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材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工艺及其塑性理论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赵长财 任学平 +3 位作者 董国疆 王银思 李晓丹 郝海滨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2000-2005,共6页
提出一种既能克服刚性模成形和软模成形的缺点又吸取它们各自优点的成形工艺———管材固体颗粒成形工艺(SGMF),为材料的制备和加工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采用塑性理论对非均匀内压作用下的管材成形过程中的自由变形区塑性变形进行研究... 提出一种既能克服刚性模成形和软模成形的缺点又吸取它们各自优点的成形工艺———管材固体颗粒成形工艺(SGMF),为材料的制备和加工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采用塑性理论对非均匀内压作用下的管材成形过程中的自由变形区塑性变形进行研究,建立了在非均匀内压作用下的管材成形塑性理论,得到了自由变形区的应力、应变及其壁厚的理论计算公式,并通过试验进行了实际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成形 管材 固体颗粒介质 成形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合金凸环管件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工艺 被引量:8
2
作者 杜冰 赵长财 +2 位作者 李雪峰 何昕 董国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21-1729,共9页
针对某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GH3044薄壁管凸环零件的成形难题,采用固体颗粒介质成形(SGMF)工艺,基于管材成形过程的塑性力学分析和有限元数值仿真,优化工艺方案,设计并制造模具,试制合格零件。采用有限元软件ABABQUS平台下的Drucker-Prage... 针对某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GH3044薄壁管凸环零件的成形难题,采用固体颗粒介质成形(SGMF)工艺,基于管材成形过程的塑性力学分析和有限元数值仿真,优化工艺方案,设计并制造模具,试制合格零件。采用有限元软件ABABQUS平台下的Drucker-Prager模型描述固体颗粒介质所特有的离散性摩擦材料特征,建立成形工艺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优化管端轴向进给力和介质成形力的匹配关系,得到轴向进给力对零件减薄率、壁厚差以及型面轮廓的影响规律。采用水平分模和弹性进给式模具结构,在单动压力机上实现了合模、轴向进给及介质加载等多动作压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固体颗粒介质 管材成形 管端进给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板材的固体颗粒介质拉深工艺参数 被引量:9
3
作者 赵长财 曹秒艳 +2 位作者 肖宏 董国疆 郝海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91-999,共9页
提出基于固体颗粒介质成形(SGMF)工艺的镁合金板材差温拉深工艺,并展开试验研究。通过对AZ31B镁合金薄板进行差温拉深成形试验,研究了成形温度、拉深速度、压边力、压边间隙、凹模圆角和润滑条件对拉深性能的影响,确定AZ31B镁合金板料... 提出基于固体颗粒介质成形(SGMF)工艺的镁合金板材差温拉深工艺,并展开试验研究。通过对AZ31B镁合金薄板进行差温拉深成形试验,研究了成形温度、拉深速度、压边力、压边间隙、凹模圆角和润滑条件对拉深性能的影响,确定AZ31B镁合金板料最佳成形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该工艺可显著提高镁合金板材的成形性能,成形温度及拉深速度对板料拉深性能影响较大,板料最佳成形温度区间为290~310℃,颗粒介质与板料理想温差为110~150℃;压边力和压边间隙对拉深性能产生联合影响;此外,凹模圆角和润滑条件也对拉深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当上述工艺参数达到最佳值时成功拉深出极限拉深比(LDR)为2.41的工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B镁合金 固体颗粒介质成形 差温 拉深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筒件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壁厚及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董国疆 赵长财 +2 位作者 曹秒艳 郝海滨 杨东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992-1998,共7页
固体颗粒介质板材成形工艺是采用固体颗粒介质代替刚性凸模(或弹性体、液体)的作用对板料进行软模成形的工艺。基于对固体颗粒介质材料性能的试验和研究,设计制造了板料成形试验模具与装置,通过成形试验成功试制出圆筒形零件。通过试验... 固体颗粒介质板材成形工艺是采用固体颗粒介质代替刚性凸模(或弹性体、液体)的作用对板料进行软模成形的工艺。基于对固体颗粒介质材料性能的试验和研究,设计制造了板料成形试验模具与装置,通过成形试验成功试制出圆筒形零件。通过试验,得出圆筒形零件成形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壁厚变化规律,自由变形区的形状变化可用圆曲线的函数模型精确描述。通过将固体颗粒介质作为连续体介质处理,建立了板材成形的有限元模型。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对比显示,应用连续体材料模型的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颗粒介质 拉深 板料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工艺变形模型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赵长财 王银思 +2 位作者 李晓丹 董国疆 任学平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5-80,共6页
介绍了固体颗粒介质成形新工艺,即采用固体颗粒介质代替刚性凸模(或弹性体、液体)的作用对板料进行软模成形的工艺,并阐述了新工艺的优点。自行设计制造了板料成形试验模具与装置,通过成形试验成功试制出子午面为抛物线与锥形两种典型... 介绍了固体颗粒介质成形新工艺,即采用固体颗粒介质代替刚性凸模(或弹性体、液体)的作用对板料进行软模成形的工艺,并阐述了新工艺的优点。自行设计制造了板料成形试验模具与装置,通过成形试验成功试制出子午面为抛物线与锥形两种典型曲面类零件。对成形件外轮廓的测量分析可知,固体颗粒介质成形过程中,自由变形区的形状可用抛物线函数非常精确地表示。通过建立抛物线函数变形模型,推导出两种典型零件成形中压头压入行程与板料最大变形量的函数关系。通过对板材固体颗粒介质成形新工艺进行数值模拟,进一步验证了抛物线函数变形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颗粒介质 拉深 胀形 板料 自由变形区 变形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材固体颗粒介质成形新工艺 被引量:4
6
作者 赵长财 李晓丹 +2 位作者 王银思 董国疆 任学平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15,共5页
提出了板材固体颗粒介质成形新工艺,即采用固体颗粒介质代替刚性凸模(或弹性体、液体)的作用对板料进行软模成形的工艺。通过成形试验,对板材固体颗粒介质成形新工艺的工艺过程、成形特点进行了论述,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和模拟结果表... 提出了板材固体颗粒介质成形新工艺,即采用固体颗粒介质代替刚性凸模(或弹性体、液体)的作用对板料进行软模成形的工艺。通过成形试验,对板材固体颗粒介质成形新工艺的工艺过程、成形特点进行了论述,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和模拟结果表明,应用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工艺可以极大限度地发挥板料的成形性能,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序,可以一次成形深拉深件,且表面质量好,成品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颗粒介质 拉深 板料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颗粒介质的管材成形新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赵长财 李晓丹 +1 位作者 王银思 董国疆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6-59,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的成形技术,即固体颗粒介质的管材成形新工艺,并通过试验对该工艺的工艺过程、成形特点进行了论述。试验结果表明,该新成形技术与传统其他常规工艺相比,具有模具成本低、零件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的特点。该工艺的提出为... 介绍了一种新的成形技术,即固体颗粒介质的管材成形新工艺,并通过试验对该工艺的工艺过程、成形特点进行了论述。试验结果表明,该新成形技术与传统其他常规工艺相比,具有模具成本低、零件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的特点。该工艺的提出为解决复杂形状、高强度、低塑性、难变形管材精密成形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颗粒介质 胀形 管材 钢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下固体颗粒介质的压力分布 被引量:4
8
作者 赵长财 王银思 +4 位作者 董国疆 李晓丹 刘树斌 郎玉玲 任学平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3-46,共4页
通过实验,测试分析了固体颗粒介质的压力分布以及压头锥角、压力、装料体积等因素对压力分布的影响规律。成形压力沿半径方向呈不均匀分布,可用线性或二次函数曲线进行近似表示。不均匀分布的压力有利于在成形中控制板料表面压力,使板... 通过实验,测试分析了固体颗粒介质的压力分布以及压头锥角、压力、装料体积等因素对压力分布的影响规律。成形压力沿半径方向呈不均匀分布,可用线性或二次函数曲线进行近似表示。不均匀分布的压力有利于在成形中控制板料表面压力,使板材在最有利的受力条件下成形,提高板料成形极限和成形性能,实现局部成形,适合于低塑性、难加工材料的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颗粒介质 压力分布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工艺几何参数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银思 赵长财 +3 位作者 孙超 董国疆 郝海滨 任学平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5-120,共6页
提出了固体颗粒介质成形新工艺,并自行设计制造了板料成形试验模具与装置,成功试制出子午面为抛物线形与锥形两种典型曲面类零件。通过对成形件外轮廓的测量分析知,固体颗粒介质板材成形过程中,自由变形区的形状可用圆函数非常精确的表... 提出了固体颗粒介质成形新工艺,并自行设计制造了板料成形试验模具与装置,成功试制出子午面为抛物线形与锥形两种典型曲面类零件。通过对成形件外轮廓的测量分析知,固体颗粒介质板材成形过程中,自由变形区的形状可用圆函数非常精确的表示。通过圆函数变形模型,推导出两种典型零件成形中压头压入行程与板料最大变形量的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颗粒介质 拉深 胀形 板料 变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状态下固体颗粒介质侧压应力系数试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国疆 赵长财 +1 位作者 曹秒艳 郝海滨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4-128,共5页
高压状态下固体颗粒介质物理性能是固体颗粒介质管、板料成形工艺的基础性研究,是深入探索其成形规律、进行生产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固体颗粒在压力传递过程中表现出非均匀分布的力学性能,可用侧压应力系数进行数学描述。侧压应力系数... 高压状态下固体颗粒介质物理性能是固体颗粒介质管、板料成形工艺的基础性研究,是深入探索其成形规律、进行生产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固体颗粒在压力传递过程中表现出非均匀分布的力学性能,可用侧压应力系数进行数学描述。侧压应力系数是固体颗粒的基本物理特性,存在两个极限侧压应力系数nmin与nmax,且两者互为倒数。文章通过试验测试,得出了GM颗粒介质侧压应力系数实测曲线,并以散体力学为基础,对固体颗粒介质在内高压状态下侧压应力系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颗粒介质 侧压应力系数 极限平衡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深抛物线形零件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工艺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长财 贾向东 +1 位作者 杨盛福 邱高松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3379-3386,共8页
薄壁抛物线形壳体成形过程为拉深和胀形两种变形模式的复合,极易发生起皱和破裂。固体颗粒介质成形是采用固体颗粒代替刚性凸模或凹模(或弹性体、液体)对板料进行成形的工艺。板材在颗粒介质内压的作用下成形,可以有效防止抛物线形件拉... 薄壁抛物线形壳体成形过程为拉深和胀形两种变形模式的复合,极易发生起皱和破裂。固体颗粒介质成形是采用固体颗粒代替刚性凸模或凹模(或弹性体、液体)对板料进行成形的工艺。板材在颗粒介质内压的作用下成形,可以有效防止抛物线形件拉深成形过程中侧壁的起皱;由于颗粒内压是非均匀分布的,故可以有效控制抛物线形件成形过程中的破裂,提高板材的成形极限。根据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工艺的特点,提出了两次成形薄壁深壳体零件的工艺,建立了数值分析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对该成形过程和工艺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工艺过程简单、成形工件壁厚分布均匀、表面质量好、回弹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物线形零件 固体颗粒介质 拉深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灯反光罩的固体颗粒介质成形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晓丹 肖心萍 +1 位作者 王淑英 张虹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1-114,117,共5页
汽车车灯反光罩是一种高成形质量的抛物线零件。通过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工艺成功地成形出了车灯反光罩。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成形过程中料厚变化,确定了合理压边限制距离,优化了模具结构。按照模拟结果,通过试验获得了成形过程中各阶段成... 汽车车灯反光罩是一种高成形质量的抛物线零件。通过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工艺成功地成形出了车灯反光罩。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成形过程中料厚变化,确定了合理压边限制距离,优化了模具结构。按照模拟结果,通过试验获得了成形过程中各阶段成形参数及工件。它能直接成形出深抛物线型零件,而实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灯反光罩 固体颗粒介质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颗粒介质成形新工艺试验研究与应力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荣娟 孙超 赵长财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33-235,共3页
自行设计制造了固体颗粒介质传压性能试验与测试装置,通过试验测得到了固体颗粒的传压规律。建立了板料在拉深力作用下的两种力学模型:线性分布载荷和二次函数分布载荷的力学模型。自行设计制造了板料成形试验模具与装置,通过对成形试... 自行设计制造了固体颗粒介质传压性能试验与测试装置,通过试验测得到了固体颗粒的传压规律。建立了板料在拉深力作用下的两种力学模型:线性分布载荷和二次函数分布载荷的力学模型。自行设计制造了板料成形试验模具与装置,通过对成形试验件的测量与分析,建立了自由变形抛物线函数变形模型。对固体颗粒介质板料拉胀成形未贴模时塑性变形阶段进行了塑性变形分析,推导出了自由变形区的应力分布计算公式,为固体颗粒介质板料拉胀成形塑性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颗粒介质 拉深 胀形 板料 塑性成形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灭弧室主屏蔽罩的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工艺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秒艳 胡晗 +3 位作者 李小钊 宋鹏飞 隋宽鹏 付敏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00-1006,共7页
针对真空灭弧室主屏蔽罩截面形状复杂造成的难成形问题,提出了主屏蔽罩的固体颗粒介质成形(SGMF)工艺。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主屏蔽罩的有限元-离散元耦合分析模型,研究了成形路径、摩擦因数、填料高度对主屏蔽罩成形的影响,确定... 针对真空灭弧室主屏蔽罩截面形状复杂造成的难成形问题,提出了主屏蔽罩的固体颗粒介质成形(SGMF)工艺。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主屏蔽罩的有限元-离散元耦合分析模型,研究了成形路径、摩擦因数、填料高度对主屏蔽罩成形的影响,确定了主屏蔽罩的合理成形工艺参数,设计并制造了主屏蔽罩SGMF模具。试验验证了有限元-离散元耦合模型的准确性,并基于模拟的合理参数获得了主屏蔽罩零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颗粒介质 有限元-离散元耦合 主屏蔽罩 双向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灭弧室中间屏蔽罩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小钊 薛从军 +2 位作者 曹秒艳 曹磊 胡晗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45,共8页
针对真空灭弧室中间屏蔽罩截面形状复杂及成形质量要求较高的问题,提出带有背压的中间屏蔽罩固体颗粒介质复合拉深成形工艺,并基于TU1无氧铜板材料性能参数及颗粒介质Drucker-Prager模型参数,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TU1无氧铜中间... 针对真空灭弧室中间屏蔽罩截面形状复杂及成形质量要求较高的问题,提出带有背压的中间屏蔽罩固体颗粒介质复合拉深成形工艺,并基于TU1无氧铜板材料性能参数及颗粒介质Drucker-Prager模型参数,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TU1无氧铜中间屏蔽罩复合拉深成形仿真模型,研究了复合成形中凸模行程和背压压力对板材成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成形工艺可以一次性成形具有复杂截面特征的中间屏蔽罩,同时,背压压力的大小对工件成形性能存在显著影响,背压过大会造成板材直壁段与凸模圆角过渡部位壁厚减薄严重,背压过小会造成板料中心部位减薄,且下降行程中出现起皱现象,背压压力需在合适范围内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颗粒介质 中间屏蔽罩 无氧铜 背压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颗粒介质的侧压力预测模型及实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骥飞 郭俊卿 +3 位作者 相楠 陈拂晓 侯成龙 张文雅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1-195,共5页
为探究胀形过程中管材的受力分布情况,基于散体力学侧压系数理论并依据颗粒自重下的侧压力模型将侧压力Janssen公式转变为压应力压缩状态下的侧压力模型,经过单轴压缩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侧压力随着传压深度、颗粒直径和... 为探究胀形过程中管材的受力分布情况,基于散体力学侧压系数理论并依据颗粒自重下的侧压力模型将侧压力Janssen公式转变为压应力压缩状态下的侧压力模型,经过单轴压缩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侧压力随着传压深度、颗粒直径和颗粒摩擦角的增大呈现指数下降,随着压头压力的升高呈现线性升高。在90 MPa高压下,筒壁深度小于50 mm时,侧压力理论预测值出现较小偏差,其原因在于高压状态下颗粒与筒壁间的摩擦因数升高,颗粒结块导致流动性降低。为胀形中管材的受力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颗粒介质 Janssen公式 侧压力模型 胀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工艺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骥飞 郭俊卿 +3 位作者 相楠 陈拂晓 皇涛 裴彦博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7,共7页
随着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的发展,对制件的高强度、轻量化等要求越来越高。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工艺作为一种先进的材料成形技术应运而生,具有成形极限高、密封要求低、成形质量高、模具成本低等突出优点。本文介绍了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原理及... 随着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的发展,对制件的高强度、轻量化等要求越来越高。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工艺作为一种先进的材料成形技术应运而生,具有成形极限高、密封要求低、成形质量高、模具成本低等突出优点。本文介绍了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原理及应用范围,分析了该工艺的特点及优势,讨论了成形性能的影响因素,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颗粒介质成形 成形原理 成形性能 成形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颗粒介质成形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邹强 彭成允 +1 位作者 田平 李世明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64-68,共5页
介绍了传统软模成形工艺,为适应板料成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种固体颗粒介质成形技术。介绍了其成形原理、成形特点、工艺参数对成形的影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数值模拟方式等。
关键词 软模成形 固体颗粒介质成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板材颗粒介质拉深工艺参数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9
作者 曹秒艳 赵长财 董国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992-2999,共8页
为提高镁合金板材拉深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固体颗粒介质成形(Solid granules medium forming,SGMF)工艺的镁合金板材差温拉深工艺。以单向拉伸试验获取的AZ31B镁合金板材真应力—应变曲线和颗粒材料性能试验构建的介质线性Drucker-Prage... 为提高镁合金板材拉深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固体颗粒介质成形(Solid granules medium forming,SGMF)工艺的镁合金板材差温拉深工艺。以单向拉伸试验获取的AZ31B镁合金板材真应力—应变曲线和颗粒材料性能试验构建的介质线性Drucker-Prager本构模型为基础,采用有限元法对板材拉深成形进行热力耦合数值模拟并进行试验验证,研究压边力、压边间隙和温度对板材拉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压边间隙和压边力联合控制比单纯控制压边力或是压边间隙更能有效地提高板材拉深性能;AZ31B镁合金板材在拉深过程中对温度有较强敏感性,板材变形温度为250~300℃,颗粒介质与其温差100~150℃时,板材达到最佳拉深性能;颗粒介质能够对工件筒壁部位提供轴向摩擦力,该摩擦力能有效提高材料拉深性能并保证板厚的均匀性,这是SGMF工艺的优势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B镁合金 固体颗粒介质成形 差温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板材SGMF工艺传压介质的物理性能试验 被引量:10
20
作者 董国疆 赵长财 +1 位作者 曹秒艳 郝海滨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75,共5页
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工艺(SGMF)是采用固体颗粒代替刚性凸模(或凹模)的作用,对板材、管材等毛坯进行拉深、胀形的半模成形工艺。该工艺不同于传统的软模成形的重要区别是,其采用固体颗粒作为传力介质改变而导致成形规律与众不同。深入探索... 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工艺(SGMF)是采用固体颗粒代替刚性凸模(或凹模)的作用,对板材、管材等毛坯进行拉深、胀形的半模成形工艺。该工艺不同于传统的软模成形的重要区别是,其采用固体颗粒作为传力介质改变而导致成形规律与众不同。深入探索固体颗粒介质的物理特性,是实现应用该工艺进行实际生产的重要理论依据。文章通过试验,分析了不同粒径GM固体颗粒介质高压下的基本物理性能,得出GM颗粒介质体积压缩率曲线,并给出幂指函数本构关系方程;得出了GM颗粒之间及GM颗粒与板材之间在不同压力状态下的摩擦系数曲线;分析得到GM颗粒介质在轴线方向和底面上的压力传递规律,并给出了数学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颗粒介质 体积压缩率 摩擦系数 传压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