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定化铜离子亲和膜色谱柱吸附血红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秦晓蓉 伍林 +2 位作者 易德莲 胡雷 曹淑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5-257,共3页
将纤维素滤纸进行碱处理及环氧活化、偶联亚氨基二乙酸、固定化铜离子等处理,并将其装入自制的色谱柱管,制得固定化铜离子亲和膜色谱柱。该柱可用于吸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吸附率可达到90%以上。考察了上样量、pH值、温度、上样... 将纤维素滤纸进行碱处理及环氧活化、偶联亚氨基二乙酸、固定化铜离子等处理,并将其装入自制的色谱柱管,制得固定化铜离子亲和膜色谱柱。该柱可用于吸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吸附率可达到90%以上。考察了上样量、pH值、温度、上样速度等因素对固定化铜离子亲和膜吸附Hb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铜离子亲和膜色谱柱吸附血红蛋白的最佳条件为:室温下实验,缓冲体系的pH值控制在6~8,上样速度0.5~1.0mL/min,上样量为3.16~7.90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 亲和 固定化离子 血红蛋白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色谱法纯化猪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被引量:1
2
作者 邵天梦 刘宇新 邵昌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8-221,共4页
以Cu^(2+)-Sepharose4B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色谱法纯化猪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考察了不同的洗脱缓冲溶液及其pH对纯化效率的影响,显示了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离子亲和 超氧化物歧化酶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定化金属亲和整体柱的痕量微囊藻毒素富集分析
3
作者 陈小燕 杨玲 +1 位作者 苏立燊 吴晓苹 《分析测试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5-162,171,共9页
基于固定化金属亲和色谱(IMAC)识别原理,采用后修饰法在热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的有机基质整体柱上直接固定Cu^(2+),设计并合成表征了poly(VIM-co-DVB)-Cu^(2+)亲和毛细管整体柱,用于微囊藻毒素(MCs)的富集研究。详细优化了亲和整体... 基于固定化金属亲和色谱(IMAC)识别原理,采用后修饰法在热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的有机基质整体柱上直接固定Cu^(2+),设计并合成表征了poly(VIM-co-DVB)-Cu^(2+)亲和毛细管整体柱,用于微囊藻毒素(MCs)的富集研究。详细优化了亲和整体柱的萃取条件,在最优条件下,将poly(VIM-co-DVB)-Cu^(2+)整体柱用于毛细管微萃取(CME),并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检测技术联用,建立了环境水样品中3种MCs的高效富集分析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89~1.23 ng/L,加标回收率为80.0%~105%,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6.8%。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为污染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监测分析提供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固定化金属亲和整体柱 毛细管微萃取 高效液相-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冬氨酸的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色谱材料用于磷酸化肽选择性富集 被引量:3
4
作者 申惠莲 卡哈尔.阿里木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4-338,共5页
采用点击化学的方法将自然界中的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键合到硅球上(命名为Click Asp),并将Fe3+配位到Click Asp上,合成固定金属离子亲和色谱(IMAC)材料(Fe3+-Click Asp);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电子能谱和扫描电镜等表征证明Fe3+-Click... 采用点击化学的方法将自然界中的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键合到硅球上(命名为Click Asp),并将Fe3+配位到Click Asp上,合成固定金属离子亲和色谱(IMAC)材料(Fe3+-Click Asp);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电子能谱和扫描电镜等表征证明Fe3+-Click Asp成功合成。将此IMAC材料用于蛋白质酶解液和牛奶中的磷酸化肽的富集,实现了磷酸化肽的高选择性富集。本研究为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提供了新材料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氨酸 固相萃取 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 磷酸化肽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金属螯合亲和膜色谱柱制备及纯化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魏琪 姚汝华 鲍时翔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1-363,共3页
以大孔纤维素滤纸为基质 ,通过碱处理、环氧活化、偶联亚氨基二乙酸二钠、固定化Cu2 +,装柱后制得固定化金属螯合亲和膜色谱柱。对Cu/Zn SOD粗品进行了纯化研究 ,将其比活从 645U/mL提高到 6882U/mL ,纯化倍数为 1 0 7,蛋白回收率为 92... 以大孔纤维素滤纸为基质 ,通过碱处理、环氧活化、偶联亚氨基二乙酸二钠、固定化Cu2 +,装柱后制得固定化金属螯合亲和膜色谱柱。对Cu/Zn SOD粗品进行了纯化研究 ,将其比活从 645U/mL提高到 6882U/mL ,纯化倍数为 1 0 7,蛋白回收率为 92 3% ,活性回收率达 985%。设计了一种解决金属离子泄露问题的方案 ,将Cu2 +泄露量降至 86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金属螯合亲和 超氧化物歧化酶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在固定金属离子亲和色谱中吸附与洗脱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杜涛 赵胜利 +2 位作者 文九巴 李董轩 朱金娥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7,共4页
介绍了固定金属离子亲和色谱(IMAC)吸附蛋白质的基本原理、蛋白质吸附与解吸的影响因素以及洗脱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简述了IMAC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固定金属离子亲和 蛋白质 吸附 洗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亲和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法测定双壳贝类中短裸甲藻毒素的含量
7
作者 朱波 倪一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83-887,共5页
在1.0g充分匀质的样品中加入80%(体积分数,下同)甲醇溶液4mL,涡旋2min,超声10min,冷冻(4℃)离心5min,重复提取一次。合并上清液,用80%甲醇溶液稀释至10mL。分取5mL,加入20mL磷酸盐缓冲液(pH 7.3),涡旋混匀。上述溶液过活化好的免疫亲和... 在1.0g充分匀质的样品中加入80%(体积分数,下同)甲醇溶液4mL,涡旋2min,超声10min,冷冻(4℃)离心5min,重复提取一次。合并上清液,用80%甲醇溶液稀释至10mL。分取5mL,加入20mL磷酸盐缓冲液(pH 7.3),涡旋混匀。上述溶液过活化好的免疫亲和柱,用20%(体积分数)甲醇溶液3mL淋洗柱子,加压抽干柱子后再加入甲醇3mL洗脱,净化过程中控制温度为室温,过柱速率为2~3mL·min^(-1)。收集洗脱液,分取1.0~1.5mL,离心10min,上清液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法测定。以Poroshell 120EC-C_(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的10mmol·L^(-1) 甲酸铵-0.1%(体积分数)甲酸溶液和甲醇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用多反应监测-信息依赖性分析-增强子离子(MRM-IDA-EPI)扫描模式获得定量结果,并同时完成目标物二级质谱图的匹配。结果显示:短裸甲藻毒素的质量浓度在5~500μg·L^(-1) 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30μg·kg^(-1);对阴性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0.5%~108%,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3.1%~6.0%。方法用于双壳贝类样品的分析,未检出短裸甲藻毒素,而加标样品中目标物的EPI二级质谱图与标准二级质谱图的匹配度值、反匹配度值和纯度值均达到60%以上,说明目标物和短裸甲藻毒素相似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亲和 超高效液相-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 短裸甲藻毒素 双壳贝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镍离子亲和色谱介质的制备及其性能考察
8
作者 徐莉莉 陈革豫 +5 位作者 张腾 张忠旗 韩广 李乾 赵金礼 刘建利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2-239,共8页
以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交联微球(氯球)为载体基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N,N-二异丙基乙胺(DIEA)催化,将合成的Lys(Boc)-OEt、氯乙酸乙酯连接到微球上。经水解使羧基裸露,与Ni^(2+)螯合,制得新型镍离子亲和色谱介质。将其应用于Hi... 以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交联微球(氯球)为载体基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N,N-二异丙基乙胺(DIEA)催化,将合成的Lys(Boc)-OEt、氯乙酸乙酯连接到微球上。经水解使羧基裸露,与Ni^(2+)螯合,制得新型镍离子亲和色谱介质。将其应用于His-Lys-Tyr三肽及Phe-His-Thr三肽纯化研究。以不含组氨酸的六肽作为杂质模型,用所制备的镍离子亲和介质进行分离。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镍离子亲和介质对两个含组氨酸的三肽具有很好的亲和作用,并实现了与不含组氨酸六肽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交联微球 离子亲和介质 含组氨酸短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人工膜与非膜蛋白亲和作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江晶 王珊珊 邓玉林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57-760,共4页
由于膜蛋白在细胞中含量较低、提取纯化工作复杂且价格昂贵,因此筛选与类生物膜结构具有强亲和作用的非膜蛋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固定化人工膜(IAM)作为生物膜模型,将其填充至毛细管中作为微柱液相色谱的固定相.选取10种常见易得的非... 由于膜蛋白在细胞中含量较低、提取纯化工作复杂且价格昂贵,因此筛选与类生物膜结构具有强亲和作用的非膜蛋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固定化人工膜(IAM)作为生物膜模型,将其填充至毛细管中作为微柱液相色谱的固定相.选取10种常见易得的非膜蛋白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酸性、中性、碱性条件下,研究这些蛋白与固定化人工膜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中性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是蛋白与IAM结合的最佳环境,在此条件下有5种蛋白表现出与IAM具有较强的亲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人工膜 非膜蛋白 微柱液相 等电点 生物膜 亲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金属螯合亲和膜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0
作者 魏琪 鲍时翔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82-87,共6页
将纤维素滤纸经碱处理,环氧活化,配基偶联和固定化Cu2+后制得了大 孔纤维素亲和膜,检验了亲和膜的流速与负压,等温吸附,保存方法及使用次数等亲和膜性能指标,设计了一种解决金属离子泄漏问题的新方法,得到的结果明显优于传统的... 将纤维素滤纸经碱处理,环氧活化,配基偶联和固定化Cu2+后制得了大 孔纤维素亲和膜,检验了亲和膜的流速与负压,等温吸附,保存方法及使用次数等亲和膜性能指标,设计了一种解决金属离子泄漏问题的新方法,得到的结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凝胶柱,以上结果表明,普通纤维素滤纸可以制成性能优良的亲和膜色谱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 亲和 蛋白质纯化 固定化金属螯合和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亲和去垢小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水稻叶片蛋白质组 被引量:7
11
作者 曹晓林 巩佳第 +3 位作者 陈铭学 于莎莎 卞英芳 曹赵云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81-1186,共6页
采用亲和去垢小柱净化,建立了水稻叶片蛋白质组的纳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水稻叶片蛋白质分别采用酚提取法结合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裂解,裂解液经亲和去垢小柱净化,酶解肽段用纳升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 采用亲和去垢小柱净化,建立了水稻叶片蛋白质组的纳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水稻叶片蛋白质分别采用酚提取法结合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裂解,裂解液经亲和去垢小柱净化,酶解肽段用纳升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nanoLC-LTQ/Orbitrap MS)分析,相关数据库检索鉴定。比较了超滤辅助样品制备法(FASP法)、亲和去垢小柱法和丙酮沉淀法对SDS去除效率及对蛋白质鉴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有较好的SDS去除效果(去除效率均大于95%);尽管3种方法鉴定的蛋白质种类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但以亲和去垢小柱法鉴定的蛋白质数目最多,为563种,远多于FASP法和丙酮沉淀法的196和306种;此外,亲和去垢小柱法适合于各种相对分子质量和不同pI值蛋白质的净化,而FASP法和丙酮沉淀法中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和pI值蛋白质均有类似程度的损失。采用本文建立的方法,一次进样分析可鉴定出水稻叶片蛋白质多达588种;肽段匹配数≥2的296个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分为结合活性、酶活性、转移运输活性和结构组成等。该蛋白质分析方法可为开展水稻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去垢小柱 纳升液相-线性离子阱/ 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 鸟枪法 蛋白质组学 水稻叶片 十二烷基硫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亲和色谱的肺癌细胞磷酸化蛋白质组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宝会 王晨桐 +1 位作者 郭淼 肖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7-86,共10页
磷酸化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异常往往会导致细胞内信号通路的紊乱和疾病的发生。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色谱(IMAC)是磷酸化肽段的高效富集技术,在磷酸化蛋白质组研究方面应用广泛。该研究以金属钛离子(Ti^4+)螯合IMAC材料(T... 磷酸化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异常往往会导致细胞内信号通路的紊乱和疾病的发生。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色谱(IMAC)是磷酸化肽段的高效富集技术,在磷酸化蛋白质组研究方面应用广泛。该研究以金属钛离子(Ti^4+)螯合IMAC材料(Ti^4+-IMAC)为载体,进行磷酸化肽段富集。比较了10μm Ti^4+-IMAC通过振荡法和固相萃取法(SPE)富集磷酸肽的效果,发现振荡法可以富集到更多的磷酸肽;对比了两种尺寸(10μm和30μm)Ti^4+-IMAC在磷酸化肽段富集中的差异,发现小尺寸材料富集效果更佳。进一步采用优化的策略比较了不同转移能力肺癌细胞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免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结果表明,优化的Ti^4+-IMAC方法可以从正常的肺成纤维细胞MRC5、低转移肺癌细胞95C和高转移肺癌细胞95D中分别鉴定到510、863和1108种磷酸化蛋白质,其中317种为3组所共有。该研究共鉴定到1268种磷酸化蛋白质上的7560个磷酸化位点,其中1130个为差异磷酸化位点,文献报道显示部分异常表达的激酶与癌症转移密切相关。通过生信对比分析发现,异常表达的磷酸化蛋白质主要与细胞侵袭、迁移和死亡等细胞迁移方面的功能有关。通过优化磷酸化肽富集策略,初步阐明了磷酸化蛋白质网络的异常与肺癌转移之间的相关性,该方法有望用于肺癌进展相关的磷酸化位点、磷酸化蛋白质及其信号通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 磷酸化 蛋白质组 癌症转移 肺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前沿亲和色谱评价5种知母糖苷类化合物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
13
作者 胡园园 郭辉 钱俊青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99-103,共5页
以硅胶为载体,制备α-淀粉酶亲和色谱柱,以线扫循环伏安法为检测方法,评价知母提取物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首先考察固定化条件对固定化酶的影响以及亲和色谱柱的稳定性。其次利用前沿亲和色谱检测5种知母糖苷类化合物(新芒果苷、芒果... 以硅胶为载体,制备α-淀粉酶亲和色谱柱,以线扫循环伏安法为检测方法,评价知母提取物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首先考察固定化条件对固定化酶的影响以及亲和色谱柱的稳定性。其次利用前沿亲和色谱检测5种知母糖苷类化合物(新芒果苷、芒果苷、知母皂苷AⅡ、知母皂苷BⅡ、知母皂苷BⅢ)的α-淀粉酶亲和力。最后检测化合物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5种化合物的α-淀粉酶结合力大小排序为:新芒果苷(Kd=0.230 5μmol/L)>芒果苷(Kd=0.299 5μmol/L)>知母皂苷BⅡ(Kd=0.312 4μmol/L)>知母皂苷BⅢ(Kd=0.316 2μmol/L)>知母皂苷AⅡ(Kd=0.453 3μmol/L),其排序结果与样品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一致。说明前沿亲和色谱可以用来定量检测化合物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且可根据亲和力的大小将化合物的抑制活性进行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沿亲和 线扫循环伏安法 固定化α-淀粉酶 α-淀粉酶抑制活性 知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折叠液相色谱法复性和纯化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超展 王骊丽 耿信笃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4-517,共4页
用蛋白折叠液相色谱法(PFLC)对大肠杆菌表达的包涵体形式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进行了复性并同时纯化。用Cu2+-亚氨基二乙酸(IDA)Sepharose作为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色谱的固定相。在低浓度脲存在下,以咪唑为洗脱剂,采用线... 用蛋白折叠液相色谱法(PFLC)对大肠杆菌表达的包涵体形式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进行了复性并同时纯化。用Cu2+-亚氨基二乙酸(IDA)Sepharose作为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色谱的固定相。在低浓度脲存在下,以咪唑为洗脱剂,采用线性梯度洗脱rhG-CSF。该法仅通过一步PFLC分离,减少了复性过程中rhG-CSF的聚集,复性后的rhG-CSF的比活性为1.8×108IU/mg,纯度为97%,质量回收率为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 蛋白折叠 纯化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食品中的赭曲霉毒素A 被引量:11
15
作者 史娜 路勇 +1 位作者 吴颖 姜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60-263,共4页
研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检测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根据不同样品,用甲醇-2%碳酸氢钠溶液(60:40,V/V)或甲醇-水(80:20,V/V)提取样品中的赭曲霉毒素A,经OchraTest亲和柱净化,以甲醇-5mmol/L(含0.1%甲酸)乙酸铵为流动相... 研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检测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根据不同样品,用甲醇-2%碳酸氢钠溶液(60:40,V/V)或甲醇-水(80:20,V/V)提取样品中的赭曲霉毒素A,经OchraTest亲和柱净化,以甲醇-5mmol/L(含0.1%甲酸)乙酸铵为流动相,采用正离子模式对赭曲霉毒素A进行检测。结果回收率在82.3%~98.5%之间,检出限为0.1μg/kg。该方法适用不同基质样品,准确性好、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方法检出限可满足欧盟等最新限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串联质 赭曲霉毒素A 免疫亲和 离子反应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PDH@Fe_(3)O_(4)固定化酶脱除樱桃酒生物胺的研究及对酒体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邢鑫 王鲁良 +3 位作者 张冰艳 袁新杰 褚琪 孙舒扬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8-145,共8页
植物乳杆菌来源的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具有生物胺降解活性,将其与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耦合制备固定化酶(GAPDH@Fe_(3)O_(4)),有望增加其重复利用批次,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该文研究... 植物乳杆菌来源的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具有生物胺降解活性,将其与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耦合制备固定化酶(GAPDH@Fe_(3)O_(4)),有望增加其重复利用批次,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该文研究了此固定化酶在樱桃酒陈酿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测试其重复利用批次对酒体中的生物胺、基本理化指标、挥发性组分和非挥发性酚类物质的影响。酒体中检测到组胺、酪胺、腐胺等8种生物胺,固定化酶首次处理时各生物胺的降解率达到了18.6%~55.2%;重复利用10次后生物胺降解率仍达到6.4%~17.1%。挥发性组分利用气相离子迁移色谱检测,共检测出37种组分。经固定化酶首次处理后,樱桃酒中的乙酸乙酯、乙酸异丁酯、3-甲硫基丙醇、正己醇、苯甲醛、丁酸、α-蒎烯等物质的含量出现15.6%~34.5%的下降;固定化酶重复利用10次后,挥发性组分含量与初始样品无显著性差异。非挥发性酚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检测出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绿原酸等6种组分,固定化酶处理对樱桃酒中的非挥发性酚类物质未产生显著性影响。综上所述,GAPDH@Fe_(3)O_(4)具备较高的生物胺降解效率,对酒样品质不产生负面影响,且重复利用性高,因此在食品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固定化 樱桃酒 生物胺 气相-离子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微球担体-8-羟基喹啉鳌合固定相的合成及其在痕量金属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秘钊 张慧君 +2 位作者 王征 Frank S.CLee 王小如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79-986,共8页
以氧化锆微球为担体,通过mannich反应得到在氧化锆微球上键合8-羟基喹啉的痕量金属富集分离固定相,并对该固定相的键合金属离子能力进行了研究。以合成的氧化锆微球键合8-羟基喹啉金属鳌合固定相用作微柱流动注射(FIA)在线分离、富集和... 以氧化锆微球为担体,通过mannich反应得到在氧化锆微球上键合8-羟基喹啉的痕量金属富集分离固定相,并对该固定相的键合金属离子能力进行了研究。以合成的氧化锆微球键合8-羟基喹啉金属鳌合固定相用作微柱流动注射(FIA)在线分离、富集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流程中的固定相,对大洋海水中的痕量铅和镉进行了在线分析,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亲和 氧化锆微球担体 8-羟基喹啉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 流动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锆微球键合8-羟基喹啉固定相的合成及其应用
18
作者 张景彬 宋秘钊 张慧君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38-43,共6页
以二氧化锆微球为担体,通过Mannich反应在二氧化锆微球上键合8-羟基喹啉,得到用于痕量金属富集分离的固定相,对该固定相的键合金属离子能力进行了研究。以合成的二氧化锆微球键合8-羟基喹啉形成金属螯合固定相,用作微柱流动注射(FIA)在... 以二氧化锆微球为担体,通过Mannich反应在二氧化锆微球上键合8-羟基喹啉,得到用于痕量金属富集分离的固定相,对该固定相的键合金属离子能力进行了研究。以合成的二氧化锆微球键合8-羟基喹啉形成金属螯合固定相,用作微柱流动注射(FIA)在线分离、富集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流程中的固定相,对海水中的痕量铅和铬进行了在线分析,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亲和 二氧化锆微球担体 8-羟基喹啉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 流动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铝-钛配合物鞣剂鞣液的组成与结构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伟 但年华 +2 位作者 肖世维 但卫华 王康建 《中国皮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17,共10页
采用阳离子色谱分离法,对p H值分别为1.5和3.5的锆-铝-钛配合鞣剂进行分离,共得到7个组分。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7个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组分中均含有锆、铝和钛离子,但离子含量不同,离子增加或减少造... 采用阳离子色谱分离法,对p H值分别为1.5和3.5的锆-铝-钛配合鞣剂进行分离,共得到7个组分。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7个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组分中均含有锆、铝和钛离子,但离子含量不同,离子增加或减少造成吸收光谱谱带蓝移或红移。p H值升高,锆-铝-钛配合物鞣剂水解加剧,形成异核、多核的高价态配合物。推测锆-铝-钛配合物鞣剂中的羟基、羧基和硫酸根与鞣剂之间以单齿、桥式双齿和螯合双齿进行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分离法 洗脱曲线 锆-铝-配合物 结构 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膜印刷层中乙酰丙酮钛的检测及其稳定性
20
作者 王旖旎 林勤保 +2 位作者 李忠 钟怀宁 潘静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29-334,共6页
建立并优化乙酰丙酮钛测定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并对标准溶液中乙酰丙酮钛的存在形式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乙酰丙酮钛标准品、上光油、油墨及印刷样品中的乙酰丙酮进行检测,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对样品中的钛... 建立并优化乙酰丙酮钛测定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并对标准溶液中乙酰丙酮钛的存在形式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乙酰丙酮钛标准品、上光油、油墨及印刷样品中的乙酰丙酮进行检测,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对样品中的钛含量进行检测,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经紫外光(254 nm)照射及加热处理(70 ℃)的乙酰丙酮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乙酰丙酮钛在标准溶液中以乙酰丙酮及钛离子的形式存在,需分别检测乙酰丙酮及钛离子。上光油、乙酰丙酮钛标准品中检测到乙酰丙酮,而油墨及印刷样品中未检测到乙酰丙酮;上光油、油墨、乙酰丙酮钛标准品及印刷样品中均检测到钛。乙酰丙酮钛在加热和紫外光照射处理后,碳碳双键发生氧化反应,说明加热和紫外照射均导致该物质发生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质 液相-质 离子体发射光 乙酰丙酮 印刷油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