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固定化乳糖酶连续生产低乳糖乳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静 贾英民 +2 位作者 邹磊 苗立军 彭红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4-187,190,共5页
利用离子交换树脂D151固定黑曲霉来源乳糖酶,研究固定化酶的酶学特性,优化水解牛乳的工艺条件,以期改善乳糖酶的性质,达到连续生产低乳糖乳的目的。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和热稳定性与游离酶相比均有所降低。固定化酶最适pH... 利用离子交换树脂D151固定黑曲霉来源乳糖酶,研究固定化酶的酶学特性,优化水解牛乳的工艺条件,以期改善乳糖酶的性质,达到连续生产低乳糖乳的目的。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和热稳定性与游离酶相比均有所降低。固定化酶最适pH与游离酶相比稍向碱性移动;两者酸碱稳定性有较大差异。金属离子对游离酶和固定化酶水解的抑制或激活作用有较大差异。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相比,对乳糖的Km值稍有升高;低温贮存稳定性稍有增强;在牛奶的天然pH(约为6.5)条件下使用更为适宜。在填充床反应器中,固定化酶连续生产低乳糖乳的最佳条件为:温度为50℃,底物空间流速为1.5h-1,可获得79.7%的乳糖水解率。每隔20h清洗反应柱,固定化酶在10d内生产的乳糖水解乳符合低乳糖乳的要求。固定化乳糖酶连续使用半衰期约为22d。该研究为工业化利用固定化酶连续生产低乳糖乳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乳糖酶 性质 连续生产 乳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固定化乳糖酶生产乳清糖浆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少辉 骆承庠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242-246,288,共6页
本课题将来源于脆壁酵母的乳糖酶用食用卡拉胶固定化后,装填于充填床反应器中处理乳清,生产乳清糖浆,试验结果表明充填床反应器在10℃条件下运行,在第25天和42天时对固定化乳糖酶进行再生处理,可安全运行50日左右,符合工业生产要求,乳... 本课题将来源于脆壁酵母的乳糖酶用食用卡拉胶固定化后,装填于充填床反应器中处理乳清,生产乳清糖浆,试验结果表明充填床反应器在10℃条件下运行,在第25天和42天时对固定化乳糖酶进行再生处理,可安全运行50日左右,符合工业生产要求,乳糖含量为15%的乳清以21/1·min速度通过反应器循环6~7次,能够生产出乳糖水解率在80%以上的乳清糖浆,符合商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糖浆 固定化乳糖酶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固定化绿豆乳糖酶的特性及应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芳艳 王林川 +3 位作者 李文楚 王叶元 卓孝磊 李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7-230,共4页
以壳聚糖凝胶颗粒为载体,采用共价键偶联法固定绿豆乳糖酶,研究壳聚糖固定化绿豆乳糖酶的酶学性质并对其进行水解牛乳中乳糖的初步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在4~55℃范围内;最适温度60℃;最适pH3.5;固定化酶的表观米氏常... 以壳聚糖凝胶颗粒为载体,采用共价键偶联法固定绿豆乳糖酶,研究壳聚糖固定化绿豆乳糖酶的酶学性质并对其进行水解牛乳中乳糖的初步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在4~55℃范围内;最适温度60℃;最适pH3.5;固定化酶的表观米氏常数Kappm为0.04%,溶液酶米氏常数Km为0.33%,是溶液酶米氏常数Km的0.12倍;固定化酶的操作半衰期为30d,较溶液酶长。用固定化酶制备填充床式反应器水解牛奶中乳糖,水解率可达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固定化乳糖酶 酶学特性 乳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