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玉米芯固定化单宁酶的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范超
黎继烈
王挥
郝聚喜
丁丽霞
李忠海
-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3-128,共6页
-
基金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10-4-22)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DB1B10)
-
文摘
探讨改性玉米芯固定化单宁酶的工艺条件。采用Box-Behnkens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对改性玉米芯固定化单宁酶的条件进行优化,得出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单宁酶酶液与玉米芯载体比26:1(V/m)、pH 6.8、时间8.0h、温度36℃,在此条件下固定化酶活力达到(16085±5)U/g,酶活力回收率为44.68%。对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固定化单宁酶的酶学特性进行研究,发现该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pH值为4.5~5,最适反应温度为60℃。
-
关键词
固定化单宁酶
改性玉米芯
BOX-BEHNKEN试验设计
响应面法
-
Keywords
immobilized tannase
modified corncob
Box-Behnken desig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
分类号
TS201.2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
-
题名LX-1000HA树脂固定化单宁酶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4
- 2
-
-
作者
王挥
袁强
范超
黎继烈
李忠海
-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8-171,共4页
-
基金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编号:2010-4-22)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编号:2009BADB1B10)
-
文摘
优化LX-1000HA树脂固定化单宁酶的工艺条件。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方法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酶液/载体比17.6(V/m)、pH 6.9、时间24h、温度36.5℃,该条件下固定化酶活力达到(18 495±200)U/g,酶活回收率为45.25%。
-
关键词
固定化单宁酶
LX-1000HA树脂
BOX-BEHNKEN试验设计
响应面法
-
Keywords
immobilized tannase
LX-1000HA resin
Box-Behnken ex-perimental desig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
分类号
TS201.25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
-
题名固定化单宁酶澄清茶汤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0
- 3
-
-
作者
饶建平
-
机构
福建省饮料用植物提取加工企业重点实验室/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
-
出处
《茶叶学报》
2018年第1期53-56,共4页
-
文摘
冷后浑(茶汤沉淀)一直是茶饮料及速溶茶生产中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单宁酶降解茶叶中的酯型儿茶素组分起到澄清茶汤的作用。本文以绿茶(龙井)为原料,采用壳聚糖为载体固定化单宁酶来澄清茶汤。以茶汤澄清度为评价指标,考察酶用量、温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发现,温度为固定化单宁酶澄清茶汤的最显著因素,酶用量次之。固定化单宁酶澄清茶汤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A_2B_2C_1,即酶用量1.5%、温度40℃、时间20min,该工艺实施后茶汤的澄清度得到显著改善。
-
关键词
固定化单宁酶
澄清
茶汤
-
Keywords
immobilizing tannase
clarification
tea infusion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