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胶囊法和交联法固定化磷脂酶A_1的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孙万成 宋龄瑛 +3 位作者 蒋笃孝 李爱军 欧仕益 傅亮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37-641,共5页
 采用不同固定化磷脂酶A1的方法,即交联法和微胶囊法,以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化磷脂酶A1.通过考察固定化载体和固定化酶的性质以及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等,比较两种固定化酶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微胶囊包埋法固定...  采用不同固定化磷脂酶A1的方法,即交联法和微胶囊法,以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化磷脂酶A1.通过考察固定化载体和固定化酶的性质以及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等,比较两种固定化酶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微胶囊包埋法固定化磷脂酶A1工艺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法 微胶囊法 固定化磷脂酶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固定化磷脂酶A_1及其结构考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孙万成 蒋笃孝 罗毅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0-103,共4页
对壳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固定化磷脂酶A1方法进行优化,利用红外光谱和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对微胶囊结构进行考察。表明微胶囊具有规则的通孔结构,有很大的内表面积,可增加包埋酶的效率,提高磷脂酶与卵磷脂的接触界面面积和固定化酶的... 对壳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固定化磷脂酶A1方法进行优化,利用红外光谱和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对微胶囊结构进行考察。表明微胶囊具有规则的通孔结构,有很大的内表面积,可增加包埋酶的效率,提高磷脂酶与卵磷脂的接触界面面积和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磷脂酶a1 微胶囊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固定化PLA_1的制备及其在脱胶应用中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于殿宇 马莺 +3 位作者 张欢 马丽娜 孙丽雪 李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28-131,共4页
本文目的是研究磷脂酶A1的固定化条件并将固定化酶用于脱胶过程。以磁性Fe3O4/SiOx-g-P(GMA)复合粒子为载体,考察不同的固定化条件对固定化酶相对酶活的影响,然后将制得的磁性固定化PLA1用于大豆油脱胶中,并对其酶活再生进行有益研究。... 本文目的是研究磷脂酶A1的固定化条件并将固定化酶用于脱胶过程。以磁性Fe3O4/SiOx-g-P(GMA)复合粒子为载体,考察不同的固定化条件对固定化酶相对酶活的影响,然后将制得的磁性固定化PLA1用于大豆油脱胶中,并对其酶活再生进行有益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固定化条件为:酶液添加量20mL,pH6.0,反应时间5h,此时酶活力最高;最佳脱胶条件为: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55℃、加酶量0.12g/kg、油相起始pH6.0。在最优条件下进行脱胶试验,测定脱胶油中的磷含量为12.5mg/kg,脱胶效果较好。将再生的磁性固定化磷脂酶A1再用于大豆油脱胶中,延长了磁性固定化磷脂酶A1的利用时间,降低了大豆油酶法脱胶的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固定化磷脂酶a1 脱胶 酶再生 磷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