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重金属固化稳定化的环境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
作者 黄占斌 李昉泽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40-851,共12页
固化稳定化是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主要技术之一,固化材料的环境材料理念加强尤为重要。环境材料是具有最低环境负荷和最大使用功能的人类所需材料,具有功能性、环境友好性和经济性三大特征。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点位污染达到19.1%;治理... 固化稳定化是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主要技术之一,固化材料的环境材料理念加强尤为重要。环境材料是具有最低环境负荷和最大使用功能的人类所需材料,具有功能性、环境友好性和经济性三大特征。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点位污染达到19.1%;治理途径有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生物技术;化学技术有淋洗和固化稳定化(S/S)技术,实际应用中70%以上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选择后者。固化稳定化的环境材料的类别可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氧化还原材料;环境材料的应用应结合重金属类别及其污染程度、修复目标和当地的土壤、气候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并与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等集成。结合国内外土壤重金属固化稳定化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环境材料作用机理,主要包括沉淀作用、吸附作用、配位作用、有机络合和氧化还原作用等,核心是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赋存形态和化学形态,降低其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围绕土壤重金属固化稳定化研究的系统化,提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应用基础研究框架,包括材料与重金属、材料-土壤-重金属、材料-土壤-植物-重金属、材料-田间-作物-重金属以及重金属治理的综合评价等5个层次,这是促进环境材料基础与应用研究结合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材料 重金属 固化稳定化(s/s) 效应机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硫体系中SO_3^(2-)对S_2O_3^(2-)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党晓娥 兰新哲 张秋利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5-87,155,共4页
分析不同条件下模拟含硫体系反应过程中S2O32-与SO32-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在未通空气时,SO32-的加入阻碍了S2O32-与Cu(NH3)4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通空气中时,SO32-加入有利于体系中S2O32-的浓度保持稳定。不加入SO32-时,S2O32-的氧化... 分析不同条件下模拟含硫体系反应过程中S2O32-与SO32-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在未通空气时,SO32-的加入阻碍了S2O32-与Cu(NH3)4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通空气中时,SO32-加入有利于体系中S2O32-的浓度保持稳定。不加入SO32-时,S2O32-的氧化速度加剧,且有单质S0生成,降低主成分S2O32-的浸金效应。因此在碱性含硫浸金体系中,SO32-具有保持主成分S2O32-浓度稳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技术 含硫浸金体系 sO32- s2O32- 阻碍 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化Zn、Cl污染砂土的强度及浸出特性 被引量:2
3
作者 任伟伟 杜延军 +4 位作者 魏明俐 夏威夷 冯亚松 雷鸣 张凯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123-128,共6页
为研究新型固化剂固化稳定复合Zn、Cl污染砂土的效果,依托某企业搬迁遗留场地修复工程开展现场中试试验,并结合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pH测试以及毒性浸出等试验,探讨修复土物理力学、浸出等特性与固化剂成分、养护龄期的变化规律... 为研究新型固化剂固化稳定复合Zn、Cl污染砂土的效果,依托某企业搬迁遗留场地修复工程开展现场中试试验,并结合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pH测试以及毒性浸出等试验,探讨修复土物理力学、浸出等特性与固化剂成分、养护龄期的变化规律,分析比较了不同固化剂的固化稳定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固化土干密度较污染素土增加,增幅达11%-12%;固化土强度随养护龄期和固化剂掺量增加而增长,其中28d龄期6%KMP掺量的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较未固化土高6.17倍;掺加固化剂会显著提升污染土pH值,其中掺加GGBS-MgO的固化土各龄期pH值均略大于掺加KMP的固化土;2种固化剂对Zn、Cl离子的稳定效果有所差别,总体而言,2种固化剂均能有效地稳定土壤中的Zn、Cl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Cl复合污染 固化稳定化(s/s) 强度 PH值 毒性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室温固化热控涂层的制备(英文)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丁 于洋 +2 位作者 米乐 于云 宋力昕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14-918,共5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与硅氧烷共水解缩聚反应制备得到粘结剂,然后与作为固化催化剂的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和作为光学颜料的Zn O粉末混合,制备了一系列有机-无机杂化热控涂层(TCCS)。所制备的热控涂层可以在室温下自然固化,且...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与硅氧烷共水解缩聚反应制备得到粘结剂,然后与作为固化催化剂的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和作为光学颜料的Zn O粉末混合,制备了一系列有机-无机杂化热控涂层(TCCS)。所制备的热控涂层可以在室温下自然固化,且具有较低的太阳吸收比αS和较高的发射率εH。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色谱(GPC)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混合粘结剂含有大量的活性羟基,聚合度适中。热重分析(TGA)表明,所制备的热控涂层在200℃以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通过增加涂层厚度可以降低αS/εH值,通过提高TEOS含量,可以降低涂层在红外波段的光学吸收。这为获得具有低αS/εH值的室温固化TCCS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固化 热控涂层 稳定 低αs/ε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高岭土-水泥固化Cd污染土的工程特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伟 陈新民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77,共7页
采用偏高岭土-水泥体系对Cd污染土固化/稳定处理。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毒性浸出试验,探讨Cd2+含量和偏高岭土掺量对固化污染土强度和浸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化土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呈不同程度的对数增长... 采用偏高岭土-水泥体系对Cd污染土固化/稳定处理。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毒性浸出试验,探讨Cd2+含量和偏高岭土掺量对固化污染土强度和浸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化土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呈不同程度的对数增长趋势;掺加偏高岭土后,固化土体随着Cd2+含量的增加,强度逐渐减小,无明显临界效应;各种Cd2+含量下,偏高岭土的掺入对固化土体的强度均有提高,且掺量达到2%时出现峰值;毒性浸出试验结果表明掺入偏高岭土对污染土中Cd2+具有更优异固化稳定效果;无论从固化效果还是从经济性出发,偏高岭土的最佳掺量均在2%左右,且可适当减少固化剂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稳定技术(s/s) 偏高岭土 Cd污染土 强度特性 浸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