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试验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姬霞 金娜 傅金英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82-186,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during perimenopause,P-DU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于河南省中医院接受治疗的P-DUB患者158例,按照随...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during perimenopause,P-DU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于河南省中医院接受治疗的P-DUB患者1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每组53例。3组均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A组给予米非司酮10mg,B组给予米非司酮15mg,C组给予米非司酮20mg。观察3组子宫出血控制时间、停止时间,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血红蛋白水平、性激素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子宫出血控制时间、子宫出血停止时间长于B、C组(P<0.05)。B、C组子宫出血控制时间、子宫出血停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子宫内膜厚度及促黄体激素(LH)、雌二醇(E_2)、孕酮(P)、促卵泡生成素(FSH)大于B、C组,血红蛋白小于B、C组(P<0.05)。治疗后,B、C组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及LH、E_2、P和F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69.81%)低于B组(92.45%)、C组(96.23%)(P<0.05)。B、C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66%)低于B组(9.43%)(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组(22.64%)(P<0.05)。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mg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P-DUB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 米非司酮 去氧孕烯炔雌醇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马晓梅 穆齐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8期92-93,共2页
关键词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观察 绝经期功血 中西医结合方法 妇科常见病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使用补肾调经汤进行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冯涛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使用补肾调经汤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近期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将这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 目的:探讨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使用补肾调经汤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近期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将这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补肾调经汤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治疗前后血清中FSH(卵泡刺激素)和E2(雌二醇)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其治疗后血清中FSH和E2的水平均较低(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FSH和E2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使用补肾调经汤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其体内激素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调经汤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米非司酮和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4
作者 邱玉荣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5期14-15,共2页
目的 :对比分析用米非司酮和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近年来我院妇科收治的10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和妈富隆组,每组各... 目的 :对比分析用米非司酮和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近年来我院妇科收治的10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和妈富隆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我院使用米非司酮对米非司酮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妈富隆对妈富隆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其E2(雌激素)的水平、LH(黄体生成素)的水平和FSH(血清促卵泡生成素)的水平。结果 :妈富隆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米非司酮组患者,其治疗后E2的水平、LH的水平和FSH的水平均明显低于米非司酮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与使用米非司酮相比,用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更好,而且能有效地降低患者体内雌激素的水平。因此,妈富隆可作为临床上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米非司酮 妈富隆 效果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妈富隆与妇康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秦定霞 姚燕丽 李晨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279-280,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妈富隆与妇康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永城市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96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妇康片治... 目的对比分析妈富隆与妇康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永城市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96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妇康片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妈富隆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出血控制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控制出血及完全止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予以妈富隆治疗,可有效缩短止血时间,临床效果颇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康片 妈富隆 绝经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蔡海莹 张摇威 谢扬 《现代医院》 2014年第5期50-51,共2页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126例在门诊就诊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每晚睡前空腹给予口服米非司酮12.5 mg,连服2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查血常规、肝肾功能、B超...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126例在门诊就诊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每晚睡前空腹给予口服米非司酮12.5 mg,连服2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查血常规、肝肾功能、B超查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后两个月内每月分别查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126例患者在服药期间均闭经,血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下降,FSH、LH变化不明显,子宫内膜萎缩,肝肾功能均正常,血红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贫血得到改善。结论米非司酮用于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米非司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吴祖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5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小剂量米非司酮 临床分析 治疗 绝经期功血 子宫内膜萎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不同剂量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罗靖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3期98-100,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米非司酮不同剂量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取郸城县妇幼保健院62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分析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对... 目的:研究分析米非司酮不同剂量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取郸城县妇幼保健院62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分析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对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疾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77%)及不良反应发生率(3.23%)同对照组患者(77.42%、25.81%)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 mg/d剂量的米非司酮被广泛应用到临床上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疾病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不同剂量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子宫内膜超声影像学的特点与临床病理关系探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勋 李国枝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3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子宫内膜超声影像学特点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收治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96例,均接受彩超检查及诊断性刮宫检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病理结果的患者平均出血时间不同,其中复...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子宫内膜超声影像学特点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收治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96例,均接受彩超检查及诊断性刮宫检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病理结果的患者平均出血时间不同,其中复杂型、不典型增生的出血时间长于其他两种类型(P<0.05)。超声影像学检查显示不同病理结果的增生特点也有不同。各增生类型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借助超声影像学检查,根据不同病理特点子宫内膜增生不同确定患者病理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子宫内膜厚度 超声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芹 荆慧芳 张丽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2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9例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口服米非司酮12.5mg,1次/d,连服30d后,6.25mg/d,再服30d,共60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均检测血、尿...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9例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口服米非司酮12.5mg,1次/d,连服30d后,6.25mg/d,再服30d,共60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均检测血、尿常规、肝功能、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和雄激素(T)。结果49例中有46例患者服药期间出现暂时性闭经,停药后月经量恢复正常。治疗后血FSH、LH、E2、P平均水平也较用药前下降,其中E2和P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RL、T用药前后变化不明显。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肯定,无肝、肾功能损害,复发率低,不易诱发其他激素依赖性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绝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辅助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NO、前列腺素、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孙红霞 朱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35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辅助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2016年8月~2019年7月收治的12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辅助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2016年8月~2019年7月收治的12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60例。联合组给予米非司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LNG-IUS)治疗,对照组给予LNG-IUS治疗,疗程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血清NO、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2α(PGF2α),外周血血红蛋白(Hb),阴道出血时间。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2周,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均薄于治疗前,且联合组薄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联合组外周血Hb水平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外周血Hb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12周,两组血清NO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PGE2、PGF2α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两组阴道出血时间均短于治疗前,且联合组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LNG-IUS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优于LNG-IUS,且对血清NO、PGF2α具有更好的调节作用,更有效地降低子宫内膜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绝经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一氧化氮 前列腺素 子宫内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屈孕酮与米非司酮治疗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浓度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6
12
作者 苏美霞 黄小区 +1 位作者 潘洁婷 邝恒幸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12-15,共4页
目的:探究地屈孕酮与米非司酮治疗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浓度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 目的:探究地屈孕酮与米非司酮治疗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浓度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地屈孕酮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总有效率、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浓度、性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控制出血时间及完全止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浓度及性激素水平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屈孕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可更好的起到止血、调经的作用,对卵巢影响小,性激素水平改善作用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屈孕酮 米非司酮 绝经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护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凤云 祁桂杰 朱玉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0Z期50-50,共1页
目的:了解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人的心理状况,为心理支持提供依据,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对28例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心理评估分析,开展系统性健康教育。结果:解除了病人不稳定情绪,使病人心理状态处于最佳,从而调动了病人的... 目的:了解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人的心理状况,为心理支持提供依据,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对28例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心理评估分析,开展系统性健康教育。结果:解除了病人不稳定情绪,使病人心理状态处于最佳,从而调动了病人的积极性,增强了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通过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人心理评估,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疾病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至芍药汤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 被引量:4
14
作者 侯玉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5期2807-2808,共2页
目的观察二至芍药汤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范县中医院收治的92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刮宫... 目的观察二至芍药汤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范县中医院收治的92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刮宫术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二至芍药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E2水平高于治疗前,FSH和L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FSH和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45/46),高于对照组的82.61%(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至芍药汤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可有效改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性激素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至芍药汤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化口服液治疗血瘀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5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杜敏 杨巧琳 田莉 《西部中医药》 2019年第12期65-67,共3页
目的:观察新生化口服液治疗血瘀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2组均给予常规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出血期服用新生化颗粒,2袋/次,3次/d,出血停止即停药;观察组... 目的:观察新生化口服液治疗血瘀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2组均给予常规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出血期服用新生化颗粒,2袋/次,3次/d,出血停止即停药;观察组出血期服用新生化口服液,20 m L/次,3次/d。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近期止血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并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等指标。结果:止血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5.71%(30/35),对照组为80.00%(28/3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28%(33/35),对照组为74.28%(26/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PT、APPT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化口服液治疗血瘀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显著,并可缩短PT、APT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血瘀型 新生化口服液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卢美云 蓝丽双 《现代医院》 2014年第7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88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口服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予口服安宫黄...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88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口服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予口服安宫黄体酮及乙烯雌酚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间的治愈率、有效率、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的治愈率为45.5%,对照组的治愈率为22.7%,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6.4%,治疗组的治愈率,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为9.1%,对照组的复发率为18.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5%和11.37%,治疗组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且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有效率高,同时具有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米非司酮 安宫黄体酮 乙烯雌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0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世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0期152-153,共2页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30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150例。常规组患者口服剂量为12.5 mg/次的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口服剂量为6.25 mg/次的米非...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30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150例。常规组患者口服剂量为12.5 mg/次的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口服剂量为6.25 mg/次的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内分泌激素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实验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7%,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00,P=0.0220<0.05)。结论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采取小剂量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药物安全性高,值得实践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米非司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晓慧 熊靖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318-319,共2页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的疗效。方法:将72例功血病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治疗组)诊刮术后每日口服一次米非司酮12.5 mg,连服3月;Ⅱ组(对照组)诊刮术后,口服炔诺酮3.75 mg,1次/6 h,血止后每隔3...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的疗效。方法:将72例功血病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治疗组)诊刮术后每日口服一次米非司酮12.5 mg,连服3月;Ⅱ组(对照组)诊刮术后,口服炔诺酮3.75 mg,1次/6 h,血止后每隔3日递减1/3量,直至每日口服一次、维持量5 mg,持续用药至血止后21 d停药,之后2月均于撤药性出血第5天起口服一次、维持量5 mg,连服21 d,共3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止血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米非司酮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安全、有效的理想药物,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炔诺酮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氧孕烯炔雌醇与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玉梅 郭靖 《淮海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643-645,共3页
目的:探讨去氧孕烯炔雌醇与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92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比较2... 目的:探讨去氧孕烯炔雌醇与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92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疗效、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黄体生成素(LH)、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复发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LH、FSH、E2、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且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氧孕烯炔雌醇与米非司酮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方面均具有明显疗效,复发率低,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米非司酮更利于性激素水平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去氧孕烯炔雌醇 米非司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诊刮后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建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3期179-180,共2页
目的研究诊刮术后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58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每晚睡前给予口服小剂量的米非司酮12.5 mg,连续3个月,在治疗前、治疗后第3个月末进行内分泌六项、肝、... 目的研究诊刮术后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58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每晚睡前给予口服小剂量的米非司酮12.5 mg,连续3个月,在治疗前、治疗后第3个月末进行内分泌六项、肝、肾功能、血常规及B超检查,对子宫内膜增厚分别进行监测。结果 58例患者在用药期间均出现暂时性的闭经,贫血得以改善,10例停药后恢复正常月经。治疗后血液中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较用药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催乳素(PRL)、睾酮(T)变化不大。肝肾功能正常,复查B超子宫内膜较治疗前变薄(P<0.05)。结论诊刮术后配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效果好,能够明显改善其出血症状,纠正贫血,提升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不良反应低,复发率低,价格低,患者经济能力能承受且对肝肾功能无影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留子宫,减少手术创伤(子宫内膜电切和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绝经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血红蛋白 子宫内膜 功能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