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体推进剂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的非设计点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湘 陈玉春 +2 位作者 屠秋野 蔡元虎 张宏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5-448,共4页
为了简化控制系统和节流装置,采用涡轮进口富燃燃气流量为常数的调节计划,建立了固体推进剂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SPATR)的非设计点计算数学模型。分析了不同设计点涡轮进口富燃燃气流量对SPATR性能的影响,确立了设计点富燃燃气流量选择... 为了简化控制系统和节流装置,采用涡轮进口富燃燃气流量为常数的调节计划,建立了固体推进剂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SPATR)的非设计点计算数学模型。分析了不同设计点涡轮进口富燃燃气流量对SPATR性能的影响,确立了设计点富燃燃气流量选择的方法。计算了SPATR的非设计点性能。结果表明,所建数学模型合理、可行,能满足SPATR在不同高度和速度下飞行任务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spatr) 非设计点 数学模型 富燃燃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推进剂吸气式涡轮火箭发动机的建模及特征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屠秋野 陈玉春 +2 位作者 苏三买 蔡元虎 蹇泽群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7-319,345,共4页
建立了固体推进剂吸气式涡轮火箭发动机的设计状态数学模型,提出了燃烧室燃气与空气配比的关系,分析了压气机增压比、涡轮进口燃气总温和涡轮落压比对燃烧室油气比的影响,以及固体推进剂吸气式涡轮火箭发动机的设计特点。基于涡轮压气... 建立了固体推进剂吸气式涡轮火箭发动机的设计状态数学模型,提出了燃烧室燃气与空气配比的关系,分析了压气机增压比、涡轮进口燃气总温和涡轮落压比对燃烧室油气比的影响,以及固体推进剂吸气式涡轮火箭发动机的设计特点。基于涡轮压气机功率平衡条件、静压相等的掺混条件和尾喷管流量匹配条件,建立了固体推进剂吸气式涡轮火箭发动机的非设计状态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吸气式涡轮火箭发动机 设计状态 非设计状态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推进剂吸气式涡轮火箭发动机的气动热力循环分析(英文) 被引量:4
3
作者 屠秋野 丁朝霞 +1 位作者 陈玉春 蔡元虎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57,共5页
建立了固体推进剂吸气式涡轮火箭发动机的设计状态数值模型,提出了基于压气机增压比、涡轮前温度和涡轮落压比关系的燃烧室燃气与空气配比表达式,以及涡轮落压比和发动机涵道比的匹配关系。定量分析了压气机增压比、涡轮进口燃气总温、... 建立了固体推进剂吸气式涡轮火箭发动机的设计状态数值模型,提出了基于压气机增压比、涡轮前温度和涡轮落压比关系的燃烧室燃气与空气配比表达式,以及涡轮落压比和发动机涵道比的匹配关系。定量分析了压气机增压比、涡轮进口燃气总温、涵道比/涡轮落压比和飞行马赫数对固体推进剂吸气式涡轮火箭发动机的单位推力和比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吸气式涡轮火箭发动机 数值模型 气动热力循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推进剂吸气式涡轮发动机控制规律与特性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玉春 梁振欣 +2 位作者 陈湘 屠秋野 商旭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2-336,共5页
建立了用于控制规律研究的单变量控制和双变量控制的固体推进剂吸气式涡轮火箭发动机(SPATR)特性计算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计算模型中采用了以试验数据为基础的燃烧室出口总温计算方法。利用程序分别计算了燃气流量不可调、燃... 建立了用于控制规律研究的单变量控制和双变量控制的固体推进剂吸气式涡轮火箭发动机(SPATR)特性计算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计算模型中采用了以试验数据为基础的燃烧室出口总温计算方法。利用程序分别计算了燃气流量不可调、燃气流量可调、尾喷管喉部面积可调以及燃气流量和尾喷管均可调的不同控制规律的SPATR发动机速度特性,并分析了其特点。对SPATR发动机进行了双变量控制规律设计,得到了相应的燃气流量调节比和尾喷管喉部面积调节比。计算结果表明,按照所设计的双变量控制规律进行控制,SPATR具有很宽的飞行包线和更好的推力特性和比冲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吸气式涡轮火箭发动机 控制规律 特性计算 双变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燃料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方案和技术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洋 李江 +4 位作者 刘诗昌 杨绪钊 王伟 蒲晓航 祝珊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9-256,共8页
针对固体燃料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SP-ATR)的工作特点,提出了双燃气发生器的加力工作模式,并根据总体性能要求确定了部件的工作参数。主要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手段,分别针对压气机和涡轮部件开展了气动设计和增压装置集成,获... 针对固体燃料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SP-ATR)的工作特点,提出了双燃气发生器的加力工作模式,并根据总体性能要求确定了部件的工作参数。主要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手段,分别针对压气机和涡轮部件开展了气动设计和增压装置集成,获得了工作特性,并完成了增压系统工作特性的冷流实验验证。开展了考虑涡轮后低温旋流条件下多股气流的高效掺混燃烧研究,通过研究涡轮转速、空气入射角度、补燃室富燃燃气流量和富燃燃气射流位置对燃烧效率的影响,确定了原理样机和关键部件的恰当形式和布局方式。最终开展了原理样机的地面热试实验,验证了双燃气发生器的SPATR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热试实验结果表明燃气涡轮增压装置工作可靠,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其中压气机压比达到了3.3,转速为82kr/min,补燃室燃烧效率为85.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 压气机 涡轮 燃气涡轮增压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燃料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工作模式
6
作者 刘诗昌 何国强 +3 位作者 刘洋 李江 杨飒 王伟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1,共5页
根据SP-ATR目前存在的燃气难以兼顾清洁和富燃的问题,文章提出将原本由1股燃气单独承担驱动涡轮和补燃功能的工作模式分解为由2股燃气分别担负驱涡和补燃功能的工作模式。通过对比分析该工作模式的SP-ATR和固冲发动机、涡喷发动机工作特... 根据SP-ATR目前存在的燃气难以兼顾清洁和富燃的问题,文章提出将原本由1股燃气单独承担驱动涡轮和补燃功能的工作模式分解为由2股燃气分别担负驱涡和补燃功能的工作模式。通过对比分析该工作模式的SP-ATR和固冲发动机、涡喷发动机工作特点,提出了适合该形式SP-ATR的性能计算模型,得到其飞行包线,发现该SP-ATR工作包线宽广,可完全包含涡喷和固冲发动机的工作包线。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了SP-ATR在不同空域和速度条件下的飞行性能及变化规律:(1)随飞行高度和速度的增加,其比冲、比推力增加,但性能随外弹道变化幅度较小,整个工作范围性能稳定;(2)在近地面和低空SP-ATR均可实现低空亚音速盘旋和5 km高度以上的超音速飞行,且在比冲高于6 700 N.s/kg,同时保持比推力大于1 100 N.s/kg;(3)高空SP-ATR工作高度速度范围宽,比冲性能与冲压发动机相当,比推力为冲压发动机的2倍,相同飞行速度条件下飞行高度增加比冲增加、比推力增加,具有在更高高度巡航潜力,高空性能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SP—ATR) 工作模式 比冲 比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轮增压固体冲压发动机热力循环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莫然 刘佩进 +1 位作者 刘洋 杨飒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8-602,共5页
针对未来导弹对推进系统高比冲、宽马赫、大空域的要求,将空速域宽广的空气涡轮火箭(ATR)和比冲性能好的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SPR)进行集成,提出了涡轮增压固体冲压发动机(TSPR)的概念,对其进行热力循环分析,验证此组合概念发动机的原理... 针对未来导弹对推进系统高比冲、宽马赫、大空域的要求,将空速域宽广的空气涡轮火箭(ATR)和比冲性能好的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SPR)进行集成,提出了涡轮增压固体冲压发动机(TSPR)的概念,对其进行热力循环分析,验证此组合概念发动机的原理可行性,建立了其热力循环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在典型弹道上对ATR、SPR和TSPR的热力循环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TSPR比循环功最大,热效率稍低于ATR,在大空速域范围飞行时,综合性能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增压固体冲压发动机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 空气涡轮火箭 热力循环分析 比循环功 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火力支援系统/SPATR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约束分析与任务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湘 蔡元虎 +2 位作者 黄兴鲁 陈玉春 屠秋野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9-272,289,共5页
通过导弹/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的计算,验证了SPATR发动机在先进火力支援系统(AFSS—Advanced Fire SupportSystem)中的可用性。利用飞航导弹/涡扇发动机一体化设计思路,建立了AFSS/SPATR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的约束分析和任务分析模型,并给出... 通过导弹/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的计算,验证了SPATR发动机在先进火力支援系统(AFSS—Advanced Fire SupportSystem)中的可用性。利用飞航导弹/涡扇发动机一体化设计思路,建立了AFSS/SPATR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的约束分析和任务分析模型,并给出了算例和分析。简述了AFSS任务剖面和约束条件的给定、导弹的质量组成及SPATR发动机模型。对AFSS的约束分析和任务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AFSS/SPATR发动机一体化约束分析与任务分析模型合理可行;采用SPATR的AFSS具有超音速飞行能力(H=3~5 km,Ma=1.8),比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导弹航程更远,并具有盘旋待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火力支援系统(AFSS) 固体推进剂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spatr) 一体化设计 约束分析 任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TR发动机循环参数选择与特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梁振欣 陈玉春 +1 位作者 黄兴鲁 屠秋野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8-532,559,共6页
为了更好地选择固体推进剂吸气式涡轮火箭发动机(SPATR)的设计循环参数,以及拓宽SPATR发动机的工作范围,根据SPATR发动机的结构特点,建立了富燃燃气流量可调的SPATR发动机的性能计算数学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利用程序计算和分... 为了更好地选择固体推进剂吸气式涡轮火箭发动机(SPATR)的设计循环参数,以及拓宽SPATR发动机的工作范围,根据SPATR发动机的结构特点,建立了富燃燃气流量可调的SPATR发动机的性能计算数学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利用程序计算和分析了不同空燃比和涡轮进口参数下的SPATR发动机设计点性能,并以此对SPATR发动机设计点循环参数进行了合理的选择。利用程序分别计算了富燃燃气流量可调和不可调的SPATR发动机的高度、速度特性和节流特性,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富燃燃气流量可调节的SPATR发动机具有更好的高度、速度特性,并能够实现节流工况调节,满足飞行器对推力调节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吸气式涡轮火箭发动机 循环参数 数学模型 控制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辐射导弹/SPATR发动机总体性能计算
10
作者 黄兴 蔡元虎 +1 位作者 陈玉春 陈湘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9-132,共4页
参考飞航导弹/涡扇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的思路,建立了基于能量法的反辐射导弹/固体推进剂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SPATR,solid propellant air turbo rocket)总体性能计算的约束分析和任务分析模型并给出相应的算例和分析。简述了空射反辐射导... 参考飞航导弹/涡扇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的思路,建立了基于能量法的反辐射导弹/固体推进剂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SPATR,solid propellant air turbo rocket)总体性能计算的约束分析和任务分析模型并给出相应的算例和分析。简述了空射反辐射导弹任务剖面、约束条件的给定、导弹的重量组成以及SPATR发动机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相比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HARM导弹,采用SPATR发动机的反辐射导弹具有超音速飞行(H=11km,2.5 Ma;H=3km,1.8 Ma)、远航程(低、高空航程均增加47%以上)和盘旋待机(H=3km,0.6 Ma,300s)能力,其性能极具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辐射导弹 固体推进剂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 总体性能计算 约束分析 任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讯
11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1995年第2期79-80,共2页
简讯俄罗斯发射新型导弹和火箭俄罗斯于1994年12月20日和26日先后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和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新型洲际弹道导弹和由导弹改型的火箭。20日发射的新型导弹名为白杨-M,它是前苏联SS-25洲际导弹的改型,... 简讯俄罗斯发射新型导弹和火箭俄罗斯于1994年12月20日和26日先后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和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新型洲际弹道导弹和由导弹改型的火箭。20日发射的新型导弹名为白杨-M,它是前苏联SS-25洲际导弹的改型,其射程为10500km,采用固体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重复使用运载火箭 航空 导弹改型 燃气涡轮发动机 地面试验 前苏联 发射场 固体推进剂 俄罗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