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7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定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鲫鱼和罗非鱼胆汁中的多环芳烃代谢物:内滤效应、功效分析与源解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宋超 瞿建宏 +3 位作者 明俊超 裘丽萍 胡庚东 陈家长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7-112,共6页
利用固定波长荧光分光光度(fixed-wavelength fluorescence,FF)法测定了太湖周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洪泽湖周边鲫鱼(Carassius auratus)胆汁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代谢物水平,其目... 利用固定波长荧光分光光度(fixed-wavelength fluorescence,FF)法测定了太湖周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洪泽湖周边鲫鱼(Carassius auratus)胆汁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代谢物水平,其目的是通过内滤效应和变异分析来优化该方法的稀释倍数和最佳样本量,并进一步判断PAHs的源解析.结果显示,鲫鱼和罗非鱼各环PAHs荧光比值与胆汁稀释梯度之间并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揭示内滤效应并不存在;但是,各荧光比值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而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当稀释倍数逐步增加时,各环PAHs荧光值的变异也在增加,而较大的数据变异则导致功效值降低和样本量增加,因此将稀释倍数控制在1∶1000左右较为合适,此时鲫鱼和罗非鱼的最佳样本量分别为6~7和27~62;太湖和洪泽湖养殖场周围水体中PAHs的污染均为石油源,其原因可能是长江下游工业发达、行船漏油现象频繁所致.该研究可为合理利用FF法对PAHs进行生物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 多环芳烃 内滤效应 功效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固定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苯并(a)芘暴露下罗非鱼胆汁代谢物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宋超 裘丽萍 +4 位作者 范立民 孟顺龙 贾旭淑 胡庚东 陈家长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83-787,共5页
利用固定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Fixed-wavelength fluorescence,简称FF法)研究了苯并(a)芘暴露下罗非鱼胆汁代谢物的动态变化。在试验中首先优化了FF法测定罗非鱼胆汁代谢物的稀释倍数,将罗非鱼胆汁分别稀释1000、2000、4000、8000倍,在激... 利用固定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Fixed-wavelength fluorescence,简称FF法)研究了苯并(a)芘暴露下罗非鱼胆汁代谢物的动态变化。在试验中首先优化了FF法测定罗非鱼胆汁代谢物的稀释倍数,将罗非鱼胆汁分别稀释1000、2000、4000、8000倍,在激发/散发波长380 nm/430 nm测定荧光强度。结果显示2000倍左右的稀释较为合理,结合其他研究,试验最终采用1600倍的稀释倍数。在此基础上利用优化后的FF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BaP(0.1、1、10、50μg·L-1)暴露下罗非鱼胆汁代谢物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0.1μg·L-1浓度组的BaP代谢物随时间变化无明显波动,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其他3个剂量组从2 h起就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3个试验组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胆汁中BaP代谢物随浓度升高不断升高,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表明鱼体内胆汁代谢物可用来反映周围水环境中BaP的污染情况。这为将FF法应用于环境中BaP的生物监测,使胆汁代谢物成为BaP环境监测的有效生物标志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胆汁代谢物 固定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甲醛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长民 简朝星 +3 位作者 郑占波 张喜凤 王志远 潘本锋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79,共6页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在测定空气中的甲醛时具有较好的选择性,但灵敏度较低,不适用于低浓度甲醛监测。对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进行改进:将样品作显色处理后,采用410 nm激发光激发产生荧光,并将荧光强度作为分析信号,取代了原方法的吸光度信...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在测定空气中的甲醛时具有较好的选择性,但灵敏度较低,不适用于低浓度甲醛监测。对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进行改进:将样品作显色处理后,采用410 nm激发光激发产生荧光,并将荧光强度作为分析信号,取代了原方法的吸光度信号。改进后的方法具有更低的检出限和更高的灵敏度。经测试,改进后的乙酰丙酮荧光法的检出限达到了0.0005 mg/m^(3),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1.1%~4.9%,标准样品测定的相对误差范围为1.8%~3.0%,空白加标样品的回收率为93.0%~107%。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以满足室外和室内环境空气中甲醛监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丙酮 光度法 荧光 甲醛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二氮菲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粉状食品中铁的含量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文 向清祥 +3 位作者 杨孝容 庾童海 陈婷婷 宋成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7-702,共6页
基于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中,邻二氮菲与Fe^(2+)形成的络合物使邻二氮菲荧光强度减弱的原理,提出了题示方法。取1.0000 g样品,加入8.00 mL硝酸和5.00 mL 30%(质量分数)过氧化氢溶液,静置过夜后加热至近干,加入5.00 mL硝酸和5.00 mL高... 基于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中,邻二氮菲与Fe^(2+)形成的络合物使邻二氮菲荧光强度减弱的原理,提出了题示方法。取1.0000 g样品,加入8.00 mL硝酸和5.00 mL 30%(质量分数)过氧化氢溶液,静置过夜后加热至近干,加入5.00 mL硝酸和5.00 mL高氯酸,继续加热至近干,加入2.50 mL 1.0 mol·L^(−1)硝酸溶液溶解,用水定容至25 mL。取一定体积上述溶液(蛋白质粉固态饮料样品取1.00 mL、婴儿配方奶粉样品取1.50 mL和面粉样品取2.00 mL),加入1.00 mL 50.0 g·L^(−1)盐酸羟胺溶液,静置2 min,加入4.00 mL 5.00×10^(-4)mol·L^(−1)邻二氮菲工作溶液,混匀后加入2.50 mL1.0 mol·L^(−1)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pH 8.5),用水定容至25 mL,静置10 min后在激发波长323 nm下,测量体系在363 nm处的荧光强度。结果表明:Fe^(3+)质量浓度在1.3440 mg·L^(−1)以内与邻二氮菲的荧光强度下降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0.009 mg·L^(−1)。方法用于粉状食品中铁含量的测定,本底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1.7%~7.6%;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4.6%~99.9%,测定值的RSD(n=5)为1.5%~4.1%。经F检验和t检验分析,本方法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但本方法的灵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二氮菲 荧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光度法 火焰原子吸收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扫描-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三种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 被引量:3
5
作者 赵燕燕 苏芳 +2 位作者 王翠玲 姜明明 白洁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7-500,共4页
提出了用同步扫描-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肾上腺素(EP)、去甲肾上腺素(NEP)和多巴胺(DA)3种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试验表明:荧光检测宜选定发射波长(eλm)与激发波长(eλx)的波长差为70 nm(Δλ=eλm-eλx)的条件下进行同步扫描。... 提出了用同步扫描-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肾上腺素(EP)、去甲肾上腺素(NEP)和多巴胺(DA)3种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试验表明:荧光检测宜选定发射波长(eλm)与激发波长(eλx)的波长差为70 nm(Δλ=eλm-eλx)的条件下进行同步扫描。在eλm为385.0 nm时DA的荧光信号不受EP和NEP的干扰,而EP和NEP相互的干扰,采用双波长荧光检测模式可消除。选择测定NEP的波长对为470.0 nm(eλm,1)和531.8 nm(eλm,2),测定EP的波长对为500.0 nm(λ′em,1)和445.6 nm(λ′em,2)。测得荧光强度与3种儿茶酚胺浓度在320μg.L-1(EP),640μg.L-1(NEP)及160μg.L-1(DA)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σ/k)依次为0.20,0.97,0.73μ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扫描 波长-荧光光度法 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硝基苯基荧光酮-Tween 80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铝 被引量:5
6
作者 晋勇 《分析测试通报》 CSCD 1990年第1期39-42,共4页
本文研究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 80存在下Al(Ⅲ)与O-NPF显色反应的条件,在pH9.0~11.0的HBO_3-Na_2CO_3缓冲溶液中可形成稳定的紫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64nm,铝量在0~5μg/25ml范围符合比尔定律,采用双波长法摩尔吸光系数高达1.... 本文研究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 80存在下Al(Ⅲ)与O-NPF显色反应的条件,在pH9.0~11.0的HBO_3-Na_2CO_3缓冲溶液中可形成稳定的紫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64nm,铝量在0~5μg/25ml范围符合比尔定律,采用双波长法摩尔吸光系数高达1.81×10~5。本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 光度法 氮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1.10-菲罗啉-荧光桃红B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银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有贤 何润喜 胡泳灵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5年第10期894-896,共3页
目前银-1.10-菲罗啉-曙红萃取光度法和胶束增溶光度法测定微量银已有报导,但尚未见银-1.10非罗啉-荧光桃红B胶束增溶双波长光度法测定微量银的报导。本文用荧光桃红B做显色剂,在含动物胶(pH 5.7)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使银形成可溶性的红... 目前银-1.10-菲罗啉-曙红萃取光度法和胶束增溶光度法测定微量银已有报导,但尚未见银-1.10非罗啉-荧光桃红B胶束增溶双波长光度法测定微量银的报导。本文用荧光桃红B做显色剂,在含动物胶(pH 5.7)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使银形成可溶性的红紫色离子缔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光度法 离子缔合物 萃取光度法 波长光度法 曙红 动物胶 胶束增溶 菲罗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 被引量:40
8
作者 陈冠华 田益玲 +2 位作者 杨更亮 王晓燕 赵花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34-636,共3页
弱荧光物质苯甲酸可以和·OH反应生成强荧光产物。中药提取物可以清除溶液中的·OH ,使产物的生成量减少 ,从而使溶液的荧光增加程度降低。据此原理建立了一种测定中药对·OH的清除率新方法。研究表明 ,在紫外光照射H2 O2 ... 弱荧光物质苯甲酸可以和·OH反应生成强荧光产物。中药提取物可以清除溶液中的·OH ,使产物的生成量减少 ,从而使溶液的荧光增加程度降低。据此原理建立了一种测定中药对·OH的清除率新方法。研究表明 ,在紫外光照射H2 O2 的·OH产生体系中 ,当照射时间为 2 0min时 ,·OH产生率达到饱和 ;当H2 O2与苯甲酸的摩尔比为 30∶1时 ,·OH可与苯甲酸完全反应 ;产物荧光响应随H2 O2 浓度变化的线性范围是 2 2~ 80mmol·L-1 。测得厚朴和山茱萸清除·OH的IC50 分别为 1 0 2 5和 515 3mg·L-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度法 测定 清除率 羟自由基 苯甲酸 中药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分光光度法分析天然水中铝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练鸿振 康玉芬 +9 位作者 艾尔肯·牙森 毕树平 李丹妮 梅思竹 吴小江 陶仙聪 陈逸珺 戴乐美 干宁 田笠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91-1394,共4页
基于衍生试剂与天然水中原生有机质之间对铝的竞争配位,建立了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区分天然水中铝形态的方法。以铬蓝黑R和桑色素为分析试剂可以测定无机单核铝,而以8羟基喹啉为分析试剂则可以测定总单核铝,实验结果与用Driscoll方法所得... 基于衍生试剂与天然水中原生有机质之间对铝的竞争配位,建立了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区分天然水中铝形态的方法。以铬蓝黑R和桑色素为分析试剂可以测定无机单核铝,而以8羟基喹啉为分析试剂则可以测定总单核铝,实验结果与用Driscoll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为有目的地选择分析试剂,在天然水自身pH条件下进行铝形态的直接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选择。相对来说,荧光分光光度法操作更加简单,条件温和,对原始样品几乎没有扰动,天然水中铝形态分析的结果更符合真实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度法 单核 形态 方法选择 实验结果 天然水 配位 桑色素 衍生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沱茶中茶多酚的含量 被引量:58
10
作者 回瑞华 侯冬岩 +1 位作者 关崇新 刘晓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63,共4页
采用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沱茶中茶多酚的含量 ,有效地消除了随浓度不同发生的本底漂移及吸收峰不对称给定量分析造成的影响 ,并校正了基于干扰组分的吸收光谱具有线性吸收产生的基线倾斜 ;本法的回收率为96 %~108 % ,相对标准偏差小... 采用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沱茶中茶多酚的含量 ,有效地消除了随浓度不同发生的本底漂移及吸收峰不对称给定量分析造成的影响 ,并校正了基于干扰组分的吸收光谱具有线性吸收产生的基线倾斜 ;本法的回收率为96 %~108 %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17 % ;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均令人满意 ,而且操作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光度法 测定 沱茶 茶多酚 含量 定量 化学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联用分析饮用水中铝的形态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文东 杨宏伟 +2 位作者 祝万鹏 蒋展鹏 师绍琪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9-81,共3页
将凝胶层析与荧光分光光度法相结合进行饮用水中铝形态的分析.结果表明,凝胶层析对胶体态铝和溶解态铝有较好的分离效果.依据衍生试剂8-羟基喹啉(8-HQ)和铬蓝黑R(EBBR)与不同铝形态结合强度的差异,通过荧光分光光度法可分析饮用水中的... 将凝胶层析与荧光分光光度法相结合进行饮用水中铝形态的分析.结果表明,凝胶层析对胶体态铝和溶解态铝有较好的分离效果.依据衍生试剂8-羟基喹啉(8-HQ)和铬蓝黑R(EBBR)与不同铝形态结合强度的差异,通过荧光分光光度法可分析饮用水中的单核铝、无机单核铝,再结合硝酸消解可测定饮用水中的总铝、溶胶态铝和胶体态铝.对饮用水中铝形态的分析表明:清华大学地区的地下水和北京市给水管网末端水的总铝含量均在50μg·l-1以下,无机单核铝为饮用水中铝的主要存在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荧光光度法 凝胶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木薯块根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2
12
作者 黄惠芳 罗燕春 +6 位作者 田益农 付海天 苏文潘 彭靖茹 黎萍 黄强 侯学文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3-117,共5页
以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SC201、SC205、GR891和GR911共4个木薯品种生育期块根中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4个木薯品种块根直链淀粉的含量是随生育期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的,而支链淀粉的含量却缓慢下降,支链淀粉/直链淀... 以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SC201、SC205、GR891和GR911共4个木薯品种生育期块根中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4个木薯品种块根直链淀粉的含量是随生育期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的,而支链淀粉的含量却缓慢下降,支链淀粉/直链淀粉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到12月份4个品种的这一比例已接近相同;以鲜重计的总淀粉含量,4个品种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以干重计的总淀粉含量的变化则4个品种表现不一致。研究初步揭示了木薯块根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的积累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光度法 木薯 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60
13
作者 鞠兴荣 袁建 汪海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48,共3页
采用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有效地消除了随浓度不同发生的本底漂移、油脂等干扰物质及吸收峰不对称给定量分析造成的影响。方法简便、灵敏,最低检出浓度为1μg/ml,加样回收率>99%,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定量测定 波长紫外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DNA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方光荣 宋功武 +2 位作者 李玲 詹红菊 李襄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31-633,共3页
本文研究了中药有效成分盐酸小蘖碱与DNA的荧光光谱性质 ,并应用流动注射技术测定DNA的浓度 ,该法线性范围 0~ 12 μg·mL-1 ,检出限为 ( 3σ) 7 3ng·mL-1 ,相对标准偏差≤ 3 1% ,应用于合成样品的测定 。
关键词 流动注射 荧光光度法 测定 DNA 小蘖碱 荧光 中药 相互作用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与荧光法测定肝组织丙二醛含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刘彬 齐云 +3 位作者 李蒙 高源 陈曦 王峥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74-1677,共4页
目的比较分光光度法与荧光法测定肝组织MDA的结果,探讨最适合测定肝组织MDA含量的方法。方法通过两种方法所建立的标准曲线计算大鼠肝组织中MDA含量及体外FeSO4诱导肝匀浆生成的MDA量,采用荧光法测定灯盏花素体外对FeSO4诱导肝组织生成... 目的比较分光光度法与荧光法测定肝组织MDA的结果,探讨最适合测定肝组织MDA含量的方法。方法通过两种方法所建立的标准曲线计算大鼠肝组织中MDA含量及体外FeSO4诱导肝匀浆生成的MDA量,采用荧光法测定灯盏花素体外对FeSO4诱导肝组织生成MDA含量的影响。结果分光光度法测定肝组织MDA含量及体外FeSO4诱导MDA含量的△A值均在标准曲线最低测定值0.1以下,而荧光法测定值均在其标准曲线最低测定值0.4以上。灯盏花素终浓度在1.02~11.25mg·mL-1可抑制FeSO4诱导的肝组织生成MDA,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由于肝匀浆本底的干扰,采用分光光度法往往难于通过其标准曲线计算出MDA准确含量,不适合用于肝组织的测定。建议采用荧光法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过氧化 肝组织 丙二醛(MDA) 光度法 荧光 灯盏花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软枣猕猴中总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兰杰 辛广 +1 位作者 谷昊 隨晓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34-436,共3页
介绍了一种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应用于测定软枣猕猴桃中的总黄酮含量,测定波长510nm,参比波长584nm,平均回收率98.63%,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中总黄酮平均含量为3.42%,该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
关键词 软枣猕猴桃 总黄酮 波长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碱解荧光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河豚毒素含量 被引量:10
17
作者 沈晓书 郭磊 +2 位作者 顾明松 冯建林 谢剑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264-2267,共4页
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灵敏地测定河豚毒素的新方法。在水和异丙醇混合碱性溶液中对河豚毒素进行微波碱解,通过测定碱解产物的量来间接测定河豚毒素的含量。结果表明:C9碱的最大激发波长为380m,最大发射波长为496m,其在0.1~10μm... 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灵敏地测定河豚毒素的新方法。在水和异丙醇混合碱性溶液中对河豚毒素进行微波碱解,通过测定碱解产物的量来间接测定河豚毒素的含量。结果表明:C9碱的最大激发波长为380m,最大发射波长为496m,其在0.1~10μmol·L^-1的浓度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1,检测限为0.05μmol·L^-1比文献报道降低近20倍。该方法快速、灵敏和准确,可用于河豚毒素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豚毒素 荧光光度法 微波碱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千山刺五加叶和果总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兰杰 辛广 +1 位作者 陈华 周晓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3-395,共3页
采用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千山刺五加叶和果中黄酮的含量,消除了由于刺五加叶和果中黄酮光谱吸收峰不对称给定量分析造成的影响,并校正了由于干扰组分的吸收光谱具有线性吸收产生的基线倾斜。结果表明:回归方程ΔA=88.795C-0.2060;相... 采用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千山刺五加叶和果中黄酮的含量,消除了由于刺五加叶和果中黄酮光谱吸收峰不对称给定量分析造成的影响,并校正了由于干扰组分的吸收光谱具有线性吸收产生的基线倾斜。结果表明:回归方程ΔA=88.795C-0.2060;相关系数r=0.9994;黄酮浓度在0~40.6μg/ml范围内,分别在波长λ1=463nm、λ2=417nm、λ3=382nm测吸光度时,则ΔA与浓度C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按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本法的回收率为96.86%~102.46%;变异系数小于0.136%。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均令人满意,而且操作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千山刺五加 波长-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阶导数荧光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色氨酸和酪氨酸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怀友 惠秋莎 +2 位作者 刘连栋 孙悦 马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27-430,共4页
本文描述了用二阶导数荧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色氨酸和酪氨酸。在 p H 7.4的条件下 ,用 2 2 1nm作为激发波长 ,记录色氨酸和酪氨酸的发射光谱 ,并进行二阶导数处理。色氨酸在 318nm处 ,酪氨酸在 2 83nm处 ,二阶导数峰高与浓度成线性关系。... 本文描述了用二阶导数荧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色氨酸和酪氨酸。在 p H 7.4的条件下 ,用 2 2 1nm作为激发波长 ,记录色氨酸和酪氨酸的发射光谱 ,并进行二阶导数处理。色氨酸在 318nm处 ,酪氨酸在 2 83nm处 ,二阶导数峰高与浓度成线性关系。色氨酸工作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c =0 .0 0 0 7H - 0 .0 0 4,r =0 .996 4,线性范围为 0 .0 0 4到 0 .2 0 0μg . m L- 1 。酪氨酸工作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c =0 .0 0 12 H -0 .0 0 40 ,r=0 .9971。线性范围为 0 .0 0 2到 0 .2 5 0 μg· m L- 1 。实验了 p H、温度和干扰离子对测定的影响 ,测定了苹果中的色氨酸和酪氨酸的含量 ,回收率分别为 (92 .0~ 10 4.0 ) %和 (98.70~ 10 2 .0 ) % ,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3.5 %和 2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度法 色氨酸 酷氨酸 导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燕 王洪斌 +2 位作者 杨海霞 陈清 赵丽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3-96,共4页
介绍一种测定大鼠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方法。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大鼠不同脑区NE、DA和5-HT三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表明,荧光强度与浓度呈线性相关,NE、DA和5-HT的检测回收率分别为102.2%、95.4%和102.8%。该方法... 介绍一种测定大鼠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方法。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大鼠不同脑区NE、DA和5-HT三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表明,荧光强度与浓度呈线性相关,NE、DA和5-HT的检测回收率分别为102.2%、95.4%和102.8%。该方法快速、灵敏、重复性较高,可为临床监测及科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度法 不同脑区 单胺类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