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确区分更新改造与基本建设固定资产再生产问题
1
作者 张柏青 《经济科学》 1984年第3期30-34,共5页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与基本建设的区别问题,是一个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际意义,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有认真探讨的必要。本文对这个问题谈些个人意见,与大家讨论。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是,更新改造与基本建设是不是两个相对称的经...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与基本建设的区别问题,是一个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际意义,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有认真探讨的必要。本文对这个问题谈些个人意见,与大家讨论。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是,更新改造与基本建设是不是两个相对称的经济范畴?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注意到,在一些正式出版的有代表性的经济学论著中,实际上对此是持否定态度的。例如,中国人民大学1979年8月出版的《国民经济计划学》中说:"基本建设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劳动手段)的生产活动,它包括固定资产的有计划的更新和扩大再生产。"作者把更新改造包括在基本建设之内,没有把更新改造与基本建设当作相对称的经济范畴加以论述。在《政治经济学辞典》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基本建设投资 扩大再生产 经济范畴 生产能力 主体设备 基本建设项目 细纱机 国民经济计划学 建设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迎接挑战 重视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
2
作者 蔡旭 《企业经济》 1984年第12期51-52,共2页
当前世界新的技术革命风起云涌,成为举世瞩目的大事件。在这场新技术革命中,技术结构,产业结构都将发生深刻变革,固定资产面临着重大的战略抉择。一、固定资产宏观投资战略决策从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趋势来看,发达国家固定资产的宏观投资... 当前世界新的技术革命风起云涌,成为举世瞩目的大事件。在这场新技术革命中,技术结构,产业结构都将发生深刻变革,固定资产面临着重大的战略抉择。一、固定资产宏观投资战略决策从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趋势来看,发达国家固定资产的宏观投资方向正在逐步转向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新产业。我们是否可照抄他们的模式呢?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世界新技术革命 产业结构 战略决策 技术结构 发达国家 技术改造 深刻变革 设备更新 现有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固定资产折旧更新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3
作者 张思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3年第3期15-21,共7页
固定资产是生产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实现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必须立足于现有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涉及的问题很多,其中折旧率的高低是个重要因素,为此,根据... 固定资产是生产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实现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必须立足于现有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涉及的问题很多,其中折旧率的高低是个重要因素,为此,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国务院已决定提高折旧率,并责成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具体研究。但是对于折旧率提高的幅度,目前我国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都有不同看法,有的同志主张近期把折旧率从目前的4%提高到10%以上,对企业固定资产实行全面地大规模地更新。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讨的。本文就固定资产更新折旧的有关理论问题作点探讨,和有关方面的同志共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折旧率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理论问题 设备利用率 技术改造 设备更新 机器设备 折旧基金 重要组成部分 劳动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更新改造投资重点的确定
4
作者 聂名华 《江汉论坛》 1986年第4期30-33,共4页
党中央、国务院现已决定,"七五"计划期间和"八五"计划前期,除建设一些必不可少的新项目外,主要是抓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要真正从忽视利用现有基础、片面追求新上项目的老观念和老做法中摆脱出来.这是... 党中央、国务院现已决定,"七五"计划期间和"八五"计划前期,除建设一些必不可少的新项目外,主要是抓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要真正从忽视利用现有基础、片面追求新上项目的老观念和老做法中摆脱出来.这是我国经济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投资方针的一个战略性转变.在这一转变中,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处于特殊重要的地位.本文拟就合理确定更新改造的投资重点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国民经济效益 我国现阶段 投资重点 生产能力过剩 经济发展 原材料 根本原则 适应社会 老工业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的探讨
5
作者 邹丽林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66-67,共2页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损耗而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费中的那部分价值。我国国营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等单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常用的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使用年限折旧法。那么,高校是不是也应计提固定...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损耗而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费中的那部分价值。我国国营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等单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常用的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使用年限折旧法。那么,高校是不是也应计提固定资折旧呢?其计提方法如何? 一、高校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有助于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和设备的更新改造 高校就其性质来说属事业单位。那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固定资产折旧 高校固定资产 折旧问题 计提折旧 经费支出 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价值 折旧法 行政事业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资产价值补偿的浅见
6
作者 周厚杰 《武汉财会》 1990年第7期19-20,共2页
一、固定资产补偿基金不足的原因。企业的固定资产价值补偿有三大来源,即:内部形成的,外部借入的和国家拨入的。但这些资金来源,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需要。 1.固定资产原值与重置价值相背离。企业固定资产按照历史成本... 一、固定资产补偿基金不足的原因。企业的固定资产价值补偿有三大来源,即:内部形成的,外部借入的和国家拨入的。但这些资金来源,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需要。 1.固定资产原值与重置价值相背离。企业固定资产按照历史成本原则计价,帐面原值远远小于现值,靠按原值提取的折旧基金来补偿耗费,大约只能补四分之一左右。 2.有些企业固定资产占用不合理,闲置设备较多。按制度规定,未使用和不需用的设备不提折旧,但尽管不使用,其价值仍然有损耗(有形和无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资产价值补偿 企业固定资产 折旧基金 历史成本原则 固定资产原值 资金来源 国有资产 提取 所得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财务管理》讲座 第二讲 固定资产价值损耗与折旧政策
7
作者 何清波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89年第2期91-94,共4页
一、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固定资产投入使用以后,由于使用磨损和自然力的作用,它的物理性能会不断发生变化,使用功能会逐渐丧失,它的价值会相应减少,发生损耗。这种损耗在固定资产的实物形体上会留下某种痕迹,一般把它称为有形损耗。对于... 一、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固定资产投入使用以后,由于使用磨损和自然力的作用,它的物理性能会不断发生变化,使用功能会逐渐丧失,它的价值会相应减少,发生损耗。这种损耗在固定资产的实物形体上会留下某种痕迹,一般把它称为有形损耗。对于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理论界的认识比较一致,这里就不多谈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 有形损耗与无形损耗 企业财务管理 价值损耗 折旧政策 折旧基金 生产设备 产品成本 报废机器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正确认识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
8
作者 李引明 郑良虎 《会计之友》 1999年第9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购建固定资产 正确认识 计提折旧 更新改造基金 固定资产投资 预计使用年限 资金来源 企业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新改造资金应由建设银行统一管理
9
作者 王有明 《陕西财经学院学报》 1980年第3期43-44,共2页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资金是什么性质?如何管理?不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我国的四化建设,从长远看,当然应该增加基建投资,建设新的项目,但在今后的若干年内,必须立足于现有基础,要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切实搞好补缺配...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资金是什么性质?如何管理?不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我国的四化建设,从长远看,当然应该增加基建投资,建设新的项目,但在今后的若干年内,必须立足于现有基础,要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切实搞好补缺配套,有计划地进行技术改造。我国现有35万个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工作年年有家家有,其所需资金巨大,如果不健全管理,加强监督,将会给建设事业,带来巨大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改造资金 技术改造 工业企业 现有设备 生产能力 建设银行 简单再生产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理论问题 加强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企业技术改造的资金问题
10
作者 杨瑜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1986年第2期22-24,共3页
资金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的“粘合剂”和“催化剂”,是企业技术改造的血液。为推进以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为特征的内涵扩大再生产,解决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缺乏的问题是一个关键。按投资本源渠道划分,用于技术改造的资金主要来... 资金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的“粘合剂”和“催化剂”,是企业技术改造的血液。为推进以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为特征的内涵扩大再生产,解决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缺乏的问题是一个关键。按投资本源渠道划分,用于技术改造的资金主要来自企业内部基本折旧基金和大修理基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技术改造 固定资产净值 技术进步 基本折旧基金 内涵扩大再生产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大修理基金 改造资金 发展基金 企业固定资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杰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2年第3期55-57,共3页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地方、企业的财权和财力不断扩大,预算外资金逐年增加。面对这种新情况,如何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对预算外资金的使用,从宏观经济上加强指导、控制和监督,以便把国民经济中各方面的财力和积极性纳入...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地方、企业的财权和财力不断扩大,预算外资金逐年增加。面对这种新情况,如何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对预算外资金的使用,从宏观经济上加强指导、控制和监督,以便把国民经济中各方面的财力和积极性纳入国家计划轨道,提高资金使用效果,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这是当前综合财政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外资金 行政事业单位 更新改造资金 财政资金 经济体制改革 国民经济 利润留成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财政管理体制 综合财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医院科室经济核算
12
作者 严辉 《卫生经济研究》 1995年第4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科室核算 医院科室 医疗事故 低值易耗品 直接费用 医疗服务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工时计算 核算中心 间接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金”与“基金”
13
作者 曲立峰 《财会月刊(合订本)》 1992年第11期39-39,共1页
“资金”与“基金”,两者之间既有某种联系,但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资金”是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基金”是具有特定用途的资金。前者是指财产物资量,并不能指明财产物资的这部分或那部分的具体用途。后者是指财产物资具体用途的会... “资金”与“基金”,两者之间既有某种联系,但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资金”是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基金”是具有特定用途的资金。前者是指财产物资量,并不能指明财产物资的这部分或那部分的具体用途。后者是指财产物资具体用途的会计概念。不同的“基金”,具有不同的用途。如“更新改造基金”是指专门用于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不能挪作它用。国家拨给企业的“流动基金”,是用来购买原材料、燃料、动力和支付工人工资等的资金,而且是无偿使用勿需归还的。2.“资金”表示资金的占用,“基金”反映资金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货币表现 流动资金 自有资金 特定用途 原材料 企业资金 资金来源 财产物资 企业内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折旧制度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机制的形成
14
作者 刘连支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85-90,共6页
折旧是对固定资产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的价值补偿。国营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与更新,不仅是现有固定资产能得到及时、足额的补偿,维持简单再生产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国有资产管理、经济结构合理化、企业技术进步和经营机制转换等一系列重大... 折旧是对固定资产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的价值补偿。国营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与更新,不仅是现有固定资产能得到及时、足额的补偿,维持简单再生产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国有资产管理、经济结构合理化、企业技术进步和经营机制转换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我国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的分析,说明进一步改革国有固定资产调控体系,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和经营机制转换。一、我国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的历史与现状我国固定资产折旧制度,是五十年代初期在全国清产核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价值 折旧制度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 企业技术进步机制 固定资产折旧率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折旧基金 加速折旧 工业企业 国有资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借款利息支出帐务处理的浅见
15
作者 颜世廉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62-5,共2页
工业企业的借款共有三类,即流动资金借款;基建借款;专用借款。不管借款的具体用途如何,它的归属应当一致,会计上的帐务处理应当统一,但现行会计制度却作出不同的会计帐务处理,产生了不少弊病。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工业企业的流动资金借款... 工业企业的借款共有三类,即流动资金借款;基建借款;专用借款。不管借款的具体用途如何,它的归属应当一致,会计上的帐务处理应当统一,但现行会计制度却作出不同的会计帐务处理,产生了不少弊病。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工业企业的流动资金借款利息要计入产品成本,基建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计入工程成本,不增加固定资产的价值,记入待核销基建支出。对于专用借款的利息支出则又有三种不同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息支出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工业企业 企业流动资金 大修理 产品成本 专用基金 利润分配 产品生产成本 借款利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财务会计模式的几点考虑
16
作者 孙宇辉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1993年第2期25-28,共4页
《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们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务会计模式已经结束,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都将发生重大变革。本文拟以下内容提几点粗浅看法。一、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变化在《两则》中,与传统的... 《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们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务会计模式已经结束,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都将发生重大变革。本文拟以下内容提几点粗浅看法。一、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变化在《两则》中,与传统的会计制度相比,有关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将发生以下两个方面的变化: 1.对固定资产大修理的处理在传统的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大修理所需资金一般是通过计提固定资产大修理基金而获得的。而在实际上,固定资产大修理所需资金大小往往无法确切加以预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大修理 财务会计模式 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企业留利 财务会计制度 计划经济体制 大修理基金 资金来源 财务状况变动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回技措贷款的几点做法
17
作者 刘耀锋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3年第10期35-35,共1页
建设银行孟津县支行在发放技术措施性贷款的同时,积极做好贷款的回收工作,由于措施得力,方法对头,取得了明显效果。该行1982年计划收回到期贷款8万元,实际收回贷款26.50万元,为计划的325%,他们的做法是: 一、抓好经济调查。从1981年到1... 建设银行孟津县支行在发放技术措施性贷款的同时,积极做好贷款的回收工作,由于措施得力,方法对头,取得了明显效果。该行1982年计划收回到期贷款8万元,实际收回贷款26.50万元,为计划的325%,他们的做法是: 一、抓好经济调查。从1981年到1982年,他们集中力量对全县15个县办工业企业进行了两次比较系统的调查,掌握了企业历年来的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情况,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在国民经济调整中面临的问题,以及企业打算、设想等方面的第一手材料,为贷款的发放和收回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如县磷肥厂,经过深入调查,摸清了企业产、供、销底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贷款项目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技术措施 县支行 完成情况 收回贷款 建设银行 国民经济调整 经济调查 工业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人民银行中短期设备贷款
18
作者 王史华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2年第1期18-20,共3页
人民银行发放中短期设备贷款,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经过一年来的实践,这项改革的重大意义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当前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更显现出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设备贷款 人民银行 中短期 经济效果 国民经济调整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体制改革 企业固定资产 经济效益 微观经济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银行的任务和机构改革
19
作者 田椿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3年第2期35-40,共6页
我国正在进行机构改革,这是国家机构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建设银行应当怎样进行改革?它的任务、职能、机构应当怎样确定?它同财政、银行应当保持怎样的关系?本文就这些方面谈几点意见。建设银行的任务和职能目前,通常的说法,建设银行是管... 我国正在进行机构改革,这是国家机构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建设银行应当怎样进行改革?它的任务、职能、机构应当怎样确定?它同财政、银行应当保持怎样的关系?本文就这些方面谈几点意见。建设银行的任务和职能目前,通常的说法,建设银行是管理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的国家专业银行。这没有错,但表述并不完整。建设银行管固定资产投资,并不是把投资通过拨款或贷款形式,把项目搞起来就完事。项目建成以后,固定资产使用效果发挥得怎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银行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机构改革 基本建设投资 全过程 资金运动 更新改造投资 财政职能 财政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折旧作为积累之用的问题
20
作者 刘溶沧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3年第3期10-15,共6页
在理论上如何理解折旧基金的经济本质,特别是如何理解把固定资产折旧作为积累基金使用的问题,在实践上如何正确处理折旧基金与积累资金之间的关系,这对于作为社会再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固定资产的价值补偿和物质替换,对于固定资产的技... 在理论上如何理解折旧基金的经济本质,特别是如何理解把固定资产折旧作为积累基金使用的问题,在实践上如何正确处理折旧基金与积累资金之间的关系,这对于作为社会再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固定资产的价值补偿和物质替换,对于固定资产的技术更新、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对于处理好内含的扩大再生产和外延的扩大再生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旧基金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固定资产折旧 外延的扩大再生产 积累基金 技术改造 剩余价值理论 固定资本 基金使用 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