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地块东南缘地带Moho深度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任枭 徐志国 +2 位作者 杨辉 陈宏峰 邹立晔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089-4096,共8页
鄂尔多斯地块东南缘是主要的历史强震活跃区,曾经多次发生6级或以上的强烈地震,其边缘边界具有较强的地震活动性.本文利用该区域内分布的固定台站数据记录的大量远震体波波形资料,应用频率域反褶积方法提取远震P波接收函数,由H-κ方法... 鄂尔多斯地块东南缘是主要的历史强震活跃区,曾经多次发生6级或以上的强烈地震,其边缘边界具有较强的地震活动性.本文利用该区域内分布的固定台站数据记录的大量远震体波波形资料,应用频率域反褶积方法提取远震P波接收函数,由H-κ方法测定了各台站下方的Moho深度和Vp/Vs值.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地块东南缘的Vp/Vs值介于1.6~1.9之间.东缘的Moho深度介于33.4~45km之间,太原断陷盆地附近的Moho深度较浅,最浅处为33.4km;东部北段的延怀盆地、蔚县盆地、阳原盆地和南段的临汾盆地附近Moho深度变化不大,平均深度为40km.而在东缘东侧,因存在着山西断陷带,导致块体边缘的Moho深度要小于块体内部的Moho深度.块体南缘的Moho深度介于31.0~53.1km之间,自东段向西段Moho深度逐渐变大,从渭河盆地附近的31.0km增厚至秦岭造山带地段的53.1km.总之,鄂尔多斯地块东南缘地带的Moho深度和Vp/Vs值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块特征,块体内部结构比较稳定,东缘东段地壳结构相对一致,东缘东侧与西侧地壳深度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从山西断陷以东向西地壳厚度逐渐增厚,很好地对应了其地质构造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函数 固定台站数据 Moho深度 地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