶、脲酶、脱氢酶的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C、N、P质量分数的变化特征。土壤按5层取样:0-10,10-20,20-30,30-40,40-50cm。结果表明,随着小叶锦鸡儿固沙群落发育时间的增长,群落内土壤生物活性逐渐改善,沙土中5种酶的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和P质量分数均大幅度提高,其中0-10cm土层增幅最大。土壤酶中蔗糖酶的活性增加最为迅速,5、10和22年生群落0-10cm土层中蔗糖酶的活性分别是半流动沙丘的76.80,167.27和261.63倍。22年生群落的土壤生物活性已接近于天然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小叶锦鸡儿群落中土壤酶和微生物生物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以上表明,小叶锦鸡儿不仅具有较好的防风固沙性能,而且表现出强大的改善土壤生物活性的能力,可作为优良的固沙植物材料在本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
土壤生物活性
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酶
固沙群落
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Keywords
soil biological activities
microbial biomass
soil enzyme
sand-fixation community
Caragana microphylla
分类号
S15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固沙植被恢复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
28
3
作者
刘继亮
赵文智
李锋瑞
潘成臣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57-1365,共9页
文摘
人工绿洲是干旱区主要的自然景观之一,为了维护绿洲稳定而营建的防护林强烈改变地表生态水文过程,进而影响着地上和地下生物多样性。然而,以往的研究对地上植被关注较多,而对土壤动物研究较少。以张掖绿洲外围人工固沙植被群落和天然固沙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探讨人工固沙植被恢复对荒漠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及不同动物类群对植被变化的响应模式。研究表明,天然固沙植被群落转变为人工固沙植被群落显著降低了地表节肢动物数量,但提高了地表节肢动物类群丰富度和多样性,这在5月份表现尤为明显。植被类型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不同,8月人工柽柳林群落地表节肢动物活动密度、类群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显著高于人工梭梭林群落。人工固沙植被恢复显著降低了适应荒漠环境的拟步甲科甲虫,而蚁科和部分蜘蛛的数量显著增加,它们对人工固沙植被恢复的响应模式不同决定了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规律。此外,研究还发现一些地表节肢动物类群对不同生境具有强烈的指示作用,如拟步甲科等可指示荒漠生境,潮虫科等可指示梭梭林生境,而蠼螋科和狼蛛科等可指示柽柳林生境。综上所述,人工栽植固沙灌木形成的固沙植被群落导致了一些适应荒漠环境的地表节肢动物类群的数量降低,但也为更多的地表节肢动物类群提供了适应栖居环境和充足的食物资源等,从而提高了地表节肢动物的多样性。
关键词
固沙
植被
群落
地表节肢动物
群落
结构
多样性
指示种
Keywords
sand-fixing vegetation
ground-dwelling arthropods
community structure
diversity
indicator species
分类号
Q948.1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及其对土壤的改良效应
被引量:
45
4
作者
蒋德明
曹成有
李雪华
周全来
李明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
出处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35-1139,共5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26B04)
国家林业部荒漠化监测项目(00-08-05)
文摘
探讨了对科尔沁沙地乌兰敖都地区流动沙丘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建立起人工固沙植被的相关配套技术,并就植被恢复程度对土壤改良效应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动沙丘进行人工固沙时采用1.0m×1.0m草方格内播种小叶锦鸡儿(Canagana microphylla)种子的措施具有较好的固沙效果,一般经过2年可使沙丘表面得到固定。在围栏封育条件下实施适宜的植被恢复措施,一般可在2-3年获得明显的固沙效果。小叶锦鸡儿人工固沙群落内土壤养分随着群落的生长发育而发生变化,在0-30cm土层中,有机质、速效钾、全氮、水解性氮、全磷、有效磷含量都表现为:11年生群落〉6年生群落〉流动沙丘;小叶锦鸡儿人工群落的建立可大幅度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并随着年龄的增加,微生物生物量C、N、P的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
关键词
流动沙丘
草方格
小叶锦鸡儿
围封
人工
固沙群落
植被恢复
土壤改良
科尔沁沙地
Keywords
mobile sand dune
straw checkboard
caragana microphylla
enclosure
artificial sand-fixed community
vegetationrestoration
soil improvement
Horqin sandy land
分类号
S156.5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沙地人工植被恢复及其对土壤改良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谭希彬
陈卓
唐毅
押田敏雄
机构
锦州市林木种苗站
翁牛特旗治沙站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日本麻布大学兽医学部
出处
《辽宁林业科技》
2011年第1期1-4,15,共5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荒漠化监测项目(00-08-05)资助
文摘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人工固沙植被恢复过程及对土壤改良作用的研究表明,在流动沙丘进行人工固沙时采用1.0 m×1.0 m草方格,播种小叶锦鸡儿具有较好的固沙效果,经过3~4 a可使沙丘表面得到固定。在围栏封育条件下实施适宜的植被恢复措施,可在2~3 a获得明显的固沙效果。小叶锦鸡儿人工固沙群落内土壤养分随群落的生长发育而发生变化,在0~30 cm土层中,有机质、速效钾、全氮、水解性氮、全磷、有效磷含量都表现为:11年生群落>6年生群落>流动沙丘。
关键词
流动沙丘
人工
固沙群落
植被恢复
土壤改良
科尔沁沙地
Keywords
moveable dune
artificial sand-fixing community
vegetation restoration
soil amelioration
Horqin Sandy Land
分类号
S156.5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科尔沁沙地人工固沙群落草本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
李明
蒋德明
押田敏雄
周全来
骆永明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年龄小叶锦鸡儿固沙群落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
滕晓慧
曹成有
富瑶
崔振波
高恩亮
高菲菲
陈家模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人工固沙植被恢复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刘继亮
赵文智
李锋瑞
潘成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及其对土壤的改良效应
蒋德明
曹成有
李雪华
周全来
李明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
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沙地人工植被恢复及其对土壤改良作用的研究
谭希彬
陈卓
唐毅
押田敏雄
《辽宁林业科技》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