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生长及发酵特性研究
1
作者 裴志雯 胡炜 +3 位作者 刘梓璇 刘小鸣 赵建新 陈卫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9-66,共8页
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因其优良的发酵和产香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发酵,我国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菌株资源,但是目前针对我国特色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菌株的生长代谢特性研究较少。该研究对分离自我国但位于进化树不同分支的... 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因其优良的发酵和产香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发酵,我国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菌株资源,但是目前针对我国特色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菌株的生长代谢特性研究较少。该研究对分离自我国但位于进化树不同分支的4株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菌株进行生长及发酵特性分析,表明在碳源利用方面仅CCFM1095和CCFM1308可以代谢利用半乳糖;在氮源利用方面仅有CCFM1015可以利用酪蛋白;CCFM1095为8种氨基酸营养缺陷性菌株。牛乳体系氮源组成限制了菌株生长发酵,除CCFM1015外其余菌株发酵缓慢。因此CCFM1015具有作为快速发酵剂的潜力,CCFM1095具有优良的乳糖利用能力,CCFM1038具有对氨基酸的高效利用能力,为后续菌株发酵条件改善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链球菌亚种 乳糖 酪蛋白 氨基酸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与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复合发酵对发酵乳品质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志忠 刘立伟 +6 位作者 刘志刚 陈海丽 崔红 杨波 张佳琪 乌日更 姚凯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8,共10页
为评估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CZ-03(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subsp.thermophilus CZ-03)与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LGG-08(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 LGG-08)复合发酵对发酵乳品质的影响,采用这两种菌株对牛乳进行复合发酵,分析... 为评估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CZ-03(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subsp.thermophilus CZ-03)与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LGG-08(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 LGG-08)复合发酵对发酵乳品质的影响,采用这两种菌株对牛乳进行复合发酵,分析其流变学特性、质构特性以及活菌数。利用多频扩散波谱法详细研究复合发酵乳的微观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评估其稠度、硬度、内聚性和黏度指数。结果显示,在贮藏初期(0~14 d),复合发酵乳的胞外多糖质量浓度从204.7 mg/L增加至233 mg/L,显著高于单菌株发酵乳。此外,复合发酵乳在整个贮藏期间的活菌数显著高于单菌组,显著提升了产品的贮藏稳定性和益生功能。复合菌株的使用显著改善了发酵乳的流变学和质构特性,尤其在黏度和持水性方面。与单一菌株发酵的样品相比,复合发酵乳能更有效地形成稳定的凝胶结构。这些发现为益生菌发酵乳的产品开发和健康功能提升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并为发酵乳的生产及贮藏特性评估提供了创新视角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链球菌亚种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 益生菌发酵乳 品质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良发酵性能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3
作者 刘绒梅 孙金威 +8 位作者 吕雪鹏 付永猛 梁文星 刘雨萱 曹珺 高达 胡师齐 魏枫染 李启明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0,共7页
为获得性能良好的酸奶发酵菌株,文章研究了云南地区不同传统发酵食品中10株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的生长及产酸能力,检测了10种发酵乳样品的黏度、持水力、质构、风味物质及货架期酸度和活菌数变化。结果表明,菌株NFS-554、NFS-564和NFS-56... 为获得性能良好的酸奶发酵菌株,文章研究了云南地区不同传统发酵食品中10株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的生长及产酸能力,检测了10种发酵乳样品的黏度、持水力、质构、风味物质及货架期酸度和活菌数变化。结果表明,菌株NFS-554、NFS-564和NFS-567生长及发酵速率快,制备的发酵乳样品在黏度和质构上具有优势,初始活菌数均大于109 CFU/g,15℃储存28 d后,活菌数仍维持在106 CFU/g以上,整体酸度上涨不超过7°T。表明以上3株菌株具备优良发酵潜力,可用于发酵乳产品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链球菌亚种 活菌数 电子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发酵乳风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王伟军 李延华 +1 位作者 张兰威 于俊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3-266,共4页
本实验使用同时蒸馏萃取-气谱-质谱(SDE-GC-MS)技术对5株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S.t-9、S.t-17YA、S.t-1703CA、S.t-1703D和S.t-03发酵乳中风味物质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分别鉴定出24种、20种、13种、20种、21种风味物质,共涉及6大类:酸类... 本实验使用同时蒸馏萃取-气谱-质谱(SDE-GC-MS)技术对5株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S.t-9、S.t-17YA、S.t-1703CA、S.t-1703D和S.t-03发酵乳中风味物质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分别鉴定出24种、20种、13种、20种、21种风味物质,共涉及6大类:酸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羰基化合物、芳环和杂环化合物,35种物质。另外,5株菌代谢主要风味物质2,3-丁二酮的能力大小为:S.t-1703D>S.t-1703CA>S.t-17YA>S.t-03>S.t-9,除S.t-9菌代谢2,3-丁二酮量较低外,其它4种菌代谢丁二酮的能力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乳 风味物质 唾液链球菌亚种 SDE-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Y-2细胞转化法制备γ-氨基丁酸 被引量:5
5
作者 杨胜远 陆兆新 +1 位作者 吕凤霞 别小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2-167,共6页
研究反应pH值、反应温度、重金属盐、表面活性剂、底物浓度、菌体质量浓度和磷酸吡哆醛添加量对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subsp.thermophilus Y-2细胞转化法生产γ-氨基丁酸的影响。获得反应体系的最佳组成为:湿菌体25g/L、BaCl2 40mmo... 研究反应pH值、反应温度、重金属盐、表面活性剂、底物浓度、菌体质量浓度和磷酸吡哆醛添加量对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subsp.thermophilus Y-2细胞转化法生产γ-氨基丁酸的影响。获得反应体系的最佳组成为:湿菌体25g/L、BaCl2 40mmol/L、Triton X-100体积分数0.02%、L-谷氨酸单钠盐(L-monosodium glutamate,MSG)47.5g/L和L-谷氨酸(L-glutamic acid,L-Glu)90.0g/L。该体系在40℃、pH 4.5和搅拌速度100r/min的最适转化条件下进行反应72h,转化液GABA产量达到了(87.16±4.33)g/L,细胞平均生产力为(48.42±2.41)mg/(h.g),摩尔转化率为(97.60±4.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链球菌亚种 谷氨酸脱羧酶 Γ-氨基丁酸 生物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增殖培养基 被引量:20
6
作者 黄丽金 陆兆新 袁勇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31,共5页
采用响应面方法对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增殖培养基进行了优化。以MRS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采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法,对12种乳酸菌生长促进因子以及培养基的初始pH等13个因素对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STX2生长的影响进行评价。筛选出Ca... 采用响应面方法对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增殖培养基进行了优化。以MRS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采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法,对12种乳酸菌生长促进因子以及培养基的初始pH等13个因素对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STX2生长的影响进行评价。筛选出CaCl2与豆粕水解液为STX2的生长强化因子,且培养基的初始pH值也是影响该菌体生长的关键因子,而其他物质对STX2增菌量的影响不显著。然后用旋转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强化因子的最佳浓度以及最佳的培养基初始pH值。在优化培养基中,STX2的菌体浓度达到6·8×108cfu/mL,比优化前的1·5×108cfu/mL提高了4·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链球菌亚种 增殖培养基 响应面法 初始PH值 MRS培养基 生长促进因子 响应面分析法 中心组合设计 强化因子 响应面方法 基础培养基 CACL2 优化培养基 关键因子 菌体生长 最佳浓度 菌体浓度 设计法 乳酸菌 水解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荚膜多糖生理功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顾瑞霞 刘爱萍 +1 位作者 程涛 骆承庠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共4页
通过对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的研究发现 ,细胞固有发酵活性、抵抗外界不良环境能力与荚膜无关。破坏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LCX2 0 0 1的荚膜 ,会使发酵速度加快 ,但同时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下降。这些研究结果表明 ,有无荚膜 ,或荚膜大小... 通过对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的研究发现 ,细胞固有发酵活性、抵抗外界不良环境能力与荚膜无关。破坏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LCX2 0 0 1的荚膜 ,会使发酵速度加快 ,但同时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下降。这些研究结果表明 ,有无荚膜 ,或荚膜大小对同一亚种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生理特性没有决定作用 ;破坏荚膜 ,会影响细胞体与外界物质交换能力 ,对细胞体许多生理功能有影响 ;荚膜起到阻止外界物质的进入细胞和细胞内产生的乳酸向外界释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英膜多糖 生理功能 唾液链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Y-2产谷氨酸脱羧酶的影响因子确立 被引量:2
8
作者 杨胜远 陆兆新 +4 位作者 余勃 林谦 焦阳 别小妹 吕风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57-464,共8页
从产酶和细胞生长较好的MRS培养基出发,对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ssp.thermophilus Y-2产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的影响因子进行探讨,结果当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为蛋白胨15g/L、牛肉膏12.5g/L、蔗糖12.5g/L、柠... 从产酶和细胞生长较好的MRS培养基出发,对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ssp.thermophilus Y-2产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的影响因子进行探讨,结果当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为蛋白胨15g/L、牛肉膏12.5g/L、蔗糖12.5g/L、柠檬酸二铵2.0g/L、乙酸钠5.0g/L、K2HPO42.0g/L、CaCl2 2.0g/L、Tween 80 1.0ml、pH7.0、接种量2%(V/V)、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12h时,较有利于菌株Y-2产GAD。Plackett-Burman设计法研究表明培养基初始pH值和K2HPO4为影响菌株Y-2产GAD的主要影响因素。经对菌株Y-2产GAD影响因素的筛选,新获得的培养基在组成上与MRS培养基相比已发生显著变化,GAD活力提高了1.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链球菌亚种 谷氨酸脱羧酶 Plackett.Burman设计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唾液链球菌生产γ-氨基丁酸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焦阳 汪建敏 +5 位作者 杨胜远 周利娟 姚正颖 吕凤霞 邹晓葵 陆兆新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26-1031,共6页
以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Streptococcus salivariussubsp.thermophilusY-2)为供试菌株,考察了卡拉胶、明胶和海藻酸钙等材料将此菌株固定化的效果,并通过比较固定化细胞的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decarboxylase,GAD)活性及γ-氨基丁酸的产... 以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Streptococcus salivariussubsp.thermophilusY-2)为供试菌株,考察了卡拉胶、明胶和海藻酸钙等材料将此菌株固定化的效果,并通过比较固定化细胞的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decarboxylase,GAD)活性及γ-氨基丁酸的产量和载体机械强度,确定了海藻酸钙作为固定化细胞的适宜载体。优化后得到的最适固定化条件(W/V)为:海藻酸钠2%,CaCl214%,菌体25%,凝胶平均颗粒直径1.64 mm,在此条件下测得固定化细胞的GAD活性为游离细胞的1.2倍。细胞多批次应用稳定性试验证明:固定化细胞较游离细胞有着更稳定的GAD活性,反复使用60 h后,固定化细胞GAD活性仍能保持其初始活性的90%以上,γ-氨基丁酸的积累量达到7.97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链球菌亚种 固定化细胞 Γ-氨基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链球菌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分子水平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婷婷 崔艳华 +1 位作者 曲晓军 郝梦圆 《中国乳品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24,55,共5页
嗜热链球菌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乳酸菌,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工业,尤其是酸奶的生产。二者通过共生的作用使牛奶快速酸化,进而赋予酸奶特有的风味和良好的质地。本文就两种乳酸菌的全基因组、基因遗传进化、发酵特性... 嗜热链球菌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乳酸菌,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工业,尤其是酸奶的生产。二者通过共生的作用使牛奶快速酸化,进而赋予酸奶特有的风味和良好的质地。本文就两种乳酸菌的全基因组、基因遗传进化、发酵特性等分子水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二者深入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球菌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分子研究 发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唾液链球菌的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焦阳 汪建敏 +2 位作者 吕凤霞 别小妹 陆兆新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18-20,23,共4页
以海藻酸钙为载体包埋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Y-2的菌体细胞,对固定化细胞催化合成γ-氨基丁酸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细胞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反应的最适温度为40℃,同时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固... 以海藻酸钙为载体包埋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Y-2的菌体细胞,对固定化细胞催化合成γ-氨基丁酸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细胞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反应的最适温度为40℃,同时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固定化细胞酶活最适反应pH为3.8。细胞经固定化后pH稳定性明显增加,GAD酶活回收率普遍高于游离细胞。0.1%Triton X-100具有较强的酶活促进作用。固定化细胞的GAD在酶促反应中并不存在底物抑制现象。在上述最优条件下进行菌体生产力测试,固定化细胞转化L-谷氨酸单钠盐11 h后,转化液γ-氨基丁酸的浓度达到了2.79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链球菌亚种Y-2 固定化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发酵夸克的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颖 蒋纬 朱秋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6-190,共5页
以脱脂乳为原料,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剂制备夸克。以乳清OD500nm值、夸克校正产率及感官品质为评定指标,对凝乳酶添加量、CaCl2添加量、发酵剂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配比、切割pH值4个因素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对... 以脱脂乳为原料,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剂制备夸克。以乳清OD500nm值、夸克校正产率及感官品质为评定指标,对凝乳酶添加量、CaCl2添加量、发酵剂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配比、切割pH值4个因素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对夸克感官评分进行四因素两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凝乳酶添加量0.015%、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配比3:2、CaCl2添加量0.02%、切割pH值为4.5时,所得夸克的感官评分最高,具有浓郁的奶香味,酸味清爽无颗粒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夸克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链球菌 质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乳中乳杆菌和链球菌的实时荧光定量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荣荣 刘海鹏 +1 位作者 王敏 张柏林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8-40,共3页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分析了酸乳中的德氏乳杆菌L2和嗜热链球菌S1的数量,德氏乳杆菌L2的活菌数与细胞循环数的相互关系曲线为Y=-2.936logX+34.72(R2=0.998),采用平板计数法获得的样品中L2浓度为8.82×108 mL-1,荧光定量的结果是8.78...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分析了酸乳中的德氏乳杆菌L2和嗜热链球菌S1的数量,德氏乳杆菌L2的活菌数与细胞循环数的相互关系曲线为Y=-2.936logX+34.72(R2=0.998),采用平板计数法获得的样品中L2浓度为8.82×108 mL-1,荧光定量的结果是8.78×108 mL-1;嗜热链球菌S1活菌数与细胞循环数的相互关系曲线为Y=-3.039logX+35.45(R2=0.995),采用平板计数法,获得的样品中嗜热链球菌S1浓度1.08×108mL-1,荧光定量的结果是1.06×108mL-1。实时荧光定量的方法适合于酸乳中乳酸菌的快速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链球菌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乳酸菌发酵胡萝卜酸奶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定 孙嘉文 +1 位作者 姚明兰 路桂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96-299,共4页
通过固定化乳酸菌发酵胡萝卜酸奶,建立新的胡萝卜酸奶发酵工艺。经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固定化乳酸菌发酵胡萝卜酸奶的配方和发酵工艺。胡萝卜酸奶的配方:奶粉9g、胡萝卜13g、白砂糖8g、蒸馏水100mL。胡萝卜酸奶发酵工艺:固定化... 通过固定化乳酸菌发酵胡萝卜酸奶,建立新的胡萝卜酸奶发酵工艺。经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固定化乳酸菌发酵胡萝卜酸奶的配方和发酵工艺。胡萝卜酸奶的配方:奶粉9g、胡萝卜13g、白砂糖8g、蒸馏水100mL。胡萝卜酸奶发酵工艺:固定化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与固定化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的比为2:1接种发酵液(菌种的总添加量为6g/100mL)、在37℃发酵培养7h、然后4℃冷藏12h。结果表明,采用固定化乳酸菌新技术可以发酵生产营养丰富、口感良好的胡萝卜酸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 固定化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胡萝卜酸奶配方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固定化乳酸菌发酵生产芦荟酸乳的工艺条件 被引量:6
15
作者 蔡华珍 王亚锋 王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19-122,共4页
以甘蔗作吸附材料 ,以海藻酸钠作包埋剂 ,吸附包埋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 ,以此作发酵剂连续发酵制作芦荟嗜酸乳杆菌酸乳。结果表明 ,包埋甘蔗方块的海藻酸钠胶体溶液的浓度为3 % ,固化剂CaCl2 为 3 % ,固化 6~ 8h ,制得的甘蔗菌块机... 以甘蔗作吸附材料 ,以海藻酸钠作包埋剂 ,吸附包埋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 ,以此作发酵剂连续发酵制作芦荟嗜酸乳杆菌酸乳。结果表明 ,包埋甘蔗方块的海藻酸钠胶体溶液的浓度为3 % ,固化剂CaCl2 为 3 % ,固化 6~ 8h ,制得的甘蔗菌块机械强度高 ,性能优良。最佳发酵工艺条件是 :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甘蔗方块比例为 1∶2 ,使用量为总量的 40 % ,发酵温度为 3 8 5℃ ,前发酵 3 0min ,主发酵 3h左右。采用甘蔗固定菌方块连续发酵达 5 0h ,发酵状况依然稳定。采用脱脂乳粉 1 2 % ,芦荟全叶汁 6%、蔗糖 8%调制的芦荟乳经固定化发酵后 ,酸乳风味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乳杆菌 链球菌 连续发酵 固定化乳酸菌 脱脂乳粉 芦荟 工艺条件 甘蔗 使用量 CA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乳酸菌发酵大豆酸乳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定 路桂红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17,共3页
用 1 2 %的海藻酸钠与 1 5 %聚乙烯醇 ,分别加10mL乳酸菌 (约 10 10 /mL)制备保加利亚杆菌固定化球 (C)和嗜热链球菌固定化球 (D) ,C∶D最佳比为 2∶1,置待发酵大豆乳原料中前发酵培养2 0min ,然后将含乳酸菌的大豆乳于 40℃进行主发酵... 用 1 2 %的海藻酸钠与 1 5 %聚乙烯醇 ,分别加10mL乳酸菌 (约 10 10 /mL)制备保加利亚杆菌固定化球 (C)和嗜热链球菌固定化球 (D) ,C∶D最佳比为 2∶1,置待发酵大豆乳原料中前发酵培养2 0min ,然后将含乳酸菌的大豆乳于 40℃进行主发酵培养 3h~ 4h ,再置于 8℃~ 10℃后发酵约 12h即成酸豆乳。固定化乳酸菌球连续发酵 40h ,固定化球破损率低于 3 0 %。按 4 0 g/kg大豆加混合碱 ,在2 5℃浸泡 7h~ 9h ,热水磨浆后煮沸 2min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乳酸菌 发酵 大豆酸乳 保加利亚杆菌 链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乳固定化菌发酵技术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苏伟 朱秋劲 +2 位作者 陈廷昌 张显安 李晶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3年第5期408-413,共6页
利用固定化技术,用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把含有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茵(1:1)的两种菌株的混合母发酵剂固定包埋形成胶珠,将其放入原料乳中进行发酵,结果表明,使用2g·100mL^(-1)海藻酸钠、5g·100mL^(-1)氯化钙溶液、1mL... 利用固定化技术,用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把含有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茵(1:1)的两种菌株的混合母发酵剂固定包埋形成胶珠,将其放入原料乳中进行发酵,结果表明,使用2g·100mL^(-1)海藻酸钠、5g·100mL^(-1)氯化钙溶液、1mL·mL^(-1)的母发酵剂,把固定包埋好的胶珠放入原料乳中进行发酵,能使牛乳发酵凝固,酸度、风味达到发酵乳的要求。与传统方法相比,能减轻劳动量,降低材料消耗,更具有可回收重复使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乳 牛乳 固定化技术 海藻酸钠 保加利亚乳杆菌 链球菌 混合发酵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菌固定化对生物合成共轭亚油酸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琳 杨宏 +4 位作者 叶淑红 王际辉 徐龙权 王晗 顾晓飞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8-102,共5页
海藻酸钠为固定材料,研究了嗜酸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先混菌后固定化对生物合成共轭亚油酸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固定化条件为:海藻酸钠3.5%,氯化钙2.5%,菌种(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1∶1,La∶St=1∶1)包埋量40%,胶粒直径3mm,固定化... 海藻酸钠为固定材料,研究了嗜酸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先混菌后固定化对生物合成共轭亚油酸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固定化条件为:海藻酸钠3.5%,氯化钙2.5%,菌种(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1∶1,La∶St=1∶1)包埋量40%,胶粒直径3mm,固定化时间1h;最佳发酵条件:培养温度37℃,发酵时间24h。在此条件下CLA积累量可达118.91μg/mL。固定化后菌种活力得到保持持久且可重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乳杆菌 链球菌 固定化 共轭亚油酸 混菌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菌株互作的高活力液体酸奶发酵剂制备与性能研究
19
作者 杜永新 尹柯茹 +7 位作者 张姝 马万平 赵旭燕 陈建华 李敏 王博文 杨子彪 赵世伟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1期86-90,共5页
通过X-Gal(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平板法实现冻干保藏菌株的快速活化,实现高发酵活力乳酸菌的靶向选育;通过对比测定自有专利菌株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LSR-Q-G1、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LSR-Q-G2、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SR-L-L1... 通过X-Gal(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平板法实现冻干保藏菌株的快速活化,实现高发酵活力乳酸菌的靶向选育;通过对比测定自有专利菌株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LSR-Q-G1、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LSR-Q-G2、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SR-L-L1、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SR-L-L2单菌与组合菌间的生长作用情况,以菌株间协同生长作用为选育目标,筛选出一组组合形式,并以优选的组合配比为基础,通过混合菌高密度培养后制备的液体酸奶发酵剂表现出较高的发酵活性,液体酸奶发酵剂在4℃下保藏35 d内其发酵活力未见衰退,可见该方法制备的液体酸奶发酵剂稳定性较好,可为延长保质期、高发酵活力液体酸奶商业化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唾液链球菌亚种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酸奶发酵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扇中乳酸菌的分离及其复配酸奶发酵剂制备研究
20
作者 杜永新 吴文娟 +7 位作者 赵世伟 马万平 张丽波 李福美 李琼莹 王爱梅 郝亚琴 杨子彪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2期65-70,共6页
从大理地方特色食品乳扇中分离得到2株乳酸菌,经形态学观察、16S rRNA分子鉴定,确定LSE-202002AE320011-WGY001为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LSR-L-L11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通过生长曲线测定、代谢产胞外多糖测定、代谢产酸测定、组合发... 从大理地方特色食品乳扇中分离得到2株乳酸菌,经形态学观察、16S rRNA分子鉴定,确定LSE-202002AE320011-WGY001为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LSR-L-L11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通过生长曲线测定、代谢产胞外多糖测定、代谢产酸测定、组合发酵剂制备,测定了2株菌株的生长性能与加工性能。结果表明,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SR-L-L11在10%脱脂乳中代谢合成胞外多糖质量浓度139.8 mg/L;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LSE-202002AE 320011-WGY001在10%脱脂乳中发酵4 h后开始凝乳,在38℃下发酵120 h内极限滴定酸度为92°T;将LSE-202002AE320011-WGY001与LSR-L-L11按照体积比为19∶1制备的发酵剂后酸为80°T,且制备产品活菌数达1.51×10^(9) CFU/mL,揭示该组合发酵剂可作为低后酸发酵剂进行产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扇 唾液链球菌亚种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酸奶发酵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