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形物浓度对高盐稀态酱油滋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姚玉静 陈嘉辉 尹文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3-138,共6页
为了考察不同固形物浓度发酵(30%、33%、37%、41%)对高盐稀态酱油滋味物质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固形物浓度发酵过程中酱油氨基酸态氮、总氮、还原糖、总酸、游离氨基酸组成和肽分子量分布等滋味物质的变化对酱油呈味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考察不同固形物浓度发酵(30%、33%、37%、41%)对高盐稀态酱油滋味物质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固形物浓度发酵过程中酱油氨基酸态氮、总氮、还原糖、总酸、游离氨基酸组成和肽分子量分布等滋味物质的变化对酱油呈味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固形物浓度越高,酱油盐含量越低,保留的中性蛋白酶活力、氨基酸态氮、总氮、还原糖及总酸含量越高。对比不同固形物浓度发酵酱油的关键滋味物质发现,酱油肽分子量分布主要集中于1~5 ku(50%左右)和小于1 ku(30%~40%),1~5 ku肽段所占比例随发酵固形物浓度的增大而提高,且具有呈味作用的游离氨基酸在高固形物浓度下得到提高。感官评价表明,37%固形物浓度下发酵的酱油鲜味、酸味最为突出,苦味最弱。整体上,提高固形物浓度使酱油的滋味更加浓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固形物浓度 理化性质 肽分子量分布 氨基酸组成 滋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固形物浓度对浓缩型酸乳酪流变性质和感官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丽玛 张灏 +1 位作者 田丰伟 陈卫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5-17,共3页
研究了乳固形物浓度对浓缩型酸乳酪(Labneh)品质的影响,对采用传统工艺制备的新鲜Labneh样品分别进行流变分析和感官评定。流变分析表明,浓缩型酸乳酪具有较强的弹性结构;随着乳固形物浓度的增加,浓缩型酸乳酪的硬度和粘性都会明显下降... 研究了乳固形物浓度对浓缩型酸乳酪(Labneh)品质的影响,对采用传统工艺制备的新鲜Labneh样品分别进行流变分析和感官评定。流变分析表明,浓缩型酸乳酪具有较强的弹性结构;随着乳固形物浓度的增加,浓缩型酸乳酪的硬度和粘性都会明显下降;扫描电镜观察微观结构表明,其结构致密而均匀,而且酪蛋白颗粒的尺寸比对照组小;感官评定表明,当乳固形物浓度提高到接近质量分数15.50%时浓缩型酸乳酪细腻光滑、可涂抹性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形物浓度 浓缩型酸乳酪 流变性质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固形物浓度对大豆分离蛋白酸性蛋白酶酶解产物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明泉 相欢 +1 位作者 王海萍 崔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0-74,80,共6页
本文系统研究了提高固形物浓度对酸性蛋白酶酶法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分子量分布、氮溶解指数、分散稳定性、持水力、乳化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经过酸性蛋白酶控制酶解制备的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其产物氮溶解... 本文系统研究了提高固形物浓度对酸性蛋白酶酶法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分子量分布、氮溶解指数、分散稳定性、持水力、乳化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经过酸性蛋白酶控制酶解制备的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其产物氮溶解指数、起泡性均有明显提高,分散稳定性略有提高;但持水力、乳化性、泡沫稳定性有所降低。在相同水解度下,随着酶解体系中固形物浓度的提高,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的分散稳定性、持水力、乳化活性均呈上升趋势,酶解产物中分子量小于10 kDa的肽段以及氮溶解指数呈下降趋势。当水解度小于8%时,低浓度酶解产物起泡性高于高浓度酶解产物,而水解度超过8%时,高浓度酶解产物起泡性大体高于低浓度酶解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酸性蛋白酶 水解 功能特性 固形物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固形物浓度对新鲜软质干酪凝乳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颜敏茹 唐民民 《中国奶牛》 2010年第12期56-58,共3页
本研究以脱脂牛奶为原料制成的非成熟型新鲜软质干酪,其风味柔和、清淡,易被我国消费者接受;同时对乳固形物浓度对新鲜软质干酪凝乳效果及干酪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乳固形物浓度的增加,凝乳时间延长,干酪口感粗糙变硬,乳... 本研究以脱脂牛奶为原料制成的非成熟型新鲜软质干酪,其风味柔和、清淡,易被我国消费者接受;同时对乳固形物浓度对新鲜软质干酪凝乳效果及干酪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乳固形物浓度的增加,凝乳时间延长,干酪口感粗糙变硬,乳清OD500值先降后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软质干酪 固形物浓度 凝乳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鲜软质干酪制作过程中乳固形物浓度对其凝乳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颜敏茹 唐民民 《中国乳业》 2010年第10期62-64,共3页
本文所研究的新鲜软质干酪是一种以脱脂牛奶为原料制成的非成熟型干酪,其风味柔和、清淡,易被我国消费者接受。本文对乳固形物浓度对新鲜软质干酪凝乳效果及干酪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乳固形物浓度的增加,凝乳时间延长,... 本文所研究的新鲜软质干酪是一种以脱脂牛奶为原料制成的非成熟型干酪,其风味柔和、清淡,易被我国消费者接受。本文对乳固形物浓度对新鲜软质干酪凝乳效果及干酪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乳固形物浓度的增加,凝乳时间延长,口感粗糙变硬,乳清OD值先降后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软质干酪 固形物浓度 凝乳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物浓度对酸性蛋白酶水解面筋流变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少敏 钱杨鹏 +4 位作者 刘慧燕 沈会平 余权 崔春 董可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6-69,74,共5页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PR23酸性蛋白酶催化不同浓度小麦面筋蛋白水解过程中酶解产物的表观现象、表观粘度、剪切应力和流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酶解体系中小麦面筋的浓度越高,反应液的p H上升越多,水分活度下降幅度越大。在整个酶解反应过...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PR23酸性蛋白酶催化不同浓度小麦面筋蛋白水解过程中酶解产物的表观现象、表观粘度、剪切应力和流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酶解体系中小麦面筋的浓度越高,反应液的p H上升越多,水分活度下降幅度越大。在整个酶解反应过程中,低底物浓度(8%~32%)酶解产物的表观粘度和剪切应力均会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高底物浓度(40%)酶解产物的表观粘度和剪切应力均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呈降低趋势。Ostwald-de waele模型可以很好的拟合酸性蛋白酶催化不同固形物浓度小麦面筋蛋白酶解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面筋蛋白 固形物浓度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品种赤霞珠采收期果穗和果粒性状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何非 许晓青 +3 位作者 陈武 潘秋红 段长青 王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75-985,共11页
作为发酵前的一个重要工艺过程,穗选和粒选在优质葡萄酒生产中被广泛采用,但人们对果穗之间和同一果穗内果粒之间品质差异的了解还非常有限。本研究对采收期大小和紧密度不同的4穗成熟赤霞珠葡萄进行了分析:对每穗果实的果穗紧密度、... 作为发酵前的一个重要工艺过程,穗选和粒选在优质葡萄酒生产中被广泛采用,但人们对果穗之间和同一果穗内果粒之间品质差异的了解还非常有限。本研究对采收期大小和紧密度不同的4穗成熟赤霞珠葡萄进行了分析:对每穗果实的果穗紧密度、果穗重量、每果穗中果粒数量,每粒果的种子数量和重量、可溶性固形物浓度和果皮颜色等进行了检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穗选和粒选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果粒中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与果粒的曝光程度相关性较差,但果粒的曝光程度显著影响果皮着色,果穗紧密程度显著影响浆果果皮着色和种子成熟;每粒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浓度与果粒重相关性不强,但随着果粒重的增加,可溶性固形物浓度有减小的趋势。穗选和粒选能提高中等大小果粒(0.76-1.50 g)所占的比例,使1粒种子果粒所占的比例降低,增加单位重量果实中的种子重量,降低果粒重的变异系数,但对整个浆果群体可溶性固形物浓度分布和平均值无实质影响。因此,影响酿酒葡萄果穗潜在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于果穗紧密度、果粒大小和种子成熟度;建议在优质葡萄酒生产过程中先进行穗选,淘汰紧密度过紧的果穗,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粒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 采收期 差异 果穗 果粒 可溶性固形物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大豆分离蛋白酶解制备鲜味基料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周文斯 熊犍 +3 位作者 郑雪君 陈智光 王海萍 崔春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2-56,共5页
首次研究了预处理对高浓大豆蛋白酶解产物蛋白水解度和蛋白回收率测定方法的影响,并通过酶种类、pH、温度和加酶量单因素试验和感官评价,对高浓大豆分离蛋白酶解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浓蛋白酶解体系中,水解度测定采用不离心... 首次研究了预处理对高浓大豆蛋白酶解产物蛋白水解度和蛋白回收率测定方法的影响,并通过酶种类、pH、温度和加酶量单因素试验和感官评价,对高浓大豆分离蛋白酶解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浓蛋白酶解体系中,水解度测定采用不离心直接测酶解物的预处理方法,蛋白回收率测定采用稀释离心的预处理方法较能反映真实水解效果。高浓蛋白酶解体系中离心处理会导致水解度显著降低,且固形物浓度越高,离心预处理造成的误差越大。利用酸性蛋白酶(PR23)酶解高浓大豆分离蛋白,当pH为3.0,温度为55℃,加酶量为1%的条件下,酶解8h,水解度和蛋白回收率分别达到13.08%和51.13%,以0.1%高浓蛋白酶解物与0.3%食盐进行调配时,能获得鲜味和综合感官评分较佳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形物浓度 大豆分离蛋白 水解度 蛋白回收率 感官评价 鲜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