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固有动脉作为非支气管性体动脉参与咯血的介入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0
1
作者 任医民 伍筱梅 +3 位作者 钱元新 赖清 梁荣光 温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34-737,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固有动脉(PEA)参与咯血供血的DSA表现及聚乙烯醇(PVA)栓塞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96例咯血保守治疗无效行介入治疗患者的资料,共有32例为异常PEA患者,其中支气管扩张27例,肺部慢性炎症3例,结核性支气管扩张2例,病变均... 目的探讨食管固有动脉(PEA)参与咯血供血的DSA表现及聚乙烯醇(PVA)栓塞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96例咯血保守治疗无效行介入治疗患者的资料,共有32例为异常PEA患者,其中支气管扩张27例,肺部慢性炎症3例,结核性支气管扩张2例,病变均累及肺下叶。分析患者病变PEA的数目、DSA表现、与肺部病变部位、性质的关系,以及PVA栓塞相关并发症。结果 32例患者的DSA表现为血管增粗、迂曲,分支增多、紊乱并进入相邻肺组织。30例(93.75%)PEA与肺动脉交通;PEA供血的肺部病变93.9%位于肺下叶后基底段。未发现与PVA栓塞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PEA可参与咯血供血,当肺内病变累及下叶时,需探查PEA,应用PVA颗粒栓塞异常PEA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食管固有动脉 栓塞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左动脉联合食管固有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贲门癌的疗效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方正 任建庄 +4 位作者 韩新巍 陈鹏飞 许琳惠 万里 王家兴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2-475,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胃左动脉联合食管固有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贲门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2例中晚期贲门癌患者,其中25例采用贲门癌胃左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并栓塞(称常规组),联合组27例在常规组基础上追... 目的观察分析胃左动脉联合食管固有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贲门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2例中晚期贲门癌患者,其中25例采用贲门癌胃左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并栓塞(称常规组),联合组27例在常规组基础上追加食管固有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定期复查上消化道造影、上腹部CT等。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时间,Log-rank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曲线。结果患者随访3~27个月,术后常规组总缓解率达48%,联合组总缓解率达77.8%,吞咽困难改善程度联合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6、12、18、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6%(19/25)、48%(12/25)、16%(4/25)、0,联合组中位生存期为17个月,6、12、18、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2.6%(25/27)、77.8%(21/27)、37%(10/27)、7.4%(2/27),生存曲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χ~2=5.973,P<0.05)。结论胃左动脉联合食管固有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贲门癌较单纯胃左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能更有效地控制肿瘤病灶发展、改善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在临床治疗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贲门癌 灌注化疗栓塞 食管固有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郑水长 高仕长 +4 位作者 倪卫东 李俊明 李道选 黄贺军 安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45-1546,共2页
目的:探讨指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应用指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岛状皮瓣逆行转移或结合其它皮瓣修复手指远端软组织缺损21例25指。结果:术后19指皮瓣顺利成活;4指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2... 目的:探讨指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应用指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岛状皮瓣逆行转移或结合其它皮瓣修复手指远端软组织缺损21例25指。结果:术后19指皮瓣顺利成活;4指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2指皮瓣完全坏死,改行其它皮瓣修复。平均随访13个月,术后功能及外形均较满意。结论:指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不牺牲手指知名血管且术后可带有感觉,是修复同指或邻指指端软组织缺损指骨外露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端缺损 皮瓣 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 脱套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固有动脉参与肺结核大咯血供血的动脉栓塞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冯燕 李颖 +3 位作者 李强 张丹 林虎 郭现利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7期689-693,共5页
目的探讨有食管固有动脉参与供血的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病变特点,以及食管固有动脉栓塞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2017年6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1例经血管造影确认有食管固有动脉参与肺结核大咯血供血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有食管固有动脉参与供血的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病变特点,以及食管固有动脉栓塞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2017年6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1例经血管造影确认有食管固有动脉参与肺结核大咯血供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行CT扫描,术中行食管固有动脉造影,确认供血范围后将导管选择性插至动脉主干进行栓塞。选择聚乙烯醇(PVA)颗粒栓塞病变血管,分析病变分布及特点、动脉造影的表现及治疗结果。结果 11例患者全部并发左侧纵隔胸膜增厚。并发左肺上叶毁损者3例,并发左肺下叶支气管扩张者7例,并发左肺空洞者5例。食管固有动脉开口位于胸主动脉胸椎T6水平3例,胸椎T7~8水平8例。动脉造影表现为主干增粗、分支增多、紊乱及新生血管形成。5例患者出现食管固有动脉-肺动脉分流。食管固有动脉发出吻合支与左、右支气管动脉交通各1例。治疗后所有患者咯血立即停止,3例患者分别于栓塞术后2d、22个月、37个月出现咯血复发,复发原因均与食管固有动脉无关,食管固有动脉均无再通。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固有动脉参与结核病变供血发生于合并左侧纵隔胸膜增厚患者,且病变多位于左肺下叶和舌叶。栓塞食管固有动脉技术上可行,安全性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咯血 栓塞 治疗性 食管固有动脉 放射摄影术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动脉多分支及肝固有动脉位置变异1例 被引量:3
5
作者 程胜 马建军 +5 位作者 徐佳瑶 吴迪 白吉彦 卢光辉 李文晋 覃安琪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8-558,共1页
在解剖一具成年男尸时,见胆囊动脉起自肝固有动脉,且胆囊动脉发出左右两变异支1,2,其变异支2又发出两变异支3,4,变异支1,3,4均注入肝门。肝右动脉(外径2.41 mm)自腹腔干向右前行2.64 cm发出,于胆囊管后方入肝右叶,此外,肝固有动脉位... 在解剖一具成年男尸时,见胆囊动脉起自肝固有动脉,且胆囊动脉发出左右两变异支1,2,其变异支2又发出两变异支3,4,变异支1,3,4均注入肝门。肝右动脉(外径2.41 mm)自腹腔干向右前行2.64 cm发出,于胆囊管后方入肝右叶,此外,肝固有动脉位于肝总管前方。为积累国人解剖数值和临床作参考,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动脉 位置变异 胆囊动脉 肝右动脉 腹腔干 肝右叶 胆囊管 肝总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掌侧固有动脉蒂骨膜瓣转移修复指骨骨不连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
6
作者 杜冬 侯致典 +1 位作者 焦阳 庄永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1-353,共3页
目的:为设计指掌侧固有动脉蒂近节指骨骨膜瓣转移修复指骨骨不连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7例手部标本逐层解剖观察指骨骨膜动脉的来源与分布,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指掌侧固有动脉在近、中节指骨每侧均发出两条较为恒定的骨膜支,骨膜血管... 目的:为设计指掌侧固有动脉蒂近节指骨骨膜瓣转移修复指骨骨不连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7例手部标本逐层解剖观察指骨骨膜动脉的来源与分布,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指掌侧固有动脉在近、中节指骨每侧均发出两条较为恒定的骨膜支,骨膜血管向对侧走行与对侧骨膜支相互吻合成网状,并与肌腱筋膜血管形成交通支,血运丰富。近节指骨近端骨膜支(除拇指外)外径为:(0.54±0.07)mm,如旋转点定在中节指骨基底部,近端骨膜支到旋转点距离(31.83±4.24)mm,旋转点到指端距离(36.00±3.88)mm。结论:指掌侧固有动脉蒂近节指骨骨膜瓣逆行转移是修复手指中、远节指骨骨不连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掌侧固有动脉 指骨 骨膜动脉 骨膜瓣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趾足底固有动脉趾端动脉弓及其分支的显微解剖 被引量:1
7
作者 唐林峰 巨积辉 +5 位作者 刘跃飞 周荣 胡昌庆 杨开航 郭全伟 侯瑞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6-379,共4页
目的解剖观测趾足底固有动脉趾端动脉弓及其分支的解剖学特点。方法选取新鲜成人足标本8只,分别经足背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对第2趾趾足底固有动脉进行显微解剖,观察趾足底固有动脉弓的出现概率,位置及其口径,趾端动脉弓发出的弓上动脉的... 目的解剖观测趾足底固有动脉趾端动脉弓及其分支的解剖学特点。方法选取新鲜成人足标本8只,分别经足背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对第2趾趾足底固有动脉进行显微解剖,观察趾足底固有动脉弓的出现概率,位置及其口径,趾端动脉弓发出的弓上动脉的起始部位,走行方向,分支数目及血管口径情况。结果第2趾趾足底固有动脉趾端动脉弓恒定,动脉弓的外径为0.5~0.8 mm,平均外径为0.64 mm,动脉弓距趾端的距离为9.5~13.0 mm,平均为11.1 mm。动脉弓上发出5支恒定的分支,即趾端弓上动脉,我们将其命名为第1~5支趾端弓上动脉(由胫侧至腓侧)。结论第2趾趾端动脉弓及其发出的弓上动脉解剖恒定,可以采用弓上动脉为蒂的微型轴型皮瓣改善第2足趾再造后外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足底固有动脉 解剖学研究 第2足趾 趾端动脉 弓上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联合肝固有动脉血流动力学评估肝硬化程度 被引量:1
8
作者 丰乃奇 曲俊朴 +2 位作者 王雪瑞 徐霞 董云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86-889,共4页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联合肝固有动脉血流动力学评估肝硬化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135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按照Child-Pugh(CP)评分对患者肝硬化程度进行分级;选取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联合肝固有动脉血流动力学评估肝硬化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135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按照Child-Pugh(CP)评分对患者肝硬化程度进行分级;选取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肝固有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并进行ARFI检查,测量肝实质硬度值(LS)。分析不同CP评分分级的LS值、PSV及R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S值与PSV、RI单用或联合应用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CP评分A、B、C三级患者的LS值、PSV及RI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C级>B级>A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P评分与LS值、PSV及RI均呈显著正相关(r=0.727、0.683、0.608,P值均<0.05)。LS值与PSV、RI联用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单个指标。结论:ARFI检测的LS值联合肝固有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对评估肝硬化程度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 固有动脉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血管瘤CT增强诊断分型与肝固有动脉直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娇 贾科峰 +1 位作者 于长路 李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6-380,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血供类型血管瘤的CT增强扫描影像学特点,并分析血供分型与肝固有动脉直径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经影像或临床明确诊断为肝海绵状血管瘤的111例患者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病灶动脉期强化特征分为高... 目的 探讨不同血供类型血管瘤的CT增强扫描影像学特点,并分析血供分型与肝固有动脉直径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经影像或临床明确诊断为肝海绵状血管瘤的111例患者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病灶动脉期强化特征分为高速灌注(出现中心填充趋势,呈斑片状、片状强化)、中速灌注(填充部分血窦,勾勒部分病灶边缘,表现为结节状、线状强化)和低速灌注(病灶边缘少许血窦填充,呈边缘点状强化)。测量患者肝固有动脉直径、病灶直径,分析血流灌注快慢与肝固有动脉直径、病灶直径的相关性。结果 入组111例病灶中,高速灌注57例,中速灌注18例,低速灌注36例。高速、中速灌注病灶的肝固有动脉直径均大于低速灌注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速、高速灌注病灶间肝固有动脉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高速、中速灌注病灶归为富血供,低速灌注病灶归为乏血供,两者间肝固有动脉直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为0.788,截断值为4.2 mm,灵敏度为77.3%,特异度为75.0%。高速、中速、低速灌注间病灶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增强扫描可显示肝血管瘤灌注特点,并可用于分析血供类型。肝固有动脉直径是肝血管瘤灌注的影响因素,测量其大小有助于肝血管瘤血供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瘤 血供分型 CT增强 固有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固有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1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潘强 韦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60-660,共1页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 固有动脉 尸体标本 动脉变异 文献报道 60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固有动脉变异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跃 李振中 +1 位作者 尹群生 朱丽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2-92,共1页
关键词 固有动脉变异 福尔马林固定 尸体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带蒂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皮肤缺损的临床观察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延琴 刘慧玲 牛志霞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100-101,共2页
目的 探讨微型带蒂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皮肤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采用心理干预、疼痛的评估、皮瓣血运的观察、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等。结果皮瓣外观及质地恢复好,手指功能满意等。结论该皮瓣创伤小、血供可靠、... 目的 探讨微型带蒂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皮肤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采用心理干预、疼痛的评估、皮瓣血运的观察、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等。结果皮瓣外观及质地恢复好,手指功能满意等。结论该皮瓣创伤小、血供可靠、手术简单,供区的功能损害较小,且围手术期严密观察和护理是确保患者皮瓣成活的关键,而有效预防血管危象则能为皮瓣生机的维持提供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 固有动脉 逆行岛状皮瓣 指端皮肤 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肝固有动脉变异1例
13
作者 李思涵 曹姗 +7 位作者 崔津榕 庞伊菲 吴佑龙 薛亚雄 张凤仙 刘环宇 秦向征 全贵红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0-500,共1页
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发现1例成年女性尸体双侧肝固有动脉合并胆囊动脉起点变异,现报道如下。标本的肝总动脉先后从左向右发出左肝固有动脉和右肝固有动脉后转向右下方续为胃十二指肠动脉(图1)。肝总动脉自腹腔干根部出发点31.5mm处发出... 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发现1例成年女性尸体双侧肝固有动脉合并胆囊动脉起点变异,现报道如下。标本的肝总动脉先后从左向右发出左肝固有动脉和右肝固有动脉后转向右下方续为胃十二指肠动脉(图1)。肝总动脉自腹腔干根部出发点31.5mm处发出左肝固有动脉,起始处直径10.1mm。左肝固有动脉距其根部10.5mm处发出左、中、右3个分支:左侧分支进入静脉韧带裂,起始处管径3.5mm;中间支进入肝圆韧带裂,起始处管径2.7mm;右侧分支穿过肝总管和肝门静脉形成的间隙后进入右半肝,起始处管径4.1mm,在走行4.7 mm处发一小分支进入尾状叶,起始处管径1.7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动脉 肝总动脉 胆囊动脉 肝圆韧带 肝总管 胃十二指肠动脉 成年女性 尾状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动脉皮支与指掌侧固有神经比邻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7
14
作者 李桂石 王增涛 +3 位作者 朱磊 梁友 李常辉 郝丽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为不带指固有神经的指动脉岛状皮瓣手术方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10侧尸体手标本,观测指掌侧固有动脉各皮支的起点、走行、外径、分布,皮支与指掌侧固有神经相对位置关系。结果:⑴在手指近节,指动脉皮支按与指固有神经的比邻... 目的:为不带指固有神经的指动脉岛状皮瓣手术方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10侧尸体手标本,观测指掌侧固有动脉各皮支的起点、走行、外径、分布,皮支与指掌侧固有神经相对位置关系。结果:⑴在手指近节,指动脉皮支按与指固有神经的比邻关系分为2型:①外侧优势型:皮支多行经神经外侧;②均势型:行经神经内、外侧的皮支数量均等。⑵在手指中节,指动脉皮支多从指固有神经外侧穿出。⑶在手指末节,两侧指固有动脉向中央靠拢并吻合成弓,发出的皮支多经神经内侧至皮肤。结论:⑴手指中节皮支多经神经外侧发出,在此处切取皮瓣时,应将神经向内侧分出,以免损伤皮支导致皮瓣血管障碍;⑵在手指近节切取指动脉皮瓣时,指固有神经从皮瓣内侧或外侧分离出皆可,但从内侧分离相对更安全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动脉 固有神经 外科皮瓣 应用解剖 位置关系 皮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拇指指背动脉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1
15
作者 周吉林 姜华东 张晓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3-334,共2页
目的 :为拇指动脉损毁或断指再植失败的病例提供第二条血供通路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新鲜成人手标本 40个 ,分别进行血管ABS灌注 ,血管造影 ,透明标本 ,显微解剖观察。结果 :拇指背动脉来自桡动脉的腕背段 ,起始处外径 (0 .7± 0 .2... 目的 :为拇指动脉损毁或断指再植失败的病例提供第二条血供通路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新鲜成人手标本 40个 ,分别进行血管ABS灌注 ,血管造影 ,透明标本 ,显微解剖观察。结果 :拇指背动脉来自桡动脉的腕背段 ,起始处外径 (0 .7± 0 .2 )mm (0 .5~ 1.2mm) ,部位恒定 ,出现率为 80 %。在拇指掌指关节处发出 2~ 3个分支 ,与拇指桡掌侧固有动脉及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之间在拇指近节指腹近侧形成环状吻合。结论 :拇指指背动脉可应用于拇指桡掌侧固有动脉和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损毁或断指再植失败的病例 ,为它们提供第二条血供通路 ,解决血管危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指背动脉 拇指挠掌侧固有动脉 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动脉背侧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16
作者 金光哲 巨积辉 +2 位作者 李雷 周荣 侯瑞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2-455,共4页
目的探讨指动脉背侧支皮瓣血管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经验。方法5侧成人新鲜上肢标本经动脉红色乳胶灌注并解剖,观察指动脉背侧支的起始处外径,走行距离及吻合支情况。1侧成人新鲜上肢标本经氧化铅灌注,分别于灌注后2、4h行X线片摄影... 目的探讨指动脉背侧支皮瓣血管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经验。方法5侧成人新鲜上肢标本经动脉红色乳胶灌注并解剖,观察指动脉背侧支的起始处外径,走行距离及吻合支情况。1侧成人新鲜上肢标本经氧化铅灌注,分别于灌注后2、4h行X线片摄影,观察指动脉背侧支走行、分布情况。临床上设计切取以指动脉背侧支为蒂的游离皮瓣修复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共6例6指。结果指动脉背侧支发出部位比较恒定,分别在近节指中段、近节中远1/3、中节中段及远指间关节平面,其中以近节中远1/3处的皮支发出最为恒定,起始处外径约为0.2mm。临床设计游离皮瓣6例6块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乒18月(平均12月),皮瓣血运、质地、弹性良好,外形美观,感觉恢复s3,对供区损伤小。结论指动脉背侧支解剖恒定,供血可靠,以指动脉背侧支为蒂的游离皮瓣修复指腹创面是一种理想的方法,临床上可依具体情况选择来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动脉 背侧支 外科皮瓣 修复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异肝动脉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侯燕红 崔爱玲 +3 位作者 刘学敏 李建斌 李明 曹靖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6-370,共5页
目的观察变异肝动脉的解剖学特点,为临床相关血管影像学检查、手术及介入治疗等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按常规方法解剖25例成人尸体标本,沿肝总动脉追踪、寻找肝固有动脉的分支并观察分布情况。结果本组肝固有动脉及其分支变异率为28%。... 目的观察变异肝动脉的解剖学特点,为临床相关血管影像学检查、手术及介入治疗等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按常规方法解剖25例成人尸体标本,沿肝总动脉追踪、寻找肝固有动脉的分支并观察分布情况。结果本组肝固有动脉及其分支变异率为28%。其中有2例属Hitta分型外的变异肝动脉,肝固有动脉右侧壁未见胃右动脉,而是在左侧壁发出1支动脉主干,远端分支分布于肝和胃,本文称为"肝胃动脉(HGA)";其中标本2从HGA主干后壁发出1分支,远端也分布于肝和胃,本文称为"肝胃副动脉"。结论本组2例起于肝固有动脉左侧壁的HGA,是胃小弯右侧的主要动脉来源,并有分支营养肝和胃的其他部位。此种变异补充了变异肝动脉的形态学资料,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动脉 变异肝动脉 肝胃动脉 胃右动脉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正常解剖及变异的DSA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吕朋华 王杰 +3 位作者 施海彬 冯耀良 陈惠珠 陈玉琴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374-377,共4页
目的研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肝动脉正常解剖及变异。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从1994年11月至2003年6月的1200份,常规腹腔动脉干造影和(或)选择性肝动脉造影DSA片,部分病例同时作肠系膜上动脉、胃左动脉等处的造影。结果873例(72.8%)患者... 目的研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肝动脉正常解剖及变异。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从1994年11月至2003年6月的1200份,常规腹腔动脉干造影和(或)选择性肝动脉造影DSA片,部分病例同时作肠系膜上动脉、胃左动脉等处的造影。结果873例(72.8%)患者具有正常的肝血管起源,156例(13.0%)患者存在变异的肝左动脉,120例(10.0%)患者存在变异的肝右动脉,而21例(1.8%)肝左及肝右动脉同时存在变异。1200例患者中肝总动脉起源于腹腔动脉干者1170例(97.5%);肝固有动脉有92.0%系肝总动脉的直接延续;肝右动脉大多数发自肝固有动脉(89.8%);肝中动脉的变异较大,发自肝左动脉较多(62.2%);肝左动脉可直接发自肝固有动脉(44.6%),也可来源于肝右动脉(30.2%)或其他动脉(25.2%)。结论DSA了解肝动脉的解剖变异对指导肝脏疾病的介入治疗以及肝脏外科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解剖 变异及异常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选择性肝动脉造影 解剖变异 正常解剖 固有动脉 2003年6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拇、示指动脉的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业辉 李少华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3-385,共3页
目的:对拇指、示指的血供来源进行分型,为手外科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78例手部动脉铸型标本上观察拇指、示指主要动脉的来源。结果:根据拇指、示指血液供应的主要来源将其分为3型:I型(拇主要动脉型)主要由拇主要动脉分支营养拇指、... 目的:对拇指、示指的血供来源进行分型,为手外科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78例手部动脉铸型标本上观察拇指、示指主要动脉的来源。结果:根据拇指、示指血液供应的主要来源将其分为3型:I型(拇主要动脉型)主要由拇主要动脉分支营养拇指、示指。根据示指桡掌侧固有动脉的来源,又将其分为3个亚型(掌浅弓型、掌深弓型、掌浅、深弓型),掌浅弓型:示指桡掌侧固有动脉从掌浅弓发出,占总数的52.56%(41例,左22例,右19例);掌深弓型:示指桡掌侧固有动脉从掌深弓发出,占总数的30.77%(24例,左8例,右16例);掌浅、深弓型:示指桡掌侧固有动脉由掌浅弓和掌深弓共同发出,占总数的5.13%(4例,左3例,右1例)。II型(桡动脉掌浅支型)主要由桡动脉掌浅支分支营养拇指、示指,占总数的8.97%(7例,左5例,右2例)。III型(指掌侧总动脉型)主要由指掌侧总动脉分支营养拇指、示指,占总数的2.56%(2例,右2例)。结论:根据拇指、示指血液供应来源不同分为拇主要动脉型、桡动脉掌浅支型和指掌侧总动脉型。其中拇主要动脉型又分为掌浅弓型、掌深弓型和掌浅、深弓型三种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示指 指掌侧固有动脉 血管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口掌侧动脉背侧穿支蒂跨区供血皮瓣的解剖基础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田佺 胡德庆 +2 位作者 林海青 温福利 薛来恩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虎口掌侧动脉背侧穿支形态学特征,为虎口掌侧动脉背侧穿支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用3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尸手标本,通过巨微解剖、血管铸型等方法,重点观测:①虎口背侧营养血管的起源、走行与分布;②虎口掌侧动脉背侧穿... 目的探讨虎口掌侧动脉背侧穿支形态学特征,为虎口掌侧动脉背侧穿支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用3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尸手标本,通过巨微解剖、血管铸型等方法,重点观测:①虎口背侧营养血管的起源、走行与分布;②虎口掌侧动脉背侧穿支与虎口背侧血管的吻合特点。另1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新鲜标本进行摹拟手术设计。结果虎口背侧血供属多源性,由虎口掌侧动脉(示指桡掌侧固有动脉、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背侧穿支和虎口背侧动脉(第1掌背动脉)分支供养。①第1掌背动脉恒定起自桡动脉,走行于第1掌骨间隙,分出桡侧、尺侧和中间3个终支,有桡神经浅支发出的同名指背皮神经伴行;②虎口掌侧动脉向虎口背侧发出尺侧、中间和桡侧穿支,与第1掌背动脉分支形成恒定的吻合,营养虎口背侧皮肤。结论以虎口掌侧动脉背侧穿支为蒂,可形成跨区域供血虎口背侧皮瓣转位修复示指近侧段、鱼际部和拇指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指桡掌侧固有动脉 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 第1掌背动脉 穿支皮瓣 虎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