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固定流化床费托合成技术及其产物加工路线 被引量:8
1
作者 吴建民 孙启文 +3 位作者 董满祥 张宗森 刘继森 孙燕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2-20,共9页
与采用低温费托合成主产油品技术相比,产品更为多元化和高值化的高温费托合成技术在目前市场环境下显示出非常明显的优势。本文综述了高温费托合成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高温费托合成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主要包括高温费... 与采用低温费托合成主产油品技术相比,产品更为多元化和高值化的高温费托合成技术在目前市场环境下显示出非常明显的优势。本文综述了高温费托合成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高温费托合成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主要包括高温费托合成工艺、固定流化床反应器、费托合成催化剂;介绍了高温费托合成产物分布与特性,讨论了高温费托合成产物的加工路线,并对高温费托合成煤间接液化的工业应用前景和产业化方向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高温费托合成技术具有产物附加值高、兼顾油品和化学品、技术发展成熟等优势,产物中轻组分含量高、碳数分布较窄、高附加值的α-烯烃含量高;精细化、高端化、差异化加工是实现高温费托合成产物高值化利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费托合成 煤间接液化 Α-烯烃 固定流化床反应器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化床用异丁烷脱氢催化剂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尚 房德仁 +3 位作者 任万忠 张梨梅 许文友 秦玉武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5-700,共6页
在固定流化床反应器上比较了自行开发的异丁烷脱氢催化剂YBD-201和国外催化剂A的催化性能,同时采用粉体磨耗仪、氮吸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两种催化剂的物理性质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YBD-201的磨耗率为0.4%(w),仅为催化剂A的1/5,... 在固定流化床反应器上比较了自行开发的异丁烷脱氢催化剂YBD-201和国外催化剂A的催化性能,同时采用粉体磨耗仪、氮吸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两种催化剂的物理性质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YBD-201的磨耗率为0.4%(w),仅为催化剂A的1/5,且前者的比表面积是后者的近2倍;再生后两种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变化不大。在液态空速1.0 h-1、反应温度570℃的条件下,YBD-201上的异丁烷转化率为52%,异丁烯选择性可达92%;而采用催化剂A时,这两项指标分别约为44%和91%。在达到相同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时,催化剂YBD-201的使用温度比催化剂A的使用温度低20℃左右。与催化剂A相比,催化剂YBD-201的低温活性更高,稳定性更好,再生周期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丁烷 异丁烯 脱氢催化剂 固定流化床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汽油在催化剂上裂化生焦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魏晓丽 王巍 张久顺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共5页
在实验室采用固定流化床反应器,研究了催化裂化汽油裂化时的焦炭生成。结合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热重分析等多种分析手段,分析了焦炭的化学组成及焦炭在催化剂上的沉积位置。结果表明:催化裂化汽油裂化生成焦炭的组成主要为... 在实验室采用固定流化床反应器,研究了催化裂化汽油裂化时的焦炭生成。结合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热重分析等多种分析手段,分析了焦炭的化学组成及焦炭在催化剂上的沉积位置。结果表明:催化裂化汽油裂化生成焦炭的组成主要为不饱和烃,主要沉积在催化剂的微孔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汽油 催化剂 裂化生焦 研究 固定流化床反应器 汽油料 积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