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船固定式CO_(2)灭火系统误释放事故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全后朋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65,76,共5页
针对某船固定式CO_(2)灭火系统试验发生的误释放事故,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分析试验必要性、试验方法、保险销受力计算、安全余量影响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功能试验外接高压气体的压力过高,导致瓶头阀保险销受力过大折... 针对某船固定式CO_(2)灭火系统试验发生的误释放事故,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分析试验必要性、试验方法、保险销受力计算、安全余量影响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功能试验外接高压气体的压力过高,导致瓶头阀保险销受力过大折断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提出应限制试验气体最高压力,加强人员资质培训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co_(2)灭火系统 误释放 事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地面固定式液态CO_2防灭火工艺流程模拟 被引量:6
2
作者 王伟峰 杭天 +2 位作者 梁成 景兴鹏 马砺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640-645,共6页
根据采空区煤自然发火的实际情况,在分析CO2相态的基础上,为了防止液态CO2在长距离输送过程产生干冰堵管,确定了液态CO2汽化输送的防灭火工艺流程,建立了液态CO2汽化管道输送的热力学模型。利用Aspen HYSYS V7.3软件模拟了液态CO2汽化... 根据采空区煤自然发火的实际情况,在分析CO2相态的基础上,为了防止液态CO2在长距离输送过程产生干冰堵管,确定了液态CO2汽化输送的防灭火工艺流程,建立了液态CO2汽化管道输送的热力学模型。利用Aspen HYSYS V7.3软件模拟了液态CO2汽化管道输送过程及影响因素,通过对液态CO2汽化管道输送过程模拟与分析,得出了液态CO2汽化时摩尔流量与加热量、有效输送管长、管道出口温度等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加热器功率与管道入口温度、压力和管道出口温度、压力及管道长度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同矿井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加热功率,提高防灭火的效率,优化液态CO2防灭火系统的工艺技术参数,确保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研究成果对促进CO2防治煤层自燃技术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固定 液态co2 灭火 工艺流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燃液体储罐区固定式灭火系统管网布置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网 王玥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2-368,共7页
为充分发挥固定式灭火系统的作用,有效缩短灭火时间,提高可燃液体储罐火灾的灭火效率,降低火灾对消防人员生命安全的威胁,本文系统调研了国内已建成的固定顶储罐、外浮顶储罐的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管网的布置方式和消防冷却水系统的管网... 为充分发挥固定式灭火系统的作用,有效缩短灭火时间,提高可燃液体储罐火灾的灭火效率,降低火灾对消防人员生命安全的威胁,本文系统调研了国内已建成的固定顶储罐、外浮顶储罐的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管网的布置方式和消防冷却水系统的管网布置方式,分析了不同布置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可燃液体储罐区固定式灭火系统设计及改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燃液体储罐区 管网布置 固定泡沫灭火系统 消防冷却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吸式固定床的生物质H_(2)O/CO_(2)气化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郑志行 张家元 +1 位作者 李谦 周浩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77-382,共6页
利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干桦木屑在下吸式固定床气化炉中的气化模型,模拟值与文献实验值吻合良好。利用Aspen Plus的灵敏度分析模块模拟分别以水蒸气(H_(2)O)和二氧化碳(CO_(2))为气化剂时气化剂/生物质碳比(GC值)对气化结果的影响,并结... 利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干桦木屑在下吸式固定床气化炉中的气化模型,模拟值与文献实验值吻合良好。利用Aspen Plus的灵敏度分析模块模拟分别以水蒸气(H_(2)O)和二氧化碳(CO_(2))为气化剂时气化剂/生物质碳比(GC值)对气化结果的影响,并结合H_(2)O、CO_(2)各自的特点研究其复合气化。结果表明,H_(2)O气化时可获得富氢煤气,但其净CO_(2)排放量较高;CO_(2)气化时碳转化率及冷煤气效率较低,但净CO_(2)排放量较低;H_(2)O、CO_(2)复合气化使碳转化率及冷煤气效率略有降低,但可有效减少气化系统中的净CO_(2)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 灵敏度分析 气化 下吸固定 co_(2)排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气压缩式CO_(2)水合物直接接触蓄冷系统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段汉坤 谢应明 +4 位作者 杨文宇 谢梅萍 刘道平 豆斌林 杨亮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121,135,共9页
本文建立了水冷压缩式CO_(2)水合物直接接触蓄冷系统的仿真模型,模拟研究了不同充注压力(3.5、3.6、3.7、3.8 MPa)下蓄冷系统的降温曲线和总蓄冷量。研究发现,降温曲线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依次为4.02%、4.43%、3.38%、1.89%... 本文建立了水冷压缩式CO_(2)水合物直接接触蓄冷系统的仿真模型,模拟研究了不同充注压力(3.5、3.6、3.7、3.8 MPa)下蓄冷系统的降温曲线和总蓄冷量。研究发现,降温曲线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依次为4.02%、4.43%、3.38%、1.89%,总蓄冷量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依次为0.82%、3.41%、1.45%、1.81%,所有相对误差均小于5%,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为了提高实验系统蓄冷性能,采用模型进行系统优化,结果表明:冷却水流量由65 mL/s增至100 mL/s时,系统预冷时间由22.5 min减至20.8 min,系统COP先增加后减少。冷却水流量为95 mL/s时,系统COP最大;冷却水温度由22℃升至30℃时,系统预冷时间由16.1 min增至21.9 min,系统COP由1.77降至1.53;当充注压力由3.5 MPa升至5.0 MPa时,排气压力由5.4 MPa升至12.1 MPa。当充注压力为5.0 MPa时,排气压力为12.1 MPa,超过压缩机警戒压力,所以低于5.0 MPa的充注压力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水合物 压缩制冷循环 蓄冷系统 模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滚装处所固定水基灭火系统、甲板层高与典型车型适装的匹配设计
6
作者 汪立志 徐欣伟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22-124,共3页
通过梳理相关法规要求,深入分析滚装处所甲板层高与典型车型适装特点,结合固定式水基灭火系统的工作条件,指出目前可能存在的匹配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提出对船舶设计和法规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滚装处所 固定水基灭火系统 甲板层高 典型车型 匹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O强化水冷压缩式CO_(2)水合物蓄冷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谢梅萍 谢应明 +4 位作者 闫坤 段汉坤 杨亮 刘道平 豆斌林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19,30,共6页
采用水冷压缩式CO_(2)水合物蓄冷实验台,研究了在不同初始充注压力和不同质量浓度的氧化石墨烯(GO)悬浮液下,CO_(2)水合物的蓄冷特性,通过实验数据计算蓄冷量和蓄冷速率。结果表明:与纯水体系相比,含有不同质量浓度的GO悬浮液中,系统的... 采用水冷压缩式CO_(2)水合物蓄冷实验台,研究了在不同初始充注压力和不同质量浓度的氧化石墨烯(GO)悬浮液下,CO_(2)水合物的蓄冷特性,通过实验数据计算蓄冷量和蓄冷速率。结果表明:与纯水体系相比,含有不同质量浓度的GO悬浮液中,系统的预冷时间和蓄冷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水合物生成质量、蓄冷速率和蓄冷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随着充注压力的增加,系统的蓄冷性能也不断提高。当充注压力为4.0MPa,GO悬浮液质量浓度为60mg/L时,蓄冷特性最好:蓄冷时间最短(11.3 min),平均蓄冷速率最高(5.96 kW),水合物生成质量最多(5.01 kg),总蓄冷量达到最大值(4041.47 kJ)。研究表明:GO对于本系统的CO_(2)水合物蓄冷性能具有明显的强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冷压缩 蓄冷系统 蓄冷特性 co_(2)水合物 氧化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复叠式空气源热泵供暖运行测试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效禹 马骊 +2 位作者 史琳 徐伟 王天生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46,共8页
CO_(2)空气源热泵因其优秀的环保和热工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CO_(2)复叠式空气源热泵分布式集中供暖系统为研究对象,依据JGJ/T 177—2009《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和JGJ/T 132—2009《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对秦皇岛某公共... CO_(2)空气源热泵因其优秀的环保和热工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CO_(2)复叠式空气源热泵分布式集中供暖系统为研究对象,依据JGJ/T 177—2009《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和JGJ/T 132—2009《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对秦皇岛某公共建筑和石家庄某居住建筑的CO_(2)复叠式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开展运行测试研究,探究在低温环境下系统运行过程中检测不确定度及实际运行效果。通过不确定度分析,秦皇岛项目2#机组和石家庄项目2#机组制热性能COP在不同运行环境温度下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范围分别为4.27%~5.87%及1.90%~4.36%,测试结果可信度高。测试结果表明:秦皇岛项目在室外日均温度-10.9~2.5℃的工况下,1#和2#机组实测日均COP范围分别为2.75~3.09和2.76~3.15。在室外最低温度-18℃时,1#和2#机组热COP仍可达到2.19及2.88。石家庄项目在室外日均温度-6.6~12.5℃的工况下,1#和2#机组实测日均COP范围分别为2.32~3.38和2.21~3.06;分析两个项目的检测结果可得,CO_(2)复叠式空气源热泵机组在低温环境下COP受室外环境温度影响依然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复叠空气源热泵 分布集中供暖 系统测试 不确定度 性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备粮库油罐区固定式消防系统设计
9
作者 周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8-70,共3页
对中央储备粮平安直属库的油罐区消防系统作了简单介绍。由于罐区内油罐的高度和容量都比较大,因此消防系统设计采用固定式灭火系统。该系统包括消防水池、消防泵房和消防管线等。另外,对该泡沫灭火系统的原理及设计计算作了说明。
关键词 油罐区 固定泡沫灭火系统 消防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CO_2惰泡防灭火技术及装备
10
作者 李剑锋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灭火技术 co2 高效 惰泡 杨村煤矿 灭火材料 灭火装备 灭火系统 推广应用 井下 移动 煤体 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固定灭火系统和耐火构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产品质量检验通报
11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5年第4期507-526,共20页
关键词 防火卷帘门 排烟防火阀 消防设备 安全设备 防火门 玻璃带 玻璃布 水成膜泡沫灭火 亮窗 消防泵组 消火栓箱 室内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特级防火卷帘 消防安全标志 灭火装置 无机复合防火卷帘 钢质 双扇 消防软管卷盘 有机防火堵料 普通型钢 沟槽管件 质量监督检验 固定灭火系统 构件 产品质量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灭火系统选择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吉冬梅 黄晓家 +3 位作者 张兆宪 杜鹏 王开琪 沃留杰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8年第11期820-823,共4页
介绍了气体灭火系统的发展,依据灭火剂的生命安全性、ODP和GW P环境安全性、灭火效率与占地面积,系统钢材用量和节能减排比较,确定"四节一环保"是气体灭火系统选择的判定指标,通过比较认为七氟丙烷是最佳灭火剂。
关键词 气体灭火系统 固定灭火系统 无管网灭火装置 灭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保温塑料大棚内主动通风式酿热补气系统应用初探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晏飞 石苗 +3 位作者 王笛 杨士晔 李建明 孙国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4-212,共9页
为提高保温型塑料大棚室内空气温度、CO_(2)浓度,该研究在非对称保温塑料大棚内部设计了一种便于控制通风时间的主动通风式酿热补气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发酵池(长×宽×高:7.0 m×2.0 m×2.0 m)、透气板、过滤装置及喷... 为提高保温型塑料大棚室内空气温度、CO_(2)浓度,该研究在非对称保温塑料大棚内部设计了一种便于控制通风时间的主动通风式酿热补气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发酵池(长×宽×高:7.0 m×2.0 m×2.0 m)、透气板、过滤装置及喷灌装置。以牛粪和小麦、玉米和番茄秸秆为原料,探究了堆肥发酵过程中的温度特征、棚内增温效果、CO_(2)补充效果及其他有害气体扩散特征。结果表明:1)该系统内堆体温度50℃以上共计30 d;2)与对照塑料大棚相比,试验塑料大棚提高夜间空气温度1~3℃;3)堆肥过程中释放的CO_(2)气体使182 m^(2)测量区域内的平均CO_(2)浓度最高达到1997μmol/mol;4)测量区域内NH_(3)、N_(2)O、CH_(4)的浓度变化范围分别是5.7~18.5、1.0~2.4、115~315μmol/mol。主动通风式酿热补气系统可为保温型塑料大棚提供热量和作物生长所需的C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温度 co_(2) 堆肥 主动通风酿热补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15年河西走廊中部绿洲农田生态系统水热碳通量观测数据集 被引量:2
14
作者 吉喜斌 赵文智 +5 位作者 金博文 赵丽雯 赵文玥 杜泽玉 陈智 张雷明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3期39-48,共10页
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间水分、热量和二氧化碳交换过程是陆地表层物质与能量交换的核心内容。涡动相关系统已成为当前测算陆地生态系统水热碳交换过程的首选方法之一。本数据集是中国通量观测研究联盟(ChinaFLUX)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点... 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间水分、热量和二氧化碳交换过程是陆地表层物质与能量交换的核心内容。涡动相关系统已成为当前测算陆地生态系统水热碳交换过程的首选方法之一。本数据集是中国通量观测研究联盟(ChinaFLUX)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点河西走廊中部绿洲农田生态系统2012–2015年的水分、热量和二氧化碳通量,以及辅助微气象观测数据集。本数据集为深刻理解干旱区绿洲农田生态系统水分传输、能量交换、碳循环过程及其植物与环境调控机理提供了关键基础数据,对深入认识干旱区绿洲水文循环、生态–水文相互作用和气候变化中的碳水热耦合机制等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本数据集也可为干旱区绿洲水土资源管理、绿洲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绿洲生态保护等干旱区所亟待解决的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等现实问题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热通量 潜热通量 co_(2)通量 开路涡动相关系统 绿洲农田生态系统 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在石油库消防设计中的技术探讨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真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4年第5期467-470,共4页
以宁波—上海、南京进口原油管道工程项目中的镇海中转油库的泡沫消防工程的设计为例 ,总结了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采用的主要型式 ,并指出了目前大型油库泡沫灭火系统的发展方向。针对水力驱动平衡压力式泡沫混合器装置 ,结合在工程实践... 以宁波—上海、南京进口原油管道工程项目中的镇海中转油库的泡沫消防工程的设计为例 ,总结了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采用的主要型式 ,并指出了目前大型油库泡沫灭火系统的发展方向。针对水力驱动平衡压力式泡沫混合器装置 ,结合在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对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功能特点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库 固定泡沫灭火系统 油管 进口原油 管道工程 压力 大型 消防设计 消防工程 水力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武汉长江隧道防火保障系统 被引量:7
16
作者 罗飙 唐智 +1 位作者 徐建平 方正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01-504,共4页
在明确城市水底隧道火灾危险性及防火设计目标的基础上,介绍了武汉长江隧道人员疏散方式及救援路线、通风系统、给排水与消防系统、照明系统及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并结合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对这些系统的选择、原理及作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隧道 火灾 固定灭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灭火剂用量的确定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凡 李深梁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2年第1期47-48,共2页
文章通过对固定气体灭火系统全淹没方式的不同灭火剂用量计算公式的分析 ,确定了以边混合边泄漏作为混合—泄漏模型 ,建立了大气压和海拔高度的关联 ,并提出了通用的灭火剂用量计算公式。
关键词 气体灭火 混合-泄漏模型 固定灭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定位船舶二氧化碳系统和风油切断联动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建平 陆华中 唐杰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6-89,共4页
针对在建动力定位深水铺管船CO_(2)系统和风油切断系统联动而引发的超出最大允许单点故障的问题,分析CO_(2)系统的配置、联动控制的逻辑、及其对动力定位船舶不同运行模式下最大单点故障及船舶安全的影响;结合船级社规范、标准,以及文... 针对在建动力定位深水铺管船CO_(2)系统和风油切断系统联动而引发的超出最大允许单点故障的问题,分析CO_(2)系统的配置、联动控制的逻辑、及其对动力定位船舶不同运行模式下最大单点故障及船舶安全的影响;结合船级社规范、标准,以及文献的相关比较,论证两种解决方案的优缺点,确认取消联动控制的方案更优,总结CO_(2)系统设计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灭火系统 风油切断 联动 最大单点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埋深电缆隧道二氧化碳气体灭火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昆晟 熊刚 +1 位作者 黄兆鋆 付强林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54-958,共5页
为了研究大埋深电缆隧道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的可行性与灭火效果,本文以一条220 kV大埋深电缆隧道为研究对象,开展试验研究。试验共设置3组工况、5组火源,对比了不同工况和火源点灭火时间、灭火时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变化、环境温湿度变化... 为了研究大埋深电缆隧道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的可行性与灭火效果,本文以一条220 kV大埋深电缆隧道为研究对象,开展试验研究。试验共设置3组工况、5组火源,对比了不同工况和火源点灭火时间、灭火时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变化、环境温湿度变化、管网系统压力衰减以及管道结冰等。研究表明,二氧化碳气体可以快速扑灭电缆隧道火灾,固定式管网系统尤其适用于大埋深电缆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埋深 电缆隧道 火灾 二氧化碳气体 灭火 固定管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浙江北仑发电厂二期工程消防系统
20
作者 马宁 马绍岳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1年第5期31-32,54,共3页
本文介绍了浙江北仑发电厂二期工程 (3× 60 0 MW)机组消防系统的组成。
关键词 火灾探测 报警系统 固定灭火系统 灭火 发电厂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