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态单离子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马俊涛 梁美霞 +4 位作者 李洪武 张翠芬 刘玉文 李小龙 黄玉东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85-592,共8页
综述了用于锂金属聚合物电池中固态单离子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从均聚、共聚、共混、杂原子链及单阴离子型聚合物电解质等方面对不同体系的组成与性质进行了概述,并对该类电解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固态单离子聚合物电解质 锂金属聚合物电池 均聚体系 共聚体系 共混体系 杂原子链聚合物体系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碳酸酯基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
2
作者 陈泽华 杜丽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1-455,共5页
聚合物电解质的分子结构设计可实现更高的离子电导率和更好的电化学性能。通过原位紫外光聚合,制备具有电解质/电极一体式结构的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FEMA)改性碳酸乙烯亚乙酯(VEC)的氟化碳酸酯基准固态电解质(QSE),室温离子电导率为1.2... 聚合物电解质的分子结构设计可实现更高的离子电导率和更好的电化学性能。通过原位紫外光聚合,制备具有电解质/电极一体式结构的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FEMA)改性碳酸乙烯亚乙酯(VEC)的氟化碳酸酯基准固态电解质(QSE),室温离子电导率为1.24 mS/cm,具有2.0~4.5 V的电化学窗口,与锂负极的兼容性良好。在2.5~4.0 V对Li|LiFePO_(4)电池进行测试:室温下,0.5 C最大放比容量为166.0 mAh/g,第100次循环的容量保持率为86.3%;60℃下,1.0 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3.8 mAh/g,第100次循环的容量保持率为8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固态电池 电解质 酯基电解质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原位紫外光聚合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二氧化硅改性聚环氧乙烷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用于增强锂离子电池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罗志洪 石雁 +5 位作者 安金钰 郑德一 李龙 欧阳全胜 石斌 邵姣婧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5-1014,共10页
通过改性由酸蚀二维蛭石制备的二维二氧化硅,得到带正电荷的二维介孔二氧化硅(PSN+)纳米片,并将PSN+用作聚环氧乙烷(PEO)基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s)的填料。由于PSN+具有丰富的正电荷,PSN^(+)与锂盐解离的阴离子能够有效结合,从而促进锂... 通过改性由酸蚀二维蛭石制备的二维二氧化硅,得到带正电荷的二维介孔二氧化硅(PSN+)纳米片,并将PSN+用作聚环氧乙烷(PEO)基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s)的填料。由于PSN+具有丰富的正电荷,PSN^(+)与锂盐解离的阴离子能够有效结合,从而促进锂离子的运输,获得较好的锂离子转移数。在50℃时,基于PSN^(+)的SPEs表现出较高的离子电导率(7.5×10^(-5)S·cm^(-1)),锂离子迁移数为0.30,稳定电压窗为4.41 V。因此,组装后的LiFePO_(4)锂电池在50℃、0.2C下具有优异的初始放电比容量(155.7 m Ah·g^(-1)),在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填料 二维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离子导体型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艳妮 张乾 +2 位作者 张琦 赵晋源 杜亚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1-181,共11页
研发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更长循环寿命和更高安全性的固态锂电池,是近几年为下一代电池设定的主要目标之一。传统液态电解质存在易燃、易泄露等缺陷,限制了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聚合物电解质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兼具高可加工性、... 研发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更长循环寿命和更高安全性的固态锂电池,是近几年为下一代电池设定的主要目标之一。传统液态电解质存在易燃、易泄露等缺陷,限制了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聚合物电解质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兼具高可加工性、高柔韧性、低可燃性以及宽电化学窗口等优势,有望替代液态电解质,并在下一代高能量密度储能装置中极具应用潜能。与传统双离子导体聚合物电解质(DICPEs)相比,单离子导体型聚合物电解质(SICPEs)具有高的离子迁移数(tLi+接近1),可有效避免浓差极化的形成,抑制锂枝晶生长。文中总结了近几年SICPEs体系的研究进展,梳理了合成方法、分子结构设计,分析了当前单离子导体体系的主要挑战,并对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锂离子电池用单离子导体的研究提供技术创新方面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 离子导体 离子电导率 离子迁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EPA聚合物凝胶电解质的准固态钠离子电池
5
作者 孔剑锋 黄杰成 +2 位作者 刘兆林 林存生 王治宇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31-1338,共8页
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由于使用价格低廉且钠资源储量丰富,在实现低成本、规模化储能方面极具优势与市场竞争力。但高度易燃、易泄漏的液态电解液使常规钠离子电池在破损、短路、热失控等情况下存在安全隐患,并且液态电解液较低... 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由于使用价格低廉且钠资源储量丰富,在实现低成本、规模化储能方面极具优势与市场竞争力。但高度易燃、易泄漏的液态电解液使常规钠离子电池在破损、短路、热失控等情况下存在安全隐患,并且液态电解液较低的电化学稳定性也制约了钠离子电池应用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原位热聚合方法,基于二季戊四醇戊-/己-丙烯酸(DPEPA)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了离子电导率为1.97mS·cm^(–1),钠离子迁移数为0.66,且具有宽电化学稳定窗口的高性能聚合物凝胶电解质。研究发现DPEPA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能级低于碳酸乙烯酯(EC)与碳酸二乙酯(DEC)溶剂,可与NaPF_6在负极表面共同优先分解形成稳定的有机–无机复合固体电解质界面膜,抑制电解液溶剂分解。在此电解质中匹配Na(Ni_(1/3)Fe_(1/3)Mn_(1/3))O_(2)(NFM)正极与硬碳(HC)负极,构建的准固态钠离子全电池在120 mA·g^(–1)电流密度下稳定循环300次后,容量保持率达92%,并在20~80℃温度区间具有99~120 mAh·g^(–1)的比容量。利用原位X射线衍射仪揭示了NFM正极的高度结构可逆储钠机制与Na^(+)在HC负极中的“吸附-填孔”存储机制。研究表明引入含有低LUMO能级聚合物的凝胶电解质是在增强电池安全性的同时,提升固态钠离子电池电化学稳定性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固态电池 聚合物凝胶电解质 原位热驱动自由基聚合 储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离子液体复合PEO制备高性能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6
作者 徐祖婧 赵相峰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2-1178,共7页
用化学共沉淀法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因其独特的安全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聚环氧乙烷(PEO)为基体,通过引入聚离子液体(PIL),制备了一种新型SPE(PIL@PEO SPE)。通过将PIL穿插于PEO链段中,有效降低了PEO的结晶度,提高了SPE的离子... 用化学共沉淀法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因其独特的安全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聚环氧乙烷(PEO)为基体,通过引入聚离子液体(PIL),制备了一种新型SPE(PIL@PEO SPE)。通过将PIL穿插于PEO链段中,有效降低了PEO的结晶度,提高了SPE的离子电导率(6.63×10^(-4)S/cm)。由其制备的固态电池在0.5C,60℃时,Li/LiFePO4电池首次放电容量高达147.6 mAh/g,经过长达300圈充放电循环,容量保留率仍然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离子液体 聚氧化乙烯 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离子固态聚合物锂离子电解质膜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崔尧 尹雷 +1 位作者 余晴春 蒋峰景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8-701,共4页
将锂化后的Nafion树脂与聚乙二醇二甲醚按不同比例共混涂膜,制备得到新的固态单一离子聚合物锂离子电解质膜,并对该电解质膜的热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微观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等进行了测试和分析。TGA测试表明该电解质膜在250℃以下具有... 将锂化后的Nafion树脂与聚乙二醇二甲醚按不同比例共混涂膜,制备得到新的固态单一离子聚合物锂离子电解质膜,并对该电解质膜的热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微观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等进行了测试和分析。TGA测试表明该电解质膜在250℃以下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拉伸强度最大可达到4.25 MPa;当EO/Li+为20时,电解质膜的锂离子电导率可分别达到2.16×10-5 S/cm(40℃)和4.26×10-4S/cm(100℃);此外,该电解质膜的锂离子迁移数大于0.9,接近于单一锂离子导体。所制备的电解质膜有望在中高温锂电池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离子导体 离子电导率 离子迁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基电解质在低温固态锂电池中的应用与挑战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宇豪 李志勇 郭新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43-2258,共16页
由于其良好的柔韧性、与电极兼容性好、易加工等特点,聚合物基电解质在固态锂电池中极具应用前景。聚合物基固态电池可在室温下稳定工作,在低温下(≤0℃),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降低和缓慢的锂离子传输动力学导致电池极化增大,放电... 由于其良好的柔韧性、与电极兼容性好、易加工等特点,聚合物基电解质在固态锂电池中极具应用前景。聚合物基固态电池可在室温下稳定工作,在低温下(≤0℃),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降低和缓慢的锂离子传输动力学导致电池极化增大,放电容量急剧衰减,且低温下枝晶生长更加严重,极大限制了固态电池在低温环境中的应用。本文通过对近期相关文献进行探讨,首先介绍了聚合物基电解质在低温下应用面临的挑战和局限,接着阐述了聚合物基电解质的离子传导机制,通过实例重点阐述了低温聚合物基电解质的设计策略及应用,包括添加无机/有机填料、引入液体塑化剂、分子结构工程等优化聚合物基电解质体相离子传导的方法,以及原位聚合和构建良好的固体电解质界面/正极电解质界面等优化聚合物基电解质和电极间界面离子传输的方法。最后,评估并展望了低温聚合物基电解质的传输机制、设计原则、制备方法的不足及创新。本文有望促进聚合物基电解质及其固态锂电池在低温下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 低温 离子传导 固态锂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为基的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离子导电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书廷 陈红军 +1 位作者 贾俊华 尹艳红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5-187,共3页
制备了聚偏氟乙烯 (PVDF) 锂盐 增塑剂聚合物固态电解质 ,并测定了该类电解质的电导率 ,结果表明 :以聚偏氟乙烯为基的凝胶电解质的室温电导率超过了 10 -3 S·cm-1,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服从VTF方程。并对该电解质进行了红外、扫... 制备了聚偏氟乙烯 (PVDF) 锂盐 增塑剂聚合物固态电解质 ,并测定了该类电解质的电导率 ,结果表明 :以聚偏氟乙烯为基的凝胶电解质的室温电导率超过了 10 -3 S·cm-1,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服从VTF方程。并对该电解质进行了红外、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 ,发现了一个新相 ,并证实了在聚偏氟乙烯、锂盐、增塑剂三者之间共存的相互作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 聚偏氟乙烯 聚合物固态电解质 制备 结构 性能 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用PEO基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赵旭东 朱文 +1 位作者 李镜人 贾迎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17,44,共6页
锂离子电池作为重要的能量储存元件在消费类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存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传统液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受到能量密度低、安全性差等诸多缺陷的限制,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质制备新型固态锂离子电池目前... 锂离子电池作为重要的能量储存元件在消费类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存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传统液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受到能量密度低、安全性差等诸多缺陷的限制,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质制备新型固态锂离子电池目前备受关注。PEO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由于其设计简单、易于制造、使用安全等优点已被认为是替代传统液体电解质的首选。介绍了当前PEO基聚合物电解质的主要研究种类、特点和性能;阐述了锂离子在PEO基聚合物电解质中的导电机制;分析了与PEO络合的锂盐种类对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种改善PEO基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措施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离子电池 PEO 聚合物电解质 固态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锂离子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及高温电化学性能研究
11
作者 张锦芳 王媛媛 +2 位作者 刘荣 张根廷 李晓峰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75-3179,3205,共6页
以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PEGMEM)为PEO基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接枝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AMPS)单体,并用氢氧化锂溶液进行锂化反应,最后得PEGMEM-co-AMPS-Li单离子聚合物固态电解质。PEGMEM为锂离子提供迁移路径,接枝单... 以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PEGMEM)为PEO基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接枝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AMPS)单体,并用氢氧化锂溶液进行锂化反应,最后得PEGMEM-co-AMPS-Li单离子聚合物固态电解质。PEGMEM为锂离子提供迁移路径,接枝单体AMPS可有效抑制PEGMEM中氧乙烯(EO)链段的结晶,同时将锂离子引入到共聚物中形成单离子电解质。该电解质具有良好的锂离子迁移数和电化学窗口,且与正负电极接触表现出良好的界面相容性,展现了高性能单离子聚合物电解质在提升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及倍率循环稳定性上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导体 聚合物电解质 固态电解质 电化学性能 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固态钠离子电池用聚氧化乙烯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付雪连 李玉超 +3 位作者 战艳虎 王双双 廖成竹 卢周广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7-184,共8页
钠离子电池用聚氧化乙烯(PEO)基固态电解质较有机液态电解液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柔韧性和稳定性,是最有发展前景的下一代电池技术。然而,PEO存在室温下易结晶,离子电导率低,成膜力学性能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广泛应用。文... 钠离子电池用聚氧化乙烯(PEO)基固态电解质较有机液态电解液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柔韧性和稳定性,是最有发展前景的下一代电池技术。然而,PEO存在室温下易结晶,离子电导率低,成膜力学性能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广泛应用。文中从钠盐选择和PEO基体改性两方面综述了钠离子电池用PEO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在改善其离子电导率、电化学窗口和离子迁移数等性能方面的研究,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氧化乙烯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离子电池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13
作者 王洪 谢文峰 郭春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3-36,共4页
用全氟醚作为增塑剂对PEO改性,并与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复合,制备了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采用SEM、交流阻抗、稳态电流法及恒电流恒电压充放电等对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m(PFPE)∶m(PEO)=0.6的固态聚合... 用全氟醚作为增塑剂对PEO改性,并与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复合,制备了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采用SEM、交流阻抗、稳态电流法及恒电流恒电压充放电等对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m(PFPE)∶m(PEO)=0.6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电导率30℃时为2.6×10-3 S·cm-1,同条件下电解质溶液电导为8.2×10-3 S·cm-1,二者处于同一个数量级;随PFPE的量增加,锂离子的迁移数增大;与液态电解质电池相比,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制成的电池具有更好的循环容量保持特性,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电池500次循环的容量保持率在88.1%,液态电解质电池循环容量保持率在64.5%左右;固态聚合电解质有很优异的耐高温安全性,在130℃和150℃下经1~2h热箱试验,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制作的锂离子电池没出现明显体积变化,而相同条件下的液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已发生爆裂或起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离子电池 PEO PF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复合体系改性PEO制备新型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相峰 陈前林 郭妤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41-5146,共6页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因其独特的安全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此,以新型聚离子液体(PIL)/离子液体(IL)共混改性聚环氧乙烷(PEO),制备了一种PEO基高性能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利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TG)方法探究了样品的晶体结构和...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因其独特的安全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此,以新型聚离子液体(PIL)/离子液体(IL)共混改性聚环氧乙烷(PEO),制备了一种PEO基高性能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利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TG)方法探究了样品的晶体结构和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PIL/IL的引入,显著降低了结晶度,同时表现出较高的热稳定性(320℃)。通过电化学阻抗(EIS)、线性扫描伏安(LSV)等方法研究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结晶度的降低显著地提高了离子电导率(2.27×10^(-4) S·cm^(-1),40℃)和锂离子迁移数(0.3,40℃),同时由于咪唑环C(2)位上的质子氢被烷基取代,提高了电化学窗口(4.8 V)。通过组装LiFePO_(4)/Li全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发现其稳定放电容量高达150 mAh·g^(-1),10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保持不变,库伦效率保持在99%以上,展现出较高的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离子液体 离子液体 聚环氧乙烷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离子导体聚合物电解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旭尧 刘姝伶 +1 位作者 闫晓丹 张灵志 《新能源进展》 2020年第5期402-412,共11页
聚合物电解质能够避免传统液态电解液漏液的隐患,抑制锂枝晶的生长,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单离子导体是一类锂离子迁移数接近1的聚合物电解质,能有效避免阴离子移动产生浓差极化,降低内部阻抗,从而提高锂电池的容量以及循环性能,成为近... 聚合物电解质能够避免传统液态电解液漏液的隐患,抑制锂枝晶的生长,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单离子导体是一类锂离子迁移数接近1的聚合物电解质,能有效避免阴离子移动产生浓差极化,降低内部阻抗,从而提高锂电池的容量以及循环性能,成为近年来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单离子导体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尤其关注离子电导率和锂离子迁移数较高的体系,并探讨了单离子导体聚合物电解质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聚合物电解质 离子导体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用离子塑性晶体-离子液体聚合物全固态电解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凯华 廖柱 +2 位作者 黎雪松 章正熙 杨立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8年第6期1113-1119,共7页
离子塑性晶体作为一类新型的固态电解质材料,近年来受到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本文合成了一种新型离子塑性晶体:N,N-二甲基吡咯双氟磺酰亚胺(P11FSI),并将其与吡咯阳离子离子液体聚合物-聚二甲基二烯丙基铵双氟磺酰亚胺(PILFSI)和锂盐(Li... 离子塑性晶体作为一类新型的固态电解质材料,近年来受到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本文合成了一种新型离子塑性晶体:N,N-二甲基吡咯双氟磺酰亚胺(P11FSI),并将其与吡咯阳离子离子液体聚合物-聚二甲基二烯丙基铵双氟磺酰亚胺(PILFSI)和锂盐(LiFSI)复合制备了P_(11)FSI-PILFSI-LiFSI全固态电解质。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阻抗测试、线性扫描伏安法及对称锂电池测试等一系列表征技术对全固态电解质的热性能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所制备的电解质膜具有好的柔韧性和热稳定性,高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化学稳定性,以及与金属锂良好的界面相容性。将全固态电解质应用于Li/LiFePO_4电池中,在50℃、0.2 C充放电倍率时,电池放电比容量在60次循环后仍可达151.1 mA·h/g,容量保持率为96.8%;且在0.5 C、1.0 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仍然高达138.1mA·h/g和128.1mA·h/g,展现出高的放电比容量,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有望应用于全固态锂离子电池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塑性晶体 离子液体聚合物 固态电解质 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HFP基凝胶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合成与锂离子电池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如亮 高兴远 +1 位作者 尹伟 杨乃涛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77-2081,共5页
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被认为是解决锂电安全性问题的一种有前途的固态电解质。然而,目前报道的是凝胶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由于含有大量易燃物质,安全性仍然无法保证。因此,本文合成制备基于PVDF-HFP的新型凝胶... 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被认为是解决锂电安全性问题的一种有前途的固态电解质。然而,目前报道的是凝胶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由于含有大量易燃物质,安全性仍然无法保证。因此,本文合成制备基于PVDF-HFP的新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使用丁二腈(SN)作为塑化剂,双三氟甲基磺酰胺亚锂(LiTFSI)作为锂盐,利用热交联法原位制备了高热稳定性的新型凝胶固态聚合物电解质(GSPE)。优化后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在25℃时可高达3.7×10^(−3)S/cm,电化学窗口室温下可达4.5 V。此外,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与电极具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组装的磷酸铁锂电池在1 C下循环80次,容量保持率为89%。本项研究工作展示了高性能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对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与安全性具有较大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凝胶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PVDF-HFP 塑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基镁离子固态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费贵强 孙丽丽 +1 位作者 舒珂维 王海花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5-235,共11页
镁离子电池因其比容量高、资源丰富、环境友好、安全性高(无枝晶)等优势,在储能电池领域脱颖而出。然而,镁金属负极在液态电解质中易钝化,导致其电化学性能不佳。因此,开发高效适用的固态电解质对实现高性能、实用化镁离子电池至关重要... 镁离子电池因其比容量高、资源丰富、环境友好、安全性高(无枝晶)等优势,在储能电池领域脱颖而出。然而,镁金属负极在液态电解质中易钝化,导致其电化学性能不佳。因此,开发高效适用的固态电解质对实现高性能、实用化镁离子电池至关重要。聚合物电解质具有优异的机械稳定性、电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且离子电导率高、成本低。但镁离子较高的电荷密度和较强的溶剂化作用限制了其在固态电解质中的解离与扩散。从纯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复合聚合物电解质3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聚合物基镁离子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对解决镁金属负极钝化效应的贡献及其应用研究进展,指出聚合物基镁离子固态电解质当前面临的挑战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固态电解质 聚合物固态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用PEO改性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兴文 廖松义 +2 位作者 刘荣涛 刘屹东 闵永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018-9023,共6页
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不断的发展,其核心部件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固态电池可避免使用安全系数较差的有机液态电解液及易燃的聚烯烃隔膜,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等特征,因而被称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 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不断的发展,其核心部件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固态电池可避免使用安全系数较差的有机液态电解液及易燃的聚烯烃隔膜,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等特征,因而被称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的核心技术在于开发离子电导率高、不易燃、强韧性好、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固态电解质,其中PEO基聚合物电解质属于新型固态电解质中的一种。概述了PEO基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并对PEO基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固态电解质 结晶度 离子电导率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间相互作用对复合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影响机制
20
作者 吴浩 陈卫星 +5 位作者 杨晶晶 刘誉蔚 蔡力帆 曹倩 扈琳 李虎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5-153,共9页
以聚氧化乙烯(PEO)为基体、埃洛石纳米管(HNTs)为填料,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系列聚氧化乙烯/高氯酸锂/埃洛石(PEO/LiClO4/HNTs)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系统研究了HNTs经表面改性前后对PEO结晶性能、锂盐解离度及离子电导率的影响机制。透射... 以聚氧化乙烯(PEO)为基体、埃洛石纳米管(HNTs)为填料,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系列聚氧化乙烯/高氯酸锂/埃洛石(PEO/LiClO4/HNTs)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系统研究了HNTs经表面改性前后对PEO结晶性能、锂盐解离度及离子电导率的影响机制。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比表面积表征结果表明,HNTs经硫酸处理后(A-HNTs),可在保持纳米管形貌的基础上使其比表面积从33.15 m^(2)/g增加到104.73 m^(2)/g;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结果表明,HNTs经表面改性处理,可增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降低PEO的结晶度;光学显微镜结果证明,HNTs的加入可使PEO球晶尺寸减小,表面改性处理可进一步使PEO结晶细化;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离子电导率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对HNTs纳米管表面基团的控制,可以提高LiClO4解离程度,获得的电解质膜在40℃的离子电导率高达1.35×10^(-4) 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洛石纳米管 聚氧化乙烯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表面改性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