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掺氢天然气为燃料直接内重整固体氧化物电池堆的稳定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汤亚飞 武安祺 +6 位作者 韩贝贝 刘华 包善军 林王林 陈铭 官万兵 Subhash C.Singhal 《电化学(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4,共9页
本文研究了掺氢天然气直接内重整平管型固体氧化物电池短堆的长期稳定性和衰减机理。通过约3000小时的实测实验,结果显示,电堆的总体衰减率为2.3%·kh^(-1),电堆中三个金属连接板的面积比电阻分别增加了0.276Ω·cm^(2)、0.254... 本文研究了掺氢天然气直接内重整平管型固体氧化物电池短堆的长期稳定性和衰减机理。通过约3000小时的实测实验,结果显示,电堆的总体衰减率为2.3%·kh^(-1),电堆中三个金属连接板的面积比电阻分别增加了0.276Ω·cm^(2)、0.254Ω·cm^(2)和0.249Ω·cm^(2),但电堆中两个电池的电压反而分别增加了3.38 m V·kh^(-1)和3.78 m V·kh^(-1)。电堆衰减主要由金属连接件表层氧化及其与阴极集流层材料反应生成Sr CrO_(4)物质,两者共同作用增大了电池与金属连接体间的界面电阻所致。结果表明,以掺氢天然气为燃料直接内重整平管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本文工作为掺氢天然气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中的直接内重整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与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氢天然气 内重整 稳定性 固体氧化物电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龙伯格-滑模观测器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温度估计模型
2
作者 张安安 刘川 +2 位作者 黄璜 杨威 张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91-201,共11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作为一种新型发电装置,因高效无污染、全金属固态结构、燃料来源广等优点,在未来各个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电堆内部的温度分布对其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针对其内部温度难以获取的问题...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作为一种新型发电装置,因高效无污染、全金属固态结构、燃料来源广等优点,在未来各个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电堆内部的温度分布对其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针对其内部温度难以获取的问题,该文设计一种龙伯格-滑模观测器估计电堆内部温度分布。首先,观测器的输入考虑系统可观性和工程应用,并结合能观矩阵条件数筛选出最优组合;然后,基于龙伯格和滑模观测器理论构造观测器具体结构;其次,为提升观测器性能,将电堆误差系统进行解耦,通过极点配置重新构造反馈增益;最后,通过平滑非线性不连续项,抑制观测器抖振现象。结果表明,所设计观测器相较于龙伯格和滑模观测器在收敛速度和误差波动方面具有明显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 龙伯格-滑模观测器 温度分布 系统解耦 抖振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Z支撑型SOFC电堆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被引量:1
3
作者 白耀辉 刘江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5-378,共4页
在管状的氧化钇部分稳定的氧化锆(PSZ)支撑体上制备串联型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IS-SOFCs)。串联的单电池长度为10mm,有效长度为3mm。通过注浆成型法制备管状的支撑体,烧结后使用浸渍法沉积NiO-YSZ阳极和YSZ电解质薄层并且分别进行烧... 在管状的氧化钇部分稳定的氧化锆(PSZ)支撑体上制备串联型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IS-SOFCs)。串联的单电池长度为10mm,有效长度为3mm。通过注浆成型法制备管状的支撑体,烧结后使用浸渍法沉积NiO-YSZ阳极和YSZ电解质薄层并且分别进行烧结。烧结完毕,通过涂抹法制备LSM-YSZ和LSM阴极层并且烧结。每个支撑体上有2个串联的单电池。使用加湿氢气作为燃料,空气作为氧化剂对电池进行性能测试。测试过程中,电池的最高总电压达到2.0537V,750℃时达到的最大功率密度为228.68mW/cm2。电化学阻抗谱显示该电池的欧姆电阻较大,而极化损失是影响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改善电池的结构和优化电极材料将进一步提高电池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型固体氧化物燃料 PSZ 注浆成型 浸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formance of CO_(2)/H_(2)O Co-Electrolysis in a Flat-Tube 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 Stack under an Air-Free Environment
4
作者 Xiao-Hui Zhong Fei Wang +3 位作者 An-Qi Wu Bei-Bei Han Jian-Xin Wang Wan-Bing Guan 《电化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1,共8页
This work investigates the transient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 of CO_(2)/H_(2)O co-electrolysis in an air-free environment using a flat-tube 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SOEC)stack.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ansie... This work investigates the transient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 of CO_(2)/H_(2)O co-electrolysis in an air-free environment using a flat-tube 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SOEC)stack.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ansient behavior of the stack with and without blowing gas into the air electrode is almost the same.With a current density of 0.67 A·cm^(-2)@750℃,the stack operated for over 200 h under co-electrolysis conditions without air blowing,and the voltage drop rate of the stack was approximately 0.203%/100 hours.Microstructure analysis revealed a significant loss of nickel particles and an apparent for-mation of an insulating phase strontium chromate(SrCrO4)on the surface of the current collection layer of the air electrode,which are identified as key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of the stack.This study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fuel prepar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SOEC stack in airless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electrolysis Stability Air-free Electrolysis stack 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