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金属碳酸盐改性固态胺吸附剂捕集空气中CO_(2)
1
作者
王轶隽
王禹轩
+2 位作者
刘逸航
李新令
黄震
《化工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7,共9页
以SBA-15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金属碳酸盐负载、聚乙烯亚胺(PEI)功能化的复合吸附剂,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金属碳酸盐类型及负载量、PEI负载量对吸附剂吸附CO_(2)性能的影响,评价了复合吸附剂的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在K_(2...
以SBA-15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金属碳酸盐负载、聚乙烯亚胺(PEI)功能化的复合吸附剂,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金属碳酸盐类型及负载量、PEI负载量对吸附剂吸附CO_(2)性能的影响,评价了复合吸附剂的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在K_(2)CO_(3)负载量(w)5%、PEI负载量(w)50%的条件下制得的K_(5)P_(50)SBA吸附剂对CO_(2)的吸附性能最佳,在温度35℃、CO_(2)体积分数400×10^(-6)、气体流量100 mL/min的条件下吸附180 min后,K_(5)P_(50)SBA对CO_(2)的吸附量为1.92 mmol/g;在SBA-15上负载适量K_(2)CO_(3)有利于扩大吸附剂的孔径,加速CO_(2)在吸附剂内部的扩散,K_(2)CO_(3)表面的碱性位点能够与PEI发生协同作用,增加对CO_(2)的吸附量;K_(5)P_(50)SBA经100次循环使用后,吸附量降低至1.61 mmol/g,降幅9.03%,表现出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气捕集
固态胺吸附剂
金属碳酸盐改性
吸附
-解吸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赤泥基固态胺吸附剂吸附CO_(2)性能研究
2
作者
梁文俊
张艳
+2 位作者
杨岚
刘佳
孙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33-1739,共7页
以铝工业固废赤泥(RM)为原料,采用酸碱对其改性后作为载体通过湿浸渍法负载四乙烯五胺(TEPA),制备了一种低成本RM基固态胺吸附剂(TEPA-MRM)。利用TG、SEM、N_(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TEPA-MRM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条件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
以铝工业固废赤泥(RM)为原料,采用酸碱对其改性后作为载体通过湿浸渍法负载四乙烯五胺(TEPA),制备了一种低成本RM基固态胺吸附剂(TEPA-MRM)。利用TG、SEM、N_(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TEPA-MRM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条件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碱预处理使RM的孔结构改善,有利于有机胺的负载。制备TEPA-MRM适宜的条件为:干燥温度60℃、预处理温度100℃、TEPA负载量20%(w)、吸附温度70℃,在上述条件下,TEPA-MRM对CO_(2)的吸附量为13.25 mg/g,相比改性RM提高了近15倍。经8次吸附-脱附循环后,TEPA-MRM吸附量仅下降18.3%。实现了CO_(2)捕集和工业固废RM资源化利用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固态胺吸附剂
改性
CO_(2)
吸附
活性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粉煤灰制备吸附剂捕集CO_(2)的研究
被引量:
19
3
作者
张中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27-1233,共7页
利用粉煤灰为原料,制备2大类可用于烟气中CO_(2)捕集的吸附剂。一类是沸石分子筛类吸附剂,利用水热合成法得到A型、X型等沸石分子筛吸附剂。一类是利用粉煤灰制备出适合的多孔载体,使用浸渍法得到固态胺类吸附剂。沸石分子筛对于CO_(2)...
利用粉煤灰为原料,制备2大类可用于烟气中CO_(2)捕集的吸附剂。一类是沸石分子筛类吸附剂,利用水热合成法得到A型、X型等沸石分子筛吸附剂。一类是利用粉煤灰制备出适合的多孔载体,使用浸渍法得到固态胺类吸附剂。沸石分子筛对于CO_(2)主要是物理吸附,吸附容量169~223 mg/g,固态胺吸附剂是利用胺基与CO_(2)结合介于物理与化学吸附之间,吸附容量108~189 mg/g。实现将粉煤灰以废治废,即可以缓解粉煤灰对环境的影响,也能够实现碳减排,对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
粉煤灰
沸石分子筛
固态胺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浓度CO_2捕集斜向紧凑微型流化床的设计及性能
4
作者
李晓飞
王雷
+1 位作者
贾磊
蔡文剑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0-775,共6页
为高效节能地利用固体吸附剂进行低浓度CO_2捕集,提出了一种低压降和高吸附剂利用率的新型斜向紧凑微型流化床(OCMFB)反应器.通过CO_2捕集实验,对OCMFB反应器与径向流固定床(RFFB)反应器、径向吸附器(RA)和流化床(FB)反应器的性能进行...
为高效节能地利用固体吸附剂进行低浓度CO_2捕集,提出了一种低压降和高吸附剂利用率的新型斜向紧凑微型流化床(OCMFB)反应器.通过CO_2捕集实验,对OCMFB反应器与径向流固定床(RFFB)反应器、径向吸附器(RA)和流化床(FB)反应器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与RFFB,RA和FB反应器相比,OCMFB反应器床道流化性和低进气速度的优势使压降最大降幅分别达到60%,56%和63%,CO_2穿透吸附时间分别增加了42%,35%和8%,饱和时间分别缩短24%,20%和15%;经过10次CO_2捕集循环后,OCMFB反应器与RFFB和RA反应器相比,吸附剂磨损基本相当,与FB反应器相比,吸附剂磨损明显减小;OCMFB反应器表现出比RFFB,RA和FB反应器更稳定的CO_2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捕集
固态胺吸附剂
径向流固定床
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属碳酸盐改性固态胺吸附剂捕集空气中CO_(2)
1
作者
王轶隽
王禹轩
刘逸航
李新令
黄震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智慧能源创新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化工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7,共9页
基金
上海市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可再生合成燃料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文摘
以SBA-15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金属碳酸盐负载、聚乙烯亚胺(PEI)功能化的复合吸附剂,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金属碳酸盐类型及负载量、PEI负载量对吸附剂吸附CO_(2)性能的影响,评价了复合吸附剂的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在K_(2)CO_(3)负载量(w)5%、PEI负载量(w)50%的条件下制得的K_(5)P_(50)SBA吸附剂对CO_(2)的吸附性能最佳,在温度35℃、CO_(2)体积分数400×10^(-6)、气体流量100 mL/min的条件下吸附180 min后,K_(5)P_(50)SBA对CO_(2)的吸附量为1.92 mmol/g;在SBA-15上负载适量K_(2)CO_(3)有利于扩大吸附剂的孔径,加速CO_(2)在吸附剂内部的扩散,K_(2)CO_(3)表面的碱性位点能够与PEI发生协同作用,增加对CO_(2)的吸附量;K_(5)P_(50)SBA经100次循环使用后,吸附量降低至1.61 mmol/g,降幅9.03%,表现出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关键词
直接空气捕集
固态胺吸附剂
金属碳酸盐改性
吸附
-解吸循环
Keywords
direct air capture
solid amine adsorbent
metal carbonate modification
adsorption-desorption cycle
分类号
X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赤泥基固态胺吸附剂吸附CO_(2)性能研究
2
作者
梁文俊
张艳
杨岚
刘佳
孙莉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出处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33-1739,共7页
文摘
以铝工业固废赤泥(RM)为原料,采用酸碱对其改性后作为载体通过湿浸渍法负载四乙烯五胺(TEPA),制备了一种低成本RM基固态胺吸附剂(TEPA-MRM)。利用TG、SEM、N_(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TEPA-MRM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条件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碱预处理使RM的孔结构改善,有利于有机胺的负载。制备TEPA-MRM适宜的条件为:干燥温度60℃、预处理温度100℃、TEPA负载量20%(w)、吸附温度70℃,在上述条件下,TEPA-MRM对CO_(2)的吸附量为13.25 mg/g,相比改性RM提高了近15倍。经8次吸附-脱附循环后,TEPA-MRM吸附量仅下降18.3%。实现了CO_(2)捕集和工业固废RM资源化利用的双重目标。
关键词
赤泥
固态胺吸附剂
改性
CO_(2)
吸附
活性
循环稳定性
Keywords
red mud
solid amine adsorbent
modification
CO_(2)adsorption activity
cyclic stability
分类号
TQ424.2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粉煤灰制备吸附剂捕集CO_(2)的研究
被引量:
19
3
作者
张中华
机构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27-123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1407005)。
文摘
利用粉煤灰为原料,制备2大类可用于烟气中CO_(2)捕集的吸附剂。一类是沸石分子筛类吸附剂,利用水热合成法得到A型、X型等沸石分子筛吸附剂。一类是利用粉煤灰制备出适合的多孔载体,使用浸渍法得到固态胺类吸附剂。沸石分子筛对于CO_(2)主要是物理吸附,吸附容量169~223 mg/g,固态胺吸附剂是利用胺基与CO_(2)结合介于物理与化学吸附之间,吸附容量108~189 mg/g。实现将粉煤灰以废治废,即可以缓解粉煤灰对环境的影响,也能够实现碳减排,对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有利。
关键词
碳捕集
粉煤灰
沸石分子筛
固态胺吸附剂
Keywords
CO_(2)capture
fly ash
zeolites
solid amine sorbents
分类号
TQ534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浓度CO_2捕集斜向紧凑微型流化床的设计及性能
4
作者
李晓飞
王雷
贾磊
蔡文剑
机构
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洋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0-775,共6页
基金
山东大学交叉学科培育计划资助项目(2014JC022)
文摘
为高效节能地利用固体吸附剂进行低浓度CO_2捕集,提出了一种低压降和高吸附剂利用率的新型斜向紧凑微型流化床(OCMFB)反应器.通过CO_2捕集实验,对OCMFB反应器与径向流固定床(RFFB)反应器、径向吸附器(RA)和流化床(FB)反应器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与RFFB,RA和FB反应器相比,OCMFB反应器床道流化性和低进气速度的优势使压降最大降幅分别达到60%,56%和63%,CO_2穿透吸附时间分别增加了42%,35%和8%,饱和时间分别缩短24%,20%和15%;经过10次CO_2捕集循环后,OCMFB反应器与RFFB和RA反应器相比,吸附剂磨损基本相当,与FB反应器相比,吸附剂磨损明显减小;OCMFB反应器表现出比RFFB,RA和FB反应器更稳定的CO_2吸附性能.
关键词
CO2捕集
固态胺吸附剂
径向流固定床
流化床
Keywords
CO2 capture
solid amine sorbents
radial flowfixed-bed
fluidized bed
分类号
TQ127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金属碳酸盐改性固态胺吸附剂捕集空气中CO_(2)
王轶隽
王禹轩
刘逸航
李新令
黄震
《化工环保》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赤泥基固态胺吸附剂吸附CO_(2)性能研究
梁文俊
张艳
杨岚
刘佳
孙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粉煤灰制备吸附剂捕集CO_(2)的研究
张中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低浓度CO_2捕集斜向紧凑微型流化床的设计及性能
李晓飞
王雷
贾磊
蔡文剑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