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烧室双旁侧二次进气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烧特性
1
作者 常亚 武志文 +3 位作者 王锐 高琨鹏 章喆 王宁飞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451-4461,共11页
针对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中因扩散燃烧带来的燃速与燃烧效率偏低问题,提出一种燃烧室双旁侧二次进气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方案,以提高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烧性能。基于标准k-ε湍流模型和涡耗散方程建立冲压发动机燃烧模型,并对冲压发动... 针对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中因扩散燃烧带来的燃速与燃烧效率偏低问题,提出一种燃烧室双旁侧二次进气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方案,以提高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烧性能。基于标准k-ε湍流模型和涡耗散方程建立冲压发动机燃烧模型,并对冲压发动机基本模型(无旁侧进气)与双旁侧二次进气冲压发动机模型的内流场、燃面退移速率、燃烧效率等展开仿真计算,同时研究了旁路比对双旁侧二次进气冲压发动机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燃烧室双旁侧二次进气冲压发动机内流场将出现二次回流区、旋流区等新的流场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强发动机掺混燃烧;燃烧效率和比冲随旁路比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并在旁路比为60%时二者最高,相较冲压发动机基本模型燃烧效率提升了将近40%、比冲提高了12.09%;推力随旁路比增加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在旁路比为60%时增量最大,之后推力增益效果随着旁路比的增加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二次进气 燃面退移速率 燃烧效率 推力 比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流对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洋 杨涛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6-399,共4页
通过对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内流动和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了涡流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主要讨论了发动机推力和比冲、固体燃料的平均后退速率和燃烧效率对旋流强度的依赖关系,还对推进剂燃速沿轴向的分布进行了考察,并与无旋条件进行... 通过对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内流动和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了涡流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主要讨论了发动机推力和比冲、固体燃料的平均后退速率和燃烧效率对旋流强度的依赖关系,还对推进剂燃速沿轴向的分布进行了考察,并与无旋条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小强度的涡流能明显提高固体燃料燃速和发动机推力,但强度过大,涡流反而会给发动机性能带来不利影响;涡流增强燃烧作用主要体现在装药后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涡流增强燃烧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性能 旋流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中燃烧特性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谢爱元 武晓松 +1 位作者 马虎 封锋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8-374,共7页
为准确模拟聚乙烯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中的燃烧状态,估算了乙烯-空气两步反应中,相关组分的粘性、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并进行多项式拟合;同时使用UDF进行质量、动量、能量添加。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燃面退移速率的计算误差不超过11.... 为准确模拟聚乙烯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中的燃烧状态,估算了乙烯-空气两步反应中,相关组分的粘性、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并进行多项式拟合;同时使用UDF进行质量、动量、能量添加。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燃面退移速率的计算误差不超过11.3%,其变化规律与已有实验相同;补燃室温度的误差不大于5.2%;补燃室温度随来流空气质量流率的增大而减小;高来流空气总温或低来流空气质量流率的工况下,燃料充分燃烧所需的补燃室更长;几何相似,其它条件相同时,小尺寸发动机内流场传向燃料表面的热流密度更大,燃面退移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燃烧特性 聚乙烯 燃面退移速率 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中的燃烧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成红刚 陈雄 +2 位作者 朱国强 周长省 鞠玉涛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4-208,共5页
为研究聚乙烯(PE)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SFRI)中的燃烧特性,在不同来流空气质量流率和突扩比条件下进行了SFRJ直连式实验研究。得到不同实验条件下燃烧室压强、补燃室压强、补燃室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固体燃料平均燃面退移速... 为研究聚乙烯(PE)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SFRI)中的燃烧特性,在不同来流空气质量流率和突扩比条件下进行了SFRJ直连式实验研究。得到不同实验条件下燃烧室压强、补燃室压强、补燃室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固体燃料平均燃面退移速率、当地燃面退移速率等重要实验数据。研究结果表明,sFRJ工作过程中燃烧室与补燃室存在压强差,约为0.01—0.02MPa;来流空气质量流率增大,补燃室温度降低;增大突扩比有利于提高补燃室温度;固体燃料平均燃速随着突扩比、来流空气质量流率的增大而增大,且与突扩比呈线性函数关系,与空气质量流率呈幂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聚乙烯 直连式实验 燃面退移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尺寸对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速影响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巩伦昆 陈雄 +2 位作者 周长省 李映坤 朱敏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98-807,共10页
为研究结构尺寸对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速的影响规律,采用3阶单调迎风(MUSCL)重构方法,AUSMPW+通量分裂格式,k-w SST湍流模型,7组分3反应有限速率化学反应模型以及2阶矩湍流燃烧模型,编制了二维轴对称湍流燃烧仿真程序,研究入口直径、... 为研究结构尺寸对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速的影响规律,采用3阶单调迎风(MUSCL)重构方法,AUSMPW+通量分裂格式,k-w SST湍流模型,7组分3反应有限速率化学反应模型以及2阶矩湍流燃烧模型,编制了二维轴对称湍流燃烧仿真程序,研究入口直径、药柱直径、喷喉直径以及相似结构尺寸对燃速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入口直径以及药柱直径影响较大,相似结构尺寸的影响相对较小,喷喉直径几乎没有影响;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结构尺寸影响燃速的主要机理是湍流黏性的变化以及火焰面位置的变化;突扩比对燃速起着关键的作用,燃速与突扩比近似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燃速 结构尺寸 突扩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中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6
作者 夏强 武晓松 +1 位作者 陈志刚 孙波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47,共5页
为了解PMMA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的燃烧特性,采用RNGkε-模型、涡耗散湍流燃烧模型和一阶迎风格式,对以PMMA为燃料的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烧室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燃烧室内的流场结构、温度及组分分布。通过比较数值计算结果... 为了解PMMA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的燃烧特性,采用RNGkε-模型、涡耗散湍流燃烧模型和一阶迎风格式,对以PMMA为燃料的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烧室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燃烧室内的流场结构、温度及组分分布。通过比较数值计算结果与国外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数值方法的可靠性。研究表明,随着轴向位置的增大,燃料局部退移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增大入口空气温度和质量流率,均使平均退移速率近似指数关系增大,燃烧室温度随之增大。此外,与试验值相比,燃料退移速率计算值稍大,可能是有效气化热取常数及2步不可逆反应引起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退移速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旋流燃烧特性试验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巍 杨涛 +1 位作者 胡建新 于宁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共4页
为研究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旋流燃烧特性,进行了直流与旋流对比直连式试验。固体装药内径40mm,长180 mm,成分为HTPB中加入65%的金属粉末。试验发动机采用火炬式点火器点火,空气由燃烧补氧式空气加热器加热至690 K,热空气流量300 g/s。试... 为研究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旋流燃烧特性,进行了直流与旋流对比直连式试验。固体装药内径40mm,长180 mm,成分为HTPB中加入65%的金属粉末。试验发动机采用火炬式点火器点火,空气由燃烧补氧式空气加热器加热至690 K,热空气流量300 g/s。试验测量了压力、推力等参数,使用监控录像对发动机尾焰进行拍摄,通过测量试验前后装药质量差获得固体燃料平均燃速。旋流试验未将旋流器伸入燃烧室即实现了火焰稳定,且旋流燃烧比直流燃烧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平均燃速较直流提高近50%。旋流燃烧尾焰存在明显的径向扩张,表明尾焰仍有切向动量,损失了部分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旋流燃烧 直连式试验+ 燃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中的燃速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陈雄 成红刚 +1 位作者 周长省 朱国强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83-1789,共7页
针对影响聚乙烯(PE)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中的燃速因素,采用数值仿真与直连式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空气质量通量和固体燃料内径对PE燃料平均燃速和当地燃速的影响,分析了无量纲回流区长度与突扩台阶高度的关系。研究表明,PE燃... 针对影响聚乙烯(PE)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中的燃速因素,采用数值仿真与直连式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空气质量通量和固体燃料内径对PE燃料平均燃速和当地燃速的影响,分析了无量纲回流区长度与突扩台阶高度的关系。研究表明,PE燃料平均燃速与空气质量通量呈幂函数递增关系,与固体燃料内径呈幂函数递减关系;点火过程的影响以及湍流燃烧模型对突扩台阶后回流区内传热的计算精度是引起回流区内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误差较大的重要原因;无量纲回流区长度与突扩台阶高度呈线性递增函数关系。研究结果对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聚乙烯 燃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郭健 张为华 +2 位作者 杨涛 夏智勋 张炜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1,78,共5页
通过分析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内部燃烧和流动过程,建立了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内弹道计算模型。在数值模拟基础上,分析了发动机内流场结构和燃速特性。理论计算表明发动机内流场呈现很强的二维特征,附着点位置与入口台阶高度和燃烧性能有... 通过分析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内部燃烧和流动过程,建立了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内弹道计算模型。在数值模拟基础上,分析了发动机内流场结构和燃速特性。理论计算表明发动机内流场呈现很强的二维特征,附着点位置与入口台阶高度和燃烧性能有关。为验证计算结果,设计并建成了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实验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实验系统 燃烧性能 数值模拟 流场结构 燃烧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中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谢爱元 武晓松 夏强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0-245,共6页
为研究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SFRJ)中的燃烧特性,开展了不同装药通道直径、补燃室压强、来流空气质量流率等工况下的SFRJ直连式实验研究。成功获得了不同工况下压强、温度的变化规律、燃面平均退移速率、局部燃... 为研究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SFRJ)中的燃烧特性,开展了不同装药通道直径、补燃室压强、来流空气质量流率等工况下的SFRJ直连式实验研究。成功获得了不同工况下压强、温度的变化规律、燃面平均退移速率、局部燃面退移速率。实验结果表明:装药通道直径增大,燃面平均退移速率降低,但补燃室压强和温度随之增大;在低压(<0.8 MPa)条件下,补燃室压强越低,燃面平均退移速率、补燃室温度均随之降低,但影响是有限的。同时,当装药通道直径较小(Dp=30 mm)时,首次发现了SFRJ的侵蚀效应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聚甲基丙烯酸甲脂 直连式实验 燃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性能预示 被引量:5
11
作者 谢爱元 武晓松 于栋梁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4,共7页
为研究弹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建立了其性能预示模型.在此基础上对高炮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工作性能进行了预示、分析.结果表明:当飞行高度由0增大至10km时,发动机的燃速、推力均下降约50%;当飞行马赫数由2.5增大至3.0时... 为研究弹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建立了其性能预示模型.在此基础上对高炮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工作性能进行了预示、分析.结果表明:当飞行高度由0增大至10km时,发动机的燃速、推力均下降约50%;当飞行马赫数由2.5增大至3.0时,燃速增大25%~35%,推力增大20%;随着燃料的不断消耗,发动机推力变化量小于10%;在设计状态下推力有一定的余量,能够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性能预示 燃速 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火炬式点火器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巍 杨涛 +2 位作者 胡建新 于宁 李理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6-339,共4页
对火炬式点火器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根据氧化剂、燃料的状态对火炬式点火器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各类点火器结构特点及热防护措施。设计出使用气氧、酒精的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地面试验用火炬式点火器,采用旋转液膜与酒精再生冷却相结合的办... 对火炬式点火器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根据氧化剂、燃料的状态对火炬式点火器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各类点火器结构特点及热防护措施。设计出使用气氧、酒精的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地面试验用火炬式点火器,采用旋转液膜与酒精再生冷却相结合的办法,有效地加强了点火器的热防护。在冲压发动机试车台上,对该火炬式点火器进行了30余次单独试验,均取得了成功,可持续工作时间不少于2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火炬式点火器 设计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两种补燃室构型数值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巍 杨涛 +1 位作者 程兴华 李理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7-650,共4页
为了提高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性能,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圆孔隔板与加长燃料两种补燃室构型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燃料内径、燃烧室入口直径、空气流量及补燃室压强相同的条件下,得到了两种补燃室构型的放热量与总压损失。对二者进行综合比... 为了提高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性能,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圆孔隔板与加长燃料两种补燃室构型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燃料内径、燃烧室入口直径、空气流量及补燃室压强相同的条件下,得到了两种补燃室构型的放热量与总压损失。对二者进行综合比较后发现,圆孔隔板构型适用于补燃室较短以及发动机工作时间较长的情况;加长燃料构型适用于补燃室较长以及发动机工作时间较短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补燃室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飞行性能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郭健 张为华 夏智勋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14,共5页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性能通过进气道与导弹飞行工况关联在一起,其工作过程需考虑导弹飞行参数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与其它冲压发动机相比,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一个显著特点是推进剂燃烧过程不仅与推进剂配方、发动机结构和燃烧室压强有关...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性能通过进气道与导弹飞行工况关联在一起,其工作过程需考虑导弹飞行参数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与其它冲压发动机相比,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一个显著特点是推进剂燃烧过程不仅与推进剂配方、发动机结构和燃烧室压强有关,还取决于燃烧室入口空气参数,因此工作过程较为复杂。在国内首次建立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工作过程仿真模型,并分析导弹飞行马赫数和高度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工作过程仿真 飞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焓平衡法的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速预示模型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爱元 武晓松 夏强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3-618,共6页
修正了固液混合火箭的固体燃料燃面退移速率预示模型中对流换热和汽化热的计算,将其用于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中,考虑了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中来流空气总温及装药长度的影响。编写了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面退移速率预示程序。计算结果表明... 修正了固液混合火箭的固体燃料燃面退移速率预示模型中对流换热和汽化热的计算,将其用于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中,考虑了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中来流空气总温及装药长度的影响。编写了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面退移速率预示程序。计算结果表明,当来流空气总温大于450 K时,计算误差的平均值不超过6.55%,所完善的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很好,该模型能准确预示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中燃面退移速率;燃面退移速率与装药长度的-0.23次方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燃速 预示模型 计算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铝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工作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宁 史金光 +1 位作者 王中原 马晔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9-57,共9页
为探究含铝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燃烧特性和工作性能,基于纳米铝颗粒和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的混合固体燃料,采用雷诺转捩模型、颗粒表面反应模型和涡概念耗散模型,建立了二维两相湍流燃烧模型;数值计算分析了含铝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内... 为探究含铝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燃烧特性和工作性能,基于纳米铝颗粒和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的混合固体燃料,采用雷诺转捩模型、颗粒表面反应模型和涡概念耗散模型,建立了二维两相湍流燃烧模型;数值计算分析了含铝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内流场,以及不同含铝质量分数和粒径下的燃面退移速率、推力与比冲。结果表明:发动机的进气条件对颗粒相的燃烧与运动起主导作用;与纯HTPB推进剂相比,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铝颗粒能够提高补燃室压强和温度,增大燃烧室内高温区面积,可使推进剂平均燃面退移速率提高18.53%,发动机推力提高21.37%,密度比冲提高2.38%,适当增加铝颗粒含量或减小粒径,对提高推进剂燃面退移速率、发动机推力和密度比冲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含铝推进剂 燃面退移速率 推力 比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中心钝体的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工作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宁 史金光 +1 位作者 王中原 马晔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0-47,共8页
为提高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燃烧特性和工作性能,提出了带有中心钝体的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方案,基于雷诺转捩和涡概念耗散方程建立了其湍流燃烧模型,并数值计算分析了其内流场、燃面退移速率、推力与总压损失。结果表明:带有中心钝体的... 为提高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燃烧特性和工作性能,提出了带有中心钝体的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方案,基于雷诺转捩和涡概念耗散方程建立了其湍流燃烧模型,并数值计算分析了其内流场、燃面退移速率、推力与总压损失。结果表明:带有中心钝体的冲压发动机内部流动过程较为复杂,钝体后部有四个漩涡,增强了发动机内来流空气与燃气的掺混;钝体孔隙中的高速气流与两侧的小尺度漩涡保证了钝体尾涡的稳定性;与普通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相比,在燃烧室中增加中心钝体能增大燃烧室内高温区面积,提高补燃室内温度,可使推进剂平均燃面退移速率提高36.5%,发动机推力提高22.1%,燃烧效率提高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涡旋燃烧 燃面退移速率 推力 燃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两种内旁路构型燃烧性能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巍 杨涛 +1 位作者 程兴华 李理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7-111,共5页
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环型通道与齿轮型通道两种内旁路构型的燃烧性能,固体燃料为丁羟,燃烧采用总包反应,反应速率由涡团耗散模型计算。研究发现,环型通道在补燃室头部产生突扩回流区,仍为扩散燃烧;齿轮型通道在补燃室头部产生对... 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环型通道与齿轮型通道两种内旁路构型的燃烧性能,固体燃料为丁羟,燃烧采用总包反应,反应速率由涡团耗散模型计算。研究发现,环型通道在补燃室头部产生突扩回流区,仍为扩散燃烧;齿轮型通道在补燃室头部产生对称的涡结构,能够增强未燃烧燃料与旁路空气的掺混效果,且总压损失与环型相当,综合燃烧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旁路 燃烧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内部套管结构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巍 杨涛 +1 位作者 程兴华 李理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2-155,共4页
为了研究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内部套管结构调节燃料流量的特性,对某模型发动机的湍流燃烧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发现,套管开口靠近有效载荷末端与燃烧室入口收缩段时,燃料流量的变化速度较快,而在二者之间的位置基本保持不变;套管开... 为了研究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内部套管结构调节燃料流量的特性,对某模型发动机的湍流燃烧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发现,套管开口靠近有效载荷末端与燃烧室入口收缩段时,燃料流量的变化速度较快,而在二者之间的位置基本保持不变;套管开口紧贴有效载荷末端时,燃烧室出口燃烧效率较无套管有所提高,套管向下游移动,将使燃烧室出口燃烧效率降低;套管壳体的最高温度出现在套管出口位置,应适当加强套管末段的热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套管 燃料流量调节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内旁路分气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巍 杨涛 +1 位作者 程兴华 李理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7-260,275,共5页
为了调节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推力,提出了一种内旁路分气结构型式,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该结构的流场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改变旁路进气量调节发动机推力,而且旁路进气使补燃室头部出现对称旋涡,对增强燃烧较为有利。内旁路分气... 为了调节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推力,提出了一种内旁路分气结构型式,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该结构的流场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改变旁路进气量调节发动机推力,而且旁路进气使补燃室头部出现对称旋涡,对增强燃烧较为有利。内旁路分气结构不需要采用后置旁侧进气道,可有效减小导弹体积、质量与阻力,在中小型发动机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旁路+ 推力调节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