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葆宮止血颗粒对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性激素、新血管生成因子的改善研究 被引量:38
1
作者 吴明秀 蔡鹏宇 +2 位作者 陈志萍 张斌 李太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研究葆宮止血颗粒对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性激素、新血管生成因子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 目的研究葆宮止血颗粒对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性激素、新血管生成因子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葆宮止血颗粒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完全止血时间(35.66±4.52)h短于对照组(48.79±5.26)h,总有效率(92.00%,46/50)高于对照组(76.00%,3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性激素、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EGF(42.36±5.55)pg·mL^(-1)、bFGF(21.79±2.68)pg·mL^(-1)水平高于对照组,黄体生成素(LH)(27.05±4.12)IU·L^(-1)、孕激素(P)(1.89±0.52)nmol·L^(-1)、促卵泡生成素(FSH)(32.10±4.25)U·L^(-1)、NO(4.14±1.01)μmol·L-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0.58±0.17)cm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葆宮止血颗粒可调节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内分泌水平,改善NO、VEGF、bFGF的表达,降低子宫内膜厚度,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葆宮止血颗粒 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 激素 子宫内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生化汤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升华 何涓 +3 位作者 唐健 罗娜 符玉蕾 王佳莹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74,共5页
目的探讨加味生化汤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ovulatory dysfunction,AUB-O)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围绝经期AUB-O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安宫黄体酮口服... 目的探讨加味生化汤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ovulatory dysfunction,AUB-O)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围绝经期AUB-O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安宫黄体酮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生化汤口服治疗,疗程3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月经量、经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红蛋白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雌二醇(Estradiol,E2)、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治疗后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经期时间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子宫体积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36.67%、观察组为4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绝经期AUB-O患者采用加味生化汤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可有助于改善性激素水平,降低子宫内膜厚度,减少月经量及经期时间,改善凝血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生化汤 安宫黄体酮 绝经期 排卵障碍异常子宫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诊断性刮宫术在诊治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罗晓梅 李丽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0期37-39,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诊断性刮宫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月本院80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诊断性刮宫术治疗,对照组患... 目的研究分析诊断性刮宫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月本院80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诊断性刮宫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性刮宫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疗效为优者占70.00%(28/40),优良率为95.00%(38/4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7.50%(19/40),55.00%(22/40)],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患者出血量为(50.52±30.15)ml,经期天数为(5.7±2.3)天,均显著少于对照组[(80.57±30.18)ml,(12.4±20.3)天],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57.5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诊断性刮宫术是诊治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首选措施,该方法可以明确围绝经期出血的原因,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出血量,恢复患者的正常月经周期,安全性较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刮宫术 绝经期 子宫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治 被引量:27
4
作者 谭容容 吴洁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55-657,共3页
围绝经期也称绝经过渡期,是女性生殖功能衰老的一个生理变化阶段,包括从绝经前开始出现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症状的变化至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1]。月经改变是围绝经期的标志之一,是较早出现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月经量、持续时间、规律性... 围绝经期也称绝经过渡期,是女性生殖功能衰老的一个生理变化阶段,包括从绝经前开始出现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症状的变化至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1]。月经改变是围绝经期的标志之一,是较早出现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月经量、持续时间、规律性或频率的变化,称之为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据报道,在围绝经期女性的所有妇科疾病咨询中,AUB约占70%以上[2]。故本文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治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期 异常子宫出血 绝经过渡期 月经量 妇科疾病 生殖功能 临床症状 持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77
5
作者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 郁琦 +1 位作者 阮祥燕 杨欣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313-319,共7页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主要与卵巢功能衰退有关。卵巢衰退后常处于无排卵状态,可能引起月经异常,同时也是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诱发因素。多数AUB会使患者不适,并对其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需要及时干...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主要与卵巢功能衰退有关。卵巢衰退后常处于无排卵状态,可能引起月经异常,同时也是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诱发因素。多数AUB会使患者不适,并对其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需要及时干预。随着诊断手段的不断丰富和规范化,越来越多的AUB在门诊即得到了快速诊断。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需针对病因进行规范化、个体化治疗。AUB的病因包括结构性改变和无结构性改变。无结构性改变者常需进行药物干预,如孕激素、口服避孕药(尤其是短效口服避孕药)、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以及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还可辅以微创治疗如宫腔镜手术和子宫内膜消融术等,这使得很多AUB患者避免或推迟了子宫切除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子宫出血 绝经期 月经过多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6
作者 宗云 刘金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472-476,共5页
为全面了解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对各类研究进行综述。结果发现,西医治疗以激素类药物为主,辅以手术治疗,但临床不良反应较多、复发率较高;中医通过经方治疗、辨证治疗、分期治疗、针... 为全面了解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对各类研究进行综述。结果发现,西医治疗以激素类药物为主,辅以手术治疗,但临床不良反应较多、复发率较高;中医通过经方治疗、辨证治疗、分期治疗、针药治疗等治疗方法常可获得满意疗效,不良反应较少,复发率低,但急崩止血效果较慢;中西医联合治疗则可取长补短,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值得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期 异常子宫出血 中西医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亮丙瑞林联合曼月乐环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效果及出血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国霞 徐福霞 徐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究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应用亮丙瑞林联合曼月乐环治疗的效果以及对出血量的影响。方法以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76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临床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 目的探究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应用亮丙瑞林联合曼月乐环治疗的效果以及对出血量的影响。方法以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76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临床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单纯曼月乐环治疗,研究组则行亮丙瑞林联合曼月乐环治疗;比较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与出血量情况。结果治疗后对比,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78.95%),患者Hb水平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则低于对照组,同时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亮丙瑞林联合曼月乐环对提升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治疗效果、减少出血量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期 异常子宫出血 亮丙瑞林 曼月乐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代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五年随访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孙冬岩 王燕 +7 位作者 刘玉兰 郎雁 段洁 邹倩 邢琦 余伟昶 董虹 方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5期4260-4262,共3页
目的随访第二代子宫内膜去除术(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评估第二代子宫内膜去除术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08年9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异常子宫出血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6例... 目的随访第二代子宫内膜去除术(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评估第二代子宫内膜去除术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08年9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异常子宫出血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6例。患者均行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于术后3、6、12、24、36、48、60个月随访,内容包括月经周期和月经量,有无腹痛、感染、出血;部分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结果术前患者宫腔深度为7~10 cm,平均(8.4±1.0)cm;手术时间为10~35 min,平均(18.1±6.3)min;热球子宫内膜治疗仪治疗次数为2~5次,平均(2.9±0.9)次;术中出血量1~10 ml,平均(5.7±2.8)ml。96例患者均完成3、6、12个月随访,78例完成24个月随访,56例完成36个月随访,44例完成48个月随访,35例完成60个月随访。术后随访3、6、12、24、36、48、60个月的有效率及闭经率分别为:92.7%(89/96)和33.3%(32/96)、92.7%(89/96)和36.5%(35/96)、92.7%(89/96)和37.5%(36/96)、93.6%(73/78)和35.9%(28/78)、92.9%(52/56)和35.7%(20/56)、90.9%(40/44)和43.2%(19/44)、91.4%(32/35)和57.1%(20/35),治疗满意率为89.5%(86/96)。术后随访3、6、12、24、36、48、60个月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P〉0.05);术后随访3、6、12、24、36、48个月的闭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6,P〉0.05);术后60个月闭经率高于术后3、6、12、24、36个月(χ^2=6.07、4.50、4.04、8.28、11.37,P〈0.05),与术后48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2,P〉0.05)。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子宫穿孔、破裂,无临近脏器膀胱、直肠等热损伤,术后无血尿、便血。结论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为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一种简单、安全、有效、损伤小的方法,且远期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 绝经期 异常子宫出血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间期出血的病因与诊治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炜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87-890,共4页
经间期出血(intermenstrual bleeding,IMB)是一种常见的异常子宫出血(AUB)类型,是指性交出血以外的,介于两次正常月经之间的出血,这种出血类型一般分为可预测的正常月经周期间的出血或点滴出血,或不可预测的经间期任意时间出血。问... 经间期出血(intermenstrual bleeding,IMB)是一种常见的异常子宫出血(AUB)类型,是指性交出血以外的,介于两次正常月经之间的出血,这种出血类型一般分为可预测的正常月经周期间的出血或点滴出血,或不可预测的经间期任意时间出血。问卷调查表明IMB发生率在正常女性人群为17%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间期出血 正常月经 出血 点滴出血 异常子宫出血 排卵出血 出血类型 经期延长 排卵 宫内膜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紊乱问题 被引量:24
10
作者 王秋毅 黄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64-566,共3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影响着全球5%~10%育龄期妇女的健康,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月经稀发、闭经、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等)、不孕不育、高雄激素症状(多毛、痤疮、脂溢性脱发等)。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代谢紊乱 异常子宫出血 妇科常见病 育龄期妇女 排卵障碍 脂溢脱发 月经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