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控微波固体器件研究进展
1
作者 史庆藩 喻志远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82-85,32,共5页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光控微波固体器件方面的研究成果,并论述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光控 微波固体器件 微波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体开关器件的新型高压脉冲驱动源 被引量:6
2
作者 陈静 周晓青 《现代电子技术》 2012年第4期208-210,共3页
从MOSFET的开关基理,以仿真与电路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出了MOSFET栅极的"过"驱动技术,以此来提高MOSFET的开关速度。并结合多个MOSFET的串并联的级联技术,采用多管串联方法来提高脉冲源的输出脉冲幅度,采用多管并联方法来... 从MOSFET的开关基理,以仿真与电路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出了MOSFET栅极的"过"驱动技术,以此来提高MOSFET的开关速度。并结合多个MOSFET的串并联的级联技术,采用多管串联方法来提高脉冲源的输出脉冲幅度,采用多管并联方法来提高脉冲源的其输出脉冲功率,从而得到较大的脉冲宽度。在此研制出了输出脉冲幅度大于4kV、前沿小于10ns、脉冲宽度大于100ns的高压快脉冲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驱动 MOSFET 高压固体器件 高压宽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GaAs固体微光器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史衍丽 胡锐 +6 位作者 张卫锋 冯云祥 邓功荣 褚祝军 李燕红 郭骞 陆强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1-88,共8页
InGaAs器件具有光谱响应宽、量子效率高、响应速度快、数字化读出、高温工作、可靠性好以及寿命长等优点,符合新一代微光器件的发展需求,在国际上成为固体微光器件的一种新选择,获得了重要的发展和应用。文章就InGaAs固体微光器件材料... InGaAs器件具有光谱响应宽、量子效率高、响应速度快、数字化读出、高温工作、可靠性好以及寿命长等优点,符合新一代微光器件的发展需求,在国际上成为固体微光器件的一种新选择,获得了重要的发展和应用。文章就InGaAs固体微光器件材料属性、器件性能以及成像特点等几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介绍了当前InGaAs器件的发展趋势,以及研制320×256 InGaAs阵列的最新进展。研究结果表明InGaAs材料生长及器件工艺具有较好的可控性和稳定性,为实现高性能、实用化的InGaAs固体微光器件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微光器件 量子效率 高温器件 雪崩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固体摄像器件在国防军事上的某些应用
4
作者 由中强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0-43,28,共5页
本文叙述了CCD固体摄像器件的优点,指出了它是国防军事上应用的基础器件之一,列举了它在国防军事应用的一些实例。同时简要地论述了我们研制的CCD固体摄像器件在国防军事项目上的一些试验应用情况。
关键词 CCD 固体摄象器件 应用 军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成像与器件
5
《中国光学》 EI CAS 2000年第5期80-81,共2页
TN312.7 2000053519高灵敏度固体摄像器件=High sensitivity solid imagesensors[刊,中]/贾正根(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6))//传感器世界.—1999,5(12).—22-26主要介绍高灵敏度固体摄像器件的几种类型、工作原理及目前发... TN312.7 2000053519高灵敏度固体摄像器件=High sensitivity solid imagesensors[刊,中]/贾正根(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6))//传感器世界.—1999,5(12).—22-26主要介绍高灵敏度固体摄像器件的几种类型、工作原理及目前发展状况。图9参6(李瑞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摄像器件 高灵敏度 传感器 电子器件 工作原理 发展状况 光电成像 南京 研究所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CD和液晶图形发生器的光学多参数综合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旭升 沙定国 +1 位作者 林家明 曾嫦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4-468,共5页
研究CCD摄像器件和图像处理技术在光电自动化测试中的应用.在采用CCD摄像机、LCD图形发生器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基础上,讨论光学多参数测量新方法及其测量系统,实现了焦距、视放大率、调制传递函数以及视差等参数的测量,并着重论述了... 研究CCD摄像器件和图像处理技术在光电自动化测试中的应用.在采用CCD摄像机、LCD图形发生器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基础上,讨论光学多参数测量新方法及其测量系统,实现了焦距、视放大率、调制传递函数以及视差等参数的测量,并着重论述了光电自动定焦在光学参数测量中的应用.实验证实,该类光学参数测量方法比传统人工目视测量更客观、更准确,测量效率更高,可逐渐取代部分传统目视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光电图形发生器 固体成像器件 自动定焦 调制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高CCD测量精度的新方法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和顺 陈华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1年第5期63-65,共3页
从改变CCD测量系统硬件构成出发 ,提出了一种提高CCD边缘测量精度的新方法。其实质是用光学方法将输入图像进行展宽 ,使CCD能够获得更多的边缘信息 ,再用数学方法对其进行处理 。
关键词 CCD 边缘测量 模糊成像 测量精度 光电传感器 固体摄像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OS图像传感器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谈新权 何永泰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6-77,共2页
:CMOS图像传感器是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一种新的摄像器件。文中对 CMOS图像传感器与 CCD图像传感器作了比较。分析了 CMOS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优越的性能。提供了 CMOS像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 CMOS 图像传感器 固体摄像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和铁电薄膜及其应用的发展趋势
9
作者 王国栋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3-19,共7页
本文讨论了压电和铁电薄膜材料及其在固体器件中应用的发展趋势。薄膜生长技术的进展,为压电和铁电薄膜集成固体器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ZnO和AIN薄膜将广泛地用于SAW和BAW器件。特别是成功地制作了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和... 本文讨论了压电和铁电薄膜材料及其在固体器件中应用的发展趋势。薄膜生长技术的进展,为压电和铁电薄膜集成固体器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ZnO和AIN薄膜将广泛地用于SAW和BAW器件。特别是成功地制作了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和高次谐波体波谐振器。以PbTiO_3为基的PZT和PLZT固溶体外延薄膜将应用于热电探测器和SAW器件。在实现了对多层薄膜的界面结构及其特性的成功控制之后,铁电薄膜将在铁电存储和集成光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薄膜 压电薄膜 固体器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BA4B矿用本质安全型网络摄像仪
10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工矿自动化》 2009年第2期84-84,共1页
关键词 本质安全型 摄像仪 网络 矿用 爆炸性气体 煤矿井下 固体器件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仪器一般
11
《中国光学》 EI CAS 1998年第1期95-95,共1页
TN253 98010660双芯自聚焦透镜耦合分析=Analysis of GRINlens coupling with twin—core fiber[刊,中]/虞国华(华中理工大学),刘秋华,方罗珍,江山(邮电部固体器件研究所)//光通信研究.—1996,(3).—52—54利用光线光学的原理,提出了求... TN253 98010660双芯自聚焦透镜耦合分析=Analysis of GRINlens coupling with twin—core fiber[刊,中]/虞国华(华中理工大学),刘秋华,方罗珍,江山(邮电部固体器件研究所)//光通信研究.—1996,(3).—52—54利用光线光学的原理,提出了求解双芯自聚焦透镜耦合损耗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得出了自聚焦透镜耦合损耗与双芯间距的关系曲线。实际制作的双芯自聚焦透镜耦合系统,两路光纤到光纤的耦合损耗分别为0.79dB和0.85dB。图2参3(郑锦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聚焦透镜 耦合损耗 数学模型 光通信 固体器件 华中理工大学 邮电部 关系曲线 光学仪器 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电极Pt/5YSZ/GDC10的制备与优化(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小毛 林今 +6 位作者 邢学韬 龚靖博 周友 牟树军 刘长军 刘兴勇 胡强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5-353,共9页
固体电极对于制备可实现高效能源转换和气体排放控制的固体氧化物器件具有重要意义。固体氧化物电极广泛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电解池,然而其高温可靠性不完全令人满意。由铂(Pt)和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ttria stabilized zirconia,Y... 固体电极对于制备可实现高效能源转换和气体排放控制的固体氧化物器件具有重要意义。固体氧化物电极广泛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电解池,然而其高温可靠性不完全令人满意。由铂(Pt)和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ttria stabilized zirconia,YSZ)制成的复合电极Pt/YSZ已广泛应用在氧气和氮氧化物(NOx)气体传感器上,即使在恶劣条件下其也表现出良好稳定性。常规Pt/YSZ电极Pt含量较高,增加了材料成本。本文旨在开发一种基于Pt、钆掺杂的氧化铈(10 mol%gadolinia doped ceria,GDC10)和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5 mol%yttria stabilized zirconia,5YSZ)的三组分固体电极,同两组分的Pt/YSZ电极相比,三组分电极Pt/5YSZ/GDC10的极化电阻和Pt含量都较低。在该三组分电极中,5YSZ可强化电极同5YSZ电解质间的连接,电极最佳组分(Pt/5YSZ/GDC10)配比为1:1:1。通过引入适当石墨,可以进一步降低电极铂含量,同时可以达到更低的极化电极电阻。石墨最佳添加量在10-30wt.%。电极进行SDC20浸渍处理可显著提升其电性能。浸渍后的电极对温度变化更敏感,活化能为100-120 k J·mol^(-1)。电极同电解质共烧与二者单独烧结相比,前者的电极电阻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Pt) 固体电极 固体氧化物器件 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 钆掺杂的氧化铈(G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非接触自动尺寸检测系统最新技术成果介绍
13
作者 杨光维 《兵工自动化》 1991年第2期66-67,共2页
主要特点:·高速度 每秒测量采样1000次;·高精度 分辨0.001毫米·非接触测量 测力为零;·电脑控制 自动测量,自动分级,一次测出工件上多个尺寸;·自动标定 确保精度,操作简便;·自动统计 快速准确;
关键词 CCD非接触自动尺寸检测系统 固体摄像器件 基本原理 系统功能 技术指标 特点 自动量仪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