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确定条件下开行固定车组重量分组列车适用条件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崇双 王慈光 +1 位作者 杨运贵 薛锋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共8页
分组列车与单组列车是我国车流组织的两种形式,二者互有利弊,对其开行适用条件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根据固定车组重量分组列车集结的动态特性和车组到达的不确定性,将车组的车数和间隔时间都视为随机变量,应用随机过程理论,解... 分组列车与单组列车是我国车流组织的两种形式,二者互有利弊,对其开行适用条件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根据固定车组重量分组列车集结的动态特性和车组到达的不确定性,将车组的车数和间隔时间都视为随机变量,应用随机过程理论,解析其在编成站和途中换挂站的集结耗费相对于单组列车的节省和额外消耗,以一昼夜所产生的总净节省的数学期望作为其综合效益的度量,给出分组列车合理开行的判别式和更易判定的必要条件。针对模型的特点,应用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方法进行模拟。仿真算例表明:判定条件的吻合率为97.36%,必要条件的失真率为4.52%;其综合效益受到车组平均车数和平均间隔时间参数影响且前者灵敏程度更高;适用于车流量较小且车流到达强度之比接近固定车组重量之比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车组重量分组列车 适用条件 不确定性 随机过程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组列车固定车组重量优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崇双 唐家银 薛锋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17,共9页
车组重量参数是编制分组列车编组计划的重要参数之一,其选择属于分组列车组织条件研究的内容。以基本组和补轴组两个去向的最佳车组重量为决策变量,考虑满轴约束,分别以编成站平均每列车的集结耗费和集结占用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整... 车组重量参数是编制分组列车编组计划的重要参数之一,其选择属于分组列车组织条件研究的内容。以基本组和补轴组两个去向的最佳车组重量为决策变量,考虑满轴约束,分别以编成站平均每列车的集结耗费和集结占用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整数规划模型。由于目标函数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且具有非线性结构,在假定到达车组中的车辆数服从泊松分布以及车流到达间隔时间服从指数分布的基础上,模型求解采用分阶段逐步解决的思路。首先根据模型的对称结构设计试验环境和方案,其次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探究最佳固定重量的影响机制,然后基于挖掘的信息采用回归方法给出经验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最优重量比例和车流到达频率比例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且在该情形下分组列车的效益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流组织 分组列车 组织条件 固定车组重量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银币史记
3
作者 叶春茂 朱建英 《财会月刊》 1994年第4期32-32,共1页
我国把银币当货币使用,始于汉代。古典小说中常提到的“碎银”,即是这种银锭。它没有固定重量,历代铸造的银锭大小也不同,使用时要以秤称斤两。在我国漫长的货币史上,银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货币作用。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以银... 我国把银币当货币使用,始于汉代。古典小说中常提到的“碎银”,即是这种银锭。它没有固定重量,历代铸造的银锭大小也不同,使用时要以秤称斤两。在我国漫长的货币史上,银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货币作用。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以银和锡混合铸造的“白金三品”,其一称“白造”或“白撰”,重八两,圆形而有龙纹,每枚值当时民间使用的重四铢的“半两”铜钱三千个。其二重六两,方形而有马纹,相当于上述铜钱五百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银 清政府 固定重量 银元 货币作用 农业银行 古典小说 货币使用 银币 西班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