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9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定效应模型在面板数据因果推断中的修正与拓展:混合模型的应用
1
作者 张昱城 王志灵 +2 位作者 刘光建 Mo Wang 杨杰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3-195,共13页
尽管固定效应模型可通过修正组间和时间的内生性从而对组内关系进行较为准确的估计,但由于其缺乏足够的建模灵活度,现有文献在充分利用面板数据估计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为了增强面板数据在估计因果关系方面的效力,本... 尽管固定效应模型可通过修正组间和时间的内生性从而对组内关系进行较为准确的估计,但由于其缺乏足够的建模灵活度,现有文献在充分利用面板数据估计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为了增强面板数据在估计因果关系方面的效力,本文首先对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其次,介绍了组内、组间、情境效应和跨层次交互四种面板数据建模框架。再次,在Cer to和Bl iese所提出的面板数据多层次线性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面板数据检验因果关系的混合模型。最后,基于一个真实的面板数据库对四种建模框架下的变量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本文发现,混合模型在三方面可以对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修正并拓展其应用:第一,在参数估计方面拥有比固定效应模型更高的自由度;第二,在建模复杂性方面可以轻松实现固定效应模型无法实现的其他复杂模型检验;第三,可以通过组间建模消除组间异质性对模型检验有效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模型 面板数据 固定效应模型 多层次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性环境分权、环境规制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
2
作者 郑然 李莉 +1 位作者 王志强 张萌萌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84-191,共8页
测度了2010—2021年中国省域生态福利绩效,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了环境分权、环境规制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域性与环境分权程度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生态福利绩效表现为平缓的倒“U”形发展趋势... 测度了2010—2021年中国省域生态福利绩效,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了环境分权、环境规制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域性与环境分权程度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生态福利绩效表现为平缓的倒“U”形发展趋势,整体上呈下降态势,区域按绩效水平排序为东部>中部>西部;环境分权对生态福利绩效有显著激励作用;环境规制对绩效的改善具有直接效应,二者交互项也促进了生态福利绩效水平的提高;在分区域检验中,环境分权对东部、中部、西部区域绩效的影响分别为显著为正、显著为负与负向不显著;高分权程度地区与低分权程度地区则分别促进和抑制了生态福利绩效的提升,且低分权程度相较于高分权程度地区其负向影响更大。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建议,即建立合理的财权与事权划分制度;调整环境规制强度,因地制宜地确定各省环境税率;优化政绩考核体系,避免地方政府将“援助之手”转变为损害人民福祉的“攫取之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分权 环境规制 生态福利绩效 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县域结构红利的影响分析——2003—2021年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县域面板数据实证
3
作者 欧阳博强 曾雨欣 刘浩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7期166-172,共7页
基于2003—2021年广东欠发达地区县域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县域结构红利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县域结构红利之间呈显著的倒“U”形趋势,即存在农村劳动力外流的门槛效应,... 基于2003—2021年广东欠发达地区县域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县域结构红利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县域结构红利之间呈显著的倒“U”形趋势,即存在农村劳动力外流的门槛效应,在该临界点之前,劳动力流动能显著促进县域结构红利的释放;超过临界点后,其促进作用逐渐减弱甚至可能产生抑制效应。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县域结构红利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在经济水平较高、结构红利较好的县域,劳动力流动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提出了有序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以及加强县域内就业和创业支持等政策建议,以期为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动 县域结构红利 固定效应模型 门槛回归模型 异质性 广东省 2003—2021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对公司绩效影响的滞后效应研究——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5
4
作者 赵心刚 汪克夷 孙海洋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2年第8期17-19,共3页
研发投入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对提升公司绩效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选取2007-2011年我国沪深两市制造业91家上市公司持续5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对公司绩效的滞后效应。研究发... 研发投入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对提升公司绩效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选取2007-2011年我国沪深两市制造业91家上市公司持续5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对公司绩效的滞后效应。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对公司绩效存在着显著的滞后效应,且滞后两年的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投入 公司绩效 面板数据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变化对中国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的影响——基于CLHLS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 被引量:28
5
作者 李建新 刘保中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1,共11页
以往研究发现,老年人健康状况与自评生活质量之间密切相关。但这些研究一般采用截面数据进行分析,对健康的测量也往往选择单维的指标。本文以"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调查"(CLHLS)的跟踪数据为基础,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从肌体健... 以往研究发现,老年人健康状况与自评生活质量之间密切相关。但这些研究一般采用截面数据进行分析,对健康的测量也往往选择单维的指标。本文以"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调查"(CLHLS)的跟踪数据为基础,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从肌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自评健康三个方面分析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改变对他们自评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肌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自评健康的改善,均能够提高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的水平,但是三者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同时,心理健康和自评健康在肌体健康和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健康 自评生活质量 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性环境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实证分析——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东敏 杨佳 刘座铭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8-74,共7页
本文利用我国2013-2017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将异质性环境政策分为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和市场激励型环境政策两大类,参考OECD国家的EPS环境政策强度指标体系建立适合我国的衡量环境政策强度的综合指标体系,度量30个省份的命令控制型环... 本文利用我国2013-2017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将异质性环境政策分为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和市场激励型环境政策两大类,参考OECD国家的EPS环境政策强度指标体系建立适合我国的衡量环境政策强度的综合指标体系,度量30个省份的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强度和市场激励型环境政策强度;并将企业技术创新分为自主研发类创新和技术引进类创新,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异质性环境政策对两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相比市场激励型环境政策,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更容易激发企业进行创新;与自主研发类创新比较,我国企业更倾向于技术引进类创新。此外,分地区探究环境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发现华北和东北地区两类环境政策影响都显著,华东地区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影响更显著,西北地区市场激励型环境政策影响更显著,华南、西南无显著影响;从环境政策对企业创新影响路径上看,华东地区技术引进类创新更明显,华北和西北地区主要通过自主研发类创新,东北地区主要通过技术引进类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 市场激励型环境政策 自主研发 技术引进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省域建筑产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贾志永 朱五龙 刘高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92-93,共2页
文章在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省域建筑产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计算得到2003~2007年各省的建筑产业竞争力的面板数据,选取固定效应模型,测算了各省的建筑产业竞争力,并对省域建筑产业竞争力的地区效应作了具体的量化分析。
关键词 面板数据 固定效应模型 建筑产业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生产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固定效应模型 被引量:9
8
作者 彭科 安玉发 《技术经济》 CSSCI 2012年第6期101-106,共6页
利用2000—2008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生产能源消费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生产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农业经济增长、农业从业人数、机械化水平及过去消费习惯与农业生产能源消费正相关;能... 利用2000—2008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生产能源消费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生产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农业经济增长、农业从业人数、机械化水平及过去消费习惯与农业生产能源消费正相关;能源价格与农业生产能源消费负相关;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在短期内对农业生产能源消费的影响有限。当前节约农业生产能源消费应从改革能源价格机制、更新改造农机和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 农村能源消费 农业经济增长 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绿色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被引量:114
9
作者 何维达 温家隆 张满银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30,共9页
基于2006—2018年中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因素分解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构建了中国绿色生态效率和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对中国绿色生态效率和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 基于2006—2018年中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因素分解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构建了中国绿色生态效率和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对中国绿色生态效率和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绿色生态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生态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优化和科技水平也是促进生态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政府调控对生态效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外商投资则对生态效率无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 绿色生态效率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群与区域城市化进程关联的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沈飞 俞武扬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3年第1期81-86,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形成了各类产业的集群和周边城镇向城市的演进发展,产业集群的"城市化"效应凸显。产业集群与区域城市化进程存在互动影响关联,不同产业集群程度在其城市化进程水平上表现出差异,产业核心所在城区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形成了各类产业的集群和周边城镇向城市的演进发展,产业集群的"城市化"效应凸显。产业集群与区域城市化进程存在互动影响关联,不同产业集群程度在其城市化进程水平上表现出差异,产业核心所在城区内外的集群平衡性差异导致其城市化进程与产业集群的非完全意义协同性发展。整体而言产业集群对区域的城市化进程有所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城市化进程 面板数据 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下的经济增长研究——以中国西部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国旺 黄建文 蒲浩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5年第5期152-158,共7页
基于生产函数的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以我国西部1997—2008年的面板数据为依据,研究我国西部不同地区和时期的居民消费、物质资本投资以及劳动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在以时间为影响的时点固定效应模型(系数可变)下... 基于生产函数的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以我国西部1997—2008年的面板数据为依据,研究我国西部不同地区和时期的居民消费、物质资本投资以及劳动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在以时间为影响的时点固定效应模型(系数可变)下,居民消费与投资对经济增长呈现出规模报酬递增,且生产要素利用水平随时期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即居民消费对生产要素的利用水平能起到促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效应模型 协整性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利用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9
12
作者 毛雁冰 龙新亚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7-83,共7页
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是衡量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长期以来面临着供给总量不足与结构性失衡两个主要问题。文章利用2000-2014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影响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的主... 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是衡量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长期以来面临着供给总量不足与结构性失衡两个主要问题。文章利用2000-2014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影响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对于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分权强度和农村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有正向影响,其中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分权强度的影响作用十分显著;而城乡二元结构差异则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为提高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水平,优化供给结构,文章认为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科学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明确相应的支出责任;统筹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发展;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 供需错位 固定效应模型 统筹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宅价格波动影响因素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杜凤霞 陈立文 杨占昌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3-45,共3页
通过供需理论分析,住宅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有人口、收入、开发商实力、盈利能力、贷款利率及水平等,构建时间序列/截面数据的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住宅价格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影响住宅价格波动的主... 通过供需理论分析,住宅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有人口、收入、开发商实力、盈利能力、贷款利率及水平等,构建时间序列/截面数据的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住宅价格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影响住宅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有人口、收入、开发商实力、销售面积、土地购置成本、建安成本,在考虑消费惯性的基础上,采用工具变量后的模型估计结果发现短期内影响住宅价格的因素主要是销售面积、土地购置成本和建安成本,且住宅价格受宏观经济影响而存在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学 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消费惯性 地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组固定效应模型的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丽春 王勔追 刘晨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62,共5页
基于1257家主板上市公司2004—2014年的数据,运用分组固定效应模型,考量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结果表明:相比其他估计技术,分组固定效应模型的研究结果更为准确。中国上市公司在股利分配政策上具有长远规划,股利政策存在异质性且缺... 基于1257家主板上市公司2004—2014年的数据,运用分组固定效应模型,考量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结果表明:相比其他估计技术,分组固定效应模型的研究结果更为准确。中国上市公司在股利分配政策上具有长远规划,股利政策存在异质性且缺乏稳定性,股利平均支付比率处于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固定效应模型 面板数据 股利政策 股利平均支付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信任的影响因素探究——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黎明 杨梦瑶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8-90,共13页
信任是医患关系的核心,公众对医院的信任则是医患信任的重要维度之一.本研究使用"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JSNET2014、JSNET2016)追踪数据,通过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从理性选择与地位资源、关系社会资本、社会文化、传播—涵化四种... 信任是医患关系的核心,公众对医院的信任则是医患信任的重要维度之一.本研究使用"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JSNET2014、JSNET2016)追踪数据,通过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从理性选择与地位资源、关系社会资本、社会文化、传播—涵化四种视角,探讨了影响城市居民医院信任的因素.研究发现:(1)收入不会造成个体医院信任的差异,但自评社会经济地位对居民的医院信任水平呈正向影响;(2)找关系就医会显著降低居民的医院信任程度;(3)良好的信任文化氛围、公正平等的社会制度有助于提升医院信任;(4)媒介使用偏好与医院信任不存在明显联系.总的来说:个体应对未知风险的综合能力,对宏观制度与组织原则的可靠性感知是影响城市居民医院信任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信任 理性选择与地位资源 关系型社会资本 社会文化 传播-涵化 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会不等与“二代”收入差距——基于不平等指数和固定效应模型的边界测算 被引量:5
16
作者 韩军辉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5,共7页
"二代"收入差距可以分解为两部分:一是由个体负责因素造成的,可称之为公平合理的收入差距;二是由于环境变量差异或机会不等导致的不合理收入差距。机会不等对"二代"收入差距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利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 "二代"收入差距可以分解为两部分:一是由个体负责因素造成的,可称之为公平合理的收入差距;二是由于环境变量差异或机会不等导致的不合理收入差距。机会不等对"二代"收入差距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利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1989-2009),通过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测算机会不等对收入差距影响的上限,结果表明,户籍对"二代"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父辈收入和教育水平。将个体固定因子估计值作为"环境变量"的全集,发现机会不等对"二代"收入差距的影响上限为34.8%,远高于16%的下限边界。由于机会不等导致的收入差距最容易触发民众对公平正义的考量,因此制定社会政策,首先应该明确"个体自身努力"和"机会不等"在收入差距中所占的比例,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现阶段坚固的代际壁垒需要政府在积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逐步推进以机会均等为导向的个税改革,并积极构建有利于儿童平等发展的家庭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不等 收入差距 固定效应模型 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目标下的跨国银行FDI动机和区位选择——基于跨国银行面板数据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的检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凌婕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1-107,共7页
依据1986年—2008年期间以外国金融直接投资的形式在我国设立商业存在的跨国银行数据、运用Panel Data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GLS估算方法,检验了跨国银行进入我国的动机和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跨国银行进入我国"追求利润&qu... 依据1986年—2008年期间以外国金融直接投资的形式在我国设立商业存在的跨国银行数据、运用Panel Data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GLS估算方法,检验了跨国银行进入我国的动机和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跨国银行进入我国"追求利润"的动机比"客户追随"的动机更加强烈;而制度质量上接近的程度则是跨国银行进行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银行 商业存在 对外金融直接投资 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 客户追随动机 追求利润动机 区位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外逃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35个发展中国家1984-2004年数据的动态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英梅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47,共8页
首先用改进了的差额法估算35个发展中国家1984-2004年间资本外逃的规模。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研究在资本外逃惯性和面板数据的异质性方面的忽略以及在处理滞后因变量作为解释变量方面的局限性,引入准方差法并结合动态模型和固定效应模... 首先用改进了的差额法估算35个发展中国家1984-2004年间资本外逃的规模。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研究在资本外逃惯性和面板数据的异质性方面的忽略以及在处理滞后因变量作为解释变量方面的局限性,引入准方差法并结合动态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资本外逃的决定因素,并通过对分期样本和亚洲及拉美国家的回归分析进行测试。结果发现,经济危机、金融深化和资本流入是资本外逃的决定因素。前两个因素的决定作用是对现有文献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外逃 决定因素 动态模型 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社会参与对我国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阙霜 曾雁冰 方亚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索社会参与对中国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08-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四期纵向调查数据中2353名≥65岁老年人为基础,通过简易精神状态量表(the Mini Mental State Scale,MMSE)评价其认知功能,同时收集... 目的探索社会参与对中国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08-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四期纵向调查数据中2353名≥65岁老年人为基础,通过简易精神状态量表(the Mini Mental State Scale,MMSE)评价其认知功能,同时收集社会人口学特征、社会参与等信息。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社会参与及其程度、类型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性别、教育水平老年人之间的异质性。结果从2008年到2018年,老年人选择社会参与的占比均在80%以上,且进行社会参与的老年人认知功能得分均在20分以上。社会参与对老年认知功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6.979,P<0.001),但对男性和小学学历老年人认知的影响高于女性和文盲。具体而言,看电视听广播(β=2.249,P<0.001)、做家务(β=2.078,P<0.001)和参加户外活动(β=1.539,P<0.001)对老年认知功能得分的正向影响相对更大。从不同特征群体上看,看电视听广播对男性(β=2.605,P<0.001)和小学学历(β=2.087,P<0.001)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影响更大,而做家务对女性(β=3.372,P<0.001)和文盲(β=3.203,P<0.001)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影响更大。此外,参加组织活动仅对初中及以上学历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有显著正向影响(β=0.391,P<0.05)。结论社会参与对我国老年人认知功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应根据不同老年人的特征,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以促进老年人积极社会参与,从而防治和延缓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衰退,实现健康老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参与 老年人 认知功能 纵向研究 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投资和区域经济增长——基于双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宏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17,共4页
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转变为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动力源之一。以中部地区为分析样本,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994年的财政分税制改革后,中部六省的地方政府投资... 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转变为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动力源之一。以中部地区为分析样本,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994年的财政分税制改革后,中部六省的地方政府投资有力的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但是这种效应并不明显,这与政府投资的投资价值取向和标准有关。针对这一分析提出了优化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投资 区域经济增长 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